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永存左上腔静脉起源心房颤动消融致延迟性心脏压塞一例

    作者:王新华;刘旭;施海峰;谭红伟;韩冰;姜伟峰;周立;杨国澍;刘玉岗;王远龙

    永存左上腔静脉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在无其他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的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3%.与其他入心大静脉类似.永存左上腔静脉有心肌袖分布,因此也可能导致房性心律失常.然而因其发生率较低,左上腔静脉起源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报道少见,其安全性有待评价.现报道一例左上腔静脉起源房颤消融导致延迟性心脏压塞的治疗经过.

  • 兔肺静脉心肌袖组织学特性研究

    作者:王晞;黄从新;江洪;杨波;李庚山;王腾

    近年来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技术的开展,发现大多数阵发性房颤起源于肺静脉入口近段[1-4],提示肺静脉在房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心房不同部位刺激在显示肺静脉电位中的作用

    作者:尹晓盟;杨延宗;高连君;刘少稳;杨东辉;林治湖

    肺静脉内的心肌袖组织在心房颤动(房颤)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已成为房颤非药物疗法中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在术中清晰准确地显示肺静脉电位(pulmonary vein potential,PVP),是成功电隔离肺静脉和正确判断手术终点的关键之一,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部位心房刺激在其中的作用.

  • 人上腔静脉心肌袖的形态学观测

    作者:刘朔;杨延宗;高连君;孙雷;郑仁恕;林治湖;刘莹

    目的 观察人上腔静脉心肌袖的大体解剖及形态特征,为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例非心脏原因死亡的尸检标本,取出心脏,置于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1周以上进行取材.取上腔静脉,经酒精脱水,石蜡包埋,分别作纵向和横向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选取部分标本进行Masson染色和PGP 9.5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HE染色结果,上腔静脉壁内有心肌细胞的延伸.(2)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上腔静脉肌袖组织中,纤维结缔组织呈蓝色,心肌细胞、神经纤维和神经节呈棕红色.(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上腔静脉的肌袖细胞处存在PGP 9.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结论 人上腔静脉壁内有心肌袖的存在,是发生心律失常的结构基础.上腔静脉有丰富的自主神经纤维分布,可能引起肌袖细胞的电生理特征发生改变.

    关键词: 上腔静脉 心肌袖
  • 肌袖性心律失常--对一种特殊类型房性心律失常的重新认识

    作者:杨延宗;杨东辉;刘少稳;高连君;夏云龙;林治湖

    目的总结31例起源于肌袖的房性心律失常(AAR)患者的心电图和心电生理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以及重新认识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1例AAR患者,年龄(54.1±10.9)岁,病史0.5~20(7.4±4.8)年.所有患者均服用过3种以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6例曾转变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全部病例多次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及Holter,13例记录了食道心电图,15例行心电生理检查.结果各种心电图记录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AAR并存.全部病例均有房性早搏,房性早搏24 h总数可达数百至数万个,13例存在P波异常,12例有房性心动过速,21例有心房扑动,27例有心房颤动,7例同一份心电图上有4种AAR并存(紊乱心房律).行心电生理检查的15例患者中11例AAR起源于肺静脉(起源点17个,其中右上肺静脉8个,左上肺静脉7个,左下肺静脉2个),2例起源点在上腔静脉,2例不能确定起源点.心电生理检查证实AAR有触发和驱动两种机制,可交替出现,并有两种AAR的相互转化.结论起源于肌袖的AAR有共同的心电图和心电生理特点,重新认识它们对其诊断、处理、预后有重要意义.但对AAR仍存在较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探讨.

  • 关于入心大静脉肌袖电活动与触发性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思考

    作者:杨延宗

    随着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房颤)成功率的不断提高,入心大静脉肌袖(心肌袖)的电活动与房颤尤其是阵发性房颤之间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已证实,心肌袖的肌纤维分布特征、缠绕方式和组织学特点是形成其各种电活动的解剖学基础[1],但为什么起源于心肌袖(主要是肺静脉肌袖)的电活动与阵发性房颤之间有如此明确的关系,一直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们在对房颤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大静脉电隔离治疗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临床和心电生理现象,从而引发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 山羊肺静脉心肌袖解剖学观测

    作者:李炳宪;申彪;马建军;孟强;陈现杰

    目的 观察山羊肺静脉心肌袖的形态特征,为异位房颤动物模型提供形态资料.方法 解剖30例山羊肺静脉,充分暴露心肌袖,进行形态学观测.结果 30例羊心均出现肺静脉心肌袖,其中斜形47.6%,环形40.9%,纵形11.5%.右上、右下、左下、左上肌袖厚度分别为0.46±0.14mm、0.35±0.16mm、0.35±0.11mm、0.37±0.13mm,长度分别为10.75±3.15mm、9.46±2.20mm、11.41±2.87mm、9.20±2.88mm.结论 30例山羊肺静脉心肌袖出现率为100%,可能与局灶性房颤的发生有关.

  • 山羊与家猪肺静脉心肌袖比较解剖学观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建军;王前程;孟强;张小燕;薛冰;关永强;申彪;郭志坤

    羊心、猪心与人心在形态学有相似之处,制备羊心或猪心心脏的病变模型,可为研究人心的各种病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查阅近十年文献,未见羊心和猪心肺静脉心肌袖比较大体解剖的有关报道.本研究对30例山羊和30例家猪肺静脉心肌袖的长度和厚度进行了测量和对比,旨在为临床选择较适宜的实验模型动物提供参考.

  • 心房颤动对肺静脉肌袖结构影响的研究

    作者:马骁;张薇;杨贵荣;钟明;黎莉;张运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时肺静脉肌袖结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健康杂种犬17只,随机分为心房颤动组(11只)和对照组(6只),应用快速心房起搏建立慢性房颤动物模型,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研究犬右上肺静脉的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犬相比,AF犬肺静脉肌袖内心肌细胞增大、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小不甚规则,核异型性明显,细胞内可见肌纤维断裂;心肌纤维之间连接组织积聚,使心肌细胞之间的间隔增宽.从左心房到肺静脉方向,心肌袖组织逐渐变薄,末端肌束被纤维组织隔离.心肌袖内可见肌纤维方向突然改变,心肌细胞在长轴切片上显示为横断面,而在短轴切片上显示为纵切面.AF犬肺静脉肌袖内胶原组织较对照犬明显增多,排列紊乱,分布不均匀,围绕单个心肌细胞的胶原纤维网减少或断裂.结论:肺静脉肌袖结构的特殊性及其结构重构可能是形成肺静脉局部微折返的组织学基础,是AF发生和维持的重要机制.

  • 家猪肺静脉心肌袖的形态学观测

    作者:党波;申彪;郭志坤;陈现杰;陈志国;马建军

    目的观测家猪心脏肺静脉心肌袖的大体解剖及形态特征,为异位房颤的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解剖30例家猪心脏,显示肺静脉心肌袖,观测其形态、厚度及长度,并测量肺静脉的直径及壁厚度.结果家猪肺静脉近心房端的表面有肌袖绕行,其出现率为97%.右下、右上、左上、左下肺静脉肌袖长度平均分别为19.04±4.12 mm、16.59±3.85 mm、16.34±3.88 mm、15.11±6.11 mm;肌袖厚度平均分别为0.81±0.48 mm、1.10±0.59 mm、1.10±0.59 mm、0.52±0.28 mm;肺静脉壁厚度平均分别为0.17±0.05 mm、0.26±0.17 mm、0.19±0.09 mm、0.16±0.08 mm;肺静脉直径平均分别为12.13±2.44 mm、10.24±2.07 mm、11.23±2.09 mm、6.83±2.50 mm.结论家猪肺静脉心肌袖出现率高,是制作局灶性房颤模型的理想动物.

  • 猪肺静脉心肌袖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陈现杰;方玉娟;李雪娟;张圣旭;耿荣萍;刘红军;张剑凯;文小军

    目的 对猪肺静脉心肌袖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寻找可能引起局灶性心房颤动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成年家猪肺静脉心肌袖取自12只家猪心脏,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猪肺静脉心肌袖组织分2~3层,随肺静脉的延续逐渐由环行变为斜行、纵行,在末端由结缔组织分隔包绕,呈卷曲散在分布.结论 猪肺静脉心肌袖组织在肺静脉壁上的特征性分布,为局灶性房颤的发生提供了形态基础.

  • 山羊肺静脉心肌袖解剖学观测

    作者:孟强;马建军;申彪;王前程;张小燕;薛冰;关永强;蒋嗣斐

    目的观察山羊肺静脉心肌袖的形态特征,为异位房颤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山羊肺静脉,充分暴露心肌袖,进行形态学观测.结果30例羊心均出现肺静脉心肌袖,其中斜形47.6%,环形40.9%,纵形11.5%.右上、右下、左下、左上肌袖厚度分别为0.46±0.14mm、0.35±0.16 mm、0.35±0.11mm、0.37±0.13 mm;长度分别为10.75±3.15 mm、9.46±2.20 mm、11.41±2.87mm、9.20±2.88 mm.结论山羊肺静脉心肌袖出现率为100%,4支肺静脉中以右上肺静脉直径大.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大静脉肌袖电活动特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延宗;黄从新;高连君;张树龙;杨东辉;夏云龙;李世军;林治湖

    总结和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内电生理标测中肺静脉和上腔静脉内肌袖电活动的特征,及其与房颤的关系.选择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126例,用环状标测电极行肺静脉和/或上腔静脉电生理标测,分析引起房性心律失常时肌袖内的电活动类型、频率、发作方式及其与房颤之间的联系.结果:有50例(39.7%)经心电生理标测证实其房性心律失常与大静脉肌袖的自发电活动相关.共标测心脏大静脉354根,心律失常相关大静脉59根,包括肺静脉49 根、上腔静脉10根.电活动类型呈现单一或连发电活动38根,呈短阵性快速电活动8根,呈连续快速(>300次/分)电活动27根,呈连续较慢电活动(<100次/分)2根.房颤的发生均与静脉肌袖内连续快速的、规律或紊乱的电活动对心房的引发有关.结论:根据房性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大静脉肌袖内电位的特征以及与心房电位的关系,可以明确判定房颤的相关肌袖.同一根大静脉肌袖可表现为2种或2种以上的电活动类型,其中以单一和连续快速电活动多见,房颤均为静脉肌袖内的连续快速电活动所引发,而非单一房性早搏诱发.

  • 阵发性心房颤动局灶消融后复发病例的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

    作者:刘莹;杨延宗;夏云龙;刘少稳;高连君;杨东辉;林治湖

    对肺静脉内点消融治疗术后随访22±11.1个月内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发病例,在Lasso标测导管指引下,进行再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探讨点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后复发的机制,并对再次经验性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5例患者共接受心内电生理标测和电隔离治疗6次(一例行第二次电隔离),除一例行右下肺静脉靶肌袖的电隔离外,其余病例均进行了经验性全部大静脉的电隔离,共电隔离心脏大静脉15根,其中肺静脉13根、上腔静脉2根,即刻电隔离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1.8±8.9个月,均无房颤复发.因此,对于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点消融后复发病例进行经验性全部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可以满意控制房颤的发作.

  • 与肌袖电活动相关的短阵心房扑动的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研究

    作者:杨延宗;黄从新;刘少稳;高连君;杨东辉;林治湖

    选择体表心电图表现为短阵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例,结合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大静脉肌袖电隔离的结果,探讨短阵房扑与心脏大静脉肌袖和房颤的关系.23例阵发性房颤,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表现为短阵发作的房扑的患者入选本研究,23例中有17例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标测,有14例标测到短阵房扑和房颤,其中单纯短阵房扑发作8例,短阵房扑触发房颤6例,均提示短阵房扑为起源于大静脉肌袖的快速电活动所驱动,其中肺静脉10根,上腔静脉4根,均进行了相关肌袖的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成功13例.结论:短阵房扑的发生机理是大静脉肌袖的快速电活动所驱动,这种机制与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短阵房扑可能是房颤由肌袖电活动触发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是治疗这一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 腔静脉作为研究大静脉电隔离作用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罗杰;黄定九;陈润芬;徐俊;周笙珩;周玮;顾达兵

    研究腔静脉的电生理特性和组织学特点看其是否可作为研究肺静脉电隔离作用的简便易行的模型.选择10只杂种犬为研究对象,记录犬腔静脉的电活动,在距腔静脉-心房交界处2 cm和1 cm的部位行电生理检查;检查后分别取腔静脉-心房交界处、距交界处2 cm和1 cm的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①犬上腔静脉内均可记录到A波,在距上腔静脉-心房交界处2 cm部位起搏能夺获心房;只有20%的下腔静脉在距下腔静脉-心房交界处1 cm可记录到A波,起搏能夺获心房.②组织学检查显示腔静脉近心端的中膜层主要由心肌纤维所构成,形成环行结构,心肌纤维在上腔静脉的延伸约2~3 cm,在下腔静脉则为1 cm左右,然后逐渐减少消失.结论:腔静脉内能记录到A波,起搏能夺获心房,组织学结构类似肺静脉的心肌袖结构.所以,腔静脉可作为研究肺静脉电隔离作用的模型,尤其是上腔静脉.

  • 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内向整流性钾电流特性及异丙肾上腺素对其影响

    作者:王晞;黄从新;江洪;杨波;王腾;陈葵

    肺静脉与心房连接处有心肌组织向远端延伸,形成心肌袖.近来研究发现大多数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异位兴奋集中在肺静脉肌袖,认为肺静脉肌袖可能因触发活动、自律性增高或微折返机制触发房颤.本实验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获得兔肺静脉肌袖单个心肌细胞,选择边缘整齐、横纹清晰、无颗粒的细胞,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细胞内向整流性钾电流(Ik1)的特性.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大静脉肌袖电活动特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延宗;高连君;刘少稳;杨东辉;夏云龙;李世军;林治湖

    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一直缺乏有效药物,使得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渐受重视,尤其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多数阵发性房颤与来肺静脉和/或腔静脉壁心肌袖(myocardial sleeve)的自发电活动对心房的触发有关,利用外科和导管消融技术隔离大静脉肌袖来根治房颤的方法更加受到关注.然而对大静脉肌袖内自发电活动的类型、特征以及触发房颤的形式等的研究较少.

  • 兔上腔静脉心肌袖细胞电生理特性的研究

    作者:李鸥;杨新春;刘秀兰;段琦;宋艳东

    目的近年来人们发现局灶性异位搏动是触发心房颤动的重要机制之一,即局灶性房颤.有资料显示腔静脉的异位冲动可致局灶性房颤.

  • 舒适护理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

    作者:唐思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研究发现房颤的触发是因为与心房相连的大静脉上的"心肌袖"发放快速电冲动,频率快而且不规整,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另外房颤的持续与心房自身重构也有关.射频消融治疗采用导管电极在环肺静脉口消融,形成大静脉与心房的"电隔离",或加上在心房内的某些线形消融,可以达到根治房颤目的.尽管手术创伤小,不少患者仍会出现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及生理上的不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后.2012年,我科为42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提供全程的舒适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