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侧半椎板切除与对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并不稳24例

    作者:郭林新;练克俭;丁真奇;杨立民;郭延杰;陈志伸;康两期;余爱玉;刘庆军

    腰椎管狭窄并不稳定的手术治疗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目前国内外开展了一些较复杂的手术,这些手术有创伤大、费时长、出血多的缺点.为了寻求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1990年1月~1999年2月,采用一侧扩大半椎板减压、对侧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定24例,经1~7年的随访,疗效满意.

  • 应用APOFIX内固定系统结合后路融合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作者:张环照;严照明;王超平

    目的 探讨应用Apofix内固定系统后路植骨融合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 对16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采用后路Apofix内固定系统植骨融合治疗.结果 本组15例获得骨性融合,1例失随访.结论 Apofix内固定系统后路植骨融合可为寰枢椎提供可靠的稳定性,是一种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可靠方法.

  • 不同手术入路对青少年特发性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凸矫形术后椎间角变化的影响

    作者:王以朋;于斌;邱贵兴;仉建国;费琦;沈建雄;李其一;杨新宇;赵丽娟

    目的 分析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凸前路或后路矫形固定融合术后椎间角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此类患者接受前路(组A)或后路(组B)矫形固定融合手术前后侧凸Cobb角及椎间角的变化.结果 组A共30例患者,组B共12例患者.组A与组B术前、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48.9°和11.7°,44.3°和5.3°,矫形率分别为76.1%和87.7%.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18.1°和7.7°.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椎间角组A分别为3.2°、5.6°和8.2°,组B分别为3.3°、3.6°和3.2°.二组间比较,术后侧凸冠状面Cobb角、侧凸矫形率、随访时侧凸冠状面Cobb角、冠状面Cobb角丢失组B均优于组A(P=0.022,P:0.022,P=0.005,P=0.019);术后椎间角组A与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随访时椎间角组A较组B大(P=0.001),随访时椎间角丢失组A较组B多(P=0.043).结论 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胸腰段/腰段侧凸,采用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融合手术随访时椎间角及椎间角丢失优于前路手术.

  • 椎体切除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后凸的疗效观察

    作者:宋洁富;陈斌;荆志振

    目的 观察椎体切除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后凸的矫正效果.方法 2004年8月至2008年7月,采用后路椎体切除截骨矫形椎弓根钉棒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15例脊柱后凸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12~62岁,平均32.3岁;后凸角度45°~110°,平均78.5°.病因:椎体肿瘤术后3例,先天性脊柱畸形5例,创伤后脊椎后凸4例,椎体结核术后3例.受累节段:均位于胸腰段,T113例,T12 5例,L1 5例,L2 2例.椎体切除:部分切除4例,单节段切除8例,2节段切除2例,4节段切除1例.术前,术后1周、3个月、1年摄全脊柱×线片,同时行MR及CT检查.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3年,平均26个月.术后后凸角为0°~40°,平均20°,平均改善68.5°.术后患者腰痛均消失.脊髓功能:13例E级无明显变化,1例由Frankel C级恢复至D级,另1例由D级恢复至E级.8~12个月×线片示截骨融合,无一例出现钉棒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及矫正度数丢失等.结论 椎体切除截骨矫形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段,能达到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同时矫正且矫形彻底.

  •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与侧块钉棒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作者:童杰;季伟;周若舟;黄志平;刘社庭;朱青安

    目的:比较下颈椎经关节螺钉与侧块钉棒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用8具新鲜尸体下颈椎标本(C5~T1),用牙托石膏粉包埋后,通过脊柱试验机对标本施加大2.0Nm纯力偶矩,在不同测试状态下,包括完整(A组)、C5/6后方韧带复合体切除(B组)、C5~C7经关节螺钉固定(C组)、C5~C7侧块钉棒系统固定(D组),测量屈伸、侧弯及旋转方向上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在C6椎体前缘粘贴应变片,测量不同状态下椎体前柱载荷变化.结果:A组C5/6节段屈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为13.6°±1.2°、6.1°±0.5°、4.2°±1.6°;B组为14.4°±1.2°,6.4°±0.6°,4.8°±0.8°,C组为2.8°±0.7°、0.7°±0.3°、0.4°±0.1 °,D组为1.2°±0.3°、0.5°±0.2°、0.8°±0.3°,在屈伸方向上B组的ROM较A组明显增大(P<0.05),C组和D组在各方向上均较A组和B组明显减小(P<0.05);在屈伸方向上,C组与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侧弯和旋转方向上,C组和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C6/7节段屈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为12.3°±1.4°、5.5°±1.2°、2.7°±0.9°;B组为12.0°±1.3°、5.6°±1.0°、2.8°±0.9°,C组为2.9°±0.9°、0.4°±0.2°、0.4°±0.1°,D组为1.2°±0.3°、0.4°±0.1°、0.7°±0.3°,A、B两组在各方向上的ROM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屈伸方向上,C组和D组的ROM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侧弯和旋转方向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C6椎体前柱的应变在侧弯方向上较A组明显减小(P<0.05),D组在前屈、后伸、侧弯方向上较A组明显减小(P<0.05),C、D组在前屈方向上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可造成屈伸和侧弯方向上失稳,经关节螺钉固定在轴向旋转和侧弯方向上与侧块钉棒系统固定效果相似,但限制屈伸运动的能力较弱.

  • 再谈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作者:郑召民

    后路腰椎减压融合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病变的标准术式。考虑到国人椎管直径相对较小,临床实践中通常进行的后路融合是介于传统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之间的手术方式。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微创减压融合术[1],在腰椎病变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2]。
      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在操作过程中较少破坏椎旁肌附着点,使椎旁肌萎缩明显减少[3],或许可以避免术后慢性腰痛的发生。笔者对微创与开放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病变的荟萃分析结果发现,两者术后短中期疼痛症状和功能障碍改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因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微创技术究竟有没有实现其预期的疗效和优势?是否值得耗费高昂的器械费用和经历陡峭的学习曲线[4],盲目跟随“西方领航者”,来极力追求和推崇迅猛发展的这一微创技术?

  • 美国骨科医师学会第68届年会(脊柱外科部分)介绍

    作者:戴力扬

    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AAOS) 第68届年会于2001年2月28日至3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作者就这次会议中脊柱外科部分的交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1 脊柱畸形Betz等在一项多中心研究中采用一种放射学评分方法比较了前路(98例)与后路(122例)融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的疗效,结果两组畸形矫正效果无明显差别,但前路融合的范围显然要小于后路融合:前路融合组中有74%融合范围未超过L1,而后路融合组中融合范围未超过L1者只有37%.

  • 前路非融合技术治疗脊柱侧凸畸形

    作者:郑国权;张巍;张永刚

    矫形、器械内固定、前路和(或)后路融合,已经成为治疗成人脊柱侧凸的标准术式.但对于处于生长期特别是幼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过早融合势必会对脊柱生长造成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在矫形和防止畸形进展的同时,又保持脊柱正常的活动性,尽可能避免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和一些并发症的"曲轴现象"等的发生,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随着一些脊柱外科新技术的出现和开展,人们在研究后路手术的同时,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前路.

  • 前路减压内固定与后路融合术对胸腰段骨折并发脊髓损伤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未东兴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与后路融合术对胸腰段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前路组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采用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末次随访 Cobb 角度及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但两组末次随访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术与后路融合术用于治疗胸腰段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注意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均可有效恢复运动功能。

  • 不稳定Hangman骨折颈椎前后路融合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方式的对比

    作者:张沛;刘斌;吴一民;贺永雄;常志强;祝勇;于宝龙

    背景:对于Hangman骨折,采用颈前路融合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后路C2椎弓根、C3侧块钉棒置入内固定,目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颈前路融合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后路C2椎弓根、C3侧块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例Hangman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钛合金钢板置入内固定与后路C2椎弓根、C3侧块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与后路C2椎弓根、C3侧块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钛合金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与术后引流量更少(P < 0.05).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与颈椎后路手术内固定相比,颈椎前路融合植入物内固定手术治疗Hangman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颈椎功能恢复良好.

  • 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分析

    作者:于斌;夏英鹏;杜文军;李辉南;高军伟

    目的 分析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病原因及与颈椎曲度变化、脊髓后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3年采用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4例,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的患者11例设定为A组,其余63例患者设为B组.术前、术后均行MR、CT及CR明确诊断,行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index,CCI),测定C2-7Cobb角计算颈椎曲度变化量,MR矢状位测量脊髓后移量等.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术前JOA评分、C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CCI、曲度变化量、脊髓后移量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量和术后CCI之间、JOA评分改善量和脊髓后移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有较高的发生率(14.9%),术中应避免过度矫正后凸,可行预防性切开椎间孔.术后颈椎曲度及脊髓后移与神经功能恢复无相关性.

  • 后路植骨APOFIX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作者:李佑龙;刘恩志

    创伤性寰枢椎骨折脱位导致的寰枢椎关节不稳.是临床上常见的上颈椎损伤,早期可伴脊髓损伤,或随着病程进展终出现神经根刺激和脊髓压迫症状.使用Apofix内固定系统治疗此类损伤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植骨块愈合率高等优点.我们自1998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创伤性寰枢椎不稳31例,其中18例采用此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附17例体会)

    作者:卢正波;叶作明;雷廷文;古兴光;梁兵;段佳忠;陈美琴

    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3年1月以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积极谨慎的开展脊柱非融合技术

    作者:俞兴

    1911年Hibbs等首先采用腰椎后路融合技术治疗脊柱畸形病例,40余年后Smith等提出颈椎前路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脊柱融合技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退行性脊柱疾患.

  • 经颈后路椎弓根、侧块联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

    作者:王晓东;郝定均;贺宝荣;吴起宁;刘立峰;方向义

    目的探讨应用经C2-3椎弓根、侧块钛板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经牵引复位后,采用经C2-3椎弓根、侧块钛板螺钉固定方法治疗.结果随访6~23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C2椎弓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经C2-3椎弓根、侧块钛板螺钉固定术安全、有效,可大限度保持颈椎的生理功能.

  • 曲轴现象研究进展

    作者:余可谊;邱贵兴

    曲轴现象(Crankshaft Phenomenon)指骨骼未发育成熟的患者行后路脊柱融合术后,脊柱后方获得坚固融合而脊柱前方继续生长,从而脊柱畸形加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矫正度丢失、椎体旋转加重、肋骨隆起增加[1].Sanders等[2]认为曲轴现象是后路坚固的脊柱融合后,椎体的生长中心发生部分骨骺阻滞而导致的脊柱生长不平衡,从而引起脊柱畸形进展.1950年Ponseti首先报道了脊柱后路融合后畸形加剧的现象.1960年Roaf发现当脊柱的生长潜力存在显著的不平衡时,后路脊柱融合术将不能控制脊柱畸形的进展.1989年Dubousset等[1]首次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曲轴现象,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为后路坚固融合后脊柱前后方的生长潜力不对称,其严重程度与融合区域前方的生长中心数目和生长能力成正比.

  • 脊柱融合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朱悦;高伟

    脊柱融合是通过手术方法, 使两个或几个有病变的脊椎(或丧失稳定性的脊柱节段) 在生理状态下融为一体, 融合的上下两端为正常活动节段, 从而使脊柱能正常发挥功能.1911年Hibbs和Albee首先报道应用后路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等疾病,获得满意的疗效.1929年Hibbs和Swift将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脊柱退行性变,扩大了脊柱融合术应用范围.目前脊柱融合术广泛地应用在治疗脊柱退行性变,脊柱创伤和脊柱不稳定,以及脊柱畸形,并且出现了脊柱融合技术的多样性,使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多种内固定植入物的使用等.本文就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Ⅰ期前后路半椎体切除节段性内固定治疗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

    作者:王恒冰;王继孟;王延宙;张敏刚

    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是引起脊柱在矢状面和冠状面发生严重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上,对于年幼患儿多采用观察、前后路融合、凸侧骨骺阻滞等方法,由于保留了结构性畸形,治疗效果难以肯定.

  • 自体骨与异体骨在脊柱侧弯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保利;任德胜;刘方俊;熊斌;吴欣乐

    1990~1996年间,笔者对32例脊柱侧弯患儿进行器械矫形后,随机用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骨行脊柱后路融合各16例,对两种骨的使用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作者:胡新华;汪金平;唐建坤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2008年6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且资料完整者78例,按Denis分型为A型8例,B型38例,C型12例,D型7例,E型13例.影像学测量伤椎楔变指数(IVW)和后凸Cobb角.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2年,伤椎楔变指数(IVW)术前为0.61,术后为0.92,末次随访为0.89;Cobb角术前为21.10,术后为6.30,末次随访为7.00.术后1年随访时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具有许多优点,效果满意,但手术适应证有限.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