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2例临床观察

    作者:任建功

    胰岛素(Ins)泵是目前世界上对糖尿病(DM)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先进手段,但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等急性并发症尚少报道.我院2002年采用Ins泵治疗DKA患者32例,并与常规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Ins治疗DKA的方法进行对照,比较不同的Ins给药方法对临床纠正DKA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 甘精胰岛素和格列美脲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比较

    作者:汪敏;薛耀明;高方;陈毅光;李际敏;王玲

    目的 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两种强化方案的疗效. 方法 3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使用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对其在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 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均显著下降(P均<0.01),HOMA-IR下降(P<0.05),HOMA-β升高(P<0.01).FPG、2hPG、HbA1c治疗前后的差值及治疗12周后早餐前后血糖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甘精组血糖达标更迅速. 结论 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两种短期强化方案疗效均佳,且胰岛素组降糖更显著、迅速.

  • 对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代谢控制状况的再评估

    作者:巩纯秀;曹冰燕;李豫川;倪桂臣;杨淑萍;刘秀琴;丘明芳;梁学军;王锐;吴迪;梁建萍

    目的 了解管理方法改进后的T1DM控制状况. 方法我院进行管理的18岁以下、病程1年以上的T1DM病人102例,年龄平均13岁.比较管理方法改进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与改进前比本次调查A1c均数为9.1%,较前的9.8%明显下降(P

  • 甘精胰岛素加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作者:诸乐飞;余玉慧;王怡淳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和胰岛素泵治疗对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安全性及性价比.方法 60例T2DM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注射(甘精组)和胰岛素泵(CSII组),两组的年龄、BMI、FC-P,FPG、2hC-P、2h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甘精组和CSII组治疗均有效,FPG、2hP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C-P、2hC-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达到相同血糖水平所需的治疗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甘精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CSII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配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有效控制高血糖,且效价比高于胰岛素泵.

  • 胰岛素泵改善磺脲类继发失效患者敏感性作用的研究

    作者:郎江明;魏爱生;陈发胜;赵华云;孙丰雷;陈苹

    磺脲类继发失效(SFS)是2型糖尿病(T2DM)治疗过程中的难题之一,国内外报道SFS发生率每年5%~10%,用药5年以上的T2DM中约半数患者发生SFS.我院应用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507c便携式胰岛素泵皮下连续输注(CSII),对SFS患者进行强化治疗达标,观察强化治疗对磺脲类的敏感性改善的作用和机理,现报道如下:

  • 强化降糖,任重道远

    作者:苏杰英;李宏亮;杨文英

    强化控制血糖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仍无定论.近的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将强化降糖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为主要观察目标,其结果受到广泛关注.新近公布的ADVANCE和退伍军人糖尿病事件研究(VADT)研究结果显示强化降糖治疗并未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更严格控制血糖的ACCORD研究因安全性问题而终止强化治疗,这些都使我们重新思考更严格的血糖控制能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门诊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隋淼;陈军;丁凯;孙平

    目的 比较门诊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及门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治疗T2DM的疗效. 方法 收集门诊CSII(A组)、住院CSII(B组)及门诊MDI(C组)患者,比较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治疗费用. 结果 A组与B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A组小于B组(P<0.01);A组与C组比较,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门诊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能平稳有效控制血糖,且费用较低,降糖效果优于门诊MDI.

  • 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李文华;林梅;刘永健

    目的 观察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分别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三餐前门冬胰岛素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性价比. 方法 12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Det+Asp组)和胰岛素泵组(CSⅡ组),治疗两周. 结果 两周后,两组FBG、2hBG、TG、TC和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C-P、2 hC-P和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均<0.05);血糖达标时间Det+Asp组稍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均为3.2%;Det+Asp组胰岛素用量更大,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C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 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能模拟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疗效及安全性与胰岛素泵相当,但前者性价比更高.

  • 失望但不意外—ORIGIN试验结果解读

    作者:纪立农;周翔海

    甘精胰岛素初始干预改善临床结局试验( ORIGIN)是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验证了与标准治疗相比,对伴有糖代谢异常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基础胰岛素治疗是否有额外的心血管获益.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相比,早期基础胰岛素治疗未能减少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两组的全因死亡率、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以及总的肿瘤发生风险相似;早期基础胰岛素治疗与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相关,但因该试验的设计是开放标签研究且基础胰岛素治疗组的血糖管理强度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基础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前期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降低很难归因为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早期基础胰岛素治疗者低血糖风险增加,体重增加.ORIGIN试验不能影响目前糖尿病的临床实践和指南,对于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基础胰岛素治疗仍然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标准模式,而包括降糖、降压、他汀药物和抗血小板治疗在内的综合控制措施是T2DM的标准药物治疗策略.

  •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倩;曹瑛;高方;叶潇;李际敏;薛耀明

    目的 对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进行地特胰岛素(Det)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Det作为基础胰岛素的疗效. 方法 4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以Det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以格列美脲及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对其在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 结果 治疗后两组FBG、2hBG及标准餐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HbA1c、HOMA-IR均显著下降,HOMA-β升高(P均<0.01).Det组FBG、2hBG、AUC-G及HOMA-β治疗前后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t组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更好地改善了基础胰岛β细胞功能. 结论 Det作为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新诊断时HbA1c>9%的T2DM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门诊强化治疗方案.

  • 初用胰岛素治疗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强化胰岛素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的比较

    作者:侯文芳;谢超;洪天配

    改善代谢控制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对于依赖于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占,常规胰岛素治疗(CIT)和强化胰岛素治疗(FIT)都是可供选择的方法.采用CIT,患者需要在早餐和晚餐前注射预混人胰岛素(30%普通胰岛素,70%NPH胰岛素),随之通过固定碳水化合物数量对饮食计划进行个体化调整.而采用FIT,应根据当前的血糖水平和所需要的进食量,调整每次正餐前普通人胰岛素剂量,必要时可在睡前加用NPH胰岛素.CIT易于操作,且不需要太积极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采用FIT,患者的饮食自由度较大,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提高.初步研究显示,FIT可获得良好的代谢控制,且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小;FIT使餐后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故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益处.

  • 关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几点认识

    作者:沈稚舟;张朝云

    近年来,胰岛素品种、输注器具及方法不断创新,临床疗效得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研究(DCCT)充分表明强化治疗对控制和改善1型糖尿病(T1DM)并发症的重要性[1];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2]和日本的Kumamoto研究[3]则观察了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和进展的危险性减少约20%.因此,对于T1DM和T2DM强调强化治疗以使血糖控制达标具有重要意义.

  • 预混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顾云娟;崔世维;朱湘竹;袁瑾;陈炜;唐祝奇;袁洁;张荣萍

    目的 比较诺和灵30R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诺和灵30R(A组)或甘精胰岛素(B组)进行24周的强化治疗,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糖、血压均达到目标水平,降低程度相似.A组较B组低血糖发生率更高,体重增加幅度更大.结论 诺和灵30R与甘精胰岛素对初诊T2DM的降糖效果相似,但前者的低血糖风险大,体重增加幅度大,说明甘精胰岛素更适合于初诊T2DM患者.

  •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昭瑄;尹秀英;黄昭穗;梁萌

    目的 探讨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以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Asp+Gla组),另一组以三餐前诺和灵R联合睡前诺和灵N治疗(RI+NPH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FBG、2hBG、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 Asp+Gla组降糖快速稳定,血糖达标时间短,治疗后FBG、2hBG更理想,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小,低血糖发生率低,优于RI+NPH组(P均<0.05). 结论 对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低血糖发生率低,降糖效果显著.

  • 胰岛素强化治疗及其疗程对初诊2型糖尿病长期缓解的影响

    作者:刘文星;王晓军;徐丽梅;丁彩屏;李丽;陈少莲;伍蓓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及疗程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与长期缓解的影响. 方法 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胰岛素强化疗程分为15天、30天、60天3组,检测其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并长期随访,分析影响糖尿病缓解的相关因素.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胰岛功能明显改善.30天、60天组均较15天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指标明显改善,长期缓解率明显提高.回归分析提示胰岛素强化疗程、△I30/△G30治疗后增高值与糖尿病缓解时间呈正相关. 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适当延长胰岛素强化疗程可更好地恢复胰岛素早时相分泌,更容易取得糖尿病的长期缓解.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剂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蔡晓凌;纪立农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满意血糖水平所用剂量及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1 025例患者胰岛素用量,测定各临床指标以分析胰岛素剂量的相关因素. 结果 平均胰岛素总量39.30U/d,单位体重胰岛素量0.61U/kg;基础中效胰岛素量9.79U/d,占总胰岛素量的25.24%,餐前常规胰岛素量29.51U/d,占总胰岛素量的74.76%.根据单位体重胰岛素量将患者分成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两组患者的病程、BMI、HbA1c、既往大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单位体重胰岛素量与病程、HbA1c、出院时FPG及LDL-C呈正相关,与BMI、空腹和餐后C肽、既往大体重以及HDL-C呈负相关. 结论 血糖达到满意控制的胰岛素总量为39.30U/d,其中基础中效胰岛素量占25%,餐前常规胰岛素量占75%,胰岛素剂量与病程、HbA1c呈正相关,与BMI、既往大体重呈负相关.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态度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长期无药缓解的影响

    作者:陈霭玲;黄知敏;万学思;邓婉萍;伍基颜;李利城;蔡秋玲;肖海鹏;李延兵

    目的 新诊断T2DM患者短期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可修复受损β细胞,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获得仅靠饮食、运动治疗的“无药缓解期”.本研究使用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DCP)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的态度,并探讨其对获得长期临床缓解的影响. 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新诊断T2DM患者进行为期2~3周的CSⅡ强化治疗,并接受统一的自我管理教育(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的自我管理内容).同时,入选对象在CSII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1年完成DCP,评价患者对糖尿病的态度(包括积极态度、消极态度、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自我管理坚持性认识).结果 经短期CSII治疗后,118例患者血糖水平达到接近正常,65例患者无药缓解期>1年,其中文化学历水平较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药缓解期<1年的患者,短期CSⅡ治疗后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以及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AIR)获得显著改善.同时,无药缓解期>1年的患者从CSⅡ治疗开始时表现出对疾病的积极态度、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和坚持性认识得分较高,消极态度得分较低.1年随访期内,这些患者对疾病的积极态度、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和坚持性认识得分高于同时期的无药缓解期<1年的患者;消极态度得分低于同时期的1年内治疗失效的患者.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疾病自我管理坚持性认识(HR 0.184,P<0.001),以及反映CSⅡ治疗前IR的HOMA-IR值(0.854,P=0.053)均是短期CSⅡ后维持长期临床无药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然而患者CSII后餐后2h 血糖(1.156,P=0.015)是引起临床无药失效的危险因素. 结论 经过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新诊断T2DM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影响临床无药缓解期的长短.

  •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体系的设置与实践

    作者:王宣

    目的:探讨内分泌专科护士在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管理的体系中的岗位设置。
      方法:对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术后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 腔内修复术与药物治疗胸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近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史亚娜;杜占奎;王雅;王效增;韩雅玲

    目的:对比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 )与药物治疗(MT )对胸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 )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观察2006-03至2014-03住院的85例PAU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VAR 组(47例)和MT 组(38例)。EVAR 组在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行EVAR 治疗,MT 组单纯行药物强化治疗,随访观察2组间近期、远期的肢体缺血、截瘫、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新发主动脉夹层、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业清;肖永祺;李伟科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使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对血脂斑块生长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血脂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B超检查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6例)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辛伐他汀80mg组(强化治疗剂量)、40mg组与20mg组(常用处方剂量).于服药后12周及24周复查血脂,B超复查颈动脉斑块,并对心血管事件作随访登记.结果 辛伐他汀80mg、40mg与20mg均能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其中80mg剂量组在降TC和降LDL-C及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20mg剂量组,40mg剂量组疗效介于两组之间,三者间均存在显著差异.80mg剂量组的颈动脉斑块缩小,而40mg剂量组及20mg剂量组无颈动脉斑块缩小.三种剂量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剂量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明显优于常用处方剂量;强化治疗剂量可以逆转颈动脉斑块发展.

1049 条记录 8/53 页 « 12...567891011...525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