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导管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护理

    作者:裘文娟

    肥厚性心肌病是以心肌的非对称性肥厚及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及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的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心悸、胸痛、劳累性呼吸困难 、头昏、晕厥等,其中约有50%的病人可能发生猝死.使用导管经皮经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近几年介入疗法治疗该病的一个新领域.我院自2000年对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进行化学消融术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1例体外循环下左心室巨大脂肪瘤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方万香

    心脏脂肪瘤是罕见的心脏良性肿瘤,与其他部位的脂肪瘤组织学形态相同.多数认为与脂肪代谢障碍有关.左心室脂肪瘤向腔内突出可阻塞心腔,引起血流障碍,严重影响左心室正常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甚至引起栓塞、猝死,需及早手术治疗.我院于2001年8月成功实施了1例左心室巨大脂肪瘤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高血压性与生理性左室肥厚舒缩功能的评价

    作者:郭文清;郝力丹;郭瑞强;陈金玲;初洪钢;孙有刚

    目的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生理性肥厚进行比较并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左心室舒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26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高心组)、8例心肌肥厚的职业运动员(运动员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应用DTI技术测量各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收缩期、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分别是Vs、Ve、Va)、内外膜峰值速度差(ΔV)及峰值速度阶差(VG)、Ve/Va比值、等容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心肌运动频谱持续时间(IVCT、IVRT),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员组各期的峰值速度及速度阶差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和运动员组比较,高心组Ve、ΔVe、VGe显著降低.结论 DTI技术可实时、准确地反映心肌舒缩功能状况,并可对生理性肥厚心肌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进行鉴别.

  • 一个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室球形化重构的新指标

    作者:吴棘;李智贤;郭盛兰;刘福元;张棣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室几何重构的形态学评价新指标.方法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球形指数(SI)、D2/L、(D1+D2+D3)/3L、D3-D2、D2-D1、(D2-D1)/D2及D1/2与L/4的比值(即2 D1/L),进行左室形态学评价.结果 DCM患者SI显著降低,D2/L、(D1+D2+D3)/3L、2D1/L显著升高,D2-D1亦增大,但(D2-D1)/D2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3-D2 出现负值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多个形态学指标可以较全面地评价DCM左心室几何重构,其中2D1/L可更好地反映左室心尖部球形化,为临床更全面地了解DCM左心室几何重构及心功能、拟定治疗方案、估测预后提供更多选择.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狭窄程度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

    作者:张志凌;刘琳;郭宏怡;赵兰;刘肆仁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不同狭窄程度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并分析扭转运动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346例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患者204例)依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闭塞病变组、正常对照组,应用3D-STI技术获得左室整体、基底段、心尖段扭转角度峰值(PAR、PBR、Ptw)及扭转角度达峰时间(PART、PBRT、PtwT)、左窒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比较各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评估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关系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闭塞病变组与正常组和轻度病变组比较PART、PBRT、PtwT延长而PAR、PBR、Ptw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病变组与正常组和轻微狭窄组比较PART、PBRT延长而PAR、Ptw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扭转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率呈正相关(r=0.465、0.23、0.27、0.537、0.19、0.24,P<0.01);Ptw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5±0.029,以Ptw值11.作为检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截断值时,其灵敏度为60.6%、特异度为51.7%.结论 应用3D-STI技术能够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扭转功能,对冠心病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作者:黄红梅;刘艳午;曹礼庭;熊云涛;顾鹏;岳文胜;吕湛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并探讨各整体应变指标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疑诊为冠心病且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左室壁运动无异常者79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正常组23例,冠状动脉无狭窄;轻微狭窄组16例,冠状动脉狭窄率<50%;中度狭窄组21例,冠状动脉狭窄率50%~75%;重度狭窄组19例,冠状动脉狭窄率≥75%.采集心尖四腔三维全容积图像,运用3D-STI软件测量得出左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应用ROC曲线分析各整体应变值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重度狭窄组GAS、GCS、GLS及GRS较正常组、轻微狭窄组及中度狭窄组减低,中度狭窄组GAS、GCS及GLS较正常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各应变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随之增加,其中以GAS诊断重度狭窄的AUC大,为0.910,当GAS截断值为-28.35%时,其灵敏度高为84.2%,特异度91.3%.结论 冠心病患者左室纵向、环向及径向收缩功能均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其中重度狭窄者受损明显.3D-STI可早期发现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无异常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在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各项应变指标中,以GAS诊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高.

  • 胎儿肠道回声增强超声表现1例

    作者:童立里

    孕妇,27岁.孕1产0,孕22周6d,产前筛查:R-HCG 0.142μg/L,MOM 7.67,21-三体1/240,提示21-三体高风险,有腹痛病史.孕中期行系统超声检查所见:BPD 5.8 cm,HC19.9cm,FL3.2cm,HL 3.1cm,AC15.8 cm.侧脑室前角:左侧0.31cm,右侧0.31cm;体部:左侧0.86cm,右侧0.77cm;后角:左侧0.77cm,右侧1.0CM.双肾集合系统分离:左侧0.4cm,右侧0.2cm.肠道回声明显增强(图1),左心室内几个强回声点,较大的0.15cm × 0.15cm.羊水指数16cm,超声提示:FL,HL测值相当于20周左右,肠道回声增强,胎儿左心室多个强回声点,双侧侧脑室高值,左侧肾脏集合系统内径正常高限值.遗传咨询建议羊膜腔穿刺,并证实为21-三体综合征.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心衰患者左室心肌局域收缩及舒张功能的研究

    作者:邓劲松;王洁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在评价心衰患者左室局域收缩及舒张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QTVI技术测定27例健康者(对照组)及30例心衰患者(异常组)的左室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运动位移(Ds)及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的心肌运动速度VE、VA和VE/VA比值,测定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和E/A值,并将异常组与对照组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心衰患者的左室壁各节段的Vs、VE、Ds比正常人显著减低,VE/VA<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QTVI可快速及无创的定量评价心衰患者的左室壁节段收缩及舒张功能,对心衰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 不同起搏模式下左心室扭转及解旋功能的随机交叉对照研究

    作者:王亚萍;岳文胜;邹媛;马丽琼;曹礼庭;张宁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不同起搏模式下左心室扭转及解旋功能.方法 选取窦性心动过缓为主,具有正常的房室传导顺序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并植入DDDR心脏起搏器的患者45例,每例入选患者随机进行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PVP)、心房起搏心室感知(APVS)和心房感知心室感知(ASVS)模式起搏各90 min,通过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每例患者3种模式下胸骨旁左室心尖和基底段短轴的二维动态图像存储,导入EchoPAC工作站脱机分析.应用STI技术分析左室心肌的扭转及解旋功能.结果 与ASVS和APVS起搏模式比较,APVP起搏模式下LVEF、SV、左心室心尖部峰值旋转角度(PAr)明显降低,E/E'、左心室心底部任意两节段旋转角度达峰时间大差值(PBR-diff)增大,左心室峰值旋转角度(Ptw)和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减少(P<0.05);与ASVS起搏模式比较,APVP起搏模式下等容舒张期末扭转角度(MOVtw)和解旋率(Un-twR)低于ASVS起搏模式(P<0.05);与APVS和APVP起搏模式相比,ASVS起搏模式下心率降低,LVEDD增大,左心室心底部峰值旋转角度达峰时间(Time to PBr)延迟(P<0.05).结论 3种起搏模式中,固有心房和心室起搏的APVP模式下扭转运动受损,解旋能力下降,基底段旋转不同步,心尖旋转能力下降.相反,更生理的ASVS起搏模式下能较好保存心肌协调的旋转及解旋功能.

  • Valsalva动作鉴别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假性正常

    作者:牟楠楠;梁春香;曲歌

    目的:探讨做Valsalva动作是否可以鉴别假性正常的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方法:在平静时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形态正常的对照组33例,年龄(61.4±9.9)岁和可能为假性正常的心肌缺血组19例(其中8例为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一支以上冠状动脉主支近端狭窄>75%,11例为陈旧性心肌梗塞,年龄(63.1±9.5)岁,比较两组在做Valsalva动作时的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的E、A峰峰值流速,E/A,E峰减速时间(DT)和等容舒张期(IVRT)的变化。结果:平静时两组间E、A、E/A和DT均无显著差异。假性正常组的IVRT略大于正常组(93±9)cm/s比(89±12)cm/s,P<0.05。做Valsalva动作时,两组E、A峰均降低,正常组E峰减低幅度小于假性正常化组(-22±11)cm/s比(-30±9)cm/s,P<0.01,而其A峰减低幅度大于假性正常化组(-9±14)cm/s比(-2±9)cm/s,P<0.05,两组E/A出现显著差别,1.3±0.2比0.9±0.2,P<0.01;两组DT(24±47)ms比(31±52)ms,P=NS、IVRT(11±11)ms比(13±15)ms,P=NS,变化幅度相近。结论:做Valsalva动作,可以使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正常组和假性正常组E、A、E/A发生不同的变化,可以用于两者鉴别。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

    作者:高瑞锋;张全斌;蔚俊丽;张园园;刘晓蓉;张静璇;郭丽丽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的临床价值,以及整体应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80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重度狭窄组34例,中度狭窄组28例,轻度狭窄组18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RT-3DSTI测量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应用ROC曲线分析整体应变参数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重度狭窄组各应变参数均较其他三组减低,中度狭窄组GAS、GRS较轻度狭窄组及对照组减低,GLS较对照组减低(P<0.05);ROC曲线表明各应变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其中GAS诊断重度狭窄的AUC大,为0.926.结论 RT-3DSTI能较敏感地检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其中GAS灵敏度高.

  • 应用VFM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初步探讨

    作者:刘娜娜;田家玮;刘冬梅;宿阳;郭强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收缩期左室心腔血流流场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初步探讨VFM技术评价O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5例临床明确诊断为OMI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3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VFM成像模式下观察两组二维血流速度向量分布特点并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ectory,Vs)、峰值流量(flow,Fs)及取样线上的总流量(local-line qtotal,LQs);同时观察两组二维血流速度向量模式下左室心腔血流流场结构特征,并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病例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收缩期血流Vs、Fs及LQs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心尖段为著;两组组内比较各项指标测值均呈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递减变化趋势(P<0.01).病例组收缩早期、中期、晚期的血流速度向量分布宽度小于对照组,不对称,而且向量分布方向不集中,心尖段改变较明显.结论 VFM技术可观察和定量分析OMI患者左室心腔内血流流场的变化情况,可为临床提供一种较准确检测OMI患者左心功能的新方法.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收缩失同步

    作者:孙欣;王浩;王志民;吴伟春;陈欧迪;肖明虎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及常规超声心动图观察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运动失同步.方法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LBBB)20例,正常对照者20例.定量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基底及中段共12个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_S),并计算其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作为收缩不同步指数(SDI).同时测量心肌做功指数(MPI)、左室射血分数(EF)及充盈时间(FT).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LBBB组的患者左室收缩明显延迟,12个节段T_S的均值明显延长(P<0.001).其SDI显著增大(P<0.001).LBBB组的MPI增大,EF、FT均显著减小(P<0.001).结论 LBBB患者的左室壁各节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延迟,对左室的整体功能存在影响.定量组织多普勒观察心室电-机械耦联情况,结合对左室整体功能的测定,可以综合评价左心室收缩的失同步.

  • 肝硬化左室心肌收缩功能与肝脏硬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瑶;王连双;杨学平;殷志勇;单涛;吕秀章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 dimension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分析肝硬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在不同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差异,并探讨肝硬化患者左室收缩功能、Child-Pugh分级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 dimension shear wave elastography,2D-SWE)测量肝脏杨氏模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肝硬化患者60例,根据Child-Paugh分级,分为Child A、B、C级,各20例,健康对照组60例,应用2D-STE分析两组左心室长轴收缩期整体应变峰值GLS:包括三腔心GLS、四腔心GLS、二腔心GLS及平均GLS,并进行2D-SWE测量肝硬化组肝脏杨氏模量.结果 (1)肝硬化组三腔心GLS、四腔心GLS及平均GLS较对照组减低(P<0.05),且以Child C级减低为明显.(2)肝硬化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与肝脏硬度呈正相关(P<0.05,OR值1.02).结论 肝硬化左室心肌收缩功能减低,且以Child C级减低为明显;同时肝脏硬度越高出现左室心肌收缩功能减低的风险就越大.

  • 应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圆周应变

    作者:刘燕;孙丹丹;杨军;韦宗凯;彭源;刘文

    目的 探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HCM)患者左心室圆周应变(C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例ApHCM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获取各短轴水平超声图像,运用EchoPAC 113软件测量各水平心内膜下、中层及心外膜下心肌圆周应变峰值(CSendo、CSmid、CSepi),计算整体心内膜下、中层及心外膜下心肌圆周应变峰值(GCSendo、GCSmid、GCSepi).结果 (1) ApHCM组及对照组GCSendo、GCSmid、GCSepi呈梯度递减(P<0.001);ApHCM组左心室GCSendo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381),GCSmid及GCSepi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01).(2)与对照组相比,ApHCM组二尖瓣水平CSepi及乳头肌水平CSmid、CSepi减低(P<0.05),心尖水平CSmid、CSepi显著减低(P<0.001).结论 分层应变技术评价ApHCM患者左心室CS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全方位M型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楠;靳忠民;任卫东;唐力;陈昕;马春燕;富维强

    目的 采用全方位M型超声(free angle motion mode,FAM)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患者左室Tei指数及等容收缩指数(ICT/ET)、等容舒张指数(IRT/ET)等相关参数的改变.方法 60例被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量>15 ml/min诊断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2组:A组:39例,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B组:21例,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另选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C组).先通过常规超声检查对受检者进行各基础参数指标的测量,然后采用FAM技术测量获得左室Tei指数及ICT/ET、IRT/ET等各相关参数,分析评价各指标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结果 除ICT/ET在A、C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A、B两组患者的左室Tei指数及ICT/ET、IRT/ET均显著大于C组(P<0.01);同时B组上述各测值亦显著大于A组(P<0.01).结论 应用Tei指数并结合ICT/ET、IRT/ET等相关参数可以简单,敏感及更加全面地综合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的整体功能表现.而FAM超声技术则为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的测量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手段.

  • 实时三维超声评价扩心病患者左室各壁长轴方向的不同步性

    作者:陈璐;古丽格娜·阿尤甫;穆玉明;唐琪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研究非同步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各室壁心肌长轴方向的不同步性及其与整体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 对19例正常人(NOR)和39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进行三维超声图像采集,将DCM组分为同步化组(SDCM,18例)和非同步化组(DDCM,21例),获得三维左室射血分数(3D-EF),和左室6个室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3节段长轴方向到达小收缩末期容积时间的标准差 (Tmsv-SD).结果 DDCM组前壁、下壁、下侧壁、前侧壁的Tmsv-SD高于NOR组.DDCM组下壁、下侧壁、前侧壁的Tmsv-SD高于SDCM组.DDCM组下侧壁及前侧壁的Tmsv-SD与3D-EF呈线性负相关(r=-0.590 6,-0.646 9,P<0.01).结论 DDCM患者各室壁长轴方向的不同步化呈不均一性,侧壁的不同步化指数是影响DDCM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

  •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研究

    作者:陈勇;何胜虎;顾翔;马勇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阐明肺动脉高压对左室功能和左室各节段运动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为疾病组,3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左室中段短轴切面的6个节段运动信号在每一帧上与左室整体运动信号相反的被定义为失同步节段.左室整体的失同步性是计算从QRS波开始到等容舒张期结束所有测定的6个节段中失同步的百分数.结果 肺动脉高压患者组织位移显像示随着室间隔矛盾运动有大量失同步的节段出现(22%±7%,P<0.05 vs对照组),这与左室偏心指数(r=0.81,P<0.05)和左室心肌功能综合指数(r=0.78,P<0.05)有着高度相关性.相反,应变显像示肺动脉高压组各节段径向增厚一致,与对照组相似.这说明疾病组没有内在的收缩失同步.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组织位移显示的左室壁收缩失同步,而组织应变显示没有内在的收缩失同步,左室腔的变形和室间隔的偏移和左室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功能

    作者:孙虹;王志斌;李艳;李勇;王吴刚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射血分数正常的OSAS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 选取轻、中、重度OSAS患者和健康者各30例.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三维纵向、径向、圆周收缩期整体应变(GS)、收缩期整体应变率(GSRs)、舒张早期整体应变率(GSRE)、舒张晚期整体应变率(GSRA)、收缩期达峰时间大差值TTP-max等参数.结果 中、重度OSAS组三维纵向收缩功能明显减弱(P<0.05);重度OSAS组三维圆周收缩功能明显减弱(P<0.05);轻、中度OSAS组三维径向收缩功能增强,重度OSAS组减低.三维纵向、径向、圆周舒张早期应变减低,舒张晚期应变增大.结论 射血分数正常OSAS患者存在心肌受损可能,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在评估心肌功能上具有重要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巨大右冠状动脉左室漏1例

    作者:薛红元;高丽;苏蓓

    患者男,16岁.劳累后胸闷、气短6年,加重4个月,发现心脏杂音半月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有力,心率76次/min,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哈气样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清,肺门不大,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段延长,心胸比值0.72.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房、室腔明显增大,左室内径达74 mm.胸骨旁左室长轴及心底大动脉短轴观均可见右冠状动脉增宽为13 mm,向右沿右室外侧壁迂曲下行至房室沟处进入左室,开口于二尖瓣后叶瓣环处(图1).脉冲多普勒测得漏口处血流为舒张期向上的湍流频谱.高流速达3.4 m/s.左室心尖长轴观,彩色多普勒显示舒张期可见由二尖瓣后叶瓣环处向左室内延伸的大量五彩血流束(图2).三尖瓣可见中量返流.主动脉瓣可见少量返流. 左冠状动脉宽为3.3 mm.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左室漏,三尖瓣返流(中量) ,主动脉瓣返流(少量).

1651 条记录 3/83 页 « 12345678...828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