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剂量美托洛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虹蕾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大剂量应用美托洛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58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胸痛开始的6 h内应用美托洛尔5 mg静脉注射2~3 min,观察2~3 min,若血压>90/60 mm Hg,心率>55次/min则重复应用,共3次15 mg.继以50 mg 6 h 1次口服,连续2 d,以后视心率情况给予美托洛尔片剂25~100 mg/d维持.选择以往住院的61例AMI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急性期(30 d)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MI急性期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或梗死后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LVEF无差异,但3~6个月后复查LVEF时,治疗组为0.534±0.11,对照组为0.494±0.10,P<0.05.结论 AMI早期大剂量应用美托洛尔不仅安全,而且可以明显降低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恢复期心脏功能.

  • 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改变的意义及护理观察

    作者:付婷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的改变与C反应蛋白(CRP)的意义及其护理要点.方法以62例初发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胸痛发作4 h内来诊.全部病人给予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后每2 h描记1次心电图至24 h,以后每天描记1次.入院即刻及溶栓后每4 h抽血化验CRP至24 h,以后每天化验1次,共6 d,找出CRP峰值.根据原ST段抬高高导联溶栓后24 h内T波的改变将其分为3组:①未倒置T波组;②浅倒置T波组(NT≤2 mm);③深倒置T波组(NT>2 mm),计算T波振幅(以mm表示,倒置的T波以负值表示),与CRP作直线相关分析.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作为心功能指标.同时以梗死后心绞痛、急性左心衰以及心源性死亡作为急性期心脏事件.结果 T波振幅与CRP峰值呈正相关,r=0.81.未倒置T波组CRP峰值高、LVEF低,溶栓后2 h ST段回落幅度仅20%.而深倒置T波组CRP峰值低、LVEF高,溶栓后2 h ST段回落幅度>70%,与其他两组比较,P<0.01.急性泵衰竭及心源性死亡均以未倒置T波组发生率高,分别为53.8%(7例)和46.1%(6例);深倒置T波组则无1例发生,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的振幅与CRP峰值呈高度正相关.深倒置T波组,CRP峰值低,LVEF较高,急性期极少发生急性泵衰竭及心源性死亡;而未倒置T波组CRP水平高,LVEF则低,急性泵衰竭及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较高.该期护理方面应加强基础护理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到早期识别和预测.

  • 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减低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韩勤甫

    已发现心肌梗死(MI)后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神经内分泌紊乱[1],且与心脏事件密切相关[2].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时域法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进行心率变异(HRV)分析及室性心律失常观察,探讨MI后长期HRV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其意义.

  • 植入式心电记录器的临床应用(附2例报告)

    作者:俞杉;安亚平;陈保林;王咏梅;周松;吴强

    晕厥是由于一过性的全脑组织缺血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其发生迅速,持续短暂,具有自限性,能完全恢复意识,是患者急诊就诊的常见症状[1]。常见的晕厥类型有心源性晕厥、反射性晕厥及体位性低血压,以前二者为多见。多种辅助检查和评估对明确晕厥原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但约有30%反复晕厥发作的患者虽然经直立倾斜试验[2]、颈动脉窦按摩试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乃至有创心电生理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而反复晕厥是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3]。植入式心电记录器(ILR)可以追踪心脏事件的发生并描记事件发作时的心电图,以明确心律失常与晕厥的相关性[4]。报告2例病因不明的反复晕厥患者植入ILR的随访后续治疗情况,供参考。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戴悦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QT离散度(QT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量AMI患者入院3天内心电图及UAP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及缓解后心电图,并观察住院期间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AMI、UAP发作时QTd均较心绞痛缓解时增加.在AMI及UAP中伴有心脏事件者较无心脏事件者QTd明显增大(P<0.01),若以QTd≥65 ms为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值,则敏感性为81.5%,特异性为37.9%,假阳性为37.9%,假阴性为18.5%.结论 ACS伴发心脏事件与QTd增大密切相关,对预测心脏事件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国产雷帕霉素支架和进口紫杉醇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作者:毛幼林;袁义强;于力;王瑞敏;孙运;宋爽

    目的 比较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进口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年内接受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51例)和进口紫杉醇洗脱支架(46例)治疗的STEMI患者共97例,观察术后9个月死亡、再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血运重建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国产雷帕霉素支架和进口紫杉醇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术后随访9个月,再发心绞痛(9.8%与8.7%)、死亡(0%与0%)、再次心肌梗死(2.0%与2.2%)、支架内血栓形成(0%与0%)、靶病变血运重建(0%与0%)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1.8%与10.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应用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进口紫杉醇洗脱支架相比,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而性价比优于进口紫杉醇支架.

  • 钙通道阻滞剂在老年糖尿病及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

    〔英〕/Tuomilehto J…∥N Engl J Med.-1999,340.-677~684 研究了某项欧洲收缩期高血压试验资料,以确定是否长期服用尼群地平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不同作用。 方法受试者年龄≥60岁,坐位收缩压21.3~29.2 kPa、舒张压<12.7 kPa,且站位收缩压≥18.7 kPa,接受随机双盲实验。随机分为治疗组或安慰剂组,分别单独或联合逐渐滴定药物以降低患者坐位收缩压至少2.67 kPa,使其低于20.0 kPa。治疗组开始用尼群地平10~40 mg/d,需要时联合或代以依那普利5~20 mg/d,或氢氯噻嗪12.5~25 mg/d,或两药共用。在对照组,给予配对安慰剂丸剂。心脏终点包括致命和非致命心力衰竭、致命和非致命心肌梗死和猝死。 结果在4 695例受试患者中有492例(10.5%)患有糖尿病,平均随访2 a,糖尿病患者安慰剂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79±2.19)kPa和(0.386±1.04) kPa;而在治疗组则分别下降(2.95±1.93) kPa和(0.906±1.09) kPa。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安慰剂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73±2.25) kPa和(0.293±1.04) kPa,而在治疗组则分别下降(3.11±2.16)kPa和(0.893±1.11) kPa。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安慰剂和治疗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分别是1.146 kPa和0.520 kPa,而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则分别是1.373 kPa和0.600 kPa(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间收缩压相比P=0.40,舒张压相比P=0.44)。在糖尿病患者中,治疗显著减少除总病死率外的所有心脏终点的发生,而非糖尿病患者中,治疗仅显著减少所有心血管并发症和卒中的发生。调整性别、有无过去心血管并发症、年龄、登记时收缩压、吸烟状态和居住东欧或西欧的Cox回归显示,在糖尿病组治疗减少总病死率55%,心血管原因病死率76%,所有心血管事件69%,致命和非致命卒中73%,所有心脏事件63%;在非糖尿病组治疗减少所有心血管事件26%及致命和非致命卒中38%。药物治疗对总病死率、心血管原因病死率及所有心血管事件的作用在糖尿病组大于非糖尿病组(分别为P=0.04,P=0.02和P=0.01)。 结论老年糖尿病和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接受尼群地平等的降压治疗特别有益,故本结果不支持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可有害的假说。(张锺儒摘杨新校)

  • 逐瘀通脉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潘昶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约有15%的不稳定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不稳定心绞痛发展而来[1].

  • 心脏肌钙蛋白T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

    作者:刘士莹;袁晓华

    目的:探讨检测cTnT诊断老年UA患者心肌微小损伤及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48例老年UA患者及42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清cTnT定量的测定,同时测定CK-MB,并分组比较相关因素,观察住院6周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UA组随Braunwald临床分级增高,血清cTnT值相应增高;老年UA组中,血清cTnT≥0.1ug/L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5.7%,高于血清cTnT<0.1ug/L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5.8%(P<0.05).结论:血清cTnT检测对老年UA患者危险分层有较好的判断价值,血清cTnT阳性提示存在心肌微小损伤的老年UA患者的近期预后不良.

  • 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作者:

    心血管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发达国家的首位死亡原因,并已经迅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头号杀手.据目前估计,在美国有6千万以上的患者患一种或多种心血管疾病.每年,美国有超立一百万人,全世界有超过一千九百万人突发心脏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或心脏猝死),其中,大多数无前驱症状.我们迫切需要诊断和治疗这些突发心脏事件的基础病变.

  • 心可舒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华;耿强

    目的:心可舒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心可舒组33例,分别观察白细胞介素-6(IL -6)、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及预后。结果 PCI术后6个月,二组患者血清中IL -6、sCD40L的水平均较术前及术后1d减低,其中心可舒组IL -6、sCD40L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可舒组较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可舒可降低PCI术后IL -6、sCD40L水平,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 高尿酸血症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脏事件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杨涛;孙立刚;黄斌;赵桂叶;魏静霞;冯现君

    目的:探讨冠脉临界病变患者高尿酸血症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84例心绞痛或非 ST 抬高的AMI 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非介入干预血管或血管段为冠脉狭窄临界病变,同时存在高尿酸血症,对其进行随访研究,以符合条件无高尿酸血症9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指标为二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高尿酸血症组心梗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心脏事件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发生急性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

  • 入院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浓度与近、远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阳;张铸

    目的探讨发病早期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在生心肌梗死(AMI)预后判断方面的意义.方法 53例胸痛后12h内入院的AMI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初取静脉血作血清cTnⅠ浓度检测,并对44例存活出院患者中的30例成功随访.按急性胸痛发作后的时间以及血清cTnⅠ浓度将患者分组,比较AMI早期血清cTnⅠ浓度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胸痛后6h入院且血清cTnⅠ升高者,住院期间死亡、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长期随访心功能明显下降.胸痛后6~12h入院者其入院时血清cTnⅠ均升高,超过90μg/L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入院时心功能明显下降.结论 AMI 6h内血清cTnⅠ浓度升高对住院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度有预测作用.

  • 冠心病患者昼夜心率变异性分析

    作者:程智鹏

    心率变异性分析是评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一种新的无创性方法,是一项有价值的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指标.已有报道显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减少[1],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冠心病患者昼夜心率变异性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晓春;刘东岳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病情较重、预后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l)或猝死之间的一组冠脉综合征.治疗UAP的目的是缓解心绞痛症,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不稳定型心绞痛继发急性心脏事件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

    作者:阮爱兵;吕爱玲;宫本凤;荣风仙

    为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我们比较了UA患者中,发生急性心脏事件组与非事件组血清C反应蛋白(SCRP)浓度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1996年8月-1999年2月共收治222例UA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人院后1h内抽血测定SCRP浓度,进行30d前瞻性住院观察,记录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有元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猝死、AMI后死亡)发生情况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住院期间均根据经验以相关药物治疗为主,且治疗方案均在不知患者SCRP水平的情况下进行。2 结果共发生急性心脏事件50例,其中非致死性AMI 32例,死亡18例。事件组SCRP浓度(4.90±5.30)mg/Lvs明显高于非事件组(2.51±2.13)mg/L,(P<0.01),对事件组亚组分析,非致死性AMI(4.41±4.62)mg/Lvs与死亡组(4.74±4.31)mg/Lvs间相差无显著性(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非事件组(P<0.05;P<0.01)。3 小结本组提示测定UA患者血清中CRP浓度对评价其预后可能有一定意义,但SCRP在评价UA预后的诸多因素中的实际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观察。

  • 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附74例报告)

    作者:王现秋;王昭;李计元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进行预测,针对所预测出的高危患者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将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应用心电图监护系统,对AMI发病早期和发病后期进行连续心电观察和记录.旨在分析AMI后心肌缺血、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IVA)的发作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其对近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杜秋波;袁洪文;高华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均称为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UAP病情进展快,预后凶险,其主要病理基础为不稳定斑块[1]。我们自1994年1月开始了UAP临床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入院的UAP患者193例,其中82例在住院期间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冠造)。男69例,女13例,年龄38~70(53.4±7.8)岁。UAP诊断符合WHO标准,心绞痛发作时均有心电图ST段的动态演变(相邻两个导联ST段较前下移≥0.1mV),并经心电图及CK、CK-MB酶学指标检查除外AMI。其临床根据Braunwald的临床分型:Ⅰ型,增剧型劳累性心绞痛;Ⅱ型,近1个月至近48小时前发生的静息性心绞痛;Ⅲ型,近48小时内发生的静息性心绞痛。1.2 方法 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改变、住院期间的心脏事件(包括AMI、心性死亡及顽固性心绞痛)。并根据药物治疗强度分为:①未治疗或小量的抗心绞痛治疗(一种抗心绞痛药物);②常规口服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长效硝酸酯类;③大耐受剂量抗心绞痛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及静脉应用肝素等。

  •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关系

    作者:徐欣;杨志健;郑义通;徐默玲;杨承健;雍永宏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心脏事件预测的可能性.方法将233例疑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随访其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与冠心病、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心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233例患者有140例颈动脉超声阳性即IMT≥0.8 mm(60.1%),颈动脉超声阳性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吸烟、家族史、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造影二支病变、冠状动脉造影三支病变、超声心动图异常、运动平板试验异常、异常Q波、ST段改变呈正相关(P<0.05);233例随访率为94.8%,有46例患者发生48件心脏事件,其发生与体重指数、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造影二支病变、冠状动脉造影三支病变、颈动脉超声阳性、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且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影响,显示颈动脉超声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心脏事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

  •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改变及心脏危险事件发生率的分析

    作者:陈良细

    目的:探讨糖尿病AMI与非糖尿病AMI患者Q-T离散度(Q-Td),J-T离散度(J-Td)的改变与心脏危险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以45例糖尿病AMI与50例非糖尿病AMI患者进行对照,观察7天内Q-Td、J-Td及心脏危险事件发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AMI组Q-Td、J-Td明显长于非糖尿病AMI组(P<0.01).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二者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研究提示:糖尿病AMI患者Q-Td、J-Td明显延长,其心脏危险事件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395 条记录 7/20 页 « 12...45678910...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