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γδT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孟;马钰;陈姣;陆家海

    1、γδT细胞的概述在几乎所有哺乳动物中,γδT细胞是早发生的T细胞.人γδT细胞发生于7~8周正常胎儿的胸腺髓质.γδT细胞的发育与αβT细胞相似,要经历功能性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的表达和阴性选择以获得自身免疫耐受,但是否要经历阳性选择尚不清楚.γδT细胞据其δ链可分为δ1和δ2两个亚群,δ1亚群主要分布于外周器官的粘膜和皮下,在不同的组织部位,其数量不等;δ2亚群主要存在于外周血中,占T淋巴细胞的0.5%-10%.γδT细胞在成人外周血中只占T细胞的一小部分(2% -10%),但外周血中的γδT细胞约占人体总γδT细胞的90%以上,且主要为Vγ9Vδ2γδT细胞,主要呈现CD3+ CD4-CD8-表型[1].

  • 胸腺细胞的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

    作者:吴迪;朱立平;何维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着核心作用.胸腺细胞的发育要经历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阳性选择决定了成熟T细胞的MHC限制性,阴性选择使机体获得自身免疫耐受.定量(亲合力)理论认为,胸腺细胞与其微环境中胸腺基质细胞的亲合力不同导致产生的胞内整合信号不同,当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便会发生阳性选择或阴性选择.本文就选择的机制及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ORF1、ORF2阳性选择分析

    作者:邵中军;李晶华;范俊;郑英杰;熊成龙;姜庆五;孙静;栗燕;杨林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基因2个主要读码框(ORF)1、(ORF)2是否存在阳性选择位点.方法 P P收集戊型肝炎基因全序列,利用MEGA 3.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校对密码子.PHYLIP 3.6构建NJ进化树,PAML4.0分析阳性选择位点.结果 平均进化率估计提示ORF1、ORF 2均以净化选择为主,平均ω分别为0.029,0.024;中性进化模型显示有ORF 1有93%的位点属于保守位点.平均ω=0.018;ORF 2有98%的位点属于保守位点,平均ω=0.018;阳性选择模型分析结果提示ORF 1、ORF 2没有阳性选择位点.结论 HEV进化过程中可能不存在阳性选择的进化模式.

  • 胸腺细胞分化发育的凋亡调控

    作者:郑琳;周瑞祥

    胸腺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经历TTCR基因重排与表达、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三个主要过程.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胸腺细胞发育过程贯穿始终,因此研究胸腺内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凋亡对揭示胸腺选择作用和中枢耐受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胸腺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中凋亡的发生及其调控作一综述.

  • 126 T细胞免疫耐受研究现状与探讨

    作者:陈慧;李玉华

    免疫系统的耐受现象一直是困扰免疫学家的一大难题.当人们发现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方式与体液方式识别外来抗原,并产生细胞毒作用或形成特异性与抗原结合的抗体来消灭外来抗原时,不禁迷惑:为什么机体内有如此多的抗原却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应答,即有自身耐受现象.为此科学家们开始了对免疫耐受机制展开了研究,并由此找到耐受的两种不同方式:即胸腺选择形成的中枢耐受及外周耐受.本文主要探讨T细胞免疫耐受以及自身免疫耐受的研究现状.

  • 091单倍体机能不全破坏了T细胞分化发育所需的信号传递网络

    作者:修方明

    胸腺细胞在胸腺微环境的作用下,经过阴性和阳性选择,发育成熟为T细胞,这个过程涉及到诸多提供催化作用的酶和传递信号以启动第二信使系统的信号网络系统.在这庞大的网络中,接合器蛋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T细胞活化所需的穿膜接合器蛋白(LAT),经TCR相关的PTKs磷酸化后,使T细胞活化所需的各种分子"各就其位",活化T细胞.酪氨酸磷酸化的LAT亦结合Grb2接合器家族成员,Grb2在T细胞活化Ras中的作用不清.

  • 一种简便的固相单抗富集CD4+细胞方法

    作者:朱晴晖;陆青;刘德琮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富集CD4+细胞的方法,藉以提高免疫细胞化学法计数Th1/Th2细胞的准确性.方法取21份健康人外周抗凝血,无菌条件下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CD4 McAb包被24孔细胞培养板,加入PBMC,温育后吸弃未结合细胞,继而吸打使结合于板上的细胞脱落,收集细胞(阳性选择);用CD8McAb、CD16 McAb、WuB McAb包被24孔细胞培养板,加入PBMC,温育后吸取未结合细胞(阴性选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富集前及用两种选择方法富集所得细胞中CD4+细胞,计算百分率、活细胞率和CD4+细胞回收率.结果富集前21份样品的PBMC中CD4+细胞百分率43.7%±3.1%,经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后CD4+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0.9%±2.8%和76.2%±2.5%,经卡方检验,x2>x2 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阳性选择富集的CD4+细胞纯度显著高于阴性选择.经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后,CD4+细胞回收率分别为64.3%±4.9%和69.7%±5.2%,经卡方检验x2>x2 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阴性选择法的细胞回收率明显高于阳性选择法.富集后活细胞率保持在95%以上.结论所建立的固相单抗方法可有效富集CD4+细胞并保持很高的活细胞率,其中阳性选择是首选方法;CD4+细胞富集是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PBMC作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检测以准确计数Th1/Th2的必要预处理步骤.

  • SARS-CoV由果子狸向人类跨种传播中S蛋白的适应性进化研究

    作者:张驰宇;魏继福

    目的: 研究SARS-CoV表面S蛋白由动物向人类跨种传播过程中的适应性进化过程.方法: 用系统进化树构建和群体遗传学方法,对100个S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这些序列均从GenBank获得,并能反映整个SARS流行期.结果: 依据系统进化树和流行病学资料,将SARS病毒分为三个流行群:02-04跨种传播群、03-早中期流行群和03-晚期流行群.它们分别代表SARS-CoV克服种间障碍实现跨种传播阶段、进入人类后的初适应阶段以及在人类中建立感染后的阶段.在前两个流行群中,S蛋白受到了阳性选择压力,而在03晚期流行群中却遭受了很强的负选择压力.三个流行群选择压力的比较显示,SARS-CoVs从动物向人类跨种传播过程中,S蛋白受到的阳性选择压力依次减小.结论: 从初的阳性选择到后的负选择,S蛋白经历了变化的自然选择压力.这种变化的选择压力不仅反映了SARS-CoV由动物向人类跨种传播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也为研究其他病毒的跨种传播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 免疫学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反思

    作者:刘燕明;罗晶

    本文对免疫学中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淋巴细胞免疫源于脊椎动物机体阶段或变态发育的同步监管(促进/防逆)功能,免疫网络与MHC免疫制约类似也是阳性选择的产物,MHC分子可能是脊椎动物发育阶段或变态的标志,淋巴免疫清除是一种"异步"杀伤机制;淋巴细胞免疫与天然防御的嫁接性协同进化形成了可选择性清除体内某些物质的免疫功能特点,并留给人们难以理解的复杂机制.实际上复杂的免疫现象可能只是由简单的进化机制形成的,从进化发育角度对免疫重要理论问题进行反思,可能会促进免疫学的跨越式发展.

  • 免疫磁技术在分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中的应用

    作者:李银生;戴燕;唐岩;唐军民;伊焕发

    免疫磁珠技术(Immuno-magnetic bead metho d,IMBM)是70年代起步,80年代兴起的,在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细胞分离技术.该项技术以免疫学为基础,渗透到病理学等各个领域,应用日趋广泛.尤其是在细胞分离等方面取得巨大进展.本文就IMBM及其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 ell简称DC)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一、IMBM简介:1.免疫磁珠是一种直径数微米、大小均匀的球形结构,由三部构成. 其核心是金属小颗粒铁;核心周围均匀地包裹着一层高分子材料,可防止金属微粒漏出;外层为功能团,可结合特异性单克隆抗体.2.该技术的功能原理是:其表面被覆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或第二抗体可分别与特异性靶细胞结合,形成磁珠-抗体-抗原复合物;再用磁铁吸引复合物,使之与其他物质相分离.当磁珠-抗体-抗原复合物离开磁场,靶细胞得以收集.3.该分离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又均可存在阳性选择或阴性选择两种方式.二、IMBM在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离中的应用:DC具有呈递抗原,参与机体肿瘤免疫的重要作用,但其在外周血液中的含量仅占1%.用常规分离方法获取DC十分繁琐,耗时长、收获少、纯度低,且对细胞的损伤也较大.我室将IMBM应用于人外周血DC的分离 ,获得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首先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从人外周血中获得单个核细胞,再通过二步来分离DC.第一步:用标记的CD3、CD11b、CD16的混合性抗体与单个核细胞共孵育;清洗,然后再与磁珠标记的抗半抗原抗体共孵育.孵育后的细胞悬液在通过磁场时,磁珠标记的CD3+、CD11b+、CD16+的细胞则被吸附在阴性选择柱中,而未与磁珠标记的抗体相结合的细胞从磁场中流出被收集,即为富含DC的细胞悬液.第二步:将富含DC的细胞悬液与磁珠标记的CD4单克隆抗体共孵育 .则CD4+ DC在通过磁场时被吸附,从而使之被收集到阳性选择柱中.将分离柱移离磁场,冲出柱内细胞,清洗后,从而使被收集到阳性选择柱中.将分离柱移离磁场,冲出柱内细胞,清洗后,荧光抗体检验DC纯度为95%.三、讨论:在细胞分离时,应尽量使用人新鲜抗凝血,整个操作过程动作要轻柔.与磁珠标记的抗体孵育时间和温度可根据细胞数量的多少适当调整;孵育过程中,要不断地轻轻地摇动,以使细胞与抗体充分结合;冲洗细胞时,离心的速度和时间不宜过快和过长.细胞过柱前要用300目的尼龙网过滤,以免分离柱被成团细胞阻塞,影响分离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