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学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春玲

    对高血压的时间治疗要考虑血压昼夜模式和潜在服药时间对降压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特别是显著降低早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快速上升相,使白天、夜间和24 h血压均值恢复正常,使异常昼夜血压模式转为正常杓型模式.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可以通过择时服用常规降压药来实现[1].因此,我们利用时间治疗学观念,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在不同时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血压,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其对血压昼夜节律及晨峰血压的影响.

  •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的临床应用策略

    作者:崔金刚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人们对高血压的时间生物学及其时间治疗学进行了大量研究,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可能有助于改善其治疗现状.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特征确定个体化的时间治疗方案,将成为高血压病治疗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病领域的应用策略.

  • 时间治疗学在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何真

    目的:时间治疗学在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93例,观察运用时间治疗学的方法,治疗前后的24小时动态血压,白昼及夜间的动态血压及其血压负荷,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能有效降低24 小时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动态变化及白昼与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尿β2-MG、血β2-MG、尿-mALB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昼夜血压变化呈非杓型65例(69%),治疗后昼夜血压变化呈非杓型24例(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昼夜血压变化节律,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改变(P<0.01).结论:应用时间治疗学,血压能够控制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24小时血压的昼夜节律,降低靶器官损害.

  • 对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与时间治疗学关系的认识

    作者:葛丽娟;吴爱宁

    血压的昼夜节律规律研究表明[1],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活动存在着典型的昼夜节律性,人体血压亦同样如此.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表现为昼高夜低型,夜间血压多维持在较低水平,从清晨觉醒前后开始,血压水平迅速上升,并于10:00~12:00达到峰值,此后血压持续维持较高水平,至夜间入睡前后逐渐下降并于凌晨3:00~5:00达到谷值.

  • 应重视高血压时间治疗学

    作者:马庆春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1996年和1997年Straka RJ、Benson SR等学者就分别提出了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和冠心病的时间治疗学,主张应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节律性变化,结合药物作用进行治疗.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就是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晨峰现象、结合降压药物不同的药动学、药效学,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及给药时间,使降压药物作用效应与高血压发生的节律相一致,增加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24小时全程控制血压.通过这样的治疗措施尽量恢复正常血压节律,减少血压波动,抑制晨峰现象,提高降压质量,大限度地保护靶器官,降低临床事件的发生.所以对于高血压时间治疗学而言,降压治疗至少应达到以下3个目的.

  • 患者死亡时间规律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欧杰;王兴华

    对患者死亡时间规律的临床研究属于时间医学( chronomedicne)范畴.时间医学是现代医学与时间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目前时间医学出现了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护理学等分支学科.在中医古籍里富含时间医学思想,国内相关时间医学的临床报道也大量引用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目前,有关患者死亡时间规律的研究报道不多,现将近年来对患者死亡时间规律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

  • 周围性面瘫针刺介入时机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沈特立;曹莲瑛;张伟;李艳;吴庆红;姚美金;顾露燕

    目的:观察患侧局部针刺介入时间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面神经损伤和面瘫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发病3天内的279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A组(74例)、B组(70例)、C组(74例)、对照组(61例).各组均于发病第3天开始西药醋酸泼尼松(强的松)治疗,A组、B组、C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在发病第3、7、10天开始针刺治疗,穴取患侧风池、阳白、太阳、四白、迎香,双侧合谷等,耳面部穴位用浅刺法,不用行针手法,前4次不用电针,第5次起加用电针,远道取穴平补平泻,留针20 min,隔日1次,治疗25次.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痊愈病人平均疗程及面神经电图(ENoG)指标变化.结果:A组、B组、C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6%、95.7%、94.6%、72.1%,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病程长短按照A组、B组、C组和对照组的次序呈递增变化;各组间ENoG值第3天、第14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面瘫急性期为针灸治疗佳介入时间,针刺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好,疗程越短.

  • 中医理论佐证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病的给药时间

    作者:肖勇洪;沈嘉艳;许飞;彭江云

    目的:以中医理论佐证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给药时间.方法:在现代药理研究基础上,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从中医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方面佐证糖皮质激素临床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佳给药时间规律.结果:时辰药理学证实,糖皮质激素具有昼夜分泌节律且风湿性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分泌节律与健康人基本一致;时间治疗学研究发现,在上午8:00或睡前给药能取得良好疗效且降低不良反应,其昼夜分泌节律与中医学认识的人体阳气的消长规律基本一致,给药时间规律可从阳气消长规律及经络循行规律佐证.结论:中医理论能佐证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时间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值得学习并进一步研究.

  • 时间针灸疗法初探

    作者:要金元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是"人与自然相应"理论指导下的"时间治疗学"在针灸疗法中的具体应用,也是提高针灸疗效的一个有效手段.

  • 《内经》与《难经》有关时间治疗的区别

    作者:彭思菡

    1 完整性和系统性《内经》与《难经》相比,在论述时间治疗学上更系统完整.《内经》论述天时对人体的影响可总结为生理病理因素两个方面.

  • 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傅建英;李建红;吴盼丰

    目的:探讨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合并高血压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手术前对照组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方法控制血压,研究组采用时间治疗学控制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为(130±9) mmHg,(70±6)mmHg,(80±5)次/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3,4.21,2.19;P<0.05);血压控制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P<0.05)。结论运用时间治疗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调控效果良好,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时间护理是护理发展的新趋向

    作者:张会荣

    随着时间医学的研究与进展,已逐步形成了时间心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生理学等分支学科,为当代医学的发展与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成为护理发展的新趋向.

  •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研究进展

    作者:黄素兰;田国平;匡泽民;袁洪;余振球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时间药理学的知识来提高疗效,争取做到以小剂量获得大的疗效,而又无或甚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费效比的方法称为时间治疗学[1]。高血压时间治疗学主要研究在特殊类型和特殊人群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和合适的治疗时间,使降压药物效应与高血压的发生节律一致,并使24 h平稳降低血压水平,维持夜间血压适度下降,恢复正常的杓型血压模式,减小血压变异性,安度清晨高血压危险期,从而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4]。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可以通过特殊的药物释放技术,也可通过择时和择剂量服用常规降压药物来实现[5]。

  •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林虎;苏庆丰;张晶晶;张志霞;郭明媚;栗敏;李敏;张虹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58例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晨起(A组)和傍晚(B组)服药组;均服用左旋氨氯地平,8周时随访,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1)A、B两组的诊室血压、动态24h平均血压、晨峰血压值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组间P均>0.05.(2)A、B两组夜间血压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B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更大.(3)治疗后均可有效提高A、B两组全天24h、白昼和夜间平均收缩压(SBP)达标率;B组提高夜间平均SBP达标率明显优于A组(66.7% vs.32.1%,P<0.05).(4)治疗后A、B两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改善(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率分别为25%和50%,B组显著优于A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SBP昼夜差值百分比均有所增加,B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晨起或傍晚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有效地降低晨峰血压和白昼血压.傍晚服用能更好地纠正夜间高血压、显著纠正异常血压昼夜节律.

  • 左旋氨氯地平的时间药理学对纠正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作用

    作者:孙宁玲;喜杨;荆珊;薛春光

    目的 按照时间治疗学的原则,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长效钙拮抗剂(CCB)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90217型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筛选出54例入选前≥4周未使用二氢吡啶类CCB的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晨起服药组(n=28)和晚上服药组(n=26),2.5 mg/d,共治疗48周.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 1)不同时间服药组的诊室收缩压(SBP)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的诊室SBP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态血压结果显示,晨起服药及夜间服药均能降低夜间SBP(P<0.05,P<0.01),夜间服药更能有效地降低全天的SBP.3)晨起服药组的白天血压达标率(SBP<135 mm Hg)为39.3%,晚上服药组的白天血压达标率为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晨起服药组的夜间血压达标率(SBP<125 mm Hg)为28.6%,晚上服药组的夜间血压达标率为61.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4)两组间纠正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由非杓型纠正为杓型)比例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展起服药组17.9%比晚上服药组46.2%,P<0.01).结论 对于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在晚上服用时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提高夜间血压达标率.夜间及白天服用长效CCB均能有效地降低夜间血压.

  • 硝苯地平控释片不同时间给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许耀;郝云霞;崔爱东;梁友玲;于春英;胡人月;刘长英;李琳;刘爱玲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不同时间给药对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清晨血压上升速度是否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初诊高血压患者110例,年龄32~76岁,随机分为两组:清晨服药组(n=55,6:00-8:00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和夜间服药组(n=55,19:00-21:00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由同一研究小组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两组动态血压的差异及动态血压与随访18月后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夜间服药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低于清晨服药组(P<0.01).夜间服药组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较清晨服药组降低[(7.3±4.8)比(11.3±9.6)mm Hg/h,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与白天收缩压平台、dSBP及24hSBP呈正相关(分别r=0.383、0.206、0.212,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及白天收缩压平台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0,95% CI 1.06~1.35;OR=1.13,95%CI1.01~1.26;均P<0.05).结论 夜间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及清晨血压上升速度;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加快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 动态血压评价不同时间服用氨氯地平的降压效应

    作者:邱原刚;郑萍;姚雪艳;何俊玲;胡晓晟;陈君柱;朱建华

    目的:研究服药时间对氨氯地平降压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开放、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高血压患者经二周安慰剂导入期,服安慰剂末诊室血压在95~115 mmHg者入选,随机于7:00或21:00予5 mg氨氯地平治疗,二周后降压不满意者加至10 mg,服用氨氯地平六周后,交换服药时间再服六周.服安慰剂末、早晨给药六周、睡前给药六周后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T/P、收缩压峰值、舒张压峰值、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百分率,以及24小时、白天及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和心率.结果:二服药组总有效率为100%,收缩压、舒张压的T/P均大于60%,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1).二服药组之间比较,各诊室血压及动态血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夜间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值和下降百分率、平均心率指标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晨或睡前服药均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服药时间不影响氨氯地平的降压效应.

  • 不同时间服用坎地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作者:陈文发;叶志荣;张吟;张雅兰

    目的 探讨在降压药物种类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坎地沙坦的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 将157例经非洛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4周后复查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证实血压仍控制不理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于早晨加用坎地沙坦,B组于夜间睡前加用坎地沙坦;治疗随访8周后复查ABPM.结果 两组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B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A组(均P<0.01);夜间收缩压下降率的变化幅度[(3.2±7.1)%比(-2.5±6.4)%]、夜间舒张压下降率的变化幅度[(5.9±7.2)%比(-0.5±6.8)%]高于A组(均P<0.05).B组非杓型血压比例下降38.8%,而A组增加7.2%(P<0.01).结论 夜间服用坎地沙坦可更有效地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夜间及24 h血压.

  • 不同昼夜时点给药对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作者:邵光方;童建

    目的探讨不同昼夜时点给药对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 12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三组,在经口NG 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lester,L-NAME)复制大鼠高血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余弦软件分析血压的昼夜节律,计算出血压的峰值、中值和谷值所对应的时间点.分别于各时点前三个小时给予依那普利(10 mg*kg-1*d-1),连续2周.然后对大鼠血压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并经尾动脉采血,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结果峰值前、中值前和谷值前给予依那普利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分别下降12.2%、8.2%和8.3%;血浆中NO含量分别上升了62.8%、36.5%和34.5%;血浆中ET含量分别下降了6.5%、9.7%和9.8%.结论依那普利能够降低L-NAME引起的高血压;在抗高血压治疗中,峰值前给药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提高血浆中NO含量.

  • 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及药物干预

    作者:王正斌;黄振文;张菲斐;任亚萍;付新

    目的 探讨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及不同时间服用长效钙拮抗荆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杓型组(n=21)和非杓型组(n=47),采用高频超声探测双侧颈总动脉IMT,分析两组间颈总动脉IMT的差异,将非杓型组高血压患者47例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晨起服药组(n=24)和晚上服药组(n=23),2.5 mg/d,治疗8周后再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①非杓型组高血压患者IMT增厚(P<0.05);②晚上服药比晨起服药更能纠正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由非杓型纠正为杓型:晨起服药组20.83%比晚上服药组52.17%,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引起颈动脉IMT增厚,晚上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使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178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