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黏膜免疫耐受理论基础探析

    作者:刘志勇;赵海梅;陈瑶;程绍民;刘端勇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与黏膜免疫状态有着密切关系.临床证明,益生菌可以调节黏膜免疫功能从而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该文从黏膜免疫耐受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关系及益生菌对黏膜免疫系统的调节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益生菌存在从口服黏膜免疫耐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黏膜免疫耐受探索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分析和提供了参考的思路.

  • 运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干预治疗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的探讨

    作者:蒋开平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免疫耐受的干预治疗正受到临床高度关注.通过分析慢性HRV感染免疫耐受的治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提倡从长计议,引入基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整体干预治疗,内容包括:辨证论治基本方药、宗李时珍之说因时选择用药、按药物属性因时选择用药、因时调整治法方药以及因时调摄精神、因时调摄起居、因时调摄形体锻炼、因时调摄饮食等身心调摄项目.通过该方案的综合治疗,部分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患者,可不同程度出现免疫耐受被打破的现象,若不能有效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还可为继续使用抗病毒西药制剂谋求较好的切入点,从而提高HBV抗治疗的成功率.

  • 柴苓汤诱导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友满;张琦;崔得利;谭长军;刘忠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柴苓汤诱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增殖以及诱导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以CC57BL/6j(H-2b)小鼠为供体、C3 H/He(H-2k)小鼠为受体建立腹部心脏移植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雷帕霉素组和柴苓汤组,每组20只.每天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雷帕霉素(1.5 mg/kg)和柴苓汤(2 g/kg)灌胃,共7天.术后观察3组小鼠移植心脏生存期及心脏形态学改变;术后第7天,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分别检测受体脾脏Tregs百分率和Foxp3 m RNA的表达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TOR通路分子的mRNA(mTOR、P70s6k)和磷酸化蛋白(p-mTOR、p-P70s6k)的表达水平.结果 柴苓汤组和雷帕霉素组移植心脏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0.05);术后第7天,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出现典型细胞免疫性损伤改变,柴苓汤组和雷帕霉素组少许炎症细胞浸润.柴苓汤组和雷帕霉素组Tregs百分率和Foxp3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柴苓汤组和雷帕霉素组mTOR通路分子的mRNA和磷酸化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下调(P<0.05),柴苓汤组和雷帕霉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苓汤可以通过抑制mTOR通路分子表达来诱导Tregs增殖,从而实现诱导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 鹿角霜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作者:朱树宽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临床多见.近几年来,通过反复探究,几经临证得失,终于悟出,ASC系指由于机体正气特别是肾阳的不足,导致属于阴毒、湿毒的"伏邪",潜入机体内部,宏观无端倪,微观多变化.治疗应首先予以温补肾阳,扶助正气,打破HBV的免疫耐受,使机体内部呈现出邪正相争的态势,然后根据辨证,予以清热利胆除湿、解毒活血等法,从而使邪有出路,病自向愈.但在引邪由脏达腑,由里出表,由阴转阳的过程中,通过长期探索发现,从奇经入手,遵任脉主司一身之阴经,督脉总管一身之阳经之理,利用温肾壮督、利胆解毒药物,可较为迅速地将深伏于体内的HBV由阴分外达阳分而解.并根据"鹿性阳,入督脉","龟体阴,走任脉"之说,以鹿角霜为主药,配合龟甲或鳖甲,制成鹿角阴阳离合丹,再配以清热利胆、解毒除湿诸法,可使HBV得以根除.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

    作者:杨丽莎;范剑薇;梁志清;吴淋淋;苏元英;刘凌生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的证候特点. 方法 收集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和免疫不全患者各200例,制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筛选主要症状及舌脉情况进行中医证候分析.结果 免疫耐受组前5型依次为肝郁脾虚、脾气虚、心肝郁热、肝肾阴虚及肝郁气滞;免疫清除组前5型依次为湿热内蕴、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心肝郁热及气阴不足;免疫不全组前5型依次为肝肾阴虚、气阴不足、脾气虚、肝血虚及肝郁气滞.结论 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涉及中医证候11个,免疫耐受以肝郁脾虚多见,免疫清除以湿热内蕴多见,免疫不全以肝肾阴虚多见.

  • 广西桂北地区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HBV基因型分布研究

    作者:杨丽莎;吴淋玲;蒋冬香;王绩业;黄亚琴

    为了了解广西桂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情况及探讨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与基因型的关系.将HBV感染者按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应答)和免疫不全(病毒残留)三种免疫状态分类,各选150例,共450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感染三种不同免疫状态者的HBV基因型.450例中B型为323例、C型为94例、B+C混合型为23例和非B非C型为10例;HBV感染三种免疫状态均B型占多数,分别为70.0%、78.0%和67.33%,不同免疫状态基因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状态与基因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B型HBV-DNA载量高于C型,各组中年龄≥30岁者C型显著多于<30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基因型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广西桂北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占部分比例,少量B+C混合型,偶有未能分型;HBV感染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应答)和免疫不全(病毒残留)三种免疫状态均B型占多数,慢性HBV感染免疫状态与HBV基因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 细胞凋亡的标记分析进展

    作者:辛宏;颜光涛;陈泮藻

    凋亡是一种不同于坏死且受控于基因调节的细胞主动消亡过程,是机体赖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由于对这种新的细胞死亡模式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诸如胚胎发育、自身免疫耐受、细胞群体稳定等重要生命现象,并对肿瘤、艾滋病及自身免疫性疾患的认识、治疗存在潜在应用价值,因而有关细胞凋亡的研究很快成为生命科学中的前沿领域之一.

  • 供体与受体移植前预处理延长大鼠移植心脏成活时间

    作者:陈凡;宋惠民;徐巨林;李跃华;许复郁;苏润毅;张彦恩

    目的:用供体品系大鼠皮肤致敏方法及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研究雷公藤多甙供体预处理及供体脾细胞受体胸腺内注射诱导免疫耐受对移植心脏存活影响及二种方法的协同效果.方法:SD大鼠作供体,Wistar大鼠作受体,所有受体在心脏移植前均先用供体皮肤致敏,A组作单纯心脏移植,B组作经供体预处理后的供心移植,C组用供体脾细胞胸腺内注射诱导耐受后作心脏移植,D组考察供受体两种预处理方法的协同效果.结果:各处理组供心存活时间均校对照组明显延长,C,D二组病检见淋巴细胞浸润及心肌坏死明显减轻,但微血管病变较严重.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明显延长移植供心成活时间,并有良好的协同效果,经胸腺途径诱导的耐受能明显抑制细胞免疫,但对急性血管排斥没有预防作用.

  • 小鼠肝移植模型中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和表型改变

    作者:陈国锋;蔡国军;李国锋;王介川;郑树森

    目的 探究小鼠肝移植模型中移植肝内免疫排斥反应程度和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揭示机体免疫耐受的建立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同基因或异基因肝移植术后3、7、14和28 d留取移植肝标本(每组每个时间点n=4),HE染色进行排斥活性指数评定(Banff评分标准),抗CD3、B220和Foxp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移植物内T、B淋巴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表面CLAT-4的表达.结果 异基因肝移植术后2周内发生免疫排斥反应,随后逐渐好转;移植物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其中Foxp3 mRNA及Foxp3阳性细胞数术后异基因组(15.0±1.3)显著高于同基因组(2.7±1.0).异基因移植肝内浸润的调节性T细胞表面CLAT-4表达(53%±3%)也显著高于同基因组(13%±2%)(P<0.05).结论 异基因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由调节性T细胞负向调节并达到免疫耐受.

  • rhG-CSF动员的人外周血与骨髓不同比例混合对移植物免疫特性的影响

    作者:常英军;赵翔宇;黄晓军

    目的探讨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和骨髓(G-BM)不同比例混合对移植物免疫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G-PB和G-BM中T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数量,据有核细胞数将G-PB/G-BM按2:1、1:1、1:2混合,计算混合移植物的免疫细胞组成;用MTT法和夹心ELISA法测定T细胞增殖能力和IL-4、IFN-γ的分泌.结果3种G-PB/G-BM混合移植物的T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未动员骨髓(NG-BM)和G-PB(P<0.05).3种混合移植物与NG-BM、G-BM和G-PB在淋巴细胞、CD3+、CD4+、CD8+T细胞组成上存在差别(P<0.05);3种混合移植物的CD4/CD8比例都高于NG-BM和G-BM(P<0.01),DC1/DC2比值均低于NG-BM(P<0.01),IL-4/IFN-γ的比值均低于G-BM(P<0.05).在输入相同CD34+细胞以保证植入的前提下,应用3种混合移植物进行移植时输入的Ⅰ型因子及Ⅰ型(Th1/Tc1)和Ⅱ型(Th2/Tc2)T细胞的数量介于NG-BM、G-BM和G-PB之间.结论G-PB/G-BM混合后免疫特性的改变可能在HLA不合移植中发挥作用.

  • 恒河猴骨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作者:支良;陈鹏;李朝战;李昌亮;关兴;褚朋;阿永俊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诱导恒河猴骨髓CD34+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 DC)的方法,并对其细胞形态及表面标志进行鉴定。方法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 MACS)分选恒河猴骨髓细胞,收集高纯度的CD34+造血干细胞;加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其分化为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并采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用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CD1a及成熟树突状细胞( mDC)表面标志CD83流式抗体染色后分析。结果细胞因子诱导6 d后成功培养出表面呈绒毛状和树枝状突起的典型DC样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92.35%的细胞为DC,27.61%的细胞为mDC。结论用此方法可在体外培养出高纯度且典型的恒河猴骨髓源性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imDC),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树突状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组织中的变化

    作者:魏静波;刘辉;马思琪;江小华;田艳霞;曲银娥

    目的 检测不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及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的标记物CD1a和CD8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不同发育阶段的DC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病理检查确诊的“巧克力囊肿”患者30例,分别取其异位内膜组织(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同时选取30例非内异症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a、CD83蛋白表达和分布,免疫印迹法检测CD1a、CD83蛋白表达量.结果 CD1a和CD83阳性细胞均分布于固有层基质细胞间及血管周围;CD1a蛋白在对照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表达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3蛋白在对照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表达依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局部imDCs增多、mDCs减少,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发挥作用.

  • 人肝癌HepG2细胞小鼠荷瘤模型的建立及免疫耐受的探讨

    作者:刘春佳;张星宇;单智焱;吴嫣爽;雷蕾

    目的 建立正常免疫背景小鼠的人肝癌荷瘤模型,探讨人肿瘤细胞与胎鼠异种嵌合产生的免疫耐受.方法 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人肝癌细胞系HepG2,将GFP-HepG2细胞注射入孕16.5d的胎鼠腹腔内,观察新生小鼠腹腔内荷瘤情况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人甲胎蛋白(AFP)含量;小鼠成年后进行皮下成瘤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观察到经胎鼠腹腔注射的人GFP-HepG2细胞在新生鼠体内种植并生长于肝脏,分泌人甲胎蛋白;皮下荷瘤实验观察到经胎体注射GFP-HepG2细胞诱导免疫耐受后,部分小鼠成年后仍可支持皮下HepG2细胞荷瘤,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诱导耐受后的小鼠免疫系统仍对人肝癌细胞保留有较弱的攻击.结论 通过胎鼠腹腔注射人GFP-HepG2细胞可以建立人肝癌细胞小鼠荷瘤模型,部分荷瘤后的小鼠具有免疫耐受的能力.

  • 程序性死亡-1蛋白及其配体与移植免疫耐受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钮柏琳;陈勇;龚建平

    通过对B7超家族分子中新热点:程序性死亡-1蛋白(PD-1)及其配体(PD-L1和PD-L2)的相关信息及其在免疫应答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心脏移植、肝脏移植、异体角膜移植、肾移植等领域的移植免疫耐受研究的结果认为,PD-1信号通路的增强已经成为各移植领域寻求增强免疫耐受的重要新途径,对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在临床器官移植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肿瘤免疫耐受参与肿瘤转移

    作者:胡卓伟;杨红振

    肿瘤细胞与宿主相互作用经历免疫警戒、免疫平衡和免疫逃逸过程,称为肿瘤免疫编辑.具有免疫逃逸能力是肿瘤细胞的标志性改变,也是肿瘤生长失控、转移和治疗失效的重要原因.病原微生物所含病原相关模式分子和肿瘤组织释放的损伤相关模式分子与肿瘤细胞及周围组织细胞和免疫细胞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相互作用,引起抑制性免疫微环境是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关键.以肿瘤免疫耐受为药靶,使用小分子化合物或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生物制剂如单克隆抗体,可逆转肿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打破肿瘤免疫耐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从而降低肿瘤细胞转移和肿瘤致死率.

  • 调节性B细胞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作者:杨红振;李辙;刘含智;米粟;胡卓伟

    B细胞主要通过呈递抗原和产生抗体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新近研究表明,一种全新的B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Bregs),可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耐受,抑制过度炎症反应.Bregs在一些慢性炎性疾病包括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感染和肿瘤等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起重要调节作用.Bregs的发现和作用机制的阐明,将为全面、深入了解免疫耐受的机制,寻找和开发更合理治疗慢性炎性疾病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Bregs的发现、生物学特征、发育调节及其参与炎性疾病发病的作用和机制.

  • E3泛素连接酶 VHL 通过调控 HIF-1α维持 Treg 稳态及功能

    作者:吕思霖

    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 CD4+ T 细胞的重要亚群,参与了免疫耐受和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反应。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的失活或者突变促进多种肿瘤发生。HIF-1α是 VHL 复合物的底物,在常氧状态下,HIF-1α经脯氨酸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 domain,PHD)的羟化后被 VHL 识别,进而被泛素化修饰,再经由蛋白酶体降解,所以维持在较低水平。有研究表明,HIF-1α参与维持 Th17和 Treg 平衡。本文作者,对于 VHL 是否参与了 Treg 细胞的调控进行了研究。

  • 2001年"973规划"项目

    作者:

    有关人口与健康领域的5项新项目是:--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及其应用基础研究;--人胚胎生殖嵴干细胞的分化与组织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与环境可控性研究.这些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和可喜成果.

  • Fas配体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郑华川;于海龙;李晓晗;杨雪飞;辛彦

    Fas配体(FasL)是肿瘤坏死家族成员之一[1].Fas/FasL系统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获得免疫耐受、促使免疫应答的终止、在某些器官维持免疫优势和对同体移植器官有免疫保护作用.目前,胃癌仍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多发肿瘤之一[2],但构成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文拟研究FasL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探讨其在胃癌演进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经胎盘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

    作者:汤益;钱宝珍;Henrik Bogh;Marra Johansen;施晓华;张素娥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病经胎盘传播宿主的血清免疫反应. 方法 5只怀孕晚期母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500条/只,仔兔出生后43 d起,每隔2周采集血清1次,至仔兔发育到成兔(出生后113 d),然后以ELISA检测仔兔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G、IgM抗体. 结果 60%(12/20)仔兔经胎盘感染日本血吸虫,其中双性感染5只,肝脏均见虫卵结节;单性感染7只.仔兔血清IgM抗体均为阴性(A值为0.02~0.28,阳性对照为0.40~0.57);仔兔血清IgG抗体,肝脏有虫卵结节的5只双性感染仔兔中,1只出生后57 d起、2只出生后71 d起、1只出生后85 d起呈阳性.其余仔兔IgG抗体均为阴性. 结论经胎盘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其所产仔兔在短期内可产生免疫耐受性.

1833 条记录 2/92 页 « 12345678...919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