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线粒体动力学改变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地位

    作者:李文伟;朱敏;吕传真

    线粒体是一种处于高度运动状态的细胞器,频繁地出现分裂和融合,线粒体分裂和融合的动态过程被称为线粒体动力学.对于神经元来说,线粒体的动力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已知线粒体融合介导蛋白的功能缺失性突变可以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和Charcot-Marie-Tooth病等神经变性疾病.近来发现,在迟发性神经变性疾病中,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也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在线粒体动力学的分子调控以及与细胞死亡的关系、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地位等方面综述这一领域的新进展.

  • 红细胞衰老及程序性死亡机制

    作者:王瑜;刘兴顺

    细胞核和线粒体在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但依据红细胞的生理行为及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衰老及死亡是一个程序性的死亡过程,并用eryptosis一词来特指红细胞凋亡.红细胞凋亡主要通过胞质Ca2+浓度增加而触发,进而激活Ca2+敏感性K+通道、翻转酶、钙蛋白酶及其他蛋白水解酶等,通过这些酶的作用引发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相关分子发生级联反应,终使衰老红细胞被清除.诸多分子及信号通路参与了红细胞的衰老及凋亡,其过程受到精确的调控.红细胞已经成为研究衰老及凋亡的一个很好的材料,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本文就影响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因素、Ca2+和神经酰胺在红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囊泡化在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红细胞衰老抗原等问题进行综述.

  • Necroptosis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佳;孙天胜

    Necropt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由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的结合所启动,通过特定的信号通路执行。Necroptosis已被证实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包括肿瘤、免疫性疾病、脑外伤及脑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 高发区原发性肝癌胸苷酸合成酶与程序性死亡、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志忠;颜清潭;刘姮梅;黎喜梅;郭鹏丽;林明琼;阮润生;葛玲

    目的 探讨高发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YMS)基因与程序性死亡(PD-1)、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0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进行TYMS基因及HBV-DNA扩增,并对PD-1、TYMS、CTLA-4免疫组化,同时化学发光仪检测甲胎蛋白(AFP)含量.结果 TYMS的表达与病理类型、AFP水平、HBV-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存期(术后1年)、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TYMS基因拷贝数中位数M=6.77×104 copies/ml TYMS与PD-1、CTLA-4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高发区原发性肝癌中TYMS高表达,与PD-1、CTLA-4表达具有相关性.

  • 细胞自噬对肿瘤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晓蓥;李应东

    细胞自噬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的一种自我消化过程,指细胞对自身结构的吞噬降解,是将细胞内变形、损伤、衰老或非功能性蛋白质及细胞器运送到溶酶体中形成自噬溶酶体,消化降解其包裹的内容物,实现细胞自身代谢需要和细胞器再度更新的过程[1],也称为Ⅱ型程序性死亡[2].

  • PD-1和PD-L1在Ⅳa期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韩潇;黄莉;李文婷;王若峥

    目的 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PD-1和PD-L1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Ⅳa期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1和PD-L1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长期生存间关系.对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阳性阈值为5%时肿瘤细胞表面PD-1和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57/65)、89%(58/65),两者表达水平显著相关(P=0003);阳性阈值为10%时肿瘤细胞表面PD-1和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25/65)、58%(38/65),两者表达水平趋于相关(P=0080).不同水平PD-1和PD-L1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阳性阈值定为10%时PD-L1阳性表达者OS及PFS均较PD-L1阴性者短(OS:HR=395,95%CI为1.09~1427,P=0036;PFS:HR=273,95%CI为1.07~697,P=0035).结论 PD-1和PD-L1在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水平,且PD-L1表达水平与Ⅳa期鼻咽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在阳性阈值为10%时可更好地预测预后.

  • 利用重组人α乳清蛋白和油酸大量快速制备高活性的HAMLET肿瘤杀伤复合物

    作者:张轶博;曾瑞霞;牛静;郑少鹏;贾弘褆;丁卫

    目的 可致肿瘤细胞死亡的人α乳清蛋白(human alpha-lactalbumin made lethal to tumor cells,HAMLET)是一种可导致多种癌细胞死亡的强效选择性肿瘤杀伤蛋白质-脂酸复合物.为了使HAMLET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对其杀伤机制进行探讨,我们需要建立和优化简便、快速、规模化制备与纯化HAMLET的方法.方法 通过构建人α乳清蛋白分泌型细胞MCF-7的cDNA文库,PCR扩增出编码人α乳清蛋白成熟肽段的全长序列,然后克隆人pET30a(+)表达载体质粒,并转化BL21(DE3)宿主大肠杆菌.经过IPTG诱导,表达细菌的裂解,蛋白体外复性,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等步骤,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人α乳清蛋白的C端His标签融合蛋白.纯化蛋白经EDTA脱钙后,与油酸(oleic acid,OA)在加热条件下制备HAMLET复合物.同时,对HAMLET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与经典方法制备的牛α乳清蛋白和OA复合物(BAMLET)进行比较,发现我们制备的HAMLET在紫外吸收光谱、疏水性质特征及肿瘤杀伤活力方面与BAMLET活性相符,并且可引起HeLa肿瘤细胞的凋亡样程序性死亡.结论 本研究自主制备的HAMLET成本经济、方法简便且具有较好的规模化放大前景,为日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 神经细胞程序性坏死引发的哲学思考

    作者:王胜军;迟兆富;迟令懿;赵秀鹤

    神经细胞死亡曾被认为仅表现为坏死和凋亡.近来发现,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可以受相同的信号蛋白调节.对程序性坏死的新认识提示坏死与凋亡这两种传统意义上相互排斥的细胞死亡形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对立统一体.人们对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虽存在局限性,但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 126 T细胞免疫耐受研究现状与探讨

    作者:陈慧;李玉华

    免疫系统的耐受现象一直是困扰免疫学家的一大难题.当人们发现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方式与体液方式识别外来抗原,并产生细胞毒作用或形成特异性与抗原结合的抗体来消灭外来抗原时,不禁迷惑:为什么机体内有如此多的抗原却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应答,即有自身耐受现象.为此科学家们开始了对免疫耐受机制展开了研究,并由此找到耐受的两种不同方式:即胸腺选择形成的中枢耐受及外周耐受.本文主要探讨T细胞免疫耐受以及自身免疫耐受的研究现状.

  • 运动与自噬的关系进展研究

    作者:卞龙艳

    近年来,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自噬(autophagy)引起科学家们广泛的注意,相对于之前发现的程序性死亡形式-凋亡,人们将自噬命名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细胞通过单层或双层膜包裹自身受损的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形成自噬体,然后运送到溶酶体形成自噬溶酶体经过多种酶的消化和降解,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1].这是细胞的一种自我调节,它对于细胞自身内环境的稳定和维持细胞存活、更新、物质再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的细胞自噬方式主要有三种:1)大自噬,是自噬形式中普遍,它是由内质网来源的单层膜凹陷形成杯状双层膜样的分隔膜,进而完全包绕待降解物形成自噬体,接着与溶酶体融合,自噬体内细胞物质如细胞器被溶酶体酶溶解[2];2)小自噬,主要是溶酶体的膜直接包裹如长寿命蛋白并在溶酶体内降解;3)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与前面两种自噬方式不同,它主要是胞浆内蛋白结合到分子伴侣后被转运到溶酶体腔中被溶酶体酶消化,整个过程不需要囊泡的参与[3].

  • 细菌的群体性行为与耐药

    作者:王辉;杨崇广;牛辰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细菌耐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宿主、细菌与环境等几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因素.很久以来,人们认为细菌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各种活动,直到发现细菌相互之间也存在联系,才意识到细菌群体对其个体生存的重要性.目前将细菌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其耐药行为与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细菌生物膜与细菌程序性死亡两方面受到极大重视.本文综述了细菌生物膜、细菌程序性死亡与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 胰腺导管腺癌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杨敏捷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etie body radiotherapy,STRT)和射频消融在内的局部治疗可能成为不可手术切除的PDAC患者的新选择.由于PDAC的单独免疫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局部治疗可以改变肿瘤局部及远处转移灶的免疫微环境,并增加免疫治疗敏感性.可以预期,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提高疗效.本文主要介绍PDAC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机制及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 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李剑;周海燕

    自噬是哺乳动物细胞降解和回收生物大分子及细胞器,为适应环境和进化的一种基本过程.在心脏生理状态下,自噬维持低水平保持心脏正常功能.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自噬快速增加,但其分子机制以及作用尚不清楚.现就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分子机制与作用作一综述.

  • 凝血酶与脑出血神经细胞程序性死亡

    作者:周中和;李玮;王景周

    脑出血后在血液凝固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凝血酶,高浓度的凝血酶具有神经毒性,并参与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程序性死亡.凝血酶导致神经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其浓度、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RhoA活化、PKC的过度激活、NMDA受体反应性增高等.针对凝血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可能成为防治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有效途径.

  • Sombati癫癎模型中程序性死亡神经元的检测

    作者:赵文元;刘建民;卢亦成;周晓平

    目的:对海马神经元癫癎样放电后的程序性死亡神经元作定性和定量检测,以探讨颞叶癫癎患者海马神经元丢失的机制. 方法:首先制备海马神经元癫(疒间)样放电模型,然后采用DNA梯度电泳、Tunel标记、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对模型中的程序性死亡神经元作定性和定量检测. 结果:发现神经元癫(疒间)样放电后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而且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程序性死亡细胞递增. 结论:反复癫癎样放电的兴奋性毒性导致神经元程序性死亡,颞叶癫癎患者海马神经元丢失与多种因素有关.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核转录因子NF-κB在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

    作者:郭双平;翟宇强;王文亮;赵一岭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核转录因子NF-κB的关系及其在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 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HBX转染入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用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荧光法对细胞内源性核转录因子NF-κB进行定位,然后用蛋白酶抑制剂ALLN作用于细胞,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阿霉素诱导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检测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率的变化. 结果:未进行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的内源性核转录因子NF-κB仅位于胞质,胞核中无表达;转染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HBX肝癌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同时有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而在经抑制剂ALLN作用的转染乙型肝炎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HBX的人肝癌细胞HCC-9204,核转录因子NF-κB仅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质内,而且细胞程序性死亡率由8.1%增高至51.8%. 结论: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可激活肝癌细胞转录因子NF-κB,使其从胞质中转位于胞核;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活化核转录因子NF-κB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 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窦蕾;徐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SLE)是一种以免疫炎症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是SLE常见的血液系统表现之一.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随着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与SLE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在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在SLE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发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自噬在细胞生存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颜次慧;梁中琴;顾振纶;秦正红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它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进程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联系.调控自噬的分子和信号传导途径错综复杂,作为Ⅱ型程序性死亡,自噬与凋亡相互作用,参与了细胞稳定状态的维持和疾病发生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还可从细胞周期、凋亡相关因子、肿瘤形成过程及血管生成等方面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研究进展

    作者:林静璎;欧阳学农

    目前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除了与细胞增殖失控和细胞分化异常有关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发生转化的细胞不能正常凋亡,而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死亡)是基因编程调控的细胞自主性死亡过程.已知多种因素参与诱导和抑制细胞凋亡.而细胞表面的受体和配体相互作用在诱导凋亡中起主导作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或称凋亡素2配体(Apo-2ligand,Apo2L)是近几年来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能选择性诱导转化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发生凋亡,而对正常组织无明显损伤,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其结构、功能及抗肿瘤研究新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 程序性死亡-1及其配体信号通路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作者:王雅文;王振;石炳毅

    程序性死亡-1(PD-1)为负性调控共刺激分子,系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Ⅰ型跨膜糖蛋白,在T、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激发后呈诱导性表达.PD-1与其2个配体PD-L1和PD-L2结合,在免疫应答中起着负性调控作用.目前,人们愈加关注PD-1/PD-L信号通路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如移植后排斥反应、哮喘、1型糖尿病等~([1]).本文对PD-1/PD-L信号通路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进行如下综述.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