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的重要性

    作者:李晶一

    目的:通过血细胞分析仪与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对比分析,阐述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血液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000名门诊患者(男性与女性各500例,年龄1月-88岁),进行静脉采血,血常规标本分别采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形态的方法 检查,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的重要性.结果:1000例标本中,血细胞形态检查法观察到非正常类型的细胞53例,检出率5.3%.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法在血液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等方面的重要性是仪器法不可代替的.

  • 早期糖尿病肾病与血细胞形态变化的关系

    作者:吴胜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与血细胞形态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参照组,均测定血糖、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细胞形态、血生化指标及肾小球形态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红细胞压积等显著高于参照组,而MCHC低于参照组(P<0.05);肾小球增生、体积等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DN患者与血细胞形态、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等相关指数改变有关,且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涂片复查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作者:刘惠芳

    血常规检查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血细胞分析仪已成为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

  •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一例

    作者:黄费祥;秦炜;刘春兰;王君霞

    患儿男,7岁3个月.满族.于1996年2月因面色苍白1个月余住我院.经骨髓象检查:原淋+幼淋为0.89;骨髓流式细胞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CD2(-)、CD7(-)、CD10(+)、CD19(++)、CD22(++)、CD34(+).组织化学检查:POX(-)、醋酸AS-D萘酚不加NAF(-).确诊为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SR-ALL).按文献[1]给予序贯化疗:VDLP方案[长春新碱(VCR) 2 mg/m2,1/周,×5;柔红霉素(DNR) 30 mg/m2,1/d×2;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10 000 U/(m2*d)×10;泼尼松(Pred)60 mg/(m2*d)]诱导化疗.临床完全诱导缓解后,继续VCDP[VCR 2 mg/m2;环磷酰胺(CYX)800 mg/m2,1次;DNR 30 mg/m2,1/d,×2;Pred 60 mg/(m2*d)×7],再1周减停.VP+L-ASP(VCR、Pred、L-ASP的剂量同前)、替尼泊甙(VM26)+阿糖胞苷(VM26 150 mg/d、Ara-C 300 mg/d,d1、d4,共2次)等方案巩固、强化、维持治疗,并进行大剂量氨甲喋呤[HD-MTX:3 g/(m2*d)] 3个疗程的庇护所预防及定期三联鞘注:地塞米松、阿糖胞苷、氨甲喋呤(Dex、Ara-C、MTX).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脑膜白血病及睾丸白血病.未进行放疗,全疗程3年.主要化疗药物的总用量:VCR 82 mg/m2,DNR 240 mg/m2,CYX 3 600 mg/m2,VM26 900 mg/m2,MTX 9.24 g/m2,Ara-C 15.8 g/m2,L-ASP 3 ×105 U/m2.于1999年2月经复查后,未发现异常结果,结束抗癌化疗.至今已1年余,期间定期复查骨髓象及血常规.患儿停药后,无皮肤淤点、淤斑,无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从2000年7月初患儿出现面色苍白,8月5日又出现发热,体温39℃,无咳嗽,流涕,8月7日遂来我院住院就医,并查血常规、外周血细胞形态、骨髓象.血常规示WBC 36.0×109/L,N 0.62,L 0.22,单核细胞 0.16,PLT 64×109/L,Hb 93 g/L.外周血细胞形态:早幼粒0.06,中性中幼粒0.20,中性晚幼粒 0.06.骨髓象:

  • 角叉菜胶不同剂量对其诱导血栓模型建立的影响

    作者:刘光荣;杨亚军;刘希望;孔晓军;李世宏;秦哲;李剑勇

    目的 研究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角叉菜胶建立贴近临床研究的动物血栓模型.方法 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5个剂量(10,15,20,25和30mg·kg-1)模型组(分别为模型A、B、C、D、E组),每组7只.空白组注射0.9%NaC1 2 mL.测量6,12,18和24h大鼠血栓黑尾长度,在24h对大鼠尾部静脉采血,涂片观察血细胞形态,同时应用解剖病理学观察腹腔肠系膜病理学变化.结果 在环境温度(18±2)℃、6h时,血栓诱导率达100%.与模型A组和模型E组相比,模型C组的血栓黑尾长度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C组在24h时血栓黑尾比率为80.1%.模型C组的大鼠肠系膜无病变产生,腹腔内无积水,同时血细胞发生较为明显的凝集并形成血栓.结论 20 mg·kg-1角叉菜胶腹腔注射可以建立安全和贴近临床研究的动物病理血栓模型.

  •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探讨

    作者:于艳红

    目的 对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因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贫血以及发热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无上述临床表现的正常人群200例,设为对照组,为两组样本提供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收集两组患者在MCH、MCHC、PDW-SD、MCV以及HCT等方面的检测结果,计算研究样本的阳性概率,经实验研究后,两组研究样本在以上几方面的指标差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样本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共计182列,共出现91%的阳性率,对照组样本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共计92列,共出现46%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血细胞形态学检测,能够对患者当前的病情变化进行有效的反映,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对于相关的诊断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细胞形态的异常与其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畅

    目的:通过对血细胞形态的异常的监测,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2013年2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对合并组、无合并组2组糖尿病患者,共7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对照组60例健康人的血细胞形态参数(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对比,通过对比评价分析血细胞形态的异常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合并组红细胞压积(43.23±4.00)%、平均红细胞体积(92.96±4.17) fl、平均血小板体积(9.13±4.56) fl都有所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29.01±11.21) g/l则有所降低降低,各组的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处于相近的水平。结论血液流变学障碍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影响因子,控制血细胞处于一个稳态平衡,对于控制诱发糖尿病慢性并发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正向的积极意义。

  • 血细胞形态双语教学网络资源库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王忠英;邓小燕;嘉红云;林桢;黄式文;吴晓蔓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血液学检验课程的重要内容。为了丰富血细胞形态学教学资源,广州医学院血液学检验教研室建立了血细胞形态双语教学网络资源库,并投入应用。该资源库提高了细胞形态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扎实基本功的血液学检验人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 血细胞形态对诊断血液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殷开俊

    血液常规检查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应用为广泛的检查项目之一,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能在短时间给出多种参数及细胞体积分布的直方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过分依赖仪器,而忽视血涂片检查.

  • 多媒体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血细胞形态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迟庆;朱蓝玉;王泽西;于增国

    随着以多媒体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系统应用,为血细胞形态教学搭建了一种全新的、多维动态的教学方式,不但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知识交流更加快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还有效的解决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之间矛盾,对提高血细胞形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第326例纳差-胃、十二指肠溃疡-感染-粒细胞肉瘤

    作者:柯萍;林双;邬万新;袁琳娜

    病历摘要
      患者男,71岁,2012年2月8日因“胃纳差2个月余”收治入院。患者2012年2月1日曾因“胃纳差”就诊于当地医院,胃镜提示:胃底恶性肿瘤?另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理:胃体腺癌;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转入我院。入院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外周血细胞形态均在正常范围。血常规:红细胞:4.0×1012/L,白细胞总数:7.1×109/L,中性粒细胞:3.7×109/L,单核细胞1.2×109/L,淋巴细胞2×109/L,嗜酸性粒细胞0.2×109/L。复查胃镜:十二指肠球部见一肿块(图1),胃底部亦见溃疡(图2),黏膜均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考虑恶性肿瘤可能。病理:(十二指肠球部)浅表黏膜内见大量幼稚异型单核样细胞浸润,小至中等大小,略呈多边形,核圆形或椭圆形、肾形,核膜较厚,染色质细腻,有的可见核仁,细胞核异型。肿瘤细胞间散在少量不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胃底)局部区域可见异型细胞浸润,其形态与十二指肠球部活检标本内异型细胞类似(图3)。免疫表型:髓过氧化物酶( MPO)+++(图4)、CD45阳性;CD138、CD20、CD3、CD79 a、CK、κ、λ均阴性。病理诊断:胃底及十二指肠球部粒细胞肉瘤。血及骨髓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原发性孤立性胃底及十二指肠球部粒细胞肉瘤( GS)。

  • SARS患者白细胞形态学观察

    作者:吴燕;张远春;来亚杰;王银平;王质彬;马一盖;丛玉隆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白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对不同病程SARS患者的血涂片进行形态观察和分析.结果:SARS患者发病期间,其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而且出现核仁及多核仁现象,随病程进展,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例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核仁的淋巴细胞也随之减少至消失,均为正常成熟的淋巴细胞.结论:SARS患者发病期间,外周血涂片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分叶核)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减少,随病程进展出现的核仁淋巴细胞减少,血细胞比例、形态恢复正常.

  • 因特网上血液病形态学图谱网站

    作者:

    外周血常规和骨髓象的检查是血液学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为了使血液学实验室工作人员、临床医师、检验人员和医学学生正确识别各种血液疾病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血细胞形态及其变化,随时查阅各种血液学形态学资料,日本名古屋大学、长崎大学、京都大学和浜松医科大学的几位血液学专家联合制作了血液学图谱网页,收集了各类血液病的外周血片和骨髓片图谱,该图谱制作精良、图片清晰,既可作为教学使用,又可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参考,很有实用价值。 该图谱包括:正常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外周血红细胞异常,正常骨髓象,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巨大血小板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细胞形态及多核白细胞吞噬作用图谱等。 以上每一部分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足被细分为不同的部分,如白血病一节被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成人T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等类型。其中每一类又可进一步细分,每一项下列举数个病例,每个病例包含数张血片或骨髓片。本网页的地址为: http://pathy. med. nagoya-u. ac. jp/atlas/doc/atlas. html 。(刘泽军、彭维聪供稿)

  • 肠球菌及其L型败血症致感染性休克1例

    作者:张双;张慧玉;庞保东

    1 病历报告患儿男,1岁.因呕吐、腹泻3d,发热伴间断抽搐1d入院.3d前出现非喷射性呕吐,腹泻,大便为黄色稀便,10/d,2d前发热,体温高达40.0C,1d前间断抽搐3次,表现为双眼上翻,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四肢强直,持续10~15min可自行缓解.近1d无尿.体检:T 35.0C,P 130/min,R 48/minBP 5/0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不清,呼吸深快,全身皮肤苍白,皮肤弹性差,口唇及指趾明显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s,前囟已闭,双眼向上凝视,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HR 130/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胀明显,肝肋下2cm,质软,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低,双侧膝腱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WBC 21.4×109/L,N 0.85,L 0.15,外周血细胞形态:中性粒细胞易见大量中毒颗粒,核左移.

  • 我院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的制定及评价

    作者:张福海

    目的 制定及评价我院血细胞分析仪(迈瑞BC-6800)复检规则,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对我院多个科室的1420份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应用人工镜检法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参考国际“41条”及北京协和医院“26条”血细胞复检规则,制定我院血细胞分析仪“21条”复检规则并进行验证.结果 应用我院“21条”复检规则检测1420份血标本显示复检率为28.5%(413/1420),真阳性率12.2%(173/1420),假阳性率20.1%(286/1420),真阴性率65.1% (925/1420),假阴性率2.5%(36/1420).应用临床验证的263份潜在阳性或假阳性标本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假阴性率为2.6%,略高于国际“41条”的2.0%和北京协和医院“26条”的2.2%,且无血液病病例漏诊.结论 各医院应依据血细胞分析仪的实际应用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复检规则,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 放疗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的影响

    作者:李艳华;韩素桂

    为了解放疗、化疗对患者骨髓抑制情况,我们对135例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化疗前、中、后1周3个时期进行了外周血细胞形态的监测,发现外周血细胞出现形态学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德国小蠊血细胞形态初步观察

    作者:迟淑萍;杜云静;李同京

    昆虫血细胞的种类及形态是依据虫科、不同发育阶段及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其形态多样,学者报导甚多,对其命名意见也颇不统一,对德国小蠊血细胞形态亦未见报导.本文拟对德国小蠊血细胞形态及种类进行了初步观察,为今后进行该虫形态、生理、抗药、杀虫机制及防治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血细胞形态检测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评价

    作者:杨婷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内科2013年5月1日-2016年5月1日收治的86例各种血液病患者和20例非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分别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各种类型患者血液中的血细胞形态及非血液病患者血细胞形态的差异.结果:各种类型患者中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血液病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贫血组患者红细胞异常率达90.48%,感染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异常率达95.24%,白血病组患者淋巴细胞异常率达71.43%,淋巴瘤组患者淋巴细胞异常率达100.00%,出血性疾病组患者血小板异常率达87.50%,均明显高于正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发热患者进行血涂片人工镜检分析

    作者:李卫芳

    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来诊的发热患者首先要做血常规检查.但随着检验工作的现代化和机械化,血常规检测现在都是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种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受到各自检测方法的限制,目前仅能作为临床血液分析的一种过筛手段,它对患者血细胞数量检测比较准确,但对患者的血细胞形态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 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减少一例的分析及处理

    作者:幸娟霞;邓文平;隆维东

    随着医学发展及高科学技术的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以其快速、精确的对单个细胞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作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 H )推荐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ED T A )已在全球范围应用,其具有对血细胞形态影响小且阻止血液凝固的优点,目前,广泛用于血常规的检测。尽管在血液标本检测中得到广泛认可,但在1980年 Onder就报道 ED T A 可诱导血小板聚集、黏附而引起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等现象。我科近期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了1例EDTA‐PTCT 的疑似病例,现报告如下。

6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