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红霉素的非抗菌用途

    作者:张宏年;吴歆

    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EM)及其衍生物对许多革兰阳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立克次体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其良好的抗菌作用使该类药物在感染性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EM及其衍生物在治疗非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这些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讨论.

  • 农民肺的X线表现

    作者:刘忠强;倪红岩;王丽英

    农民肺是由于吸入发霉干草或发霉蔬菜的粉尘后在呼吸道远端,主要是在肺泡内所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疾病.现已证实,其病原是随着粉尘带入肺内的一些嗜热性放线菌属的孢子,大多是小多孢菌,少数为普通嗜热性放线菌,在患者的血清中可找到对这些致病菌的沉淀素.

  • 苯甲酰精氨酸萘酰胺法检测龈下菌斑关键厌氧菌

    作者:薛毅;谭巨莲;袁东辉;张荣莲;魏建敏

    牙龈卟啉菌、福基氏类杆菌、放线共生放线菌、螺旋体与活动性牙周病变有关 .本文作者建立了苯甲酰精氨酸萘酰胺(bengoyl-DL-arginine-naphthlamide,BANA)水解试验为牙周关键厌氧菌感染的检测及牙周病的辅助诊断提供了新的便捷方法.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放线菌的检测

    作者:侯秀丽;梁平;张源明;朱涛;伊力哈木;霍强;闰跃斌

    目的 检测维吾尔族、汉族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特异性牙周致病菌一放线菌.方法 选择2009-10- 2011-05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术中通过动脉内膜切除术收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57例,维吾尔族88例,汉族69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38例,年龄(58.2±8.1)岁.采用Chelex-100法提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放线菌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斑块中的放线菌.结果 157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检出放线菌23例,其中维吾尔族21例,汉族2例.细菌的PCR产物经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比对同源性达99%.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特异性牙周致病菌放线菌在维吾尔族、汉族中的检出率存在差异.

  • 分枝杆菌LSR2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如超;徐文玺;王洪海;张鹭

    LSR2蛋白早发现于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中,由8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是麻风分枝杆菌的主要免疫原之一,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同时被B细胞和T细胞所识别[1-3].这种普遍存在于分枝杆菌和部分放线菌中的抗原蛋白,其序列高度保守,为组蛋白样DNA结合蛋白,对于基因表达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4-6].现将LSR2蛋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临床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探讨

    作者:王宝江

    抗生素过去曾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有强大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在很低的浓度下亦可选择性地杀灭他种生物或抑制其功能。抗生素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生产,如四环素、青霉素等;也有少数抗生素如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氯霉素等可用化学方法合成[1]。此外,把天然抗生素经分子结构改造或以微生物发酵产物为前体生产了大量半合成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等。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 脊柱放线菌感染引发脊髓压迫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作者:冯法博;朱丹杰;杨迪;李晓林;邹成

    放线菌病是放线菌引起的以脓肿和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化脓性感染,常发生于颜面、胸部、腹部、牙齿,而脊柱和中枢神经系统较少发生.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脊柱放线菌感染仅百余例,伴发脊髓压迫症状的仅有13例.国内报道脊柱放线菌感染伴脊髓压迫症仅有3例[1].由于脊柱放线菌感染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常易与转移性脊柱肿瘤、脊柱结核、其他非特异性脊柱感染性病变相混淆而导致漏诊、误诊.2017年1月收治1例脊柱放线菌感染病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及诊疗思路.

  • 168 急性乳突炎的临床经验(1988~1998)

    作者:张燕平

    急性乳突炎的发病率在抗生素应用以来已急剧下降。但对抗生素的耐药或不寻常的致病菌仍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病因。该作者医院的病例文献证明了此病在耐药和致病菌方面呈增加趋势。如放线菌和分枝杆菌的结核菌。该文通过临床实践介绍此病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 放线菌性泪小管炎反复误诊1例

    作者:王兴存;左文渊

    1 临床资料张某,女,68岁,因右眼反复分泌物增多、眼红、流眼泪1年就诊. 发病以来,曾就诊多家医院,先后诊断为 "急性结膜炎""慢性泪囊炎""慢性结膜炎",予"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妥布霉素眼液、左氧氟沙星眼液"等药物治疗,病情时轻时重.专科检查:右眼视力0.6,上睑近內眦部皮肤红肿,睫毛呈束状,睑结膜及鼻侧球结膜充血, 结膜囊内大量条状黏液脓性分泌物,角膜透明,荧光素染色阴性.

  • 放线菌性角膜炎一例

    作者:周玉梅;邓世靖;王智群;李然;孙旭光

    放线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较少见的感染性角膜病,在感染性角膜炎中检出率小于1%[1].由于其发病诱因和临床表现常与真菌感染相似,故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而贻误治疗.2006年1月我们收治1例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放线菌性角膜炎.

  • 钛种植体基台的表面粗糙度与细菌粘附

    作者:李梅;杨圣辉;王者玲;李金陆

    目的了解临床使用的4种种植系统基台的表面粗糙度与细菌粘附的关系.方法用Talysurf/6p-120型表面形貌仪测定4种基台的表面粗糙度.采用体外粘附实验,了解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在钛金属片上的粘附量受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状况.结果 4种种植基台表面粗糙度的Ra值分别为0.155 6、0.207 3、0.381 1 和0.697 6 μm.变形链球菌在表面粗糙度为0.108 8 μm试片上的粘附量与0.452 8 μm和1.273 8 μm试片上的粘附量差异具有显著性.粘性放线菌在0.108 8 μm和0.221 9 μm试片上的粘附量与1.273 8 μm试片上的粘附量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0.4 μm、10个峰谷高度平均值(Rz)<3.4 μm是种植体基台的较为理想的粗糙度范围.

  • 腮腺非肿瘤性疾病混合唾液和腮腺液的细菌学研究

    作者:孙涛;王松灵;杨圣辉;杨大海;张春梅;朱宣智

    为探讨涎腺非肿瘤性疾病所引起的口腔微生态变化, 本研究对29例腮腺非肿瘤性疾病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混合唾液和腮腺液的需氧菌、厌氧菌总数及5种常见的口腔致病菌(产黑色素菌、放线菌、变形链球菌、乳酸菌和核梭菌)数量的对比研究,以加深对涎腺疾病与口腔微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了解.

  • 老年根面龋患者菌斑致病菌分析

    作者:张廷发;杨圣辉;张春梅

    根面龋是老年人的口腔常见病,是老年口腔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根面龋致病菌国内外尚有争议。我们于1999年12月~2000年2月对临床患根面龋老年人的局部菌斑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找出优势菌,旨在为根面龋防治提供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试验组:年龄60~77岁、患根面龋无牙髓及根尖炎症者15例;对照组;根外露,无根面龋者10例。 2.方法:从试验组患者根面龋洞内或对照组根邻面取菌斑后送实验室。标本经振荡稀释后分别接种于CDC非选择培养基、轻唾培养基、乳酸杆菌和放线菌选择培养基上。CDC培养基和放线菌选择培养基厌氧37℃,培养5 d,其他培养基需氧37℃,培养5 d。培养后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常规生化反应鉴定菌群属,对每种培养皿进行菌落计数,统计每种菌的菌落形成数目。

  • 老年人根面龋菌斑内氏放线菌临床株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贾岳;杨帆;夏茜;刘静;郭斌

    目的: 分析内氏放线菌在根面龋老年患者与无根面龋老年人中的分布状况,初步探讨内氏放线菌与根面龋的相关关系.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从临床就诊老年人中随机选择老年根面龋患者及无根面龋老年人各20名.根面龋患者每位受检者选择2个菌斑取样位点:A点为暴露的无龋根面;B点为根面龋龋坏部位.无根面龋老年人每位受检者选择1个菌斑取样位点(C点):暴露的根面.刮取根面菌斑,螺旋接种仪接种,BHI培养、分离并生化鉴定内氏放线菌.结果 :老年根面龋患者的龋坏根面、无龋根面以及无根龋老年人的暴露根面,内氏放线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内氏放线菌检出量有差异(P<0.05).数目由高到低依次为:无根面龋老年人牙根面,根龋患者无龋根面,根龋患者龋坏根面.结论 :内氏放线菌在老年人根面有较高的检出率,与根面龋密切相关.而检出量有差异,根面龋损部位内氏放线菌检出量低于根面龋患者无龋根面以及无根面龋老年人牙根面.

  • 海洋来源放线菌无活性野生株的链霉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研究

    作者:孙玉雯;李长伟;崔承彬;姚志伟

    目的 研究阐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L35-1来源硫酸二乙酯(DES)诱变链霉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新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组合利用活性跟踪与微量预试先导-放大实验制备的实验模式,通过与原始菌样品直接对照,在快速确定差异活性斑点基础上,组合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定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突变株D2s4-1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该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即1,9-二甲酯吩嗪 (1)、2-羟基苯乙酰胺 (2)、2-吡咯甲酸(3)、大豆黄素(4)、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二肽(5)和尿嘧啶(6).其中1、3、5和6有一定抗肿瘤活性,浓度为100 μg/ml时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3.3%、16.3%、33.3%和21.1%.结论 阐明了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的6个新产物,其中4个为活性产物.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其抗肿瘤活性亦属首次筛选发现.用化学诱变组合抗性筛选技术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转化获取的活性突变株可供筛选新产活性产物,从而拓展放线菌药源活性新菌株资源.

  • 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抗肿瘤活性突变株的自发突变抗性筛选和化学诱变抗性筛选

    作者:孙玉雯;崔承彬;韩小贤;李长伟;杨明

    目的 由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转化获取活性突变株,为药源活性产物研究拓展新菌株资源.方法 以海洋来源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L35-1为出发菌株,通过自发突变抗性筛选以及化学诱变结合抗性筛选,筛选获得抗性突变株.采用MTT法检测突变株发酵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 通过自发突变抗性筛选,得到新霉素抗性突变株114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68株,其中7株新霉素抗性突变株和3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样品对K562细胞有抑制作用,在100 μg/ml浓度下抑制率大于20%.通过化学诱变结合抗性筛选,得到硫酸二乙酯诱变链霉素抗性突变株41株、硫酸二乙酯诱变新霉素抗性突变株32株、亚硝基胍诱变新霉素抗性突变株46株,其中1株硫酸二乙酯诱变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和1株亚硝基胍诱变新霉素抗性突变株有抗肿瘤活性,100 μg/ml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大于20%.结论 上述结果初步表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可通过抗性筛选转化为活性突变株,因此有可能成为筛选获取药源活性新菌株的重要原始资源.

  • 海洋放线菌和真菌野生株及其突变株的分离培养与抗肿瘤活性筛选

    作者:孙玉雯;崔承彬;韩小贤

    目的:从海泥样品中分离培养并筛选获取野生型与突变型药源微生物抗肿瘤活性菌株.方法:通过单菌落挑选与划线培养,分离纯化野生菌株;利用核糖体工程抗性筛选技术.筛选获得抗生素抗性突变株;用K562细胞,采用MTT法测试发酵样品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天津塘沽驴驹河渤海湾潮间带海泥样品中分离得到放线菌126株、真菌29株,其中,在1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大于20%的放线菌17株、真菌3株,在10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小于5.5%的无活性放线菌19株.以10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为4.8%的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L8-5x为原始茼,经抗性筛选获得链霉素抗性突变株78株,其中在1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大于25%的活性突变株2株.结论:所获野生型与突变型抗肿瘤活性菌株为后续新药筛选提供了药源微生物活性菌株.由无活性菌株转化获取活性突变株的研究结果表明,已分离得到的大量无活性菌株也是可转化获取药源活性突变株的很好资源.

  • 放线菌野生株代谢功能的核糖体工程改造与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研究

    作者:韩晓;崔承彬;韩小贤;李长伟;杨明

    目的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改造放线菌次级代谢功能,筛选获得抗肿瘤活性突变株,并对突变株新产活性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以海洋来源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HLF-39和HLF-43为出发菌,通过单菌落挑选与平板划线培养,分离纯化链霉素抗性突变株,通过摇床液态发酵和发酵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样品的抗肿瘤活性筛选,获得抗肿瘤活性突变株;采用活性跟踪与微量预试先导-放大实验制备组合的实验模式,与原始菌样品对照比较,在快速确定差异活性斑点基础上,组合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评抗肿瘤活性.结果 链霉素对HLF-39和HLF-43的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和10 mg·L-1.经抗性筛选,得到对链霉素产生抗性的HLF-39突变株28株、HLF-43突变株204株.在所得突变株中,3株HLF-39突变株和14株HLF-43突变株有抗肿瘤活性,100 mg·L-1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大于20%;其中,4株分别对11、100、200和300 mg·L-1链霉素产生抗性的HLF-43突变株CHS-21101、CHS-210010、CHS-220002和CHS-230001活性显著,100 mg·L-1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59 5%、50 0%、44 1%和59 6%.从CHS-21101发酵物中分离得到2个该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并分别鉴定为环(4-羟脯-亮)二肽(1)和phencomycin(2).化合物1和2对K562细胞呈抑制活性,100 mg·L-1抑制率分别为33 9%和21 4%.结论 利用核糖体工程抗性筛选技术,从2株无活性放线菌野生菌株成功筛选得到17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链霉素抗性突变株,从其中1株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该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改造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的次级代谢功能,可筛选获得活性突变株并提供深入研究新产活性产物,从中筛选新药及其先导结构,从而拓展药源放线菌活性菌株新资源.

  • 拓展微生物药源活性新菌株资源的新方法探索

    作者:崔承彬

    在药源微生物活性产物研究中,分离得到的绝大多数菌株往往因无活性而被大量闲置或被选择销毁,造成前期投入的极大浪费和菌株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严重低下.因此,如何将大量无活性菌株有效转化成活性菌株从而拓展药源微生物资源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课题组近几年一直在探索开展海洋来源无活性野生菌株的活性化转化与新产活性产物研究,并在无活性放线菌和真菌相关研究中取得了较好进展.本文简要归纳介绍包括尚未详细报道的新近进展在内的部分研究结果.

  • 肺放线菌病15例临床分析

    作者:方翔;汤兵祥

    目的 探讨肺放线菌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05年9月至2013年9月确诊的15例肺放线菌病病例.结果 ①15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8 ~ 68岁;病程7d ~2年.②15例患者中15例均有咳嗽、咳痰,其中咳黄脓痰者3例,1例伴有胸闷.发热7例,高体温达39.5℃.咯血14例,多为痰中带血.3例合并有糖尿病,1例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③15例患者中通过纤支镜确诊5例,1例靠肺穿刺诊断,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④15例均使用抗生素治疗,全部好转出院.结论 肺放线菌病临床少见,易误诊为结核和肿瘤,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早期诊断,尽可能减少手术治疗.

199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