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河北汉族人群Investigator HDplex 12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作者:雷亮;徐洁;徐宁;付光平;付丽红;张晓静;李淑瑾;丛斌

    本研究对中国河北地区汉族183个健康无关个体进行12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采用QIAamp DNA midi试剂盒提取样本DNA,用Investigator HDplex试剂盒进行扩增及检测.结果在12个STR基因座共检测出167个等位基因和637种基因型,其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所调查的汉族人群12个STR基因座具有较好识别能力.

  • 法医常染色体STR分型

    作者:侯一平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是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的一类具有长度多态性的DNA序列.它由2~6个碱基对构成核心序列,呈串联重复排列,其长度多态性主要由核心序列拷贝数目的变化而产生.一般认为,人类基因组平均每6~10kb就有1个STR基因座,为法医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提供了高信息基因座的丰富来源.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产生的DNA指纹相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STR基因座产生的DNA纹印具有更高的灵敏度.STR扩增片段较短(100~300bp),对于常见含部分降解DNA的陈旧斑痕,PCR扩增STR比DNA指纹分析更容易成功.

  •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肿瘤易感性、风险评价与预防(续3)

    作者:薛开先

    上接1999年第3期封四)表5. 人类癌症的易感因素目前已发现有35种家族性癌综合征,有25种为常染色体显性,6种为常染色体隐性,还有4种遗传方式有待确定,还有一些遗传病亦易患癌,考虑到这些内容国内已有评述,本节归类简述如下.1 显性遗传综合征显性遗传综合征由单个常染色体基因所决定,例如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受累个体在青春期长出成千上万的结肠息肉,其中一部分将恶变,除非做预防性结肠切除,在30~40岁间不可逆的发展成结肠癌.决定FAP的抑癌基因是APC,定位于5q21-q22.突变APC基因携带者的后代将有50%发展FAP的危险性.FAP的发生率约是1/6 000-1/13 000. 罕见的家族性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遗传有抑癌基因P53一个缺陷的等位基因,他们有很高的乳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30岁时达50%,70岁可高达90%.约在一半的该综合征的家族中可检出P53基因的突变,大部分突变发生在P53基因的外显子5~8.这些肿瘤用放射线治疗时,增加放疗诱发二次肿瘤的机会. 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是婴幼儿恶性胚胎瘤,起源视网膜母细胞,Rb的发生率为1/3 500-1/25 000,60%的为单侧非遗传的,15%为单侧遗传的,25%为双侧遗传的,男女同样受累及,在占总数40%遗传性Rb中,约20%~30%患者为新的种系突变.决定Rb的抑癌基因为RB1,定位于13q14,有7个外显子,长度超过180 Kb,转录mRNA长约4.7 Kb,其蛋白产物约为928氨基酸,是细胞生长的调控因子,它是通过隔离细胞周期演进所必须 DNA转录因子(各种核蛋白)而发挥作用的. 近年研究较多的遗传性乳腺/卵巢癌和遗传性乳腺/其他癌综合征,分别由抑癌基因BRCA1(17q21)和BRCA2(13q21-q23)所决定,其发病率因人群不同而不同,总体上约占全部乳腺和卵巢癌的6%~10%.据估计,携带有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的妇女,有70%发生乳腺癌的风险.遗传性非息肉型结肠癌(HNPCC),是由DNA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引起,目前已鉴定的抑癌基因有hMLH1(3p21.3),hMSH2(2P22-P21),hPMS1(2q31-q33),hPMS2(7q22)和hMSH6,这种基因产物都构成多聚DNA错配修复复合体.在已研究的HNPCC家族中,90%以上的种系突变是来自hMLH1和hMSH2.上述种系突变基因的携带者80%将发生大肠癌,HNPCC约占全部大肠癌的6%~10% .2 隐性遗传综合征这一类常染色体基因隐性综合征,多因DNA修复缺陷、DNA复制时无效"校对”,以及染色体的不稳定性等增加了自发突变率,从而使缺陷基因纯合子易患癌,同时缺陷基因的杂合子在人群中的数量相当可观,其中某些缺陷基因的杂合子亦易患肿瘤,故这些综合征在肿瘤防治也有重要意义.罕见的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发病率在1/30 000~1/100 000.在地中海地区的人群中较多,约10%的纯合子少儿时期患淋巴瘤、网织肉瘤和白血病等;杂合子携带者患癌风险虽比纯合子低得多,但由于这一基因型在人群中较常见(14‰),据估计在美国与7%或更多的乳腺癌发生有关.AT综合征基因为ATM(11q22.3),互补群A、C、D和E世界性分布,A=55%,C=28%,D=14%,E=3%,这些互补组所有的突变都定位在一个基因上.应引起注意,AT患者通常对电离辐射敏感,用常规剂量的放射线治癌可能是致命的. 着色性干皮病(XP)患者的细胞,不能对UV引起的DNA嘧啶二聚体进行切除修复,该综合征已发现有7个互补组(A-G),有相应的基因XpA-XpG. 它们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已发现的各种突变多为点突变.XP发病率随人种不同而异,如美国为1/1 000 000,而日本为1/40 000.XP患者对阳光中UV过敏,在20岁前比一般人群增加2 000倍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癌的发病率,常为多发性肿瘤.第一个皮肤肿瘤发生的平均年龄为9岁,其他发生的肿瘤有黑色素瘤,肉瘤也偶有报告. 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综合征还有Bloom 综合征(BLM), 在犹太人中发病率较高,临床特点为生长障碍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免疫功能下降,1/6 BLM 患者将患白血病及各种肿瘤.BLM基因定位于15q26.1,推测是DNA解旋酶.Fanconi贫血(FA)表现为进行性骨髓衰竭,纯合子患儿多死于全血减少性疾病,幸存者常患急非淋白血病、肝细胞肝癌以及头颈部、食管等的鳞癌.已确定FA有5个互补组,5种相应基因已有3种已定位于不同染色体上.3 染色体异常病一些遗传性染色体异常病可伴有肿瘤易感性的增加,例如先天性愚型(Down氏综合征)为21染色体3体,患儿智力低下,易患多种肿瘤.与同龄儿童相比,白血病发病率高出20倍.原发性小睾丸症(Klinefetor综合征)为男性多一条X染色体,患者睾丸发育不全,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男性乳腺癌发病率几乎与女性相同.在一家族性肾母细胞癌,患者体细胞均有特异性易位t(3;8)(p21,q24)(体质性染色体异常),具有这种染色体异常的家族成员有较高的患癌风险,如该家族中有特异性易位的3名携带者,出生后6个月出现肿瘤. 遗传性癌相关基因的研究明显有助于理解非遗传、散发性癌存在的体细胞突变.通常遗传性癌和散发性癌有着类似的遗传学改变,例如引起Li-Fraumeni综合征的P53基因突变,同时存在于约一半散发性癌中.不同的是,遗传性癌已从遗传获得一个突变的基因,使一些个体处于癌变的"快车道”上,而另一些人则要通过两次体细胞P53突变,才能启动癌变,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有如种系APC基因的腺素、丙三烯、生物胺等的生物转换。Ⅱ相代谢酶能催化内、外源物质经氧化代谢产生的活性中间产物,与多种由内源性分子如谷胱甘肽、葡糖醛酸甙或硫酸2 代谢酶遗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代谢酶遗传多态性表现在酶活性和底物特异性等的差异,这是由于其构成蛋白中氨基酸组成甚至仅是个别氨基酸的改变所致,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是由编码该酶基因的多态性所决定.所谓遗传多态性,即在一确定的人群中,在同一基因位点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基因多态性不同于突变,它在人群中的出现频率比突变所能维持的要高,一般超过1%.在一些情况下多态性并不影响氨基酸的组成,但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来,基因的多态性仅对功能有中等度以下的影响.在进化过程中,若多态的等位基因对人体有显著有害的作用,会被淘汰,不可能在人类基因库中长期保持较高的频率.根据对外源物代谢的程度,遗传多态性与三类表型相关,高效代谢(extensive metabolism, EM)是正常人群的特征;低效代谢(poor metabolism,PM)使特定外源物积累,为典型的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是该位点正常等位基因突变或缺失的结果;超效代谢(ultraextensive metabolism,UEM)较正常增加了对外源物的代谢,为常染色体显性性状,是相关基因扩增的结果.这样检测代谢酶的多态性可从表型与基因型两个水平上进行检测.

  • 有父系血缘关系但排除同父异母半同胞鉴定1例

    作者:欧雪玲;孙宏钰;陆惠玲;张敏红;吴鸿彬

    不同性别的同父异母半同胞鉴定是亲权鉴定中的难点之一.近年研究[1-2]提示,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高度多态性使解决此类鉴定成为可能.笔者遇到1例11个Y-STR基因座分型结果完全相同,但检测24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时,根据遗传规律分析及用判别函数判断,均排除半同胞关系的案例,现报道如下.

  • 长沙汉族18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作者:孙佳胜;田庆花;赵霖;王俊方;毕洁;石美森

    目的 调查长沙汉族群体18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序列遗传多态性,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关系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Goldeneye?DNA身份鉴定系统BASIC,对长沙地区2004名汉族无关个体血样DNA进行扩增,3130xl基因分析仪电泳分析,GeneMapper?ID v3.2软件分析等位基因片段大小.统计分析18个STR基因座的频率数据和群体遗传学参数(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个体识别率、多态信息含量),采用Cervus 3.0计算累积个体识别率、三联体非父排除率和二联体非父排除率,采用Arlequin v3.5进行各基因座Hardy-Weinberg平衡及连锁不平衡检验,并与其他地区已有人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长沙汉族各基因座个体识别率为0.7836~0.9879,多态信息含量为0.5494~0.9145.累积个体识别率、三联体非父排除率和二联体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9999999999999999999998652、0.999999979和0.999988325.根据Nei的DA遗传距离发现,长沙汉族与湖南汉族遗传距离近(0.0141),与新疆哈萨克族的遗传距离相对远(0.0418).结论 这18个STR基因座在长沙汉族群体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研究不同民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对了解他们的起源、迁移以及相互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 15个常染色体和10个Y-STR基因座复合扩增试剂盒的研发

    作者:董研;林双双;曹禹;吴微微;黄书琴;郑卫国;李发院;葛斌文;郭育林;周怀谷

    目的:建立法医物证学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综合检测的方法。方法选择常用的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和Y染色体STR基因座,设计复合扩增引物,形成五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结果开发出一个五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可同时对15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1个性别基因座和10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进行分型检测。结论15个常染色体STR加10个Y染色体STR检测试剂盒结合毛细管电泳凝胶进行STR分型,结果准确可靠,在法医学案件检验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南昌汉族人群DYS19、DYS390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作者:龚志强;孙小妹;刘炯;许小明;冯琼;凌思群;傅国平;邱慈梧

    Y染色体呈父系遗传,所有基因座之间存在连锁关系,而且Y-STR基因座在不同人群的差异远远高于常染色体基因座.故Y-STR基因座分析在单亲父子对或可疑父亲缺席的父权鉴定及混合检材(精液与阴道液)的检验中以及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的特殊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 常染色体及 Y染色体 STR分型技术在检案中的应用

    作者:刘超;李越;王穗保;李红霞

    荧光标记 STR分型技术所需检材量少,对陈旧、腐败检材适用性强,结果准确、灵敏度高,而 Y染色体 STR分型技术为男性特有,且 Y染色体 STR基因座不与其他染色体发生交换,在一些特殊案件的侦破中,联合应用常染色体及 Y染色体 STR分型技术往往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结合一典型系列案例进行分析,对案件检材提取、检验结果及应用价值等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 DNA检验技术在同类案件中的应用价值。

  • 黑斑息肉病并发急性肠梗阻3例

    作者:严志龙;何向蕾;沈迎春;梅绍前;陈军;胡世杰

    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 syndrome,PJ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较为少见,我们1995~1999年收治PJS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 一例遗传性多发性肋骨骨软骨瘤报道

    作者:李晓娇;章拔俊;邹华钦

    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单发性骨软骨瘤又称外生骨疣、孤立性骨软骨外生骨疣[1],是骨软骨瘤的常见类型,骨软骨瘤的发病率占良性骨肿瘤的38.5%,占全部骨肿瘤的12%。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常见,约占50%。少数见于掌骨、跖骨干骺端,发生在扁骨的少见。骨疣通常发生在膝关节(70%)、肱骨(50%)、前臂(50%)、肩胛骨(50%)、踝关节(25%)等部位,呈对称性分布。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ereditary multipleexostoses,HME)又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并具有遗传异质性。HME 以多发性外生性骨疣为特征,常见于长骨干骺端。较少发生于扁骨。本例发生于肋骨,更是罕见,其临床表现多样,临床上很容易误诊。发生于肋骨体部的骨软骨瘤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多以发现胸壁肿块就诊,亦可出现其他症状如自发性血胸[2]。骨软骨瘤多发生于10~20岁,骨软骨瘤少数可有恶性变,一般发生于成年人,多表现为肿瘤突然生长加速,边缘不规则或模糊,钙化阴影消失等,常提示有恶性变可能。文献报道约5%~25%的骨软骨瘤可恶变为软骨肉瘤[3]。肋骨骨软骨瘤很少见,常沿肋骨体前后侧面或近前端,出现较大的有蒂的骨疣伸入胸膜腔或胸壁软组织。HME 的发病率在我国尚无报道,欧洲人群中约为1/50000~1/100000。我国湖南、湖北、山东等省均有报道。约65%~75%的患者有家族史Ⅲ,HME 外显率为95%,约90%的患者有受累的父亲或母亲,另外10%为新生突变。

  • 宝宝习惯性腹泻怎么办?

    作者:张燕

    乳糖不耐受 方月宝宝总是拉肚子,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刚查资料,乳糖不耐受症具体来说有以下五大原因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低下或缺乏,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这一类型很少见.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由于人类世代饮食习惯导致基因改变,发病率与年龄和种族有关,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机体疾病康复可后恢复正常.4.对于小儿来说,秋季多发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会引起肠胃功能的暂时低下,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持续饮奶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5.大剂量服用头胞类、内酰胺类抗菌素后也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机制——LDL-R基因突变

    作者:王思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MIM 143890)是一种为常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也是早被明确其临床和基因特征的脂代谢紊乱性疾病[1].其致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R)基因突变,引起细胞膜表面的LDL-R缺如或结构功能异常,导致肝脏对血循环LDL清除障碍,血浆胆固醇浓度升高并在组织内过度淤积,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等临床症状[1,2].

  • Pentz-Jeghers综合征并肠套叠一例报道

    作者:姚怡然;姚旗

    Pentz-Jeghers综合征(PJS)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它具有家族性、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及胃肠道多发息肉这三大临床特征。该病发病率为1/20万-1/5万,临床少见,而并发肠套叠需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更少,2015年我科收治并外科手术一例,现报道如下。

593 条记录 30/30 页 « 12...2223242526272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