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位胆管恶性梗阻的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方式探讨

    作者:吴庆德;史歌;张双喜;王振巍;胡春洪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方式在减少低位胆管恶性梗阻患者术后胆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56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低位胆管恶性梗阻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无肠梗阻及肠道手术史,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25).先行外引流术(BED),再行内外引流术(BIED),试验组术后即关闭外引流,仅作单纯内引流;对照组内外引流同时开放.检测BED术前、BED术后、BIED术后30天内的血白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引流.试验组、对照组BED术后的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6.75±1.06)×109/L和(6.98±1.04)×109/L,无统计学差异(t=0.83,P>0.05);而BIED术后试验组血白细胞计数[(7.23±2.19)×109/L]低于对照组[(10.74±5.21)×109/L,t=3.16,P<0.05].结论 对于低位胆管恶性梗阻,在单纯外引流的基础上择期置入内外引流管,术毕即关闭外口,仅作单纯内引流,可明显减少术后胆管感染的发生率.

  • 梗阻性黄疸患者MRCP及肝胆断层MR检查对于PTC及PTBD指导作用的分析

    作者:孙晓伟;王霄英;邹英华;蒋学祥

    目的比较MRCP与PTC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过程中的优缺点,探讨MRCP对PTC和PTBD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1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别进行MRCP和PTC检查,并行PTBD介入治疗,分析图像,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定位、定性诊断的正确率和对胆道显示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MRCP与PTC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PTC 100%和80%;MRCP 100%和93%.MRCP与PTC相比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能够更好地显示肝内外胆道的情况.与MRCP检查同时进行的横断面和冠状断层图像可以准确显示胆道管腔以外的病变.在MRCP指导下,PTBD介入治疗留置引流管单纯外引流6例,内外引流9例.引流效果满意,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及肝胆断层MRI检查,可以较PTC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并对PTBD提供有力的指导作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PTCD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作者:张云山;贺声;邱宝安;邱璇;徐涛;李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中引导穿刺技术和方法,提高PTCD的成功率.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对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54人次PTCD术,其中选择左外叶下段支胆管进针置管者34例38人次,右前叶支胆管进针置管者12例16人次,均将引流管置入患者扩张的胆管内并保留.结果 46例54人次PTCD术中,1次性成功率达87%(40/46),2次性成功率达96%(44/46),3次性成功率达100%(46/46).选择左外叶下段支胆管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达91%(31/34),右前叶支胆管一次性成功率为75%(9/12).穿刺胆管扩张范围为3~11 mm.病人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PTCD具有穿刺置管简便、实时、安全、微创、准确率高的优点,选择左外叶下段支胆管穿刺置管成功率较右叶支高.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改良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

    作者:黄平;张啸;张筱凤;郭英辉;陈虎;陈文辉

    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而大量的文献报道[1,2],采用胆道内支架引流安全、有效,可获得甚至超过手术的存活期.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对68例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改良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放置胆道内支架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肝移植相关性胆瘘

    作者:李名安;姜在波;钱结胜;庞鹏飞;黄明声;李征然;单鸿;吴春;易述红;汪根树;李华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治疗肝移植(OLT)相关性胆瘘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PTBD治疗的7例OLT相关性胆瘘,OLT术后受体胆瘘6例,活体肝移植(LDLT)供体胆瘘1例.吻合口瘘6例(1例合并吻合口狭窄),其中2例合并肝动脉狭窄;肝切缘小胆管残端瘘1例.引流方式采用外引流,引流管前端跨过瘘口部位,成畔固定于胆总管内.瘘口闭合、腹腔引流管无胆汁引出为治愈.结果 7例胆瘘病人PTBD引流量180~450 ml/d,经引流21~87 d(中位时间62 d)后,复查造影瘘口闭合,胆瘘治愈率为7/7.随访时间93~675 d(中位时间124 d),4例无症状生存,2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放弃治疗,1例肝癌复发病死.1例在引流期间出现胆道感染.结论 PTBD是治疗0LT相关性胆瘘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 胰胆管汇合异常与胆道癌的关系

    作者:周进学;李臻;韩新巍;黄涛;韩风;韩有志

    胰胆管汇合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为先天发育异常导致胆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高位汇合的一种形态学畸形.本研究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或T管造影胰管显影确诊PBM的阻塞性黄疸患者根据病理结果探讨了PBM与胆道癌的关系,以提高胆道癌的临床早期诊断.

  • 普通B超腹部探头肋缘下监控PTCD的临床经验

    作者:孙志为;朱秀芳;傅德庄;莫一我;乔欧

    针对常规B超监控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需购置昂贵穿刺探头、穿刺点监控系“平面监控”非“立体监控”的不足,1997年2月至1999年12月,我们对36例年龄48~81岁,平均69岁的梗阻性黄疸病人,于右侧第7、8肋间(腋前线和腋中线之间),B超预选右肝扩张重、 距穿刺点近的胆管,定穿刺方向及深度,用普通B超腹部探头于肋缘下“立体”监控PTCD从穿刺、置入导丝到置管的全过程取得满意效果。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4.44%(34/36),穿刺39次,置管37根,其中1例左右肝管各置1根引流管。有5例病人置管1~4周后脱管,经再次PTCD置管成功。全部病例引流效果均良好,第2天黄疸开始消退,无大出血、腹膜炎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鹏;马云涛;车杨;洪丁;梁丹茹;田宏伟;苏河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2013年6月,恶性梗阻性黄疸120例,在PTCD术后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按就诊顺序依次分入观察组(加用异甘草酸镁100 mg/d)和对照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d)各60例。治疗7天后,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白蛋白( AL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 ALP)、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核因子κB( NF-κB)的变化;观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ALB、γ-GT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2组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对恢复肝功能、消退黄疸有促进作用。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186 例经验总结

    作者:郑兴学;安泽武;陈治;王鹏;赵红强;齐洪峰

    目的 探讨超声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对1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并将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总成功率为97.3%(181/186),一针穿刺成功率达72.0% (134/ 186).穿刺胆管直径范围为4~11 mm.平均直径为5.3 mm,术后胆汁引流量平均为420 ml/d,带管时间为7~97 d,平均为18.3 d,并发症发生率为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穿刺置管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能够使患者得到持续性胆汁引流的机会,因此将成为治疗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方法.

  • 胆管引流术与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白爱国;郑传胜;周国锋;梁惠民;冯敢生

    目的 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和经皮经肝胆管支架置入术(PTBS)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21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中,161例行PTBD,49例行PTBS.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电话随访或从患者复检记录中获取随访资料.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3~5 d,PTBS组(15例)血清总胆红素(TB)下降了(178.04±42.32)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DB)下降了(83.97±23.63)μmol/L;PTBD组(28例)血清TB下降了(95.67±34.28)μmol/L,血清DB下降了(49.84±28.21)μ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35).术后6~9 d,PTBS组(28例)血清TB下降了(188.22±79.90)μmol/L,PTBD组(126例)下降了(141.39±65.32)μ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血清DB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7).PTBD组和PTBS组的中位通畅期分别为60和197 d,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8和245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FIBS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PTBD.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云山;贺声;邱宝安;邱璇;徐涛;李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成功率.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对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54人次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其中选择左外叶下段支胆管进针置管者34例38人次,右前叶支胆管进针置管者12例18人次,均将引流管置入患者扩张的胆管内并保留.结果 46例54人次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成功率100%,其中1次性成功率占87%(40/46),2次性成功率占8.7%(4/46),3次性成功率占4.35%(2/46).其中选择左外叶下段支胆管穿刺置管1次性成功率达91%(31/34),右前叶支胆管1次性成功率为75%(9/12).穿刺胆管扩张范围为3~11 mm.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具有穿刺置管简便、实时、安全、微创、准确率高的优点,选择左外叶下段支胆管穿刺置管成功率较右叶支高.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作者:刘迎娣;王志强;王向东;杨云生;令狐恩强;李闻;蔡逢春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治疗失败后,实施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 24例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均获得成功.其中采取右侧肝管穿刺10例,左侧肝管穿刺14例;一次性对接成功16例,分次进行8例.术后4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47.1%,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45.4%.主要并发症为胆道感染.结论 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是ERCP失败梗阻性黄疸治疗的另一途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作者:

    关键词: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4例

    作者:陈国锋;蔡国军

    胆管癌手术行胆肠吻合后,可发生吻合口狭窄,这与术中缝合技术及术后复发有关.此类病人处理可选择再次手术或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但均有缺点.我院在2004年收治4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病人,均经PTCD管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BS),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 急性重症胆管炎54例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尹佳欢;王利;吴磊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手术时机和手术原则。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4例 ACST 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 ACST 中,24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或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加鼻胆管引流(ENBD)、胆管内支架置入,急性症状均缓解,其中21例再择期行开腹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9例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减压+ T 管引流术;1例行胆总管空肠 Roux-en-Y 吻合术。本组治愈或好转50例(92.6%),死亡 4例(7.4%)。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早期首选 PTCD 或 EST 加 ENBD 解除胆管梗阻,失败或无效者则选择开腹胆管切开减压+ T 管引流术,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51例治疗总结

    作者:靳根峰(通讯作者);冯建超;刘勇;郭富安;李玉凤

    目的探讨超声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对5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并将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总成功率为94.1%(48/51),一针穿刺成功率达88.2%(45/51)。穿刺胆管直径范围4-11mm。平均直径为6.5mm,术后胆汁引流量平均为620ml/d ,并发症发生率为0.5%。结论彩色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穿刺置管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作为治疗梗阻性黄疸外引流的有效方法。

  • 经皮穿刺治疗经内镜引流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作者:谢锋;朱芳;刘峥嵘;王红岩;赵晓丹;樊小刚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经内镜引流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行经内镜减黄失败后在我院行经皮穿刺减黄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共17例.根据病变类型及术中情况选择不同的减黄方法,其中9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植入术(53%)、5例行PTCD(29%)、3例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18%).采集术前1 d及术后1周患者的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以二者手术前后的下降程度来评价经皮穿刺减黄治疗的效果;再以是否放置支架为条件,将患者分为支架组和置管组,以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下降程度及患者生存期来评价2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总体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均有明显下降(P < 0. 05).支架组和置管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下降程度都没有明显差异(P > 0. 05).支架组患者的生存期长于置管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 05).结论 经皮穿刺治疗经内镜引流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确切.相对于留置引流管,放置支架可以更好的延长患者生存期.而对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下降方面,放置支架并不优于留置引流管.

  • 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鹏;苏河;田宏伟;张苏钰;吴自燕;安亚莉;马云涛

    目的:评价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后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共62例,在PTCD术后配合应用维生素B6、维生素C、复合辅酶静脉点滴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加用异甘草酸镁100 mg;对照组30例,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治疗1周后,比较ALT、AST、Alb、GGT、ALP、TBil、DBil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NF-κB的变化情况;观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下降明显(P<0.05);但对Alb、GGT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经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对尽快恢复肝功能,消退黄疸,有促进作用,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经ERCP或PTCD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2例体会

    作者:吴洁;王翔

    目的 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行胆管支架置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MOJ患者的临床资料,先经ER-CP途径放置胆管支架,不成功则应用PTCD放置胆管支架.结果 所有患者胆管支架均置入成功,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减低(P均<0.05);并发症:发生胆管炎3例、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全组无一例出现胆漏、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ERCP或PTCD放置胆道支架可有效治疗MOJ患者的胆管梗阻,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首选姑息治疗方法.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汁经小肠造瘘回输治疗梗阻性黄疸二例

    作者:吕志武;高善玲;韩明子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后体内胆汁缺失,常引起消化不良,而我院成功地实施了2例小肠造瘘回输PTCD外引流月胆汁术,现报告如下.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