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素联合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

    作者:黄志芳;李新伦;李红霞;伦立德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联合应用静注免疫球蛋白(400mg/Kg/day,连用3天)。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血小板恢复正常(100×109/L)的时间(天)、2周完全缓解率、平均住院日等。结果(1)治疗第4、7、10、14天实验组平均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9.7±4.2天 vs 13.5±5.3天,P<0.05);实验组2周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 vs 46.7%, P<0.05);(3)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6.1±4.4天,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为12.7±3.7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狼疮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静注免疫球蛋白与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兰帝仕;翁翔

    目的 探讨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与大剂量地塞米松(DEX)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5例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IVIG治疗组35例,DEX治疗组30例;两组治疗前后各抽血一次,分别测定患儿的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结果 (1)IVIG组治疗后,IgG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DEX组治疗后,IgA、IgG、IgM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治疗后,IVIG组与DEX组相比,血小板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TP患儿DEX治疗组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建议对ITP患儿应尽量选用IVIG治疗.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体液免疫变化及治疗观察

    作者:陈啸洪;孙国仙;董传昌;姚欢银;钟文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体液免疫、补体变化及治疗对策.方法对47例毛支患儿进行外周血体液免疫及补体含量检测,同时对20例毛支患儿进行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和常规对照治疗观察.结果毛支患儿外周血IgG、C3、C4明显降低,IgE明显升高,IgM\,IgA无明显变化.提示Ⅰ型变态反应和Ⅲ型变态反应在毛支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和临床变化.IVIG治疗组疗效明显,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VIG对毛支患儿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体液免疫变化及治疗观察

    作者:陈啸洪;钟文伟;孙国仙;董传昌;姚欢银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体液免疫、补体变化及治疗对策.方法对47例毛支患儿进行外周血体液免疫及补体含量检测,同时对20例毛支患儿进行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和常规对照治疗观察.结果毛支患儿外周血IgG、C3、C4明显降低,IgE明显升高,IgM、IgA无明显变化.IVIG治疗组疗效明显,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Th1/Th2失衡在毛支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和临床变化.IVIG对毛支患者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

  • 霉酚酸酯治疗激素耐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作者:侯明;冀学斌;彭军;张春青;李杰;赵川莉;秦平;石艳;张茂宏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CITP)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规治疗主要是用糖皮质激素抑制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常作脾切除治疗.20%~30%的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仍无效,对静注免疫球蛋白、长春新碱、达那唑、硫唑嘌呤等药物亦不敏感.

  • 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危重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倩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危重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基本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病例,共有66例,将他们按照计算机随机序列法分为两组(A组与B组),对于A组采用静注免疫球蛋白的方式加以治疗,对于B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加以治疗,比较治疗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中A组治愈13例,比B组多3例,A组有效19例,比B组多2例,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A组为96.97%,B组为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危重重症肌无力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帮助改善肌肉的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三种方法检测静注免疫球蛋白中IgG含量的比较

    作者:唐玉琴;黄凤琼;张月星;毛秀珍;林晓军;王叔桥

    目的选定检测静注免疫球蛋白中IgG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法、火箭免疫电泳法、单向辐射状免疫扩散法检测静注免疫球蛋白中IgG含量.结果火箭免疫电泳法与紫外分光法和单向辐射状免疫扩散法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紫外分光法与单向辐射状免疫扩散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紫外分光法变异系数(CV%)小.结论为选定静注免疫球蛋白中IgG含量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 小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肾病综合征感染的预防

    作者:窦志艳;王俊怡;刘艳平

    儿童肾病综合征56例(诊断均符合1981年全国小儿肾脏病科研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年龄2.5-12岁,男36例,女20例;单纯性肾病41例,肾炎性肾病15例.随机将患儿分为IVIG组(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组)27例,非IVIG组(非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组)29例.

  • 静注免疫球蛋白佐治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临床观察

    作者:谢宝清

    我科自2000年5月~2003年5月,采用静注免疫球蛋白佐治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Lambert-Eaton 肌无力综合征治疗进展

    作者:丛志强;王海萍

    Lambert-Eaton 肌无力综合征(LEMS)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部位的自体免疫性肌病.又称肌无力综合征、类重症肌无力等.临床上分癌性LEMS(50%~87%)和非癌性LEMS(13%~50%)两类.在癌性LEMS 中小细胞肺癌(SCLC)是常见的肿瘤,占68%~86%.其他少见的肿瘤有乳腺癌、恶性胸腺瘤、胃癌、肾癌、大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非癌性LEMS常可合并其他自体免疫性疾病 ,如甲状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贫血、干燥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在癌性LEMS中有 71%病人的LEMS的诊断早于肿瘤的诊断5个月~5.8年(平均10个月),25%的病人LEMS与肿瘤同时诊断,仅4%的病人肿瘤的诊断早于LEMS的诊断.LEMS伴癌的危险性在LEMS诊断2年后锐减,4~5年后更低.LEMS的诊断有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性的肌电图改变.包括:男性和老年多见,常伴有小细胞肺癌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肌无力以躯干及肢体近端为主,下肢重于上肢,常伴口干、阳痿等自主神经症状,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高频重复神经刺激(20 Hz~50 Hz)试验(即Waxing test)可见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 P)波幅增加200%以上,而低频重复神经刺激(3 Hz~5 Hz)试验(即Waning test)可见CM AP波幅递减10%~15%以上.有60%以上的LEMS患者血清中可测到抗电压门控的钙通道抗体.近年来人们对本综合征的治疗作了许多研究,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3,4-二氨基吡啶氨基吡啶类药物是通过延长神经末梢的电压门控的钙通道的活性,进而促进Ca2+的内流及依赖Ca2+的释放.用该药治疗LEMS不仅有效,而且安全.McEvoy 等[1]报告了一份前瞻性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用3,4-二氨基吡啶(3,4-diami nopyridi ne)治疗12例LEMS病人,其中7例伴癌症,另5例伴其他自体免疫病.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 25 mg,qid 的剂量,因副作用有1例只能用15 mg,qid维持,另1例只能用10 mg,qid维持.其他病人的长期维持量为20 mg,qid.在用该药治疗的过程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P<0.001),而交叉成安慰剂组后其功能缺损评分又明显增加,治疗中四肢肌力均明显改善 ,双下肢的肌力改善尤为突出(P<0.001).肌电图的改善一致,治疗时CMAP的波幅比安慰剂组增高近1倍,上肢从2.9 mV增至5 mV,下肢从1.6 mV增至3.1 mV . 治疗后植物神经症状也缓解.该药的副作用较轻,口服30分钟后可出现口周或肢端感觉异常 ,大剂量时偶见头晕、头重、乏力等,减量后即可消失.该药口服30分钟后即可起效,每次疗效持续时间可达5小时以上.随访12~21个月未见耐药性的产生.有的病人并用溴吡啶斯的明可见疗效增加.Tim等[2]报告用3,4-二氨基吡啶并溴吡啶斯的明治疗53例LE MS病人, 获显著改善24例(45%),中等改善18例(34%),轻微改善7例(13%),无改善4例(8%) ,有效率高达92%.尽管这些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但对改善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Lundh等 [ 3]报告采用3,4-二氨基吡啶治疗19 例LEMS病人,疗程9个月至10年,全部患者均能耐受, 只有轻微的副作用.他们用的剂量较小,大多为每日18~60 mg,分2~5次服用.他们发现每次仅口服12 mg或24 mg的3,4-二氨基吡啶就可见下肢和上肢的肌力以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均获明显改善.若再并用吡啶斯的明120 mg可使上楼梯的力量大增.为减少副作用作者主张每日3,4-二氨基吡啶的剂量尽量不超过60 mg,他们还发现若单用吡啶斯的明60 mg 仅有轻微的肌力改善,120 mg时才有较明显改善.2 泼尼松无论是伴癌或者不伴癌的LEMS病人现今认为均与自体免疫有关,因此,很早就有人试用泼尼松治疗本病.Newsom-Davis等[4]对9例不伴癌症的LEMS病人给予泼尼松龙 60~100 mg,隔日1次,并硫唑嘌呤2.5 mg/kg/d,连用0.5~2.5年.其中2例不能耐受硫唑嘌呤而单用泼尼松龙.服用硫唑嘌呤期间每周查1次血常规和肝功,8周以后改为每月查1 次.9例中有3例在服用泼尼松龙和硫唑嘌呤后8周~1年内发生了肺内肿瘤,其中2例在治疗早期出现了临床上和肌电图的CMAP波幅的改善,但不久又恶化,数周后因肿瘤死亡.而另外 6 例不伴癌的LEMS 病人中有3例在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6个月~1年过程中其症状几乎达到完全缓解.CAMP波幅也稳定增高,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另3例患者用药期间也有轻度改善. 单用泼尼松龙的效果不如并用硫唑嘌呤明显.Tim等[2]也发现用泼尼松治疗LEMS 病人其肌力仅有轻度改善,而且当剂量减小时这种改善不能持久.Chalk 等[5]对16例伴小细胞肺癌的LEMS病人中的9例患者并用了泼尼松龙治疗,他们的LEMS症状均获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是单用,而大多与其他免疫疗法联用,故难以对泼尼松龙的作用作出准确的评价,从免疫抑制的角度出发,应用泼尼松龙是合理的.3 血浆置换Tim等[2]发现在9 例伴肺癌的LEMS病人中有7例血中查到抗突触前膜的电压门控的钙通道抗体(VGCC-Ab),占78%;而在23例不伴癌的LEMS病人中查到VGCC-Ab者有1 5 例,占65%.由此可见,本综合征的发生与体液免疫密切相关.Newson-Davis等[4] 对9例LE MS病人进行血浆置换,每天置换1次,在5~19天的过程中,进行了5~15次的血浆置换,每次置换的血量为55 ml/kg,其中50%被血浆蛋白取代,或给予右旋糖酐及电解质溶液等.在置换过程中这9例患者有8例可见临床改善,在置换后10~15天,肌电图的CMAP波幅也获大改善.Tim等[2]对19例LEMS患者进行了血浆置换,结果2例(11%)明显改善,3例(1 6%)中等改善,6例(32%)轻微改善.4 免疫球蛋白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许多自体免疫性神经肌病的治疗均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以自身抗体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疾病特别有效.LEMS病人大多可查到抗突触前膜的VGCC-Ab,故Bird[6]曾对1例68岁的LEMS女病人试用静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日400 mg/kg,连用5日为1疗程.在静注第5天后即可见肌力明显改善,治疗后第14天其肌力达到完全正常,但10周后又复发,再次静注免疫球蛋白, 每日1000 mg/kg,连用2天,又获相似的改善.以后每一疗程的疗效持续时间均可达10~12 周.在每一疗程后第14天查肌电图可见运动神经的CMAP波幅增加92%~113%.Muchnik等 [7] 治疗不伴癌的LEMS病人,采用每月给予1个疗程的静注免疫球蛋白疗法,按每日40 0 mg/kg ,连用5天,结果发现第1个疗程后第7天即可见临床表现和电生理方面的改善,而且,这种改善一直维持在以后长达24个月的随访期中.5 抗肿瘤疗法该疗法通常指的是化疗、放疗或手术切除等.Jenkyn等[8]对1 例伴小细胞肺癌的LEMS的62岁老人给予非手术的化疗和放疗,化疗包括氨甲喋呤、阿霉素、环磷酰胺和环己亚硝脲,周期性给予.放疗对纵隔的放射总量为40GY.治疗后肺癌和LEMS症状均缓解 .Tim等[2]对26例伴肺癌的 LEMS患者进行了抗肿瘤疗法,结果有9例(35%)的LE MS症状也获改善.其中获显著改善4例(15%),中等改善2例,轻微改善3例.Chalk等[5]对 11例伴小细胞肺癌的LEMS 病人给予了抗肿瘤疗法,大多用放疗伴化疗,其中2例还作了手术切除肿瘤 .化疗包括4~12个周期的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和足叶乙甙(VP-16)等.结果有4例小细胞肺癌达到治愈,6例完全缓解后又复发,仅1 例无效.在这11 例抗肿瘤治疗的患者中有10例其LEMS的临床症状也获改善,其中7例获持久改善. 本病的后死亡原因主要是肺癌的转移 .

  • 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静注免疫球蛋白及地塞米松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钱强;姜武林;朱焰

    我院对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用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及地塞米松(DXM)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地塞米松治疗组,现报告如下.

  • 静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魏广明;王业涛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泛的血液制品之一.本文参考国内有关资料,就IVIG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 静注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及疗效评价

    作者:姜萍;王立杰;王亚利;孙利丽;齐爱华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对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VMC 患儿72例,随机分为A,B两组,并选健康查体儿童25 例为对照组.A,B两组分别给予IVIG和传统综合治疗,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心肌酶(CK,CK-MB,HBDH)、肌钙蛋白(CTnI)变化, 同时观察左心室收缩功能(CO,CI,EF,FS)改变.结果 A组患儿CD4 +,CD8+和CK-MB,C TnI及CO,CI,EF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B组患儿治疗前后CK-MB, CTnI 及CO,CI,EF也有改善(P<0.05),而CD3+,CD4+,CD8+,CD4 +/CD8+则无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后A组较B组CD4+和CD8+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 CK-MB,CTnI,CO,CI,EF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IVIG能调节VMC患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促进心肌细胞的恢复,而保护心肌.

  • 单剂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梁晓华;林果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生与体内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关,临床经典治疗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但激素无效或复发的病例则须选择其它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术等治疗.自Imbach[1]首次使用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ITP以来,已有许多研究报告肯定了IVIG对ITP的有效治疗作用,通常的用法为0.4 g/kg,每日1次,连用5 d。本文报告单剂大剂量静滴免疫球蛋白(lg/kg)治疗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结果。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6岁。7年前在外院诊断ITP后口服泼尼松治疗,获完全缓解,大约半年后停药,以后血小板数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瘀点,查血小板数<20×109/L。(具体不详),给予大剂量IVIG每日0.4 g/kg,共5 d,联合泼尼松治疗后血小板数很快上升,出血停止。治疗期间患者血糖升高达8.9 mmol/L,使用降糖药,并将泼尼松减量,在2个月内停用泼尼松,血小板数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在停用泼尼松3个月后,再次无诱因突发全身皮肤瘀点,尤以双下肢为密集,血小板数18×109/L。即予5% IVIG lg/kg单次静脉滴注,持续7 h。输注完毕28 h后复测血小板数为56×109/L。未再有新出血点。输注IVIG期间与次日均未有发热、寒战、搔痒、皮疹、恶心、呕吐、骨关节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第3日出院后以泼尼松30 mg/d维持治疗。

  • 免疫调节治疗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龚学艳;胡泰洪;关文锋;吴兴华;吴宇航;李志伟;刘明;刘臻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治疗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静注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案,2组患者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4周后检测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并于治疗4 w后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联合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其病死率.

  • 静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近况

    作者:张忠锋;陈丽芳;张洪霞;张新丽;董俊华

    近年来, 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疗法获得明显进展, 现将其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近况综述如下.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于川崎病IVIG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作者:袁迎第;孙军;李鹏飞;魏春雷;于艳辉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川崎病(KD)免疫球蛋白(IVIG)敏感性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404例初诊川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IVIG治疗前后的血常规、NLR和PLR值,通过ROC曲线确定NLR和PLR在预测川崎病IVIG不敏感的佳cut-off值;用logistic回归确定IVIG不敏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404例川崎病患者中31例IVIG不敏感.与IVIG敏感组相比,IVIG不敏感组的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启用IVIG时的病程较短(P<0.05);IVIG治疗前后的NLR、PLR水平以及CRP均较高(P<0.05).IVIG治疗前、后的NLR和PLR对川崎病IVIG不敏感佳预测值分别为4.36、162和1.45、196.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VIG治疗前的病程、CRP,以及IVIG治疗前后的NLR和PLR是IVIG不敏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NLR和PLR可能作为川崎病患者丙球不敏感的预测指标.

  • 外用免疫调节剂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汪科;朱学骏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以下的四种方式进行调节:①使用免疫抑制或抗炎药物;②使用微生物抗原(如接种疫苗、源自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或佐剂等);③增加或去除具有独立抗微生物抗原活性的免疫组分(如静注免疫球蛋白、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粒细胞输注或单采浆术);④增加或抑制对抗原没有独立活性的免疫组分,在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中能够找到这些组分.

  • 静注免疫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18例分析

    作者:李志方;冯志明

    1997年1月~1998年3月我们对18例早产儿早期应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预防感染,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第三代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药理学、免疫学作用机理

    作者:沈慕昌

    在过去十年中,临床实际应用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病种较多,效果和耐受性很好.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连续3年进行IVIG临床应用征文活动,收到临床报告263篇,归纳起来使用病种有六类,疗效明显,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可.因为IVIG作用机制是一致的,因此就FDA或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规定的三大类适应证有必要作适当引深,见附表.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