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房肌葡萄糖转运体-3的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风险的影响

    作者:孙殿珉;郑哲;杨克明;袁昕;张士举;李岩;王巍;唐跃;孙寒松;宋云虎;王立清;魏华;樊红光;刘立群

    目的 分析心房组织葡萄糖转运体-3(GLUT3)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新发房颤(POAF)的相关性,并评估影响GLUT3水平的风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入选79例窦性心律且接受冠脉搭桥的冠心病患者,其中22例患者出现术后新发房颤.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资料,在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保存备分析.POAF由心电图评定,而且必须有抗心律失常治疗.GLUT3的在心肌组织中的浓度用ELISA方法 测定.对可能与GLUT3有关的诸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分析GLUT3与POAF的相关性和影响GLUT3水平的风险因素.结果GLUT3水平在发生术后房颤的患者组中明显较低,与POAF明显相关(P<0.05).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低GLUT3水平与糖尿病明显相关(95%CI,8171.804-12402.757;P<0.05).结论 心房肌组织GLUT3水平低的患者存在更多术后新发房颤的风险.心房肌组织能量代谢障碍是导致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可能机制.

  • 心房肌线粒体功能异常增加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风险

    作者:张芃;孙殿珉;郑哲

    目的 分析心房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 α(PGC-1 α)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新发房颤(POAF)的相关性,并评估影响PGC-1α水平的风险因素.方法 入选79例窦性心律且接受冠脉搭桥的冠心病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在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POAF由心电图评定,而且必须有抗心律失常治疗.PGC-1α在心肌组织中的水平用ELISA方法测定.结果 发生术后房颤的患者(n=22)的心房组织中,PGC-1α的蛋白和转录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维持窦性心律患者(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GC-1 α(OR 0.407 [95%CI 0.191-0.850])、糖尿病(OR 1.608 [95%CI 1.243-1.971])与POAF明显相关(P<0.05).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低PGC-1 α水平与糖尿病史显著相关(P<0.05).结论 心房肌组织PGC-1 α水平低的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风险显著增高.心房肌组织线粒体功能异常是导致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可能机制.

  • 左心瓣膜手术同时行不同方法的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葛振伟;程兆云;王保才;胡俊龙;赵子牛;乔刚;权晓强

    目的:观察总结单纯线成形和置入人工成形环的三尖瓣成形方法的临床中、远期效果。
      方法:合并左心系统瓣膜病变的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677例,与左心瓣膜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左心瓣膜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MVR)356例、二尖瓣成形(MVP)98例、MVR+主动脉瓣置换(AVR)181例,冠脉旁路移植(CABG)+MVR15例、CABG+MVP 27例。其中采用单纯缝线瓣环成形的共353例,置入人工成形环的共324例;观察比较术后2年及2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心脏超声随访资料。

  • 肿瘤切除联合同期心脏手术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波;肖锋;李岩;张明礼

    目的 总结肿瘤切除联合同期心脏手术的经验.方法 从2000年至2007年,我科共实施肿瘤切除联合同期心脏手术18例,其中根治性肾切除7例,肺癌根治4例,肺楔形切除3例,食管贲门癌根治2例,子宫及卵巢切除2例.同期心脏瓣膜置换1例,冠脉旁路移植(CABG)16例.体外循环3例,非体外循环15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院内死亡,1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经引流痊愈.随访6~80个月,术后远期4例死亡,1例死于心肌梗死,3例死于癌扩散.本组术后1,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和70.9%.结论 肿瘤切除联合同期心脏手术安全可行,远期效果可能与肿瘤自身生物学行为相关.

  • 作者:

    关键词: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

    作者:王怀斌;甄文俊;马玉健;欧阳小康;佟宏峰;孙耀光;张春李;高莲红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研究其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15例接受OPCAB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浆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相关抗体的浓度.结果术前各项观测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术中升高(T3:76.8±11.1 vs 96.6±8.3,P<0.05;T4:7.3±0.7 vs 10.5±1.8,P<0.05),术后逐渐下降,到术后第1日降至低(T3:76.8±11.1 vs 38.8±6.9,P<0.01;T4:7.3±0.7 vs 5.4±0.9,P<0.05),以后逐渐回升.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术中变化不明显,术后逐渐升高,到术后第3日达高峰(43.2±16.6 vs 81.2±27.0,P<0.01),此后开始下降.促甲状腺素(TSH)术中逐渐下降,到术后第1日降至低(1.3±0.5 vs 0.4±0.3,P<0.01),术后第7日恢复正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虽有波动,但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OPCAB手术影响甲状腺激素代谢,围手术期存在低T3综合征.

  • 甲氧明预处理对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宋志冰;周俊辉;郝金国;郭迎春;张立

    目的:观察甲氧明预处理对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64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甲氧明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2例,注射麻醉诱导药后,M组采用甲氧明20 μg/kg静脉注射,C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注射.诱导期发生低血压时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发生严重心动过缓时给予山莨菪碱静脉注射.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1 min(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3 min(T4)、气管插管后6 min(T5)、气管插管后10 min(T6)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患者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和山莨菪碱的总用量.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T1~T6时点的SBP、DBP与T0时点比较都降低(P<0.05);M组的SBP和DBP在T1~T4时点高于C组(P<0.05);M组的HR在T2时点低于C组(P<0.05).C组低血压发生率和去甲肾上腺素总用量高于M组(P <0.05;两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和山莨菪碱的总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全麻诱导期采用甲氧明预处理,能够更好地保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 常规切口、分段小切口、内窥镜下采集大隐静脉在冠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王建忠;王学宁;程伟伟;张顺业;奚吉成

    目的 比较常规切口、分段小切口、内窥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法的应用.方法 将96例择期冠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分为常规切口组、分段小切口组、内窥镜组,分别采集大隐静脉.比较术中资料及术后下肢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大隐静脉长度3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切口总长度分段小切口组与内窥镜组均明显短于常规切口组(P<0.01),且内窥镜组明显短于分段小切口组(P<0.01);大隐静脉采集时间内窥镜组与分段小切口组均长于常规切口组(P<0.01);而大隐静脉总手术时间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下肢并发症常规切口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分段小切口和内窥镜下采集大隐静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CABG理想的大隐静脉采集方法.

  • 急性心肌梗死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麻醉处理

    作者:牛骊;刘宗泓;孙杰;吴雄彬

    急性心肌梗死(AMI)时患者病情危急,生命体症不稳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在情况允许可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可以避免体外循环对患者生理机能的影响,使患者术后较快恢复.我院2004-12~2005-10对5例AMI患者行OPCAB,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应用疗效

    作者:潘曦;白准

    目的:研究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对冠状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冠状旁路移植术且在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治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的恢复,是治疗冠状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 冠脉旁路血管桥痉挛的防治研究

    作者:姜春力;谷天祥

    大隐静脉、乳内动脉、桡动脉、胃网膜右动脉等是冠脉搭桥术为常用的血管桥材料,它们生物学特性不同,各自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也不一样,发生血管痉挛的机制和防治方法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血管桥,采取积极的抗痉挛策略,是提高冠脉搭桥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 心脏手术后呈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1例

    作者:郭玉凤;董淑芹;庞慧钏;董佩庆

    患者男,既往有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因心绞痛反复发作,而入院行冠脉造影,发现左冠脉前降支起始部、回旋支第2钝缘支完全闭塞。准备行冠脉旁路移植……

  • 冠脉旁路移植术前后红外成像对比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曙光;陈子英;于丁;唐闽;孔祥

    对22例胸骨正中开胸冠脉旁路移植( CABG)手术的患者行术中缺血心肌部位红外摄像,通过红外热图像判断心肌缺血部位、分析CABG手术前后心肌缺血区域温度变化,进一步研究温度变化幅度与术后心肌损伤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变化的关系。 CABG术中红外摄像能够推演桥血管通畅度及缺血心肌再灌注效果,并预判术后心功能状况,该技术在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临床开发及应用价值。

  • 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作者:李少珂;张鹃鹃;王立成;边涛;朱方涛

    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4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精神障碍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后及原因。结果冠脉旁路移植术死亡9例,并发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5.14%(96/634),余均痊愈出院。同期心脏外科手术共4429例,术后精神障碍共337例,发生率为7.61%(337/4429)。冠心病组精神障碍发生率高于总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5.41,P<0.01)。结论合并颈动脉狭窄、术中的脑部低灌注、常温下的内环境紊乱等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特有的高危因素。冠脉旁路移植术前正确评估脑血管风险,避免或减少高危因素。

  •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

    作者:胡新荣;金新新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方法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64例,男56例,女8例.心绞痛37例(OMI者18例),AMI 23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例,心衰3例.结果 心绞痛以恶化劳力型多,AMI相关血管大多为非其他血管.AMI病人6例行急诊直接PTCA,4例溶栓再通,23例全部存活.共完成CABG 43例:AMI组10例,心绞痛组32例,心衰1例,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95%狭窄择期PTCA,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90%狭窄并三支病变者手术前猝死,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死亡.随访8个月~4年,手术者无1例死亡及梗死,2.8年后再发心绞痛4.2%;冠状动脉左主干PTCA者情况良好;药物治疗的20例中,长期随访11例,1例再梗死死亡,2例严重心绞痛发作,另7例不同程度心绞痛存在;无症状型心肌缺血1例随访3年仍无症状出现.结论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急性血管闭塞宜急诊直接PTCA,除了CABG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外,择期PTCA也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多支病变患者近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宁;李玉东;杨守忠;柴志勇;张金盈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与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多支病变患者近期和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多支病变的患者209例,根据血运重建方式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组和冠脉旁路移植术组.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1年定期随访.结果:两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内比较:8个维度中除总体健康状况外,其余7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但术后1年评分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前两组评分各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冠脉旁路移植术组在机体疼痛(t=2.279 6和2.450 7,P<0.05)、躯体功能(f=2.300 2和3.259 8,P<0.05)两个维度评分高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组,其余6个维度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和冠脉旁路移植术均可有效改善多支病变患者近中期生活质量,其获益来自血运重建本身;冠脉旁路移植术在缓解机体疼痛及改善躯体功能方面优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

  • 冠心病血运重建术与趋化性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嘉玮;孙宗全

    20世纪中叶以来,冠心病血运重建技术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治疗冠脉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激光心肌血运重建等术式,改善冠脉血供效果确切,明显减轻心肌缺血症状,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但还有许多问题急需研究和解决,其中术后血管再狭窄率高为突出,已成为制约手术远期疗效的主要障碍之一.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围术期的运用

    作者:莫安胜;林辉;温绍科;李香伟;贺榜福;梁胜景;陆卫军;卢昌超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PCAB)在危重冠心病(CAD)患者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尤其对于有肾功能异常、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严重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手术机会[1],对高危心脏病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进行OPCAB手术,增加了PCAB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大限度的避免了体外循环及体外循环可能导致的各种并发症[2].IABP在冠心病中的运用指征还没有完全的统一,目前有提倡早期运用的趋势.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们施行OPCAB 33例,在IABP辅助下行OPCAB 8例,现报告如下.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李细森;郑宝石

    目的 探索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9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发现护理问题,对其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例术后死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28.3 h,ICU监护2.7d,住院时间平均14.6 d,其余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一例死亡,心功能均维持在Ⅰ~Ⅱ级.结论 完善的护理措施,必要的护理指导,有效的术后随访,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达到较好的远期预后.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挑战

    作者:赵海芹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已向内科医师、心脏病专业医师、急诊科医师以及全科医师提出挑战.全科医师应在胸部不适的患者中识别ACS并决定是否住院.心脏病专业医师及有关专业工作者给予初的和相继的药物治疗并选择病人作立即早期的或择期的血管重建,包括经皮球囊扩张(PTCA)和支架置入,或冠脉旁路移植.掌握系统的治疗手段可指导医师适应这一挑战(见表).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