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线菌与诺卡菌所致感染性皮肤肉芽肿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马英;吴湜;黄海辉;杨洋;陈连军

    感染性肉芽肿是一类慢性增生性炎症。放线菌和诺卡菌所致感染性肉芽肿实属少见,但两者临床症状、体征相似,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放线菌与1例诺卡菌所致皮肤感染性肉芽肿,通过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菌培养、生化鉴定及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终明确诊断。进一步分析2种感染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并结合新研究进展,可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放线菌属细菌所致感染性皮肤肉芽肿,以便于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这2种感染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特点,需临床医师求同存异,仔细鉴别;还需与其他感染性肉芽肿如皮肤结核、孢子丝菌病或着色芽生菌病等鉴别诊断。

  • 多部位穿刺诊断颌面部放线菌病一例报告

    作者:何小燕;王益军

    一、病例摘要 患者,男,年龄66岁,农民.自诉1个月来右侧面部、耳道及头部有疼痛感和灼热感.体格检查体温正常,右侧颌面部及眼睑部中度肿胀,右侧颌面部及下颌角、颈部软组织融合成片与皮肤粘连,表面紫红色,高低不平,右耳前有约2 cm大小质地较软区域.外院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鼻咽部软组织占位,累及右侧颈部、腮腺区、口咽.鼻咽部纤维喉镜检查结果示:鼻咽部正常.

  • 肺放线菌感染伴炎性假瘤1例

    作者:李娟;王开金

    放线菌病的表现形式多样,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均较困难.本文报告1例肺放线菌感染伴炎性假瘤患者诊治经过及体会.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咯痰、咯血1年,加重2周入院.患者进食呛咳后出现咳嗽、咯痰、痰中带血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并予以静脉滴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其后患者反复出现咳嗽、咯痰、咯血症状,共咯血5次,咯血量在10~30 mL,皆予以抗感染、止血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本次因咯血量增加,每日量约20 mL人院.

  • 肺脓肿切除术后并发放线菌肺部感染1例

    作者:张卫红;刘志彬;田素红;郑茂根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由厌氧性放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病变.由于医疗卫生水平及生活条件的提高,放线菌感染在临床发病相对少见,目前国内对放线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研究仍较少.其感染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仍较困难,容易误诊为肺癌和肺炎[1],延误治疗.因此该病在临床中的诊断与治疗相对困难.

  • 衣原体——某些传染病的病原

    作者:徐君佩;李子华

    一、衣原体的分类和致病概况衣原体是八种致病微生物(真菌、放线菌、螺旋体、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病毒)之一.过去一直将它作为一种病毒,但由于它同时含有两种核酸(RNA和DNA)、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生活环的后期有二分裂现象,故根据近代分类学原则,将它从病毒中除外.

  • 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细菌耐药性监测(1)

    作者:洪秀华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前者是真菌、放线菌、细菌等的代谢产物,在高度稀释下对其特定细菌或肿瘤细胞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后者指经化学改造的半合成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

  • 1例由放线菌所致脊髓压迫症

    作者:王珏;徐世定;张惠箴;蒋青青;张舒凤

    病史摘要患者,女,55岁,浙江人,2000年3月9日入院,住院号95733.主诉:颈背部疼痛2个月余,四肢无力伴二便障碍1个月.

  • 右颌下腺放线菌感染1例报告

    作者:葛兰兰;陈邦干

    我科于1997年10月21日收治1例颌下腺放线菌感染,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9岁,右颌下肿痛1年余,地方多家医院诊治,均怀疑颌下腺炎,给予消炎治疗,肿痛症状稍有好转,但不彻底治愈,随后1周症状加剧,住入我院治疗.口腔颌面部检查:右颌下区肤色正常,可及一肿块,大小约3.0cm×3.0cm,质稍硬,轻度活动,边界清楚.右颌下腺导管口有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未扪及导管结石.临床印象:右颌下腺炎.1997年10月23日在局麻下行右颌下腺切除术,术中见肿大颌下腺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手术将颌下腺完整切除,伤口置橡皮引流条一根,术后常规消炎输液.

    关键词: 颌下腺 放线菌 感染
  • 放线菌遗传重组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熊磊;胡海峰

    放线菌是一类革兰阳性菌,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天然产物.传统用于选育高产菌,或产新型天然产物的菌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诱变育种.近年来,遗传重组技术的发展已有取代传统育种技术的趋势.本文综述了遗传重组技术应用于选育高产放线菌及产新型代谢产物放线菌的研究进展.

  • 仿刺参共附生放线菌Brevibacterium sp.中的环二肽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作者:宫俊;汤华;耿婉丽;刘宝姝;孙鹏;李玲;李志勇;张文

    目的 对仿刺参共附生放线菌Brevibacterium sp.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现代色谱技术对放线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技术及与文献比对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7个环二肽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L-脯氨酸-L-苯丙氨酸)(1)、环-(L-脯氨酸-L-甲硫氨酸)(2)、环-(L-脯氨酸-L-酪氨酸)(3)、环-(L-脯氨酸-L-缬氨酸)(4)、环-(L-脯氨酸-L-脯氨酸)(5)、环(L-缬氨酸-甘氨酸)(6)、环-(L-脯氨酸-L-亮氨酸)(7).结论 本研究是对仿刺参共附生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的首次报道,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放线菌Brevibacterium sp.中分离得到.

  • 盆腹腔放线菌病的临床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刘源;卢荣

    腹腔放线菌病的文字记载早出现在1846年WilliamBradshaw的病例报道中.1875年,Cohn自人泪腺感染病灶中分离到1株丝状病原菌,当时命名为--链丝菌(Strepto-thrix).1877年,Harz建立了放线菌属(Actinomyces);1878年Israeli从对尸解材料的研究中描述了人类放线菌病.目前,放线菌分类学已由以往的经典分类、化学分类,发展到了分子分类和多相分类,对该菌的认识已从表观现象向基因本质逐步深入.

  • 脊柱放线菌感染并发脊髓压迫症(附3例报告)

    作者:王珏;杜倬婴;张培蕾

    目的 探讨脊柱放线菌感染并发脊髓压迫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有颈、胸脊椎及软组织感染和脊髓压迫症状;MRI示病变椎体骨质破坏,颈、胸硬膜外软组织肿块,脊髓受压.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3例均为放线菌感染,2例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伴微脓肿形成,另1例表现为硬膜外脓肿.均予以脓肿清除、脊髓减压术,并给予4~8周大剂量青霉素G静脉滴注,后改口服维持4~6个月,术后及随访3例患者均取得显著的疗效.结论 脊柱放线菌感染并发脊髓压迫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其确诊依赖于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脓肿引流、椎管内减压术和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有效.

  • 面颈部牙源性放线菌感染1例

    作者:吕静;刘娟娟

    放线菌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早期出现浸润性包快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现将我科近期诊断的1 例面颈部放线菌病报告如下.

    关键词: 放线菌 感染 皮肤
  • 产蓝色色素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作者:路春玲;王杰;王立刚;刘利萍;汪财生

    分离鉴定产蓝色色素的放线菌,探究产蓝色色素放线菌的发酵条件.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学、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呈粉红色,然后为浅蓝色,日久为深蓝色;基内菌丝呈蓝色,产生水溶性的蓝色色素;菌落与培养基连接致密,能缓慢液化明胶、缓慢胨化牛奶、还原硝酸盐、水解淀粉、在纤维素培养基上不生长,鉴定为链霉菌属蓝色类群链霉菌.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蓝色素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70 g/L,KNO3 25 g/L,K2HPO4 5 g/L,NaCl 0.5g/L,MgSO4 ·7H2O 0.5g/L,FeSO4 ·7H2O 0.01 g/L,菌株产蓝色色素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摇瓶装液量35 mL、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结论:该放线菌具有培养容易、色素产量大的特点,为天然蓝色色素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南极海泥沉积物放线菌的筛选及其酶活抑菌特性考察

    作者:徐妍楠;陆园园;邢莹莹;奚涛

    极地海泥沉积物为放线菌的新来源,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因具有抗菌、抗肿瘤、生物酶等特性得到广泛重视.为了发现具有潜在新活性的放线菌,本实验中对南极海泥来源的两份样品,利用2种方法(土壤稀释,分散差速离心法),5种分离培养基进行放线菌的筛选.对经过初步排重后得到的放线菌扩增其16srDNA后进行序列分析从而判断属别.利用多种鉴定培养基以及平板涂布法,对胞外酶表达情况及抗菌能力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此次5种放线菌分别隶属微球菌、小单胞菌、链霉菌属,进化树分析其分别与以下菌株为同源:Micrococcus yunnanensisi YIM 65004T(96.29%),Micromonospora chalcea DSM 43026T(99.66%),Streptomyces rutgersensis NBRC 12819T(99.99%),Streptomyces rutgersensis NBRC 12819T(99.66%),and 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 NBRC 12780T(99.93%).虽在抗菌实验中,只有一株放线菌表现出只抗Enterococcus avium活性,但对酶活研究中显示菌株XE-1、XP可高产蛋白酶、X-38可高产酯酶、X7可高产脲酶及酪氨酸酶,此外XE-1还具有几丁质酶活性,都具开发潜力.所以此次分离得到的放线菌可以作为潜在的新型生物酶来源进一步研究.

  • 基因组学在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发现中的应用

    作者:胥加龙;王慧

    放线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用于药物研发的新型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放线菌可以产生大量结构多样的天然产物,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并且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治疗传染病和癌症.基因组学研究表明放线菌在合成次级代谢产物方面要远比基因组测序时代之前传统筛选工作中检测到的潜力要大得多.然而,许多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并不表达,放线菌的产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受到抑制.由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方法用以鉴定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基因组筛选基因簇,克隆,并在异源宿主中进行高表达等几个方面.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重振了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尤其在放线菌天然产物研究上.文章主要回顾了一些放线菌基因组学的工具和方法,讨论了这些工具如何促使放线菌生产抗生素和其他次级代谢产物.

  • 代谢调控技术在放线菌生物合成抗生素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亚;周长林

    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丰富多样,一直是抗生素及其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遗传操作来改造放线菌,代谢调控其抗生索的生物合成也是近年来微生物次级代谢的研究热点.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从调节调控基因表达,增加基因簇拷贝数及基因簇的异源表达,过表达抗性基因和转运基因,提高前体代谢通量和核糖体工程等方面综述了代谢调控技术在放线菌生物合成抗生素的应用进展.

  • 以细菌之道还治病菌之身

    作者:李立安

    灰色链霉菌的发现让链霉菌成了第-个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1943年,俄裔美籍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和他的助手斯卡兹、伯吉、琼斯等人在一个仓库空地堆积废物的土壤中发现一种灰色放线菌,后来改名为灰色链霉菌,它能产生一种有效杀死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被命名为链霉素,这就是第一个用于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使得困扰人类数千年的白色瘟疫得到了有效控制.

  • 衣氏放线菌致结膜感染1例

    作者:郑美琴;吴娅娅;李国星;吴戈

    放线菌(actinomyces)性结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条件致病性结膜感染,国内外报告较少.因该病病程长,进展缓慢,早期程度较轻,临床表现与真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较为相似,极易与免疫性眼内炎等相混淆,甚至表现为病情反复,难以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笔者从1例结膜炎患者的眼结膜分泌物中分离出衣氏放线菌,报告如下.

    关键词: 放线菌 结膜炎
  • 大别山五针松内生放线菌WP-1活性代谢产物制霉色基素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作者:安多朋;张宗林;张小朋;王祥;李军;于水;管仲斌;李继扬

    目的 通过优化内生放线菌WP-1的发酵条件,提高制霉色基素(funguchromin,FC)的产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速效、迟效碳源,不同速效、迟效氮源以及不同无机盐对FC产量的影响,优化放线菌WP-1的培养基组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的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对FC产量的影响,优化放线菌WP-1的培养条件.结果 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葡萄糖1%,可溶性淀粉4%,蛋白胨0.5%,花生饼粉9%,MnSO40.000 5%,ZnSO40.000 5%,CuSO4 0.000 2%;初始pH 5.5,发酵温度28℃,装液量50 mL培养基/250 mL三角瓶,接种量8%,转速180 r·min-1.在此条件下,FC的产量可达159.0 mg·L-1,与初始发酵条件相比,提高了4.9倍.结论 该方法优化了WP-1产生FC的发酵条件,为下一步规模发酵提供了基础数据.

199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