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兔胸腺、猪脾丙酮粉的制备及ENA的提取

    作者:邓学新;唐福林;甘晓丹;史艳萍;白伊娜;宋琴芳

    ENA全称为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即可提取性核抗原,包括Sm、U1-RNP、SSA、SSB、Jo-1、Sc1-70、rRNP、Ku、PCNA、Mi-1、Mi-2、PM-1等.ENA抗体是抗核抗体中种类多、为重要的一族抗体谱,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本文拟从兔胸腺和猪脾中制备ENA丙酮粉,探索简便可行的浓缩ENA蛋白抗原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检测抗ENA抗体阳性率的目的,终向基层医院推广.

  • 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结果分析

    作者:王晋林;赵树彪

    抗ENA抗体是针对核内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r,ENA)的一种自身抗体.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抗ENA抗体阳性率有明显差异,有的特异性很高.本组对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病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ENA多肽抗体.该法将凝胶电泳、蛋白质转运、分子亲和技术、酶免疫测定融为一体,可一次性测定抗Sm、抗U1-RNP 、抗SS-A、抗SS-B、抗Jo-1、抗ScL-70和抗核抗体等7种多肽抗体,较传统的对流免疫电泳法(CI-ET)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等优点.

  • 年轻人下壁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刘温华;邓斌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胸闷半月,加重23小时”于2014-08-23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患者在8-239:00 am打完篮球突发胸骨左缘压榨样疼痛,并向左肩背部放射,持续数小时不能缓解,伴有全身出汗及双上肢麻木,当地医院急诊,查心电图提示:Ⅱ、Ⅲ、aVF、V7~9导联ST段抬高0.3~0.6 mV,Ⅰ、aVL导联压低0.3~0.5 mV(图1),血压85/50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诊断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心肌炎?予以扩冠、抗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遂于当日来我院急诊。血液分析、生化全套检查示:白细胞15.99×109/L、中性粒细胞81.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64 U/L,肌钙蛋白I(CTnI)3 ng/ml。心电图示:Ⅱ、Ⅲ、aVF、V7~9导联可见病理性Q波,ST段无明显抬高。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行冠脉造影示:冠脉成右优势型。右冠脉近中段见管状偏心狭窄,病变较长(约28 mm),严重处约60%,病变远端见血栓影,管腔血流通畅,余冠脉未见异常。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Ⅲ级(图2)。因患者入院后已无再发胸痛,结合患者病变情况故未处理狭窄病变。术后多次复查心肌酶呈进行性下降过程,8-25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增大(38 mm),室壁运动节段性异常,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42%)。8-29复查:CTnI 17.913 ng/ml、CK-MB 12 U/L;住院期间查甲功五项、凝血四项、感染四项、B型利钠肽、血管炎三项、血液免疫五项、抗ENA抗体谱(可提取性核抗原)、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浆磷脂酶A2均未见异常。追问患者既往病史,父母亲诉患者曾于6个月大小左右出现过发热多天,口腔及咽部黏膜有充血,手足出疹,主要在躯干部,斑丘疹,呈多形红斑样,当时住院治疗(具体诊治不详)。

  • 以肢端肿痛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副肿瘤综合征1例

    作者:田东;付茂勇;文红英;杨艳;郑银彬;施贵冬;罗志林

    患者男,57岁.肢端肿痛2月余,加重2天.查体:双臂及双下肢端、手足背部均呈凹陷性水肿,肢端各关节压痛明显,皮温不高,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C-反应蛋白(CRP) 42.7 mg/L,血液沉降率(SR) 37 mm/h,类风湿因子( RF) 20 kU/L,WBC 6.99×109/L,血尿酸319.0μmol/L,白蛋白36.3 g/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5 kU/L,抗核提取物抗体示可提取性核抗原(ENA)阴性、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阴性,肝、肾功,甲状腺功能测定及肢端关节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胸部增强CT、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病理检查示食管中段鳞癌.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肢端肿痛的因素后考虑食管中段鳞癌,副肿瘤综合征.

  • 神经白塞病三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赵贺玲;吕伟;郭洪伟;王晓玲;王树才;苏净;曹霞;曹秉振

    例1 男,25岁.因"发热、头痛8个月余,加重伴视力下降3个月"于2005年5月12日入院.2004年9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40 ℃,于省立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见右侧额叶高信号区,诊断为"脑脓肿",治疗1个月症状消失,复查头颅MRI病灶消失.但患者仍头痛并伴有低热,体温37.1~38.0 ℃.2005年2月起患者双眼视力逐渐下降.既往有发作性口腔溃疡,后自愈;近4~5年反复出现阴囊溃疡,迁延不愈.2005年4月出现后颈部、双眶上缘红色丘疹,诊断为毛囊炎,2个月后自愈.查体: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左眼视力0.05,右眼视力0.10,双瞳孔等圆,直径约4 mm.口腔黏膜无溃疡,双侧阴囊各有一大小约1 cm的溃疡面.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其他检查无异常.血沉第1小时69 mm,血生化、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肽抗体正常,结核菌素实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40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生化检查正常.头颅MRI正常,磁共振血管成像(MRV)示左侧横窦未显影.皮肤针刺反应阳性.诊断为神经白塞病、颅内高压、静脉窦血栓形成.给予患者脱水、抗凝、激素、抗炎治疗.

  • ENA抗体检测方法的优化改进

    作者:孙成文;王汉斌;徐水英;孙爱丽;史寅奎

    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是一组可以溶解于盐水的细胞核抗原的总称。检测ENA抗体有助于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也可以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目前ENA抗体检测主要是采用免疫印迹法,该方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好,但影响因素较多,实验条件掌握不好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我们采用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EN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我院的256例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进行了检测,并对方法中的某些步骤进行了改进。在试剂盒方法中,洗涤液加0.5 ml于反应槽,待检血清加1 μl。我们认为洗涤液加1.0 ml、待检血清加20 μl更为合适。因为这样既不影响血清的作用浓度,又降低了37℃环境下液体蒸发对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为缓冲液浓度增高容易加深背景显色和非特异显色区带增多。在我们对30例患者的检测中,改进方法较原方法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清晰的本底。另外,当试剂盒接近于失效期时,实验的反应时间和显色时间应适当延长,显色温度可由原来的室温改为37℃。如此,可以明显地提高实验的敏感性,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出现。我们对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同时利用两种方法检测,条膜采用的是上一次(7 d前)打开剩下的条膜。结果常规的试剂盒方法检测到抗U1RNP抗体(Mr 28×103/70×103),而优化改进方法(抗原-抗体反应时间由原来30 min延长60 min,显色温度由室温变为37℃)除检测到抗U1RNP抗体外,还检测到了另一抗rRNP抗体(Mr 38×103)。

  • 抗ENA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烨伟;万国红

    抗ENA抗体是针对细胞核中的可提取性核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在风湿性疾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为观察其在风湿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开展此项检验的32例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 蛋白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8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抗ENA抗体

    作者:张宁;李爽;李典;崔华东;付文轶

    应用蛋白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Westem blot分别检测148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和30名健康人的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ENA)抗体谱,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抗Sm、抗U1-RNP、抗SS-A和抗SS-B抗体在各自相对特异性疾病中的阳性率.蛋白芯片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ENA抗体谱准确、方便.

  • 风湿病患者血液ANA和ENA检验结果分析

    作者:霍继炜

    目的:探讨风湿病患者的血液ANA和ENA检验结果与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120例,通气选择正常对照组120例,都进行对血液抗ANA抗体与抗ENA抗体检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血液抗ANA抗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7%和99.2%;而血液抗ENA抗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0%和98.3%,对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风湿病患者的血液ANA和ENA检验都有良好的特异性,但是敏感性不足,需要在临床上合理选择指标进行诊断.

  • 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范列英;仲人前;赵文静;夏晴

    本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ANA阳性为34.2%,其阳性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27.5%)和慢性肝炎组(21.8%).三组ANA核型均以颗粒型为主,但抗核仁抗体随着病情加重,阳性比例显著升高.以免疫印迹法检测nRNP、Sm、SS-A、SS-B、Scl-70、Jo-1,发现30例ANA阳性(颗粒型和斑点型)的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中,仅4例慢性肝炎和6例肝硬化nRNP/Sm和/或SS-A阳性.结果表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不仅存在着ANA,而且其阳性率、核型随着病情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多集中在与细胞分裂、增殖相关的核仁蛋白上.ANA的靶抗原有多种,但明显与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抗原不同.

  • 桥本氏病患者的ENA抗体、ANA及RF测定

    作者:陈武;董晓枫;余家族;翁雅云;翁立;林星;俞金娘

    为了解桥本氏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及为桥本氏病合并干燥综合征(SS)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我们对本院1997年以来诊断的44例桥本氏病患者进行血清盐水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抗核抗体(ANA)及类风湿因子(RF)测定,兹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ANA联合抗ENA抗体谱检出5例新生儿红斑狼疮

    作者:唐吟岫;杨苏

    常规工作中,对2份皮肤科送检的“皮疹原因待查”、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的血样用欧蒙公司间接免疫荧光试剂作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ANA为阳性,核型荧光染色模式为颗粒型,抗体滴度均≥1 000.经欧蒙公司免疫斑点试剂检测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确认,结果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随后又发现2例这类患儿和1例抗U1-RNP/Sm抗体阳性病例.抽取5名患儿母亲的血样进行ANA和抗ENA抗体谱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这种由母体自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致的新生儿红斑狼疮(neonatal lupus erythematosus,NLE)在新生儿的发生率约为1/20 000[1],国内少有报道.

  • 自身抗体和补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竟妍;程涌江

    目的探讨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和补体联合检测在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ANA和抗ds-DNA抗体,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ENA,应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补体C3、C4.结果1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NA阳性率为96.4%,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72.3%,ENA总阳性率为56.3%,抗ds-DNA抗体和抗ENA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3.9%.40例对照组抗ds-DNA抗体和抗ENA抗体全部为阴性.SLE患者补体C3、C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ds-DNA抗体和抗ENA抗体均为阴性的SLE患者补体C3、C4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种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SLE诊断准确率.

  • 免疫印迹法和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ENA抗体的评价和意义

    作者:周渭珩;洪为松;裘新民;许爱娥

    目的:评价两种检测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肽抗体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法(IBT)和对流免疫电泳法(CIE)检测218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150例非结缔组织病对照血清ENA多肽抗体,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CTD中用IBT法测得抗ENA抗体阳性148例占67.9%,用CIE法阳性133例占61.0%,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IBT阳性而CIE阴性为18例,IBT阴性而CIE阳性者4例.IBT可以同时检测7种ENA抗体,而CIE只能检测4种ENA抗体,但由于两种方法抗原制作过程中某些技术性因素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论:IBT是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而广谱的ENA血清学诊断方法,但同时应用CIE法可以相互补充和验证,从而提高抗ENA抗体检测的阳性率.

  • ENA多肽抗体谱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伟;李丽

    为探讨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多肽抗体谱在检测结缔组织病中的诊断价值,我们对69例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进行了ENA抗体谱的检测并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 SLE患者抗ENA抗体及抗DNA抗体的检测分析

    作者:陈育华;周碧云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ENA抗体与抗DNA抗体的关系及意义,对88例SLE患者分别测定血清中抗ss-DNA抗体、抗ds-DNA抗体及7种抗ENA抗体.结果显示,88例SLE患者中有65例(73.5%)检测到至少一种抗ENA抗体,以抗Sm、抗UlRNP和抗SSA为主,分别占45.5%、52.3%及40.9%,其次为抗SSB及抗Rib,分别占25.0%及15.9%.88例SLE患者的7种自身抗体与抗ds-DNA抗体总的阳性符合率为75.2%,与抗ss-DNA抗体总的阳性符合率为60.2%.因此,抗ENA抗体与抗DNA抗体同时检测有助于提高SLE的诊断阳性率.

  • 两种抗 ENA 抗体检测方法的结果观察

    作者:袁晓华;杨春菊

    目的::观察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抗 ENA 抗体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美国 GenBio 公司生产的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斑点法)和广州万孚公司生产 ENA 试剂盒(免疫印迹法),同时检测433例样本中的抗 ENA 抗体,结果采用 McNemar检验,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1)成组χ2检验: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的检测结果有相关性(P =0.000);(2)McNemar检验: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之间有差异(P =0.000);(3)Kappa 检验: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但一致性程度一般(Kappa=0.664,P =0.000)。结论:在临床检测抗 ENA 抗体时,对于弱阳性结果、不典型的结果好用另一种方法来检测,再结合其它指标来综合判断,才能准确地发出检验报告。

  • 血清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检测质控品的制备及评价

    作者:李荣海;张鹏;郭慧娟;高洁;王雅平;刘文娟;尚晓泓;李琦

    目的 自制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弱阳性及阴性质控品,确保常规检测工作结果的质量.方法 将抗核抗体(ANA)谱阳性结果 的患者血清置于56℃30 min条件下灭活,离心去除沉淀后血清(结果为RNP++,Sm++,SS-A++,SS-B++,dsDNA++)与ANA及ANA谱全部阴性献血员血清按照1:N比例混匀,配置成ENA弱阳性质控品(结果为RNP±,Sm±,SS-A±,SS-B±,dsDNA±),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N A弱阳性质控品,然后进行均一性、稳定性、破坏性实验验证.结果均一性、稳定性、破坏性实验验证均通过,EN A阴性质控品所有阴性的靶抗原都能够检测出阴性,所有阳性的靶抗原都能够检测出阳性.结论 经过验证,ENA自制质控品符合该科要求,可以应用于常规检测工作.

  • ENA多肽抗体谱在检测风湿类疾病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江渝;王传英

    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是针对核内可提取性核抗原(ENA)的一种自身抗体.抗ENA多肽抗体谱的检测常用于风湿类疾病(即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测定抗ENA抗体的个别成份,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及有利于对病情的分析.我们对风湿病专科病人常规进行ENA多肽抗体谱的检测,避免了以往对风湿类疾病仅作RF检测,而忽略了对ENA抗体的检测,这样就减少了以往对风湿类疾病检测项目不全所造成的漏诊及误诊.本室于1995年4月至今对一组疑为风湿类疾病的患者进行了常规抗ENA系列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糖尿病患者ENA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冉崇明;尹玲;李树仁

    糖尿病(DM)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1,2],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抗体等与β细胞进行性损伤关系密切[3].以20例健康病人血清和71例各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作对照,应用免疫印迹术(IBT)检测了62例DM患者血清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qble nuclear antigen,ENA)的相应自身抗体,结果分析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