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樊新;徐修礼;孙怡群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①菌株来源:从2000-01/2001-12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各种标本中共分离出9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SML) (2000年45株,2001年48株);②抗生素纸片和培养基: 氨苄西林、丁胺卡那、阿洛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舒普深、泰能、头孢吡肟、特美汀、左氧氟沙星等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MH琼脂粉和VITEK 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购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③质控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绿脓杆菌ATCC27853购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 2014~2016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尹利娟;杨振华;杨乐园

    目的 分析我院2014年~2016年所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依照CLSI制定的新判断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3年间共检出10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痰标本,占83.49%,ICU病区检出高,占36.70%;其次为急诊科、血液科和神经外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分别为88.99%和79.82%;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为74.31%.结论 我院2014年~2016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集中在ICU,其次为血液科和神经外科,以呼吸道感染居多.药敏结果显示对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好,替卡西林/棒酸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艳;刘长庭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医院内免疫力低下患者,所引起的医院感染日益增多.该菌属于多重耐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及一些消毒剂表现出抗药性.其耐药机制复杂,包括产生水解酶、外膜低渗透性、外排泵系统以及整合子、质粒、转座子等介导的可转移性耐药机制等.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6株临床分布及感染特点分析

    作者:朱红;王琪珍;张玉

    目的:对本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感染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为该菌的感染防御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非重复16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主要分布于危重患者较多的科室,标本分布以痰液多,患者年龄≥60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标本检出前、中、后多伴有广谱耐药菌出现,且大多数患者前期使用了广谱抗菌药物.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主要与前期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有关,提示临床医生在治疗重症患者时,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因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而导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

  • 痰液中9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分析

    作者:郑宏伟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特性.方法:将我院住院患者痰液进行分离培养后用Microscan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较敏感.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住院病人痰标本中3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分析

    作者:李方去;李向阳;杨锦红

    回顾近3年来痰液标本中分离出37株嗜麦芽食单胞菌的药敏资料结果,发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派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棒酸、氯霉素、环丙沙星敏感.提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医院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耐药菌株逐年增多.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徐颖;杨长仪;熊秀梅;石惠英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G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情况及治疗.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SMA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征、细菌耐药性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本院NICU近5年共收治新生儿20 463例,其中SMA感染54例,发生率2.63‰,2008 2012年发生率分别为4.17‰、2.80‰、3.05‰、2.50‰、0.94‰.其中新生儿败血症36例,新生儿肺炎18例;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比2.65‰,P>0.05).临床主要表现为气促(27例)、黄疸(22例)、青紫(17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胀(8例)、呕吐(7例)等,常见并发症有呼吸衰竭(18例)、心力衰竭(13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例)、休克(3例)等;13例(24.1%)考虑为医院感染,早产儿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高于足月儿及鼻塞无创辅助通气患儿(1.63‰比0.2‰,7.21‰比0.75‰,P均<0.01).SM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敏感度较高,均>7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在30% ~ 40%.结论 SMA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新生儿SMA感染主要表现为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耐药率高,早产儿医院感染SMA发生率高于足月儿.

  • 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烧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该菌耐药情况

    作者:程林;龚雅利;罗小强;张成;刘美希;彭毅志

    目的 分析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烧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该菌的耐药情况. 方法 对2011年7月-2017年7月笔者单位收治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API 20NE细菌鉴定板条或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采用低抑菌浓度法选取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各年度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情况、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样本来源及检出时间、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前患者病原菌检出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前述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 结果 (1)共119例患者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011-2017年依次为11、12、21、22、28、13、12例.(2)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患者中,男86例(72.3%)、女33例(27.7%);年龄≥65岁者占11.8%(14/119),年龄≥18岁且< 65岁者占76.5% (91/119),年龄<18岁者占11.8% (14/119);烫伤患者多,共72例(60.5%);烧伤总面积≤10%体表总面积的患者多,共35例(29.4%);16.8% (20/119)的患者有基础病史,46.2% (55/119)的患者行气管切开,47.9% (57/119)的患者行深静脉置管,61.3%(73/119)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75例(63.0%)患者治愈,24例(20.2%)患者好转,14例(11.8%)患者放弃治疗,6例(5.0%)患者死亡.(3)患者创面分泌物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比例大,为58.0% (69/119);其次是痰液、血液、创面组织、导管、尿液,分别占17.6% (21/119)、14.3%(17/119)、4.2% (5/119)、4.2% (5/119)、1.7%(2/11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时间为入院后10 h~71 d,平均12.7 d.(4)66.4% (79/119)的患者在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之前检出了病原菌,菌株中鲍氏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较大.(5)91.6%(109/119)的患者在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之前使用过抗生素,且有44.0% (48/109)的患者使用过3类及以上的抗生素.共使用抗生素271次,其中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抗生素使用次数较多,分别为61、63次.(6)7年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总体敏感率高,分别为91.6%、99.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总体敏感率较低,为52.5%;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总体敏感率较高,为77.6%,且年敏感率在近3年高于90.0%. 结论 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率较高,大部分患者入住ICU、使用广谱抗生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率高.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或定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48例分析

    作者:卓超;李小青

    目的分析ICU患者下呼吸道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常见因素,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定植、感染及其转归.方法将笔者单位ICU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8例痰培养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长的患者进行定植或感染的初步诊断后,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在院内采取的各项措施、病情发展等,并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将敏感药物用于上述4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者32例、定植者16例.气管插管时间较长、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时间较长、合并低蛋白血症、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较高(>15分者占87.5%)均与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明显相关.与定植者相比,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易发展为重症肺炎,伴发呼吸功能衰竭(感染者中有84.4%,定植者中有31.3%),且体外敏感的抗菌药物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对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高,分别为83.3%和75.0%;对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达80%左右.结论对ICU患者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利于防治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卓超;钱元恕;肖光夏

    目的调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细菌的耐药谱,了解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菌株与非产MBL菌株的药物敏感差异. 方法回顾性总结笔者单位1998~2002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的情况,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18种抗菌药物对36株临床分离的院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MBL-E试验法筛选MBL菌株. 结果笔者单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88.9%),88.2%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且50.0%的患者曾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治疗.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多西环素对3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7.2%、94.4%、91.7%、83.3%,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抑菌率分别为63.9%和58.3%,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在80%以上;36株菌中16株产MBL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完全耐药,对氨曲南的敏感性高于非产MBL株. 结论笔者单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与严重基础疾病和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有关,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株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 答张晓宁读者

    作者:卓超

    通常认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但在实际工作中按照药物敏感判断标准,仍有2%~20%的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细菌耐药主要与其产金属酶有关,很多人以为几乎所有的SMA都产金属酶,但我们用金属β内酰胺酶E试验法仅能检测到约44%的SMA菌株产金属酶.可能原因如下.

  • 关于《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或定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48例分析》的商榷

    作者:张晓宁

    <中华烧伤杂志>006年第22卷第2期刊登了<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或定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48例分析>一文[1],该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内容,文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 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作者:郑湧智;李健;胡建达

    目的 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5例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4岁(1~11岁),均明确诊断恶性血液病并接受化疗.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超过1周[80%(20/25)]、 中性粒细胞缺乏超过1周[68%(17/25)]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48%(12/25)]为常见易感因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且予抗单胞菌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以及抗真菌均治疗无效.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均对复方磺胺甲唑、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敏感.血培养报告前有3例患儿因感染性休克、肺出血呼吸衰竭死亡;血培养报告后,治疗调整为复方磺胺甲唑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每天200~260 mg/kg)或左氧氟沙星抗感染,18例治愈,2例因基础病疗效不佳死亡,2例因肺出血死亡.总病死率为28%(7/25),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相关死亡率为20%(5/25).结论 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而较好的基础疾病控制以及恰当的抗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敏

    目的 通过确定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药物敏感试验和患者的预后情况等,减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8年6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室的呼吸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单纯分离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患者为6例;分离出2种病原体的患者为54例,混合感染率为90%,且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广谱类抗生素效果不佳.将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相关性肺炎组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相关性肺炎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免疫抑制剂和长期机械通气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因此控制和预防有关危险因素,早期使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查,同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是控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 对20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病例的易感原因及其药敏分析

    作者:刘元明;郝钦芳;梁慧;张丽萍;韩彬

    [目的]提高临床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调查近10个月检验科证实S.m感染病例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0例患者中有19例患有慢性疾病,1例阑尾炎,所有患者在检出S.m前都曾使用过广谱抗生素.[结论]在易感因素时应密切注意S.m感染的产生,重视病原学检查及其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 2001年天津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的耐药谱分析

    作者:孙二琳;魏殿军;郭文学;祁伟;宋诗铎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001年天津地区8家三级甲等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检出菌株,调查菌株的来源、患者基础疾病及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感染者多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以肺部疾患多见.该菌对亚胺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头孢噻肟、头孢拉定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90%;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低,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小于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为15.9%,复方磺胺甲口恶唑(SMZco)耐药率7.7%,在受检药物中活性高.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重要的医院内感染菌,属于多重耐药菌,可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耐药.医院感染株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高于社区获得株.

  • 医院获得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1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东亮;李静玫;黄乐为;卢巍;齐玉和;蔡为为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呈上升趋势.因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受到临床高度重视[1].现将我院2002年2月~2002年6月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报道如下.

  • 老年人下呼吸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敏感性分析

    作者:罗聆尹

    目的:分析老年人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提高临床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防治水平.方法:对9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用MIC和K-B法二者测其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2.3%,居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之后,位第三位.药敏试验显示:MIC法药物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复方磺胺(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左旋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氯霉素.纸片法(K-B法)药物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复方磺胺>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美洛配能等多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性.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发生在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抗生素的老年人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现象,故应尽早诊断,合理使用对其敏感的抗生素,使患者早日康复.

  • 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王秀丽;陆建成;段秀杰;阴晴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情况,为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32型微生物鉴定系统GNI+卡对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痰标本有78株,占95.1%.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科、脑外科等病区.该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3.2%、69.5%、62.2%、57.3%.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规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微生物室的药敏结果 合理用药.

  • 临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黄湘宁;周燕;喻华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6年1~7月就诊病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的分析,为临床治疗SMA感染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ATB细菌鉴定条、药敏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结合病人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1~7月自临床标本中共培养出36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均来源于呼吸道.36例病人中35例为50岁以上者,23例同时有其它病原菌的混合感染;病人来自干部科、肿瘤科、监护室的有25例,仅有1例为门诊病人;药敏结果显示,SMA呈明显的多重耐药性,除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较敏感,敏感率为52%~75%;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多粘菌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25%;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氨曲南、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四环素、替卡西林耐药严重.结论 感染该菌的绝大多数病人为病情较危重且同时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介入性治疗的抵抗力低下的中老年病人.SMA的多重耐药性严重,临床应结合病人状况及实验室药敏报告结果准确合理用药,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细菌耐药的加重.

441 条记录 22/23 页 « 12...15161718192021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