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观察

    作者:戈静;赵重怡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虽为良性病变,但可引起盆腔疼痛、月经失调及不孕,严重困扰着妇女的身心健康.EMT保守性手术后患者多采用口服药物巩固治疗,以预防复发.但由于药物都有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增加了EMT术后复发率.笔者对56例EMT保守性术后患者采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 - IUS,商品名:曼月乐)巩固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报告如下.

  • 宫、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廖戎;速存梅;陆海音

    女性不孕原因很多,常见的是慢性盆腔炎及其引起的输卵管阻塞,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肌瘤,盆腔结核等.近年来宫、腹腔镜下诊治盆腔疾病为不孕症的快速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一些不孕症经常规检查未能发现病因可通过宫、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同时进行治疗.

  • SOX2与上皮间质转化在结肠直肠癌细胞系SW620中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郭志娟;宋旭东;吉茹;孔令慧

    目的:通过基因沉默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研究其与结肠直肠癌细胞系SW620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设计SOX2 ShRNA病毒颗粒并转染至SW620中,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OX2、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SOX2沉默细胞株中SOX2、β-catenin、Vimentin mRNA及蛋白表达减弱,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增强,差异显著(P<0.05).结论:沉默SW620结肠直肠癌细胞系SOX2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减少EMT过程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体外侵袭及迁移能力.

    关键词: SOX2 EMT 直肠癌 SW620
  • MiR-34a参与食管癌EMT的研究

    作者:姬玉;朱建波;李梅;吴菲;杨兰;李锋

    目的:探讨miR-34a在食管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向食管癌细胞EC109转染miR-34a模拟物,以qRT-PCR检测效率.以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伴随miR-34a表达升高,E-cadherin相应升高,Vimentin则下降(P<0.05).结论:miR-34a可促进食管癌EMT的发生.

    关键词: 食管癌 miR-34a EMT
  • EMT相关标记分子和ILK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患者癌细胞侵袭转移CT征象的关系

    作者:白东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记分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以及其与患者癌细胞侵袭CT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采集80例未经化疗和放疗的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所有患者术前螺旋CT检查其癌细胞侵袭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ILK与EMT相关标记分子在癌组织的阳性和阴性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分析其与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水平与Vimentin、Snail1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与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呈负相关,而整合素连接激酶等分子的表达与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钙粘蛋白表达下调和整合素连接激酶、Vimentin和Snail1表达水平的上调,促进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

  • 糖肾宁含药血清对高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RhoA/ROCK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婷;赵宗江;张新雪;苗永辉;杨冠男

    目的:探讨糖肾宁含药血清对高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0% FBS的RPMI 1640培养细胞,培养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糖肾宁组,按每孔3000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每组8个复孔,加入6%的各组合药血清培养,分别于12、24、48、60h观察细胞形态并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RhoA、ROCK1、α-SMA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组细胞呈扁平不规则多角形,高糖刺激下,细胞呈梭型,加入含药血清后呈扁平不规则多角形.MTT:24、48 h,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60 h,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 h,糖肾宁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8 h,糖肾宁组与厄贝沙坦组、Y2763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60 h,糖肾宁组与厄贝沙坦组、Y27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正常组与模型组、Y27632组比较RhoA蛋白表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糖肾宁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糖肾宁组与Y27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ROCK1蛋白表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Y27632组、各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α-SMA蛋白表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Y27632组、各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组比较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Y27632组与糖肾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Y27632组、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肾宁可抑制高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逆转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延缓DKD进程.

  • 芪连扶正胶囊对 TGF-β介导 EMT 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秀荣;齐元富;李慧杰

    目的:观察芪连扶正胶囊含药血清对 TGF-β及 EMT 相关分子在肺癌 A549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肺癌 A549细胞,制备芪连扶正胶囊含药血清,分组干预,采用 RT-PCR 检测 TGF-β1mRNA 表达,IC 检测 E-cad 与 N-cad 表达。结果:对照组、芪连扶正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化疗组及联合组的 TGF-β1 mRNA 相对表达量依次为(31.11±1.58)%、(29.53±1.50)%、(27.28±1.75)%、(25.23±1.38)%、(23.03±1.59)%、(20.72±1.38)%;各组E-cad、N-cad 均有不同程度阳性表达,除芪连扶正胶囊低剂量组外,各药组 E-cad 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N-cad 则相反(P <0.05或 P <0.01);与化疗组相比,联合组及芪连扶正胶囊各组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芪连扶正胶囊可通过逆转 TGF-β介导的 EMT 作用防止肿瘤转移。

  • 肾气丸通过TGF-β1/Smads/ILK信号途径干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分子机制

    作者:陈红淑;杨元宵;周小杰;何潆;李昌煜

    目的:探讨肾气丸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 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转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无血清对照组,TGF-β1组(10ng/mL),空白血清组,肾气丸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mad2/3、ILK、GSK-3β等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TGF-β 1刺激后,HK-2细胞由铺路石变成长梭形状,E-cadherin基因及蛋白水平下调(P<0.01),Vimentin基因及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1);给予肾气丸含药血清干预后,可抑制上述改变(P<0.01,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肾气丸能显著抑制p-Smad2/3、ILK、p-GSK-3 β和β-catenin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肾气丸能显著抑制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Smads/IL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 扶正抗癌方抑制A549转移的分子机制

    作者:李龙妹;吴万垠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抑制A549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台盼蓝活力检测、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探究扶正抗癌方对A549增殖及转移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实验探究扶正抗癌方对Vimentin、N-cadherin、MMP-9及p-STAT3(Tyr705)表达的影响.结果:扶正抗癌方给药浓度从1.5mg/mL开始以浓度依赖性抑制A549的增殖(P<0.05),从1mg/mL开始以浓度依赖性抑制A549的侵袭与迁移(P<0.05,P<0.01);以浓度依赖性下调Vimentin、N-eadherin及MMP-9的表达(P<0.05,P<0.01),以时间依赖性下调p-STAT3(Tyr705)的表达(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通过抑制p-STAT3(Tyr705),介导下游Vimentin、N-eadherin及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A549的转移.

  • 六味地黄汤对慢性肾衰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影响

    作者:陈丽;张熙;周忠志;何泽云;唐群;徐文峰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慢性肾衰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六味组,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模型,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留存肾E-cadherin、α-SMA、FSP-1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差异.结果:模型组E-cadherin下调,α-SMA、FSP-1上调,以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EMT现象;与模型组比,六味组E-cadherin上调,α-SMA、FSP-1下调,EMT现象减轻.结论:大鼠5/6肾切除致慢性肾衰模型留存肾中存在EMT现象;六味地黄汤可抑制EMT.

  • 上调RI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EMT及转移的影响

    作者:周宇箭;潘湘阳;陈俊霞

    目的 研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EMT及转移的影Ⅱ向.方法 构建RI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RI,稳定转染B16-F10细胞.RT-PCR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RI的表达;HE染色及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骨架;黏附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MT及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分别将各组B16-F10细胞眼眶静脉注射到c57/BL小鼠,建立肺转移动物模型,注射3周后处死小鼠.取肺称重,在解剖镜下计数肺转移结节数;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转移;免疫组化检测肺转移瘤组织中转移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RI表达上调后,细胞由间质型向上皮型转换,细胞骨架重排;B16-F10-RI细胞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与对照组相比,B16-F10-RI细胞中MMP2、MMP9、snail、slug、vimentin、twist和N-cadherin的表达明显降低,而E-cadherin,nm23-H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或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小鼠肺的转移结节明显减少,同时EMT及转移相关蛋白在瘤组织中表达与体外细胞一致.结论 上调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能够显著抑制B16-F10细胞EMT及侵袭、转移,RI可望作为治疗黑色素瘤的靶蛋白.

  • Livin通过Akt信号途径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的上皮细胞间质转换

    作者:张生军;常琦;刘勇峰;刘敏丽

    目的 探讨胃癌SGC7901细胞中Livin基因的表达对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换(EMT)的影响.方法 用Livin基因的shRNA慢病毒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筛选稳定沉默的细胞株,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同时检测Akt信号通路的激活状态.结果 沉默Livin基因后,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明显上调,vimentin则明显下调(P<0.05),同时明显抑制Akt信号通路信号的激活(P<0.05).结论 Livin能够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从而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EMT,从而促进肿瘤细胞体外侵袭及迁移能力.

    关键词: shRNA Livin EMT
  • 特异性ILK siRNA对膀胱癌EJ细胞EMT及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庄翔;朱军;吕梦欣;陈俊霞

    目的 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特异siRNA沉默ILK基因对膀胱癌EJ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及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特异性ILK siRNA表达载体pGensil-1 siRNA1质粒和对照质粒pGensil-l siRNA3稳定转染EJ细胞,实验分为EJ siRNA组、EJ vector组和EJ细胞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骨架;Western blot检测p-AKT、p-GSK-3β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AKT 、p-GSK-3β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检测整合素连接激酶和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在EJ细胞中的共定位;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肿瘤和肺组织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中1LK、RI、NM23-H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AKT 、p-GSK-3β和CD31蛋白的表达.结果 EJ siRNA组细胞运动能力减弱;EJ siRNA组p-AKT、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05);MTT法结果提示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下调ILK通过阻滞G0/G1期抑制细胞增殖;下i调ILK抑制膀胱癌EJ细胞移植瘤生长转移.结论 特异性ILK siRNA可以改变EJ细胞特性,抑制EMT的发生,引起增殖侵袭能力下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HT-29细胞所形成的裸鼠肿瘤的影响

    作者:巩福星;焦虎;董平;严笠;尹艳花;肖苒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结肠癌细胞HT-29所形成肿瘤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内实验将裸鼠分为3组:HT-29组、BMSC组、BMSC+ HT-29组.分别将相应细胞悬液注射到裸鼠皮下,测量形成肿块体积,7周后取材、称重并HE染色;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上皮标志基因E-CADHERIN表达.体外实验将HT-29细胞与BMSC隔离共培养,观察HT-29细胞形态,RT-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体内实验中BMSC组未见肿块形成,HT-29+ BMSC组形成肿块质量和体积与HT-29组无明显差异,但肿块分化水平较低,E-CADHERIN表达水平较低.体外隔离共培养后HT-29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EMT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亦发生相应改变.结论 HT-29细胞形成肿瘤的分化程度可能与BMSC微环境诱导HT-29细胞发生EMT有关.

  • 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组织中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作者:庞云;程勇;伍鑫;唐康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组织中促进上皮间质转换(EMT)进展的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收集直肠癌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肿瘤组织及非肿瘤组织,分为对照组和肿瘤组;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又分为伴及不伴糖尿病组.用免疫组化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其相应受体(RAGE)、上皮标志物钙黏连蛋白E(E-cad)、β-连环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中不同分化程度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RAGE、AGE、E-cad和vimentin主要染色于细胞膜上,β-catenin主要染色于胞质内,且两个肿瘤组染色较对照组更深(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伴糖尿病组及伴糖尿病中各蛋白表达均增高,E-cad表达降低(P<0.01);在同一分化状态下,伴糖尿病组中各蛋白表达水平较不伴糖尿病组高,E-cad较之降低(P<0.01).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组织中相关蛋白β-catenin和vimentin表达上调,E-cad表达下降,从而促进EMT进展,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

  • FGF-2、炎症因子与核因子-κB在角膜内皮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成龙;梁浩;宋淑亮;吉爱国

    在角膜内皮细胞与后弹力层复合体中很少见到角膜纤维化,但是这种纤维化的角膜一旦产生将阻碍正常的光透射,从而致使眼睛失明.因此本文讨论了纤维组织母细胞生长因子-2(FGF-2)介导的上皮间叶细胞转化过程(EMT)中炎症因子发挥的作用,涉及FGF-2的细胞生物学活性及其信号通路.核因子(NF-κB)作为FGF-2基因的转录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通过NF-κB来上调FGF-2的表达,并进一步导致FGF-2介导的EMT过程发生.人类眼睛的炎症反应可以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改变(例如角膜后纤维膜的产生),如果在其造成这种改变之前调控上述通路,可为我们抑制上皮间叶细胞的转化提供策略.

  • TGF-β在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刘东泽;王允山;吉爱国

    上皮-间质转化(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指具有粘着性的上皮细胞转化成可迁移的间充质细胞的过程,该过程有助于肿瘤细胞的迁移.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可激活Smad和Non-Smad两条信号通路而诱导细胞进行EMT,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深入研究EMT中TGF-β诱导的信号通路有望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关键词: TGF-β EMT 信号通路 肿瘤
  • 上皮间质转化机制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关系的进展

    作者:马怡晖;卢朝辉;陈杰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通过一系列改变,转分化成间叶表型的细胞.有证据显示,EMT由宿主微环境诱导,经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受控于细胞内不同的转录因子,在多细胞生物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促进细胞运动和新的组织类型生成,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重要机制;

  • MiR-141通过其靶基因ZEB1、SIP1调控EMT途径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研究

    作者:尹杰;王婷婷;白志刚;蔡军;张军;郑智;王今;刘钊;张忠涛

    目的:通过比较 miR -141、靶基因、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差异性表达及相关性;进一步揭示 MicroRNA -141通过 EMT 途径调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机制。方法选取具有间质特征的细胞系 SW620和 RKO。构建含 miR -141的重组 LV3- pGLV - h1- GFP - puro 慢病毒 Lenti - miR -141,用空载慢病毒NC - Lenti 作为对照;稳定转染及后续实验:通过 qRT - 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证实 miR -141的成功转染,并比较 miR-141、靶基因、EMT 标志物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差异性表达。结果 miR -141的重组 LV3- pGLV - h1- GFP- puro 慢病毒 Lenti - miR -141、NC - Lenti 对细胞系 SW620和 RKO 的佳感染 MOI 值均为100;PCR 检测证实 Lenti -miR -141病毒的感染使 SW620、RKO 细胞中 miR -141的表达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检测证实 miR -141的过表达有效的抑制了靶基因 ZEB1和 SIP1的表达,同时增加了 E - cadherin 的表达并减少了 vimentin 的表达。结论 SW620和 RKO具有间质特征;miR -141的过表达有效地抑制了靶基因 ZEB1和 SIP1的表达,进而影响了 EMT 途径标志物 E - cadher-in 和 vimentin 的表达;进一步验证了 MicroRNA -141通过 EMT 途径调控结直肠癌肝转移。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嵩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确诊为围绝经EMT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CA-125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A-125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患者EMT的临床疗效好于孕三烯酮的治疗.

235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