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震官兵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皑频;杨德兰;曾宪祥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个体经历异乎寻常的创伤事件后罹患的一种精神障碍<'[1]>.遭受重大精神创伤人群其PTSD发病率为3%~58%.2008年汶川地震波及范围广、受伤程度重,引起大量的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损伤,大批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影响.济南某军区的军人临危受命,执行高强度应急任务,灾后一些官兵产生了PTSD.事实上,参与抗震的官兵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有增高趋势,此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与工作,还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为维护军人的心理健康、提高官兵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大型场馆突发群体创伤事件现场医疗应对策略探讨

    作者:沈伟锋;易建华;干建新;江观玉

    大型场馆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灾难性后果,大型场馆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援在我国还是新的研究领域,安全保障和医疗救援方面的研究极为有限,我们就大型场馆的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应对策略展开讨论.

  • 新兵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作者:郭洁琼;杨志兵;朱霞

    目的 研究新兵遭遇创伤事件次数、心理弹性、特质焦虑、心境对其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创伤事件选项、心理弹性量表、特质焦虑量表、正负情绪量表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对1251名新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新兵心理应激反应在创伤事件次数各水平上的差异显著(F=18.590,P<0.01);心理弹性、特质焦虑、正负情绪与新兵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都极其显著(P<0.01);特质焦虑(β=0.237,P<0.01)与负性情绪(β=0.467,P<0.01)对新兵心理应激反应有正性预测作用.结论 新兵遭遇创伤事件次数、心理弹性、特质焦虑、心境对其心理应激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负性心境和特质焦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应激反应发生的强度.

  • 坠楼自杀事件目击者创伤性应激障碍

    作者:赵丞智;邹义壮;曹连元

    目的:调查某高校自杀坠楼事件目击者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状况.方法:使用一般情况及事件主观体验问卷和创伤性应激障碍临床访谈问卷,对58名事件现场目击者,分别在事件发生后第三周和第五周进行调查.结果:在事件发生后第三周,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ASD检出率为6.9%,符合PTSD症状标准和社会功能损害标准的目击受害者共6人,检出率为10.3%.事件后三周受害人出现创伤性应激症状和功能损害的比例较高,分别为强烈恐惧害怕65.5%、创伤性分离51.0%、警觉性增高53.4%、再体验84.5%、回避70.7%、和社会功能障碍25.9%.创伤性事件发生后第三周出现分离症状的目击者比没有出现分离症状的目击者在事件后第五周时表现出了更加严重的ASD和PTSD的各组症状(如分离症状严重程度17.9vs29.7,U=128.5,P=0.001).结论:1、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早期,受害人心理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一部分受害人出现社会功能变化.2、提示对事件后早期那些不符合ASD诊断标准,但符合PTSD症状标准和社会功能变化标准的受害者应该给与心理干预.3、创伤时分离症状可能是预测受害人出现远期严重应激障碍的一个因素.

  • 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作者:林琳;何国平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重度精神反应,它发生在经历过灾难性事件的人群或特殊职业人群,对PTSD的研究利于结合医学、护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知识来提高疗效.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急诊科护士PTSD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认为急诊科护士PTSD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其危险因素包括创伤性事件、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个体易感因素、社会支持及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指出护士是护理事业的主体,其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护理服务质量,呼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急诊科护士PTSD问题,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促进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

  • 恶性肿瘤病人创伤后成长研究进展

    作者:温韬雪

    创伤事件是实际存在或潜在的使生命受到威胁或严重伤害的事件,包括严重创伤、身体完整性的丧失或死亡的威胁,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反应[1]。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创伤事件会给个体带来不良的刺激和心理反应,直到Tedeschi等[2]提出了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这一概念,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创伤性事件还可以促进个体的正性人格改变和成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TG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尤以癌症领域研究范围为广泛。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恶性肿瘤病人PTG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全面了解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 遭遇创伤事件骨折患者住院期间HAMD量表评分调查

    作者:贺国;沈喜玉;宋文金;郎东彪

    目的:了解遭遇创伤事件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的情绪障碍程度.方法:近期遭遇创伤事件骨折患者(遭遇创伤事件组)51例和同期骨科住院未遭遇创伤事件的48例同龄、同性别患者(对照组)接受汉密尔顿量表(HAMD)评估.结果:遭遇创伤事件组的躯体化、体质量变化、认知障碍、迟缓、睡眠和绝望感等分项指标及HAMD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遭遇创伤事件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着明显的抑郁情绪表现.

  • 精神创伤记忆形成与消退过程的整合机制

    作者:李则宣;黄任之;李凌江

    研究显示,61%的男性和51%的女性在其一生中至少遭受一次精神创伤事件;以创伤记忆为核心的典型临床病理现象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其发病率为5% ~50%,平均约为20%;约1/3的PTSD患者终生不愈,> 1/2的患者常伴有物质滥用和其他精神障碍,自杀率是普通健康群体的6倍[1-2].因此,研究创伤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

  • 手术室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赵会景;刘学芳;侯金玲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PTSD症状的原因以及有关因素.方法 以医院为单位,采取不记名的问卷方式,采取集中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调查问卷包括护士一般信息问卷、手术室创伤事件问卷、PTSD症状清单等.结果在人口学资料方面,不同年龄组、不同护龄组之间的护士PTSD症状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室创伤事件对护士精神的影响方面,创伤越重护士PTSD分数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是PTSD发生的高危人群.护理管理者应该对其身心健康进行重视,改善手术室的环境,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自身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对抗创伤所留下的不良刺激.

  • 骨折致反应性精神障碍36例护理分析

    作者:陈莉莉;蔡洁

    创伤性精神障碍是一种对严重创伤性事件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闯入性的重现创伤体验,陈述性记忆的普遍性损害和创伤事件的遗忘等核心表现.创伤性精神障碍及干预越来越受到临床心理学和外科学界的关注[1].骨折引起的反应性精神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国内关于骨折致反应性精神障碍的护理研究报告还不多见.我院骨科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骨折并发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36例,经骨科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颌面外科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姚志涛;王茂;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重度精神反应,它发生在经历过灾难性事件的人群或特殊职业人群,对PTSD的研究有利于结合医学、护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知识来提高疗效[1].它主要导致该个体持续重复体验创伤事件经历,逃避回忆及反应麻木,警觉增高.PTSD只用于心理创伤和应激,而不包括躯体创伤和应激.PTSD导致的心理反应是缘于所发生的事件超出了由既往经历所建立起来的安全感限度,大脑失去对事件不良后果的控制,因而导致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巨大灾难事件可以导致急性应激障碍,而随之出现的创伤后延反应以及其他生活事件带来的创伤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反应[2-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90年各种创伤的致死人数为510万人,预计2020年会增至840万人,口腔颌面部损伤在全身损伤中占重要地位,是全身创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

  • 矿工创伤后心理状况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洪波;韩雪;张赟;杨振

    目的 探讨矿难后获救矿工和未经历矿难的矿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将经历矿难获救的200名矿工设为创伤组,未经历矿难的220名矿工设为对照组,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量评估,比较二组矿工经历矿难创伤事件后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创伤组矿工PTSD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9.64%对8.13%);创伤组矿工在PCL-C量表的警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矿工(P<0.05);创伤组矿工在SCL-90总分及各因子的得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SCL总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矿工(P<0.05);创伤组矿工客观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矿工(P<0.05).结论 经历矿难事件的矿工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反应(P<0.01),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降低(P<0.05),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尤其在客观支持方面(P<0.05)给予更多的支持.

  • 5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飞行员患者的护理

    作者:葛双玲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3个月后出现(在这之前的被称为急性应激障碍),但也可能在事发后数个月至数年间延迟发作(delday onset)[1].

  • 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林;关持循;杜思怡;林晓明;刘堃;郭蕾蕾;陈卓;张黎黎

    目的:探讨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为社区青少年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6—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锦州市、丹东市、营口市、辽阳市6市共6152例中小学生,对其中1793例经历创伤事件的社区青少年应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调查其家庭教养方式,应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调查其心理韧性水平,比较不同特征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心理韧性得分。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是否曾是学生干部青少年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性别、是否曾是学生干部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青少年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及是否曾是学生干部青少年心理韧性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得分与心理韧性各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为0.158~0.475, P<0.05);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得分分别与目标专注、人际协助、情绪控制、积极认知维度的得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呈负相关(r为-0.411~-0.141, P<0.05);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得分分别与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情绪控制维度的得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为0.068~0.181,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是否曾是学生干部、年龄、性别是心理韧性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存在相关关系,家长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心理韧性。

  • 心理韧性在儿童少年家教方式与创伤间中介效应

    作者:张林;关持循;翟燕雪;杜思怡;林晓明;刘堃;郭蕾蕾;陈卓

    目的 探讨家教方式对儿童少年创伤症状的影响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3年6-12月对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丹东、营口、辽阳6市筛检出创伤事件的1 793名儿童少年应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埃森创伤症状量表(ETI)、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学生性别、家庭教养方式及学生心理韧性对创伤症状有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创伤症状19.3%的变异量(P<0.05);家庭教养方式对创伤症状有直接效应(λ3=-0.20,P<0.05),家庭教养方式通过学生心理韧性对社区儿童少年创伤症状有间接效应(λ5=-0.27,P<0.05),家庭教养方式通过直接效应和心理韧性的间接效应解释创伤症状24.2%的变异量.结论 家庭教养方式通过学生心理韧性对社区儿童少年创伤症状起中介效应.

  • 106例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

    作者:祁娜;崔玉玲;李彦兵;初俊杰;范卫平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又称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ASR),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发病,表现为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恐惧、警觉性增高、回避和易激惹、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等症状[1],并且障碍出现于创伤事件后四周以内,障碍持续至少2日,至多四周,超过四周考虑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 HIV感染者/AIDS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映霞;刘爱忠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指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发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是应激性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其特征性的症状为病理性重现创伤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性回避、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以及对未来失去信心等[1].PTSD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终身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自杀率为普通人群的六倍,成为一个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既往对PTSD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与战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相关的创伤事件中.随着对PTSD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诊断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和完善,1994年DSM-Ⅳ出版,对应激重新定义后增加了体验到的应激事件的数目,把威胁到生命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作为一个能导致PTSD的潜在应激源.

  • 创伤事件及家庭功能对空军飞行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白菁;汪永光;胡珊;李娜;马香琰;邹惠娟

    目的 探讨创伤事件及家庭功能对空军飞行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342名空军飞行员进行问卷调查,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atology,PTSS)及心理健康自评问卷(20-item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RQ-20)得分为因变量,客观经历创伤事件总数、主观经历创伤事件总数和家庭功能评定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PTSS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有主观经历创伤事件总数及家庭功能中的情感反应因子、情感介入因子、总的功能因子,SRQ-20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有主观经历创伤事件总数及家庭功能中的情感介入因子、总的功能因子.结论 空军飞行员能否正确处理创伤事件是其是否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要因素,而经历创伤事件后的及时干预及提高空军飞行员的家庭功能水平、提升空军飞行员家属的心理健康素质对促进空军飞行员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 创伤事件后睡眠紊乱四例

    作者:陈侣林;张志民

    我院门诊收治一次创伤事件后的睡眠紊乱者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8岁至22岁.因外来打工合居一室,3周前遭人室抢劫(无躯体伤害),受惊吓后持续出现每晚难以入睡、易醒、再入睡困难、焦虑,4例均有以恶梦形式再现当晚被劫的经历,白天感疲劳,严重影响工作.

  • 群体性创伤事件急诊协定临时医嘱单的设计与使用效果检验

    作者:陈子红;居俏燕;杨冬梅;曹伟中;郁慧杰

    群体性伤害事件通常为≥1种致病因素同时造成>3人次的病员,其特点是发生突发、事件紧急、伤员多、抢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创伤是常见的事件类型[1-2]。事件来临时,大批伤员同时聚集在急诊科,造成急诊科人力物力紧缺,抢救现场极易混乱[3]。医嘱开具不全、开医嘱时间过长、医嘱核对流程不畅等医嘱相关问题是群体性创伤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大障碍。作者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持续改进处置方法,设计了一种针对群体性创伤事件的协定临时医嘱单,并在群体性创伤事件和应急演练中予以检验,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