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莫西沙星在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作者:孙裕强;刘伟;董雪松;刘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后的48 h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是机械通气时的常见并发症,特点是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有报道称,VAP的发病率为43.1%,其病死率也高达51.6%[1].随着机械通气技术在重症监护室的广泛应用,VAP的防治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莫西沙星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全面覆盖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非典型病原体、厌氧菌,浓度依赖性,临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现回顾性地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8例出现VAP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来探究VAP的抗生素有效应用情况.

  • 8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测分析

    作者:郑慧敏;曹桂平

    目的 寻找CAP患者的典型病原体和非典型性病原体,以及他们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分布状况,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人群和不同季节肺炎患者的痰液、支气管刷物、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茵多重PCR检测.结果 88例患者中,多重感染10例,细茵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居多.典型病原体常见,以肺炎链球菌多.非典型病原体中,以支原体是多.结论 典型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非典型病原体以支原体为主.时间上和年龄上都有差异,夏季比较少典型病原体,春季比较少非典型病原体,6~14岁人群较容易发生非典型病原体.

  • 22例年轻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胡亮;刘德群

    目的:探讨年轻(小于35 岁)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所有患者为反复发(高)热,门急诊经过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后收住院,均经X 线胸片或胸部CT、血清抗体检测、部分经痰培养确诊的病例,入院后给予二代头孢菌素联合覆盖非典型病原体抗生素治疗,时间大于72 小时.结果:本组22 例患者,体温小于72 小时下降的8例,大于72 小时下降的14 例,治愈18 例,好转4 例,有效率100%.结论:年轻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非典型病原体致病的发病率升高,治疗时应联合覆盖非典型病原体的抗生素,且初步疗效观察时间可大于72 小时.

  • 下呼吸道感染低龄儿童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

    作者:祝国红;陈志敏;唐兰芳;余钟声;陈黎勤;梁建凤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1],全球死亡儿童中肺炎依然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因[2].随着对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的深入,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Lp)等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低龄儿童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浙江大学医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00例5岁以下下呼吸道感染(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3])小儿进行了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 非典型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秦树林

    "非典型肺炎"是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用"非典型"是因为这些病原体具有许多与"典型"细菌不同的特性,如它们仅在细胞内寄生;不能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临床上常用血清学方法来诊断这些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

  • 非典型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陈宏斌;王辉

    非典型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病原学诊断对于临床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目前,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存在许多局限性:(1)从非典型肺炎患者获得合格的检测标本较困难;(2)常规培养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的临床微生物室还不常见;(3)目前非典型病原体检测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够理想.尽管如此,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典型病原体的病原学诊断,这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希望.

  • 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构成谱的新动态

    作者:赵铁梅;刘又宁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常见的社区感染,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在美国,每年约有2~3百万人患社区获得性肺炎,其中约有50万人需住院治疗, 4万5千人左右因此导致死亡,在主要致死病因中占第6位[1].在英国,每年约有25万成人患CAP,其中约有8万3千名患者需住院治疗,病死率在6%~15%[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AP病原体的构成谱在传统理论基础上有了一些变化,非典型病原体所占比重不断升高,同时也表现出随地区、人群、季节等因素而变化.只有及时了解CAP病原体的发展变化动态,才能制定出更合适的经验治疗方案.本文综述近年文献的有关内容供读者参考.

  • 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冬;王爽;陈佰义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重要的致病菌,同时也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和脓毒症的主要致病菌.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兼有抗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军团菌等)活性,特别是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有很好的耐受性,又增强了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抗菌活性,被推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经验治疗的一线用药.随着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对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MRSP)的迅速增加已引起普遍关注[1-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分析

    作者:童春堂;尤兰华;郭沛艳;李雪辉;陈杭薇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集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9月1日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的211例AECOPD患者血清标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定性检测九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ECOPD患者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总阳性率为43.6% (92/211),2项以上混合阳性率为5.2%(11/211),其中以流感病毒A(FluA)为多见;春季IgM抗体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春季FluA IgM抗体阳性率与夏季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不同年龄及年患病次数AECOPD患者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与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流感病毒,在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流行的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

  • 2012年至2013年度北京郊区新兵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及病毒抗原检测的对比分析

    作者:童春堂;尤兰华;李雪辉;李建东;张利群;郝淑玲;陈杭薇

    目的 探讨北京郊区部队新兵集训期间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及病毒的感染情况,为新兵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至2013年出现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的815名新兵咽部分泌物及尿液标本,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快速检测咽部分泌物流感病毒A/B(FluA、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抗原和中段尿嗜肺军团菌(LP)抗原,采用快速培养法筛查肺炎支原体(MP)抗原.结果 2012、2013年北京郊区新兵呼吸道病原体抗原总阳性率分别为28.85%、22.66%,均以MP为多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3年北京郊区新兵南/北方籍和前后两年南方籍间、北方籍间新兵MP、LP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3年北京郊区新兵南北郊区间MP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北郊MP阳性率显著低于2012年北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两年北郊的LP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南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和病毒是北京郊区新兵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以MP、LP为主,应加强预防.

  • 成人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快速检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童春堂;陈杭薇;尤兰华;霍晓荣

    目的 应用快速方法对成人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进行检测,评价快速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间呼吸内科的296例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检测鼻、咽部分泌物流感病毒A、B(Flu A、B)抗原,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原,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9种呼吸道常见病原体IgM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GICA法检测Flu抗原、快速培养法检测MP抗原与IFA法检测同一患者相应的IgM抗体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呼吸道病原体抗原阳性率为28.7%,混合阳性率为0.7%;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42.2%,混合阳性率为7.5%,其中以MP为多见;冬季Flu A IgM抗体阳性率为22%,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01),其它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季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种组、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是成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GICA法、快速培养法与IFA法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优选方法.

  • 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的诊断方法进展

    作者:童春堂;陈杭薇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实质感染性(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CAP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引起CAP的主要病原体有细菌、病毒以及非典型病原体等,其中仍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代表的细菌较常见[2].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非典型病原体与病毒检测

    作者:周一平;陆学东;陈小可;夏利萍;杨来智;张国良

    目的 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非典型病原体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7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和21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多重PCR技术与Luminex xMAP多重分析技术平台相结合,以荧光微球为载体检测非典型病原体与多种病毒.结果 10种(14个亚型)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50.00%,其中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3.69%,以流感病毒A 为主,其占病毒阳性检出的67.74%;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16.30%,以肺炎支原体(MP)为多,其占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检出的73.33%;MP、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率为13.04%.结论 多重荧光微球检测技术具有高通量、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价格便宜的优点,可实用于临床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流感病毒A和肺炎支原体是本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重要的病原体,并有相互混合感染或与细菌混合感染,临床应予重视.

  • 合肥地区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夏大庆;沈佐君;翟志敏;梅晓冬;徐晓玲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原体分布情况和影响其病原体分布的因素.方法 入选2006年5月-2007年4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530例,咽拭子法取鼻咽部分泌物和咳出的深部痰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抗原,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农原体核酸.结果 53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阳性例数421例,检出阳性率为79.43%;腺病毒抗原阳性例数多为73例,占受检人群13.77%,其后依次为流感病毒A 68例(12.83%),流感病毒B 56例(10.56%),呼吸道合胞病毒48例(9.05%),副流感病毒1 47例(8.86%),副流感病毒3 42例(7.92%),副流感病毒2 33例(6.22%),肺炎支原体32例(6.03%),肺炎衣原体22例(4.15%);冬季病原体检出阳性率高(85.07%).结论 合肥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约75%是由病毒引起,其中以腺病毒感染为多见,一年中又以冬、春季节多发,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不容忽视.

  • 矿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分布调查

    作者:刘运秋;刘向欣;张仲祥;耿贺梅

    目的:了解煤矿矿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非典型病原体分布及影响因素,为初始抗感染经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调查的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9月煤矿矿区4所医院呼吸内科102例确诊为CAP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急性期和间隔2~4周恢复期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非典型病原体抗体检测,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102例CAP患者检出非典型病原体18株,阳性率为17.7%,其中肺炎支原体16株占15.7%,肺炎衣原体2株占2.0%;非典型病原体在18~49岁患者中的检出率高于≥50岁患者;非典型病原体在未合并其他疾病和肺炎严重指数(PORT )Ⅰ级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煤矿矿区成人CAP患者的非典型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为主;对18~49岁年龄段、无基础疾病、PORT Ⅰ级轻症CAP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涵盖非典型病原体。

  • 1402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多病原学临床研究

    作者:吴茜;温柏平;李杨方;倪林仙;赵明波;樊茂;陈祝

    目的 通过对昆明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细菌、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检测,探讨ALRI的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与患儿年龄的关系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402例ALRI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性别及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两组受试者鼻咽深部分泌物分别进行病原体培养、鉴定和抗原、抗体检测,抗原、抗体的检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 本组1402份标本的呼吸道病原总阳性率为82.2%(1153/1402).其中,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和混和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8.7%(402/1402),26.0%(365/1402),18.5%(259/1402)和9.1%(127/1402).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G-)菌(大肠埃希菌为41.3%、肺炎克雷伯杆菌为15.4%和流感嗜血杆菌为6.0%)占73.1%(294/402),革兰阳性(G+)菌(肺炎链球菌14.4%)占25.6%(103/402),其他菌各占1.2%(5/402).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Ⅲ型、A型流感病毒(IVA)、PIVⅡ型、腺病毒(ADV)及PIVⅠ型分别为85.5%(312/365),6.6%(24/365),3.3%(12/365),1.9%(7/365),1.9%(7/365)及0.8%(3/365),未检出B型流感病毒(IVB).非典型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1型(LP1)和肺炎衣原体(CPn)分别占62.9(163/259),34.0(88/259)和3.1(8/259).婴幼儿ALRI的病原体以细菌和病毒为主,RSV流行季节为秋季.随患儿年龄增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率呈增高趋势.小儿细菌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无明显季节性.结论 昆明地区小儿ALRI的病原体主要为G-菌和RSV;患儿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流行特点存在地区差异.

  • 儿科重症监护室和普通病房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作者:倪少娟;陶春凤;周华辉;黄丽英;李明艺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和普通病房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谱的异同.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7月于本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9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240例(60.45%),女性为157例(39.55%).将其按照患儿入住不同病房,分为普通病房组(n=320)和PICU组(n=77).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监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等5种(共7型)病毒的IgM抗体,以及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Ⅰ型(LP 1),肺炎衣原体(CPn)、Q热立克次体(QFR)等4种非典型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 PICU组(n=77)患儿检出病原呈阳性为43例,阳性率为55.84%,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为68.83%(53/77),病毒检出率为19.48% (15/77),混合感染占阳性患儿的51.16%(22/43).普通病房组(n=320)患儿检出病原呈阳性者为115例,阳性率为35.94%,非典型病原体阳性率为42.5%(136/320),病毒阳性率为16.56%(53/320),混合感染占呈阳性患儿的50.43% (58/115).MP为2组患儿感染率高的病原体(41.56% vs.24.69%).非典型病原体阳性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典型病原体是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MP为常见病原,感染以PICU患儿多见.儿科下呼吸道混合感染较为常见,以MP+LP1双重感染为多见.

  • 社区获得性小儿肺炎病原体组成现状及临床探讨

    作者:吴茜;陈祝;倪林仙;吴澄清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小儿肺炎病原体组成现状,探讨其诊断方法及耐药状况.方法 (1)对符合肺炎诊断标准的772例患儿,取患儿气道深部分泌物培养,行药敏试验.(2)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联检试剂,同时检测四种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n)、Q热立克次氏体.(3)收集双份血清进行抗体(IgM)检测.结果⑴细菌培养460例,检出病原菌19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4株,革兰阴性杆菌130株.检出致病菌排列前4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2)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70%;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泰能、环丙沙星等敏感,对常用抗生素耐药.(3)772例患儿中,非典型病原体感染212例,感染率27.46%,其中MP肺炎125例,占16.19%;Lp感染100例,占12.95%;Cpn感染13例,占1.68%;Q热立克次氏体感染3例,占0.39%.(4)双份血清抗体(IgM)检测59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增高50例.(5)多重感染41例,占5.3%.结论肺炎患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优势,病原菌对儿科常用抗生素耐药.四种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约占昆明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1/3,其中MP、Lp感染居前两位.

  • 昆明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细菌病原研究

    作者:吴茜;倪林仙;李杨芳;陈祝;赵明波;樊茂;高丽

    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小儿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在全国小儿各类疾病中占首位,近年来国内外对小儿ARI病原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我省尚缺乏本地区小儿ARI病原学资料.为掌握本地区小儿呼吸道病原感染、混合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资料,2005年10月-2006年12月,我们对昆明地区485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进行了呼吸道感染病变部位多病原(病毒、非典型病原体)联合]检测,为临床提供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变部位多病原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

    作者:吴茜;倪林仙;陈祝;宋顺琪;刘小梅;蔡芝兰;吴澄清

    2002年10月-2004年6月,我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联检试剂,对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99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