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酒量先天定 后天练伤身

    作者:董绍军

    如今要立足社会,喝酒难,不喝更难,尤其是岁末年初的各种应酬,更是考量一个人酒量大小的关键期.有的地方的人喝啤酒厉害,有的是喝白酒厉害.大家认为,酒桌上一喝脸就白的人酒量肯定不行;面不改色的解酒能力一般;沾酒即满面通红的人潜力无穷.其实,酒量大小与人种、个体代谢酶等因素相关,一般而言, "脸不变色"的人能喝,脸红者却能打"持久战".酒量多是因个体而定,无法后天练就,一旦练成之日也即潜在伤害大之时.

  • 我国锰毒性研究现况

    作者:胡存丽;邵文

    锰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作为某些代谢酶的组成部分或酶的激动剂,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但摄入过量的锰,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工业生产中,锰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并对人的神经、免疫、生殖等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我们拟就近期锰对各主要系统毒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概括,并着重阐述了锰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 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氯乙烯作业工人DNA损伤的关系研究

    作者:冀芳;朱守民;孙品;王威;李俊;柴尚健;夏昭林

    目的 探讨Ⅰ相、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氯乙烯(VCM)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 应用彗星实验测定87名VCM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并采用病例一对照设计,按彗星发生率将工人分为DNA损伤组和对照组.用PCR-RFLP法测CYP2E1(rs3813867)基因多态;PCR法测GSTT1、GSTM1缺失情况;应用TaqMan PCB分析技术判定GSTP1(rs947894)、CYP1A1(rs1048943,rs4646903)和UGT1A6(rs6759892,rs1105879,rs4124874,rs3755319,rs887829,rs4148323)基因型.结果 经X2检验,CYP2E1基因rs3813867 clc1和clc2+c2c2基因型、GSTP1基因瑁947894 AA和AG+GG基因型及UGT1A6基因rs1105879AA和Ac+cc基因型在DNA损伤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29.P=0.004和P=0.00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携带GSTP1基因rs947894 AG+GG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从基因型个体DNA损伤的风险性升高(OR=13.393,95%CI:2.410~74.431,P<0.01);携带UGT1A6基因rs1105879 AC+CC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从基因型个体DNA损伤的风险性降低(OR=0.064,95%CI:0.006~0.637,P<0.05).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UGT1A6基因TCCTAG单倍型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高于DNA损伤组(P<0.05).结论 携带GSTP1基因ra947894 AG或GG基因型和UGT1A6基因rs1105879从基因型的个体发生DNA损伤的风险增高,它们可能为氯乙烯致DNA损伤的易感人群.而UGT1A6基因TCCTAG单倍型对氧乙烯中毒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MPO、NQO1、GSTP1和UGT1A6基因多态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关系

    作者:孙品;张忠彬;万俊香;邵敏华;卢大儒;金锡鹏;夏昭林

    目的 探讨MPO、NQO1、GSTP1和UGT1A6基因多态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68名苯中毒工人为病例组,268名接触苯而没有中毒表现的工人为对照组.应用TaqManPCR分析技术判定MPO(rs7208693),NQO1(rs1800566),GSTP1(rs947894)和UGT1A6(rs6759892,rs1105879,rs4124874,rs3755319,rs887829和rs4148323)基因型.结果 携带GSTP1基因rs947894 G等位基因个体患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比AA基因型个体降低0.657倍(95% CI 0.434~0.994,P=0.046);携带MPO基因rs7208693 A等位基因人群中,UGT1A6 rs6759892 G等位基因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是TT基因型的2.702倍(P=0.024),UGT1A6 rx1105879 C等位基因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是TT型的2.619倍(P=0.035).在饮酒人群中,携带NQO1基因rs1800566 TT基因型个体慢性苯中毒的发病风险较携带CC和CT基因型个体增加9.000倍(95% CI 1.460~55.478,P=0.021);在吸烟人群中,带NQO1基因rs1800566 TT基因型个体慢性苯中毒的发病风险较携带CC和CT基因型个体增加7.000倍(95% CI 1.555~31.575,P=0.012).单倍型分析显示,本人群携带UGT1A6基因TACGGG单倍型个体慢性苯中毒的发病风险是携带TAATGG单倍型个体的1.446倍(OR=1.446,95% CI 1.005~2.080,P=0.046).结论 同时携带MPO基因rs7208693 A和UGT1A6基因rs6759892 G或rs1105879 C等位基因型个体对苯中毒易感;携带NQO1基因rs1800566 TT基因型且同时吸烟或饮酒的个体对苯中毒易感;携带UGT1A6基因TAATGG单倍型个体可增加慢性苯中毒的发病风险;GSTP1基因多态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 氯乙烯染毒大鼠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和肝损伤

    作者:王爱红;朱守民;周元陵;孙玥;金复生;夏昭林

    目的研究氯乙烯(VCM)染毒大鼠代谢酶活性和肝损伤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探索血清、肝组织VCM代谢酶活性变化与肝脏损伤间的关系.方法大鼠染毒12周,分别在第3、6、9和12周处死动物,代谢酶活性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肝功能生化指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光镜、电镜检测染毒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VCM代谢酶ALDH、CYP2E1和GSTs活性随染毒时间和剂量的增加发生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P与血清ADH的活性呈负相关(r=-0.649);血清GSTs、ADH的活性分别与肝组织中GSTs、ADH活性呈正相关(r-=0.439、0.508,P<0.05).结论VCM致肝损伤程度可能与代谢酶活性有关,肝脏代谢酶变化是VCM引起机体损害的早期较敏感指标.

  • 氯乙烯接触工人DNA损伤与代谢酶基因多态关系研究

    作者:朱守民;程蔚;都凤仁;王爱红;夏昭林

    目的探讨氯乙烯(VCM)所致DNA损伤与VCM代谢酶多态间的关系. 方法彗星实验测 DNA损伤,并按DNA损伤情况将工人分为DNA损伤组和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设计,PCR-RFLP测CYP2E1 c1/c2、mEH4 His139Arg基因多态;PCR法测GST T1、GST M1缺失情况. 结果 CYP2E1 c1c2和c2c2基因型与DNA损伤显著相关(P<0.01).累积接触剂量高和低的个体同时具CYP2E1 c1c2/c2c2基因型,其DNA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OR 4.92, 95%CI 1.35~13.85和OR 2.57, 95%CI 1.01~6.59).结论 VCM累积接触剂量和代谢酶CYP2E1基因型与VCM诱导的DNA损伤有关.

  • 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与儿童白血病遗传易感性

    作者:朱人;夏昭林

    儿童白血病是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个体对致癌物代谢以及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差异,可能是肿瘤遗传易感性的重要基础.本文对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与儿童白血病遗传易感性研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 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

    作者:叶新平;彭涛;黎乐群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个体对致癌物代谢以及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差异,可能是肿瘤遗传易感性的重要基础.本文对毒物代谢酶(CYP、NAT、GST、EH、ALDH)和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hOGG1、XPD)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 青秦液在高尿酸血症比格犬体内相关活性的研究

    作者:苗亮;于秋影

    目的:研究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比格犬体内相关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比格犬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青秦液组.采用灌服巯嘌呤及乙胺丁醇进行造模;秋水仙碱组按0.15mg/(kg·日)灌服秋水仙碱;青秦液组给予5g/(kg·日)青秦液灌胃.采用磷钨酸法测定血尿酸和尿尿酸,采用酶比色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的含量.结果:秋水仙碱及青秦液均具有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比格犬血尿酸水平的作用,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高尿酸血症比格犬血ADA活性作用方面,秋水仙碱组及青秦液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青秦液组比格犬血ADA含量明显低于秋水仙碱碱组(P<0.05);秋水仙碱组及青秦液组比格犬血XOD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青秦液具有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比格犬血尿酸水平及血ADA、XOD活性的作用;在降低高尿酸血症比格犬血ADA活性作用方面,青秦液组明显优于秋水仙碱组.

  • 多环芳烃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发生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凯;袁悦

    神经管缺陷是一种致死致残性出生缺陷,在总出生缺陷中占很高比例.多环芳烃是一类来自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持久性污染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新近有研究发现,母亲体内高多环芳烃水平会增加胎儿患神经管缺陷的风险.本文从多环芳烃的来源、人体的暴露途径、体内的代谢过程、多环芳烃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多环芳烃暴露标志物的关系、与胎儿神经管缺陷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人群基因多态性及相关疾病

    作者:潘尚霞;杨淋清

    个体对外源化合物代谢的差异取决于代谢酶(如CYP450、GSTs)重要基因位点的DNA序列不同(多态性),这些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酶的表达水平、结构、催化能力等方面.因此,影响着不同个体对包括环境污染物在内的外源化合物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易感性.目前,生物转化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疾病的易感性是分子毒理学研究热点之一.

  • 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多态与疾病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作者:曹燕燕;边建超

    环氧化物水解酶(epoxide hydrolase,EH)是参与外源性化学物质体内生物转化第二时相反应的一种重要代谢酶.编码该酶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即基因多态,使其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发生相应改变.EH基因多态导致个体对环境中毒物或致癌物的易感性不同,从而发生疾病的危险性亦不同.关于EH基因多态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报道,现综述如下.

  • 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伟英;赖百塘;湛秀萍

    目的探讨Ⅰ相代谢酶CYP1A1、2E1、2D6和Ⅱ相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吸烟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技术,检测217例肺癌患者和200例对照CYP1A1、2E1、2D6和GSTM1基因型频率分布以及与吸烟的关系.结果肺癌组GSTM1缺陷型频率为58.5%,与对照组(4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CYP1A1、2E1、2D6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GSTM1有协同作用,与CYP1A1、2E1、2D6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吸烟和GSTM1缺陷型均是肺癌的危险因素,GSTM1缺陷型有吸烟行为的人更易患肺癌,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 大肠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Meta分析

    作者:蒋沁婷;陈坤

    大肠癌(CR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参与其演变过程的代谢酶系主要有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N-乙酰基转移酶(NATs)、细胞色素P450(CYP)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 大肠癌环境暴露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陈坤;金明娟;蒋沁婷;赵玉婉;马新源;张扬;沈毅;裘炯良;姚开颜;李其龙;范春红;宋亮;何寒青

    大肠癌即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2002年在世界范围内,以1 023 152例新发病例数居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占恶性肿瘤总发病例数的10.38%;我国新发病例为150 656例,死亡89 102例,分别居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五和第六位,其5年现患病例数居恶性肿瘤第三位(WHO IARC 2002).

  • 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Rsa Ⅰ/Pst Ⅰ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肺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王方;杨海燕

    肺癌是一种由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素疾病[1].暴露相同的环境因素,其结局不尽相同,说明不同个体对环境致癌物具有不同的易感性.代谢酶的多态性影响个体对肺癌的易感性,有报道称细胞色素P450 2E1(CYP 2E1)基因CYP2E1 Rsa Ⅰ/Pst Ⅰ变异对中国人肺癌发生起保护作用,携带c1/c2或c2/c2的个体发生肺癌的危险性与c1/c1个体相比明显降低[2-4].

  • 人群DNA修复能力及评价方法

    作者:朱益民;来茂德

    据估计,人类约90%的肿瘤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起作用. 大多数环境致癌物是前致癌物,须经体内代谢活化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这些中间活性产物与生物大分子特别是DNA共价结合引起各种DNA损伤.如果不能及时予以修复,使损伤积累至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癌基因活化和抗癌基因的失活,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机体DNA修复能力是除了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外,影响机体肿瘤易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 154 穿心莲对小鼠与肝外致癌物代谢酶的调节及其抗氧化作用

    作者:

  • 电针对颈椎病模型大鼠椎间盘细胞外基质胶原和代谢酶活动的影响

    作者:廖军;张乐;柯玫瑰;徐腾

    目的:观察电针“大椎”穴对颈椎病模型大鼠椎间盘细胞外基质(ECM)及胞内Ⅱ型胶原(COL-Ⅱ)、Ⅴ型胶原(COL-Ⅴ)、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颈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莫比可组,每组7只.建立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电针组取“大榷”穴,每次治疗30 min,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d,共治疗2个疗程;莫比可组给予莫比可片每日0.75 mg/kg灌胃治疗,共治30 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椎间盘中ECM、COL-Ⅱ、COL-Ⅴ、MMP-13、TIMP-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ECM、COL-Ⅱ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1),COL-Ⅴ、MMP-13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P<0.05);电针组、莫比可组ECM、COL-Ⅱ较模型组增多(P<0.01),COL-Ⅴ、MMP-13较模型组减少(P<0.01,P<0.05);各组TIMP-1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针“大椎”穴治疗颈椎间盘退变的机制可能与调控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系统有关.

  • 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孟凤仙;刘世菊;张继胜;郝桂香;陶晓华;刘慧;孙华;倪青;张润云;宋金玲

    目的 观察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采用灌服腺嘌吟及乙胺丁醇进行造模.阳性药组按0.09 mg/kg体重灌服秋水仙碱;大剂量组给予5 g/(kg·d)青秦液灌胃,中剂量组给予2.5 g/(kg·d)青秦液灌胃;小剂量组予1.25 g/(kg·d)青秦液灌胃.采用磷钨酸法测定血尿酸和尿尿酸,采用酶比色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的含量.结果 秋水仙碱及青秦液均具有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癌大鼠血尿酸水平的作用,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高尿酸血癌大鼠血ADA活性作用方面,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青秦液中、小剂量组大鼠血ADA含量明显低于阳性药组(P<0.05);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大鼠血XOD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 青秦液具有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癌大鼠血尿酸水平及血ADA、XOD活性的作用;在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ADA活性作用方面,青秦液中、小剂量组明显优于阳性药组.

206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