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腔隙性脑梗死发生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千朔;高连波;李静;杨艳

    脑穿支动脉闭塞常常引起带有经典临床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尽管很多患者预后良好,仅遗留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但是仍有27%~62%[1]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 )可见于脑穿支动脉病(PAD),其中常见病变在豆纹动脉(LSA )、脑桥穿支动脉 APA)和大脑后动脉穿支。

  • 3例新生儿TORCH感染与豆纹动脉血管病的报道

    作者:王雷

    新生儿TORCH感染可造成多器官损伤,特别是神经系统受累.文献报道颅脑超声对豆纹动脉血管病诊断较特异,而该病与TORCH感染密切相关.我们报道了3例先天性TORCH感染合并豆纹动脉血管病.

  • 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脑水肿时豆纹动脉的观察与分析

    作者:和朝平;罗飞;何彬

    目的探讨和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引发脑水肿时大脑终末动脉-豆纹动脉的血流灌注情况.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2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和36例足月脑水肿儿进行二维图像和豆纹动脉血流检测,时间限于出生后3 d以内.结果豆纹动脉显示率两组均为100%,选择切面为第三脑室层面冠状面和旁正中矢状面,正常组收缩期峰值流速为(12.70±2.19)cm/s,阻力指数0.47±0.04,彩色血流显示为以红色为主的连续性多条细束状血流信号.脑水肿组86%脑血流峰值流速降低,14%增高或正常,平均为(9.05±4.45)cm/s,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阻力指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豆纹动脉作为脑组织中的终末小动脉直接反映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大脑中央区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评价脑水肿的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帮助较大.

  •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及急性期转归的观察

    作者:庄君;郭淮莲;程敏;唐春花;赵静

    目的 探讨豆纹动脉(LSA)及脑桥旁正中动脉(PPA)供血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进展性脑梗死及急性期转归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4-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LSA及PP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病例共62例,分为BAD组(29例)及非BAD组(33例).对两组患者出院时行改良Rankin评分(mRS).分析两供血区脑梗死患者中BAD发生率、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及急性期的转归情况.结果 BAD组与非BAD组患者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①LSA供血区脑梗死43例,占69.4%;PPA供血区脑梗死19例,占30.6%.全组BAD发生率为46.8%(29/62),其中LSA和PP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中,BAD发生率分别为46.5%(20/43)和47.4%(9/19).BAD组和非BAD组患者中,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51.7%(15/29)和18.2%(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BAD组和非BAD组患者出院时转归良好者(mRS≤2分)分别为51.7%(15/29)和93.9%(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SA和PP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中,BAD发生率高,BAD患者急性期病情容易进展,临床转归欠佳.

  • 纹状体内囊梗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畅

    纹状体内囊梗死(SCI)是基底核梗死的常见类型,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诊断和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该文介绍了SCI区域的解剖结构特征和血液供应,阐述了SCI的临床表现、分型以及影像学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对于SCI形成机制和诊断预后的研究进展.利用神经影像学技术进一步明确纹状体区域内深穿支的供血动脉是SCI诊断与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同时SCI继发性损害特征潜在的临床意义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而SCI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病死率的相关研究还亟待进一步深化.

  • 豆纹动脉供血区巨大腔隙梗死6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作者:李珺;王康;焦劲松

    目的:探讨脑豆纹动脉供血区巨大腔隙性梗死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与腔隙性脑梗死相鉴别.方法:分析6例豆纹动脉供血区巨大腔隙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研究.结果:6例患者头颅MRI均显示基底节区、放射冠、半卵圆中心连续3~7个层面新鲜梗死灶,病灶长径1.9~4.0cm,符合豆纹动脉供血区巨大腔隙的诊断.结论:巨大腔隙的机制、病因、治疗及预后均不同于经典的腔隙性脑梗死,对影像表现为豆纹动脉供血区梗死的病例,应鉴别巨大腔隙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利于进一步治疗和判断预后.

  • 球囊封堵技术在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中止血的应用

    作者:胡鹏飞;刘亚林;李英毅;唐灵涛;张坤西;齐东;缪中荣

    近年来,随着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 PTA)的发展,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支架成形技术正逐渐被神经科医生所认识[1]。但由于大脑中动脉( MCA)壁薄弱,肌层和外膜结缔组织少,狭窄部位往往波及豆纹动脉,且斑块形态复杂,所以在支架置入过程中极易造成靶血管及边支动脉破裂出血。我科2004年至2010年在对68例患者实施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过程中,4例出现术中出血,采用了球囊封堵技术成功止血。

  •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240例行显微手术豆纹动脉的保护体会

    作者:吴飞;孙冬弢;徐颖峰

  • 腔隙性脑梗塞脑功能区病损与临床表现相关性CT观察

    作者:刘颖;王淑芳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和多发的病种,其病因学明确:系发生于豆纹动脉、丘脑穿动脉和基底动脉中央部穿通支供应范围(基底节、内囊、丘脑、桥脑等)的小梗塞.用CT检查来观察探讨脑功能区病损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从病理生理角度进行讨论分析、旨在加强对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症状的认识与理解.

  • 丹红注射液对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谭绍云;谭泽龙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49例,女37例,年龄39~8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瑞舒伐他汀,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d静脉滴注,日1次,连用14d.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对比总体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总体有效率,安全性好.

  • 高血压患者豆纹动脉数量减少与局部脑代谢物变化的相关性

    作者:潘海宾;李跃华;李晓兵;魏小二;汪璇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脑微小血管数量减少与局部脑代谢改变的关系.方法:将50例高血压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扫描,对所有图像进行后处理后计算豆纹动脉数量和基底节区脑代谢物NAA/Cr、Cho/Cr、MI/Cr比值.结果:高血压组和健康志愿者组双侧豆纹动脉数量分别为5.12±0.98、6.10±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高血压组患者NAA/Cr比值的降低与豆纹动脉数量减少具有一定相关性,单侧豆纹动脉数量≤3时,NAA/Cr比值下降得更显著.结论:高血压患者豆纹动脉数量减少至一定范围可引起基底节区脑代谢物NAA/Cr比值的降低.

  • 脑基底核出血区豆纹动脉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徐涛;顾斌贤;田恒力;戎伯英;宋雷;王敢;韩玉升;张惠芯

    颅内出血性中风或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的是基底节内囊出血,研究其出血原因,尤其是出血动脉的病理改变,越来越受人关注,现将14例基底节内囊出血动脉的电镜下观察资料汇总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共收集14例标本,男12例、女2例;年龄34~72岁,平均52岁;左右侧各7例;内囊型12例、外囊型2例,其中2例血肿已破入脑室内;血肿总量25~80 ml.术前分级(按1981年中华医学会脑血管专题学术会议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四级分类)Ⅰ级:1例,Ⅱ级:11例,Ⅲ级:2例,Ⅳ级:无.发病后24 h内手术11例,48 h内2例,72 h内1例.

  •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

    作者:陈向东;黄建跃;丁胜鸿

    高血压脑出血大多由于豆纹动脉破裂所致,传统的经颞叶皮层入路不易找到肇事的豆纹动脉,容易导致血肿再发.本次研究采用经外侧裂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3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型梗死的疗效

    作者:白伟利

    目的 探讨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供血区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型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LSA-BAD型梗死头颅DWI典型影像学特点,筛选出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及羟乙基淀粉等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d、14 d后应用NIHSS评分和治疗14 d后应用mRS评分对2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于治疗7d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7d后对照组进展加重率为47.4%,治疗组为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对照组治疗7d和14 d后分别为14.9士4.6和10.6±2.8,治疗组分别为9.3±2.2和5.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4 d后mRS评分,对照组为2.4土0.4分,治疗组为1.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治疗LSA-BAD型梗死有显著疗效.

  • 豆纹动脉的位置在岛叶胶质瘤手术中的重要性

    作者:陈俊瑜;王孟阳;金玉;张方成

    目的 探讨豆纹动脉位置在岛叶胶质瘤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38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豆纹动脉位于肿瘤外侧(外侧组),13例豆纹动脉位于肿瘤内侧(内侧组).结果 外侧组肿瘤全切除17例(68.0%,17/25),近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4例;内侧组肿瘤全切除4例(30.8%,4/13),近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6例.两组肿瘤全切除率差异显著(P<0.05).外侧组术后没有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原有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未加重;内侧组新发神经功能障碍4例(30.8%,4/13),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例.两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术前明确岛叶肿瘤的解剖学特征,特别是豆纹动脉的位置对决定手术切除方式有重要价值.

  • 单抗联合抗凝治疗不同亚型进展性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向军;张珊珊;李战永

    目的:比较拜阿司匹林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不同亚型进展性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入院1周内出现脑卒中进展的BAD患者,按梗死灶部位不同分为两组:脑桥旁正中动脉(pontine paremedian artery,PPA) BAD组(PPA-BAD组)(n=58)和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 BAD组(LSA-BAD组)(n=46).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入院后予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治疗期间出现病情进展则换用拜阿司匹林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其他常规辅助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相同.记录两组患者卒中进展时和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CRP浓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出院时,两组NIHSS评分均减少、BI评分均增加,FIB浓度和CRP浓度明显降低,与病情进展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BAD组出院时与病情进展时的NIHSS评分差值以及BI评分差值均显著高于LSA-BAD组(P<0.05);两组出院时与病情进展时的FIB浓度差值和CRP浓度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PPA-BAD的临床疗效优于LSA-BAD.

  •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孙向军;寇桂娟(综述);李战永(审校)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一种急性缺血性卒中,为颅内小血管病变,其病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与其它脑小血管病相比,BAD更易出现病情进展加重。临床上有多种BAD分型,典型的BAD亚型有豆纹动脉BAD、脑桥旁正中动脉BAD以及脉络膜前动脉 BAD。不同亚型BAD的影像学特点各异,以此可作为其临床诊断依据。多种因素与BAD的发病及进展有关,目前尚无对急性期BAD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腔隙梗死相比,BAD的预后较差。

  • 第五间隙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作者:黄传平;漆松涛;陆云涛;彭玉平;潘军;樊俊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中第五间隙(颈内动脉上间隙)在鞍区肿瘤切除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磁共振显示为大型鞍区肿瘤的患者在术中采取颈内动脉上间隙结合第Ⅰ-Ⅳ间隙分离并切除肿瘤,并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变化及复查影像学结果.结果:颈内动脉分叉部位于外侧裂的内侧角.11例存在颈内动脉分叉部的穿通动脉(35.5%).15例存在内侧豆纹动脉(占48.4%),16例内侧豆纹动脉缺如,此时形成的间隙面积为8 mm2左右.25例存在大脑前动脉A1段的穿通动脉(占80.6%).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2例内囊前肢前下部有小片状脑梗塞.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清醒,无肢体活动障碍.30例术前视力下降者中,视力改善者23例,无明显改善者6例,较术前差者1例.一过性尿崩症16例,需长期药物替代治疗者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经翼点入路切除大型鞍区肿瘤时,可以采取颈内动脉上间隙作为手术操作径路,增加肿瘤的全切率和减少并发症.

  • 脑外侧裂区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作者:胡福广;张皓峰;岳立峰

    目的 研究侧裂区及大脑中动脉、穿通动脉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10例,研究外侧裂形态、其中走行的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的情况,观察其变异.结果 外侧裂分为大侧裂和小侧裂;18支大脑中动脉分叉部位于岛阈或岛阈远端,豆纹动脉数量从2到18支不等,平均11支;副大脑中动脉1例.结论 侧裂区为一重要的自然解剖间隙,其内血管结构虽有规律,但多有变易.

  • 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漆松涛;黄传平;陆云涛;潘军;樊俊

    目的 通过解剖及观察翼点入路中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的形态与行程,为临床对该间隙的手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在显微镜下解剖12具(24侧)已灌注的尸头,观察颈内动脉上间隙中穿通动脉的直径、走行和在前穿质的分布情况.结果 所有穿通动脉均在朝向脑组织的一侧.8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存在穿通动脉.11侧大脑中动脉存在内侧豆纹动脉,行程短,进入前穿质时与其他穿通动脉存在重叠;4侧内侧豆纹动脉与A1段穿通动脉间存在吻合现象.24侧大脑中动脉恒定出现中间豆纹动脉以及外侧豆纹动脉.豆纹动脉绝大部分从大脑中动脉M1段的分叉前段发出,但是大脑中动脉M1段的分叉越早,分叉后发出的穿通动脉越多.22侧半球存在大脑前动脉A1段的穿通动脉,进入前穿质时分支较多.当一支主干动脉上存在的穿通动脉较少时,穿通动脉直径则较大.结论 颈内动脉上间隙可作为一个手术间隙,部分病例可以通过主动离断部分内侧豆纹动脉及A1穿通支从而在该间隙取得一个较大的空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