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雷红;匡铁吉;董梅;孟祥红;梁艳;何菊芳;佟爱华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特征.方法采用MicroScan-WalkAway 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2000年1月~2004年12月从痰标本中分离得到的275株鲍曼不动杆菌和10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对18例患者肺部相继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5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尤以2000~2001年上升显著.鲍曼不动杆菌2000年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20%~50%,而2004年已上升至70%~81%;2000年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为20%~40%;而2004年耐药率为63%~86%.5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为≤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2000年分别为25%、50%、0%和0%,而2004年分别为76%、76%、95%和95%;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对其他6种抗生素均高度耐药,5年来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低,为≤20%.结论临床细菌室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加强对同一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相继感染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

  • 常用抗菌药物对L1、L2酶的诱导及两种酶的调控关系

    作者:李艳;刘长庭;邓笑伟

    目的 比较常用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L2 β内酰胺酶的诱导作用以及两种酶的调控关系.方法 临床分离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并经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重新鉴定.PCR方法扩增L1、L2β内酰胺酶基因并克隆、测序.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MIC).用不同浓度的4种抗菌药物诱导2h后,提取细菌总RNA,RT-PCR法确定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对L1、L2两种酶的诱导作用,采用Image J软件对L1、L2电泳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同时产生L1、L2酶的菌株.电泳结果显示:将不同浓度的4种抗菌药物作为诱导剂时,不加任何抗生素的空白对照和含有不同浓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以及4×MIC的头孢噻肟菌株未见目的条带,而0.25、1、4×MIC的头孢他啶和0.25×MIC的头孢噻肟电泳条带较弱,只有含1×MIC头孢噻肟的菌株L1、L2电泳条带清晰,表达量大.结论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对L1、L2酶具有诱导作用,以1×MIC的头孢噻肟诱导作用强.头孢噻肟可同时对两种酶的转录起作用,两种酶可能具有重叠调控机制.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全菌灭活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钱垚;尚学义;汤雪萍;许广杨;姜永强;李艳

    目的:评价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全菌灭活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性。方法利用甲醛制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全菌灭活苗并免疫小鼠,检测其抗体效价达到要求后,通过体外健康人血调理杀伤实验以及体内攻毒实验评价全菌灭活苗的保护作用。结果在第二次加强免疫后,免疫组血清中特异性IgG滴度显著增加,其抗血清在体外具有明显的调理杀伤能力;在体内的攻毒实验中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灭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全菌灭活苗可刺激诱导动物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使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全菌灭活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作者:陈晨;范华昊;袁守军;童贻刚

    目的 采用临床分离鉴定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感染免疫抑制的BALB/c雌性小鼠,建立小鼠肺炎模型.方法 模型组小鼠在感染前4d注射环磷酰胺(125 mg/kg)、感染前1d注射环磷酰胺(125 mg/kg)和地塞米松(12.5 mg/kg),造成小鼠免疫抑制,通过滴鼻方式滴入40μl新鲜SMA细菌,空白组滴鼻滴入无菌PBS.免疫及细菌感染后对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体温、肺重、血细胞与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时相性监测.结果 小鼠肺部细菌感染120h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较低;各血象指标从较低水平开始逐渐回升;肺部有明显的脓肿、充血,肺部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正常肺组织结构消失,炎症症状显著.结论 小鼠SMA肺炎模型的建立,为研究SMA的病原特性、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膜蛋白Omp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李燕;赵尊全;刘鹏;尚学义;汤雪萍;李艳

    目的 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膜蛋白A(OmpA)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与分析.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生物数据库对OmpA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二级与三级结构、同源性、保守结构域及抗原决定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OmpA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其1~22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无跨膜结构并定位于细胞膜外;二级结构中含无规则卷曲、α-螺旋、β-转角和 β-片层比例分别为50.27%、24.59%、9.29%和15.85%;三级结构预测OmpA蛋白为桶状蛋白;OmpA蛋白在不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株间高度保守,而与人、小鼠的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未找到同源序列;OmpA蛋白保守结构域在N端为OM膜通道蛋白超家族,在C端为OmpA_C超家族;OmpA蛋白含有11个优势抗原决定簇区域.结论 通过对Omp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该蛋白的特性,不仅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提供参考资料,也为研制相关亚单位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纯化及抗原性研究

    作者:许广杨;尚学义;汤雪萍;钱垚;姜永强;李艳

    目的:验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热休克蛋白HSP70(DnaK)的抗原性。方法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K279a为模板,PCR扩增DnaK基因的全序列,将该序列连接到pET-30a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经1 mmol/L的IPTG 37℃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纯化后进行Western印迹。结果与结论 Western 印迹证实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鼠抗人HSP70单抗特异性结合,且与该菌的全菌免疫后血清有反应,而与免疫前血清无反应。嗜麦芽窄食单胞菌HSP70具有抗原性,可作为保护性抗原候选分子。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北京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流行趋势

    作者:高振祥;胡继红;李燕明;陶凤荣;许洪涛;艾晓曼;宣天芝;刘蕾;陈东科;胡云建

    目的 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区6年来老年患者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流行概况.方法 对北京地区2004 - 2009年从临床老年患者中分离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了病例回顾性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1195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分离率:呼吸道标本占96.3%,血培养占1.4%,尿培养占1.2%.2004年,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分别是35.7%和l4.7%;但2005至2006年趋于平缓,目前无下降的趋势.住院病人的年龄、住院时问、抗生素使用种类等是造成分离率增高的危险因素.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治疗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呈明显相关趋势.同时只有4%临床医生对实验室反馈报告进行了采纳.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正常人群呼吸道的定值菌,该菌已经成为重要的机会致病菌.环境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该菌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L2基因克隆及耐药性转移

    作者:李艳;刘长庭;王德龙;康春燕

    目的 观察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L1、L2 β内酰胺酶情况,以及是否伴有耐药性转移.方法 PCR法扩增、克隆2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 在3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L2基因均为阳性;除3株外,27株菌的L1基因为阳性.接合子能够在含氨苄西林、利福平、萘啶酸的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并传代;而在含利福平、萘啶酸和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培养基上未见菌落生长.将接合子增菌后,抽提质粒发现12 kb的质粒.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生2种β内酰胺酶,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可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菌,同时伴随12 kb质粒的移动.

  •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研究

    作者:陶传敏;吕晓菊;李萍;李小春;俞汝佳;高燕渝;陈慧莉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氰氯苯腙(CCCP)对其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FQNS的低抑菌浓度(MIC),测定CCCP对FQNS的MIC值的影响.结果11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FQNS耐药率较低,尤以新型FQNS抗菌活性较高,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在体外能增强FQNS抗菌活性,主动外排机制即存在于FQNS耐药菌株,也存在于FQNS敏感菌株.但是CCCP对4种FQNS耐药菌株影响更大.结论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能降低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若能保证安全性,可能成为临床克服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方法.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医院感染的诱因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梁蓓蓓;谭次娥

    目的:观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临床感染的诱因及对临床应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提高临床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调查1999年度本院微生物科培养证实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病例,分析其诱因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调查的12例患者,都有慢性基础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在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前都曾使用广谱抗生素,部分患者有创伤性操作,这些都是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危险因素.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在有易感因素时,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薛洪源;侯天文;李景苏

    0%;183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敏感率超过50%的抗菌药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80.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69.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4.5%)、环丙沙星(57.4%).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多发生在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的患者,该菌耐药现象严重,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肺炎患者的检出率、耐药性及其治疗

    作者:刘长庭;孙宝君;王德龙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肺炎患者痰的检出率、耐药性及先福吡兰在治疗该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分析 187 例老年肺炎痰培养的 222 株细菌,62 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及 18 例次老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应用先福吡兰治疗.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率占老年院内肺炎细菌检出的第五位.多数抗生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钠、氨曲南、头孢呋新、亚胺培南、四环素、呋喃坦啶均为 100% 耐药,头孢噻肟钠耐药为 95.92%;庆大霉素 84.91% 耐药;氧哌嗪青霉素 76% 耐药;丁胺卡那霉素 74.58% 耐药;头孢哌酮钠 67.65% 耐药;环丙沙星 61.70% 耐药;替卡西林 60% 耐药;替门汀 60% 耐药.用先福吡兰治疗 18 例次老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有效率为 66.67%,细菌清除率为 77.78%.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老年院内肺炎痰细菌检出的第五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先福吡兰治疗老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有效率为 66.67%,细菌清除率为 77.78%.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罗燕萍;沈定霞;张军民;朱姝媛

    目的:使临床医生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并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其所致感染.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亚胺培南,一代、二代及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几乎100%耐药,在耐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有77.4%的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也呈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低,但耐药菌中度敏感数量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复方新诺明耐药性1996~1998年3年中无明显变化,一直保持在25%左右.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在耐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菌中有77.4%的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是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致感染的较好药物.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5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敬萍;李宝兰;杨丽梅;王风华;邓立宏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以防延误诊治.方法对54例并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合并基础病(88.9%),有机械辅助通气(14.8%)、长期使用抗生素(90.7%)及糖皮质激素史(53.7%).临床表现为咳嗽48例(88.9%),咯痰51例(94.4%),发热49例(90.7%).胸部X线45例(83.7%)表现下肺斑片、片絮状阴影或肺纹理粗乱.药敏检测结果显示该菌具有广泛耐药性,仅对替卡西林/可拉维酸钾、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等敏感.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诊断与治疗主要依据痰细菌培养和药物监测结果.

  • 常见肺部耐药菌感染治疗进展

    作者:高元明;商鸣宇;丁少芳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包括人和动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增加以及老年患者的增多,肺部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这些耐药菌常见的有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产Ⅰ型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我们对上述耐药菌肺部感染的治疗对策分别加以介绍.

  • N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特点及耐药分析

    作者:王文娟;刘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感染的高发区,其收治的患儿大多为早产儿,病情多严重,主要原因是患儿免疫力低下,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功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易发生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应用,临床感染日渐增加.

  • 8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贾海静;赵明泽;陈华伟

    目的 调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临床可疑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按CLSI标准判定.对我院2005年分离的8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0.8%分离自痰标,95.5%来自ICU病区;对抗牛素的敏感率为:米诺环素100%,左氧氟沙星75.6%,TMP/SMZ72.7%.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全部耐药.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米诺环素、TM P/SMZ,和左氧氟沙星对所研究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高的活性.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分析

    作者:段培增

    目的 通过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没有CLSI的折点,给临床用药带来困难,通过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的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保山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离的4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用K-B法进行分析.试验按CLSI标准进行.结果 4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高,其次是复方新诺明,再次为左氧氟沙星.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但选择药物少,应引起临床重视.

441 条记录 3/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