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尔茨海默病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改变

    作者:张军;谭纪萍;王鲁宁;罗霄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了功能影像和形态影像的优势,可反映脑血流灌注、能hk代谢、神经受体等功能变化,而这些变化常反映疾病早期的病理生理异常,往往并不伴形态结构改变,对脑部病变的早期诊断、预后和疗效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脑功能及认知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受重视.

  • 认知激活 SPECT 预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转归

    作者:莫颖敏;韩敏;张翼;韦春英;陶然;杨彭;刘波

    目的:用SPECT观察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认知激活状态下的局部脑血流(rCBF),探讨 SPECT 对 MCI 转归的预测。方法:老年 MCI 50例,行静息态及认知激活后 SPECT 脑显像。随访2年后再次评估认知功能,参照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稳定组。比较两组的 rCBF。结果:11例 MCI 转化为 AD,39例病情稳定,AD 的2年转化率为22%。静息状态下两组各感兴趣区(ROI)的 rCBF无明显差异(P >0.05)。认知激活后,稳定组两侧颞、顶、额叶的 rCBF 明显增加(P <0.05);进展组各 ROI的 rCBF 变化不明显(P >0.05)。结论:联合神经心理测验,认知激活状态下 SPECT 脑显像可以早期预测 MCI的转归。

  • 甲状腺单发结节摄锝比与血清TSH测定的临床相关分析

    作者:郭佳;郝珊瑚;王治国;曹祯;张国旭

    目的 探讨甲状腺单发结节摄锝比与血清TSH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及二者对结节良恶性判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术后或穿刺病理结果为标准,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甲状腺99Tcm-SPECT/CT 检查及血清TSH测定的76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摄锝比明显低于良性结节(P<0.05),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摄锝比与血清TSH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99Tcm-SPECT/CT甲状腺显像结合血清TSH水平,可能有助于对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良恶性判断.

  •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与SPECT对照评价心肌梗死范围

    作者:姬冬冬;王秋霜;黄党生;张丽伟;杨菲菲;安秀芝;段中响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3D-STE)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心肌应变,评价其预估心肌梗死范围(MI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6例AMI患者行3D-STE和SPECT检查,MIS≥12%为大面积心梗组,MIS< 12%为小面积心梗组,健康对照组22例,分别测量左室整体面积应变(GAS)、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和圆周应变(GC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心梗患者之间及与对照组对比,GAS、GLS、GRS、GCS、LVEF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与SPECT测定的MIS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GAS、GLS、GRS、GCS、LVEF及WMSI均能够判别大、小面积心梗;其中GLS的AUC大,以GLS-13.6%为界值判定大面积心梗的灵敏度为71.6%、特异度为81.5%.结论 3D-STE测定左室整体心肌应变能够判断心肌梗死范围的大小.

  •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PET与SPECT特征与对比

    作者:杨吉刚;马云川;李春林;邹兰芳

    目的研究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18F-FDG PET与99Tcm-ECD SPECT影像特征,并进行对比.方法受检者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0例,轻度AD组 15例.利用ROI技术获得受检者的脑代谢比值(RARmetab)和脑血流比值(RARflow).结果与正常老年人比较,AD病人的RARmetab和RARflow减低,经统计学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轻度AD葡萄糖代谢影像特征是出现单侧顶叶、颞叶或颞顶叶代谢减低,额叶代谢保留在正常水平.SPECT脑血流显像特征与PET相似,但其灵敏度低于PET.

  • 99 Tc-甲氧异腈显像在鼻部原发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建英;党娜;程楠;徐文贵;霍力;崔瑞雪

    目的:探讨99Tc?甲氧异腈(MIBI)显像在鼻部原发NK/T细胞淋巴瘤疗效预测中的诊断价值及显像特点。方法对诊断明确的58例鼻部原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按治疗效果进行分组,完全缓解( CR)、部分缓解( PR)为疗效较佳组,稳定状态( SD)、病情进展( PD)为疗效欠佳组。疗效较佳组31例,疗效欠佳组27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CT)扫描显示原发灶部位,鼻面部多处侵犯10例、鼻腔部28例、鼻咽部20例。所有患者于放化疗前后分别行99 Tc?MIBI SPECT/CT显像,计算每例患者断层扫描时病灶部位/头皮组织放射性( T/N)比值。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结果58例患者中,99Tc?MIBI SPECT/CT显像明确诊断49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84.5%;58例患者治疗前原发灶T/N值为(3.9±1.9),治疗后为(1.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14, P =0.017);治疗前疗效较佳组T/N值(4.0±2.8)高于疗效欠佳组(2.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07, P =0.025);疗效较佳组患者治疗前T/N值(4.0±2.8)高于治疗后(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8.29, P =0.003)。治疗后鼻面部多处侵犯组患者T/N值(2.7±1.1)高于鼻腔组、鼻咽组(1.4±0.6、1.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15,4.39;P =0.035,0.032);T/N值变化率(0.13±0.21)低于鼻腔组、鼻咽组(0.51±0.25、0.4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6.27,4.96;P =0.048,0.033);鼻腔组治疗后与治疗前T/N值比较,治疗后(1.4±0.6)低于治疗前(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97, P =0.017);鼻咽组治疗后与治疗前T/N值比较,治疗后(1.6±0.7)低于治疗前(3.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08, P=0.028);鼻面部多处侵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T/N值比较,治疗后(2.7±1.1)低于治疗前(4.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6.78, P =0.078)。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99 Tc?MIBI作为一种功能性显像,可以提高病情诊断能力,及时进行疗效预测,指导临床确定治疗方案。

  • 射血分数保留的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失同步的影响因素

    作者:姚青海;张蕾;黄遵花;许正旭;苏学晓

    目的 探讨单纯高血压、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LVH)、高血压所致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变化,分析HF-pEF左心室收缩失同步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2(男性160、女性192)例的资料,年龄(67.6±7.8)岁.按相应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182)、LVH组(n=74)和HF-pEF组(n=96),采用心脏超声及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技术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参数、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位直方图带宽(PHB)和相位直方图标准差(PSD),测定血清脑钠尿肽值.对于高血压所致的HF-pEF患者,分别对PHB、PSD按照四分位法进行分组,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阐明PHB、PSD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LVH组和HF-pEF组LVMI增高[(121.1±9.8)、(123.2±10.9)比(94.4±10.1)g/m2,P<0.05];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率比值(E/A)降低(0.80±0.28、0.67±0.17比1.19±0.23,P<0.05);3组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pEF组存在明显的左心室收缩失同步:PHB[(88.4±8.6)°比(33.3±7.7)°、(52.2±6.9)°]、PSD[(23.6±1.9)°比(9.2±2.1)°、(16.3±1.6)°]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LVH组(均P<0.01);HF-pEF组血清脑钠尿肽水平高于LVH组[(228.4±69.7)比(92.5±13.6)ng/L,P<0.01].HF-pEF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左心房内径(LAD)、LVEF、LVMI、E/A和QRS时限在PHB、PSD四分位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F-pEF患者左心室收缩失同步程度取决于LVMI和QRS时限.以PHB为因变量时LVMI和QRS时限的B值分别为0.711、0.164(均P<0.01);以PSD为因变量时LVMI和QRS时限的B值分别为0.159、0.048(均P<0.01).结论 高血压所致HF-pEF患者存在明显的左心室收缩失同步,LVMI增加及QRS时限延长是左心室收缩失同步的独立相关因素.

  • 巨大胸骨骨髓瘤1例

    作者:周志明;刘永欣;姜威;梁磊

    病人女,41岁.发现前胸部隆起1年余,且逐渐增大,近1个月来肿物增大迅速,且胸部有压迫感.查体:胸前区以胸骨为中心明显隆起,范围15 cm×18 cm(图1),有轻度压痛感.胸骨正侧位像以及胸部CT显示胸骨巨大肿物,骨质破坏,并凸向前纵隔,部分肋软骨及部分锁骨受侵(图2).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发现整个胸骨核素浓聚,其他骨质未见异常.2009年5月在全麻下实施胸骨骨髓瘤切除术.采用胸骨正中及领状切口,发现肿物基本累及整个胸骨,并侵及双侧1~5肋软骨及双侧部分锁骨,侵及双侧纵隔胸膜,及双侧部分胸大、小肌,但未侵及皮下组织.

  • 功能影像在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确定中的价值

    作者:范廷勇;李建彬;于金明

    照射靶区和剂量的确定是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关键因素[1].核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imaging,MRS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computed emission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功能影像,可以通过肿瘤细胞的代谢变化反映肿瘤的浸润范围,因其成像对肿瘤导致的解剖结构变化依赖性小,所以其在脑胶质瘤照射靶区确定中的价值受到广泛重视[2].

  • 分子影像学在帕金森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振国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是近年来在帕金森病(PD)研究领域里进展为迅速的分子成像技术,利用放射性示踪剂追踪PD患者脑内多巴胺代谢情况,通过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显像和定量反映PD病理改变.目前常用示踪剂包括多巴、多巴胺转运体(DAT)示踪剂和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2)示踪剂等.

  • 视频脑电图与发作期SPECT对痫灶定位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梅华;黄轶;杨华安;刘仕勇;杨辉;安宁;黄婷;刘立红;石先俊;蔡方成;张琴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发作期SPECT在术前痫灶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48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所行长程VEEG与发作期SPECT定位的情况,比较两者定位的一致性.结果 发作期SPECT定位阳性率为94%,VEEG为96%.两者完全一致占46%,部分一致占29%,完全不一致占25%.阳性率及定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定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结果显示48例患者中Engel Ⅰ级27例,Ⅱ级10例,Ⅲ级8例,Ⅳ级3例;其中EngelⅠ~Ⅱ级的37例中33例来自两者定位一致的患者.结论 发作期SPECT与VEEG检查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联合应用优势互补,可提高定位准确性,获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诊断下颌骨发育畸形

    作者:李彪;王旭东

    下颌骨畸形患者的治疗计划需要依据下颌髁突的生长活性来制定.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相对于临床和传统影像学检查来说,具有准确性、灵敏性高的优点,并且能在早期判断出髁突的生长活性.从而可以较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国内外学者对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其在髁突畸形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其测量值于髁突肥大治疗计划制定中的指导意义和与临床诊断方法的优劣比较等作了大量相关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技术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SPECT定义活性骨髓优化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黄荣;滕建建;曾晓红;陈默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髓显像结合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放疗前行99Tcm硫胶体SPECT骨髓显像确定盆骨中活性骨髓,采用图像融合技术将SPECT与定位CT融合.根据SPECT和盆骨外轮廓定义的骨髓体积,分别制定SPECT-IMRT(SPEC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和骨髓剂量保护的调强放疗(bone marrow sparing-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BMS-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骨髓、小肠、直肠和膀胱)剂量分布.靶区处方剂量45 Gy/25次.结果 SPECT-IMRT计划和BMS-IMRT计划定义的骨髓体积分别为(238.15 ±36.82)和(1 100.61 ±109.92)cm3(t =33.273,P<0.05); SPECT-IMRT计划的骨髓高剂量辐射区V30、V40和V45的平均体积较BMS-IMRT计划分别降低6.9%、5.7%和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0、3.426、3.448,P<0.05);而低剂量辐射区V10和V20的平均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PTV的覆盖率和其他危及器官(膀胱、小肠和直肠)的受照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骨髓显像能较清晰地在CT断层图像上显示活性骨髓的范围.与BMS-IMRT比较,SPECT-IMRT能进一步降低高剂量辐射的剂量体积(V30、V40和V45).

  • 电针对摇头丸滥用者99mTc-ECD脑灌注显像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

    作者:时杰;贾少微;李素民;徐国柱;郑继旺;石宇;陈红艳;高宙;李东俊;孙粤立;梁尔军;苗福才

    目的: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观察电针(EA)对摇头丸滥用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17例摇头丸滥用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在电针治疗前后进行SPECT检查,用脑血流功能变化率(BCFR%)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电针对上述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7例摇头丸滥用者的大脑皮质额叶、颞叶、脑岛、基底节均存在局部脑血流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脑岛、基底节区功能亢进的病理表现;电针治疗可显著增加或调整局部脑血流量,并改善大脑的功能活动(P<0.01,P<0.001).结论摇头丸滥用可以导致大脑血液供应减少或病理性增加,进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针刺治疗对此有显著改善作用,提示针刺可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无副作用的方法用于治疗摇头丸滥用所导致的脑部病理损害.

  • 脑功能显像技术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及有关研究进展

    作者:时杰;赵励彦;陆林

    在介绍脑功能显像技术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的同时,结合我们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内容,探讨药物成瘾者在依赖、戒断、复发等不同状态下脑内血流灌注、葡萄糖代谢和神经受体及转运体等发生的形态和功能活动的改变,以寻找与渴求和复发相关的神经核团、神经通路及受体作用系统,进而明确病理性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了解依赖和复发过程中神经机制,从而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 药物滥用者的脑功能显像研究

    作者:郑继旺;徐国柱;时杰;贾少微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长期滥用海洛因和摇头丸对局部脑血流量、脑功能活动和多巴胺系统的影响以及电针的效应机制.通过观察摇头丸滥用者和健康志愿者在电针前后的脑血流变化,以及摇头丸和海洛因滥用者与正常志愿者的脑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的对比研究,通过对采集的影像数据进行视觉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摇头丸滥用组94.1%(16/17)存在单侧额-脑岛-基底节-颞叶区局限性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异常增高,而且所有滥用者大脑皮质都存在不同区域的局限性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低下区.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更清晰地表明,摇头丸、海洛因滥用者和正常志愿者相比,双侧纹状体明显变小、形态异常,而且,纹状体的长度、宽度及纹状体/全脑比值都与正常志愿者差异明显,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滥用者的颅板、头皮和窦汇皆显影,表明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亦明显增高.综合研究结果,摇头丸和海洛因对脑的损害是广泛的,包括血流灌注、脑细胞功能活动、多巴胺系统和血脑屏障.电针治疗可以显著增加或调整局部脑血流量,并改善大脑的功能活动.提示针刺可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无副作用的方法用于治疗摇头丸滥用所导致的脑部病理损害.

  • 无创检查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疗效评价的意义

    作者:陈翔;张向华;张华;姚昊;魏福领

    目的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联合ECT心肌断层显像技术等无创检查方法,评价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86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冠脉搭桥(CABG)术前1周、术后4周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检查.依据冠状动脉分布观察心脏节段室壁运动,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计算心肌灌注放射性稀缺变和稀疏面积比率.结果 CABG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指标与术前相比,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明显改善,LVESV [(35.2±27.1)ml vs(51.7±31.4)ml]、LVEDV[(80.2±41.4)ml vs(91.3±45.4)ml]显著减低,LVEF[(58.8±9.2)% vs(45.0±8.4)%]显著增加(P均<0.01).ECT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表明,63例(73%)心肌灌注稀缺和稀疏面积由术前的71.4%减少到54.6%,改善16.8%(P<0.01).结论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联合ECT心肌断层显像技术是患者乐于接受的无创检查方法,对于评价CABG术后疗效有重要意义.

  •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复前、后局部脑血流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鑫;李晶;徐珑;李京生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对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 对14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前后多个时间点行脑SPECT检查,分别为术前、术后7d及术后10~24个月(平均1.5年)测量患者卧位时脑血流量,行手术前后自身对照分析,并且对其神经症状变化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18个月9例患者神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行卧位SPECT检查发现颅骨修补术后7d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好于术前脑血流量,但5例患者术后10~24个月SPECT均发现相应部位脑血流量较术后7d和术前脑血流量有所下降.结论 颅骨修补术后可改善脑血流量,同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 恶性淋巴瘤肺内浸润误诊为系统性血管炎1例报告

    作者:沈敏;曾学军;许文兵

    患者男,62岁,因胸痛10个月、咽痛6个月、咳嗽咯痰3个月于2008年1月22日人院.患者2007年3月因胸痛查CT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示双肺门占位,脱氧葡萄糖(FDG)摄取明显增加;手术取纵隔淋巴结活检示炎性肉芽肿组织,见较多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上皮样结节及小灶状坏死,考虑特异性炎性肉芽肿;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 胸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曹宝霞;李多;吕平欣

    目的 通过分析胸部18F-FDG符合线路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符合线路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行胸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患者100例.对100例胸部符合线路图像质量进行目测评价,分为优、良、差三组,图像质量优12例,良72例,差16例.同时测量肺野、胸壁、大血管及肝脏的放射性计数值及标准差(SD),分析主观评价的图像质量与客观测量值的关系.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糖、氟脱氧葡萄糖(FDG)注射剂量、检查次序、探头1和2的放射性计数值、符合计数率、注射与扫描间隔时间,分析以上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体重指数(BMI)、每公斤体重注射剂量及注射药物与扫描间隔时间在三组图像质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三组图像质量中肺野放射性计数、胸壁放射性计数及肝脏放射性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三组图像质量的胸壁、大血管及肝脏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图像质量与符合计数率呈中度正相关(r=0.505,P< 0.01),与BMI呈低度负相关(r=-0.473,P< 0.01),与每公斤体重注射剂量呈低度正相关(r=0.343,P<0.01).结论 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与客观测量值的一致性好.BMI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注射佳剂量的FDG和控制合适的注射与扫描间隔时间有利于获得良好质量的图像.

8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