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脉压增大对高血压病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蓝俐

    目的:探讨脉压增大对高血压病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血管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对这些心血管事件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关联其脉压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到脉压增大对于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价值;结果:单纯EH组共306例,人群总体PP在40-60mmH9频率高,为62.4%;EH合并心血管事件组234例,PP在-80mmhg频率高,为51.53%.80mmhg、100 mmHg及>100mmhg 3个频率段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40-60mmhg频率段,而40-60频率段作为EH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起始频率段又与单纯EH组PP的均值(50.68±8.8)基本一致,因而将60定为PP危险界值.结论:探讨脉压增大对高血压病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重大,可以在治疗期间对此加以观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对抗栓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娅;陈慧;李灿东;吴红霞;林云钗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123例PCI成功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后规范抗栓治疗,同时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49例和非气虚血瘀组74例,7天后所有患者采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大血小板聚集率(MPA)、血浆遗传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膜糖蛋白Ⅱ b/Ⅲ a(GP Ⅱ b/Ⅲ 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纤维蛋白原(Fg),运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PCI术后1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PCI术后气虚血瘀组MPA、vWF、GP Ⅱb/Ⅲ a高于非气虚血瘀组(P<0.05),而PLT、F1+2和F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气虚血瘀证仍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是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何胜虎;袁彬;陈述;张薏;张晶;燕建峰;谢勇;刘晓东;孙磊;徐日新;顾翔;屠莉莉;马根山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住院的老年ACS患者106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是否行PCI分为PCI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业组和常规治疗亚组,PCI组术前给予负荷量替罗非班10 μg·kg-1,3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继而以0.15 μg·kg-1·min-1持续泵入24~36 h.药物保守治疗组(负荷量0.4 μg·kg-1·min-1× 30 min,维持量0.1 μg·kg-1·min-1×48 h).采用成组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比较各亚组间住院期间及随访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新的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出血的发生率及PCI治疗组术后TIMI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及心肌Blush分级(MBG).结果 各亚组间一般资料相似,药物保守治疗组中替罗非班亚组随访30 d MACE发生率较常规治疗亚组显著降低(12.0%vs.36.4%;P<0.05),PCI治疗组中替罗非班亚组CTFC低于常规治疗亚组[(23.5±5.1)帧和(31.4±5.2)帧,P<0.01],Blush 3级获得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亚组(64.3%和29.0%,P<0.01).出血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CS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具有更好的血流及心肌灌注,减少缺血事件发生,且安全性好.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观察研究

    作者:赵艳辉;朱智明;高连如;李田昌;陈宇;曹毅;裘毅刚;张宁坤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reperfusionarrhythmia,RA)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比较有无RA患者住院和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急诊PCI且血管重建成功的STEMI患者134例,分为RA组(89例)和无RA组(45例)2组。结果 RA组较无RA组相比,下壁心梗及术前TIMI 0级血流所占比例高、术前白细胞高,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更短,前壁心肌梗死所占比例低(均P<0.05);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病史患者RA发生率低(均P<0.05);下壁心梗(OR=3.617,95%CI:1.536-8.519,P=0.003)、术前TIMI0级(OR=2.477,95%CI:1.626-3.682,P=0.000)、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短(OR=1.144,95%CI:1.049-1.249,P=0.002)是RA的危险因素。在院及术后1年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院期间,RA组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病史患者RA发生率低;下壁心梗、术前TIMI0级、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短是RA的危险因素;RA可增加STEMI患者在院期间致命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但不影响在院和术后1年总的MACE发生率。

  •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证临床观察

    作者:高寒梅;郭龙枝;宋朝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2例符合非ST段抬高AC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次负荷量300 mg,以后75 mg,1次/d,随访时间6个月,观察两组第1周心绞痛控制情况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IT).结果 治疗组用药第1周心绞痛控制情况及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作用,但治疗组效果更好(P<0.01),治疗前后PRT、APTT两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ACS是安全有效的.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的评估及处理

    作者:杨军;骆秉铨

    心肌无复流(no-reflow,NR)指的是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管腔狭窄已被解除,但心肌组织仍未获充分血流灌注的现象.NR现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稳定性心绞痛(SA)、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桥血管再狭窄等接受急诊或择期PCI的患者中均可出现,其与心室重塑、心力衰竭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因而及时识别和处理心肌NR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之一.

  • 从FAME研究看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的重要意义

    作者:刘健;王伟民

    2009年1月1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FAME(血流储备分数对比造影指导下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的终结果.该研究显示依据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等)达30%.

  • QT间期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春来;尚小明;纪征;卢峰;孙淑娴;姜玉凤;张琦;刘长青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伴有ST段抬高单一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以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cQTd)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组92例,非MACE组368例进入研究.一年随访发现,有92例(20%)发生MACE.本研究中采用12导联心电图的结果.MACE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包括:个人情况、住院信息、血脂水平、吸烟状况、超声心动图.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和Kaplan-Meier分析.结果:cQTd绝对变化值非MACE组的中位数为31.7 ms,25和75分位数为12.1 ms和55.3 ms; MACE组的中位数为11.0 ms,25和75分位数分别为-5.2 ms和33.3 ms;非MACE组高于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QTd相对变化值,非MACE组的中位数为40.1 ms,25和75分位数分别为13.6 ms和62.3 ms; MACE组的中位数为19.3 ms,25和75分位数分别为-15.8 ms和52.3 ms;非MACE组高于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QTd绝对变化值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0.74(95% CI:0.68~0.85).Kaplan-Meier分析显示,cQTd变化值越大MACE发生率越低.结论:伴有ST段抬高单一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QTd绝对变化值对PCI后MACE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 美国心脏学会2008年年会新临床试验结果(二)

    作者:方理刚

    1 强化降脂治疗新靶点研究(The treating to new targets trail, TNT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肾功能改善与心血管事件降低相关采用阿托伐他汀80 mg/d强化降脂与10 mg/d常规降脂进行比较的TNT研究表明,肾功能呈剂量依赖性的改善和心血管风险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基线肾功能情况如何,肾小球滤过率(eGFR)改善与主要心血管事件(MCVE)降低具有高度剂量相关性.这是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中第1次显示出肾功能改善与心血管事件降低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校正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婷;寇锋军

    目的:探讨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及心率变异性(HRV)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治疗1年后心血管事件随访结果将其分为主要心血管事件组(MACE组)以及非主要心血管事件组(非MACE组)。对两组患者的QTcd及HRV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对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为30.10%。MACE组从症状出现到接受治疗时间较晚,与非MAC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MACE组QTcd及HRV均显著低于非MACE组,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MACE组QTcd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非MACE组,HRV各项参数低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结果显示,QTcd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HRV各参数是影响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QTcd及HRV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良好预测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经皮桡动脉入路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肖华;陈爱华;李志粱;宋旭东;傅强;缪绯;刘映峰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入路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46例行经皮桡动脉入路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48例行经皮股动脉入路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随访术后6个月内冠状动脉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再狭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复诊率.结果 94例患者PCI治疗均成功.介入治疗1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均没有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P>0.05),介入治疗6个月后随访结果 显示,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复诊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急诊行经皮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可行的,不增加近期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复诊率.

  • 2型糖尿病与冠脉钙化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作者:朱利杰;高传玉;杨宏辉;杜秋波;李庆民;牛方卿;王澈;李清曼

    目的 研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冠脉钙化程度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678例可疑冠心病的门诊患者,均行冠状动脉双源CT和生化检测,对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随访(4~20个月),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生.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率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MACE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糖尿病组前降支(LAD) (P =0.002)、回旋支(LCX) (P =0.004)、右冠状动脉(RCA) (P <0.001)和总钙化积分(T scores)(P<0.001)明显大于非糖尿病组;②糖尿病组冠脉斑块(P<0.001)、病变的冠脉支数(P<0.001)及阻塞性斑块(P<0.001)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③糖尿病组患者累计生存生存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脉钙化积分越高,累计生存率越低(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冠脉血管狭窄、冠脉钙化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2型糖尿病和冠脉钙化是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利荣;陈国兵;张艳芳;徐盈;李波;钟玲

    目的 研究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 对确诊的110例AMI患者(治疗组),于人院第5-10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并与100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分析术前1天和术后1天的标准十八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随访发病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CI前,QTd明显延长;发病30天内,MACE发生率增加(P<0.05).经PCI治疗,AMI患者较术前QTd缩短(P<0.05).AMI患者中,MACE发生组与未发生MACE组相比,术后较术前QTd降低幅度较小(P<0.05).结论 AMI患者QTd明显高于正常人,成功的PCI,能显著减小AMI患者QTd; QTd及其变化程度,可作为评价心肌灌注及近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雷红涛;阮焕钧;徐洪涛;童珊珊;张宁坤;王泽;程涛

    目的 探讨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对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3年12月-2016年2月在海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520例.根据患者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用中位数法(中位数为13%)将STEMI患者分为低RDW水平组(RDW≤13%)和高RDW水平组(RDW>13%),两组研究样本量分别为389例和131例.比较术前RDW水平对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与术后1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低RDW水平组比较,高RDW水平组STEMI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4.7%ys 15.3%,P<0.001)、术后1年(9.3% vs 29%,P<0.001) MACE发生率更高.经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MACE发生率因素有年龄、血红蛋白及RDW.其中术前RDW水平在多因素分析中为独立影响因素(P<0.001).结论 术前高RDW水平的STEMI患者发生MACE的概率高,术前RDW水平对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作用.

  • 急诊PCI术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阮焕钧;徐洪涛;李田昌;刘如晨;雷红涛

    目的 研究急诊PCI术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住院和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海军总医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118例,平均年龄(60±13)岁,男性比例83.1%;根据术前HDL-C水平是否正常分为低HDL-C组(<1.04 mmol/L,46例)和高HDL-C组(>1.04 mmol/L,72例),比较两组MIRI、住院和1年内MACE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高HDL-C组相比,低HDL-C组入院总胆固醇水平[(3.9±1.0) mmol/L vs (4.9±1.0) mmol/L,P< 0.001)]更低,Killip分级≥Ⅲ级的患者比例(17%vs1.4%,P=0.001)更高,余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HDL-C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76%vs 58%,P=0.048)、CK-MB峰值[(275±162)U/Lvs(212±154)U/L,P=0.035)]和CK峰值[(3 173±1 905)U/Lvs(2 396±1 994)U/L,P=0.038)]更高,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值更低[(51.2±7)%vs(56.3±8)%,P< 0.001)],并且住院MACE事件发生率更高(28% vs 11%,P=0.018),而两组1年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急诊PCI术治疗的STEMI患者,术前高水平HDL-C能限制或减少MIRI,降低住院MACE的发生.

  • 高敏C-反应蛋白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和裸支架植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作者:迟永辉;杨新春;王乐丰;崔亮;高明明;王红石;赵文淑

    目的 初步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支架)和裸支架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以及对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226枚Cypher支架(Cypher支架组)和102枚裸支架(裸支架组)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植入梗死相关动脉,在术前、术后8 h和术后24 h取静脉血测量血清hs-CRP.结果 Cypher支架组和裸支架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hs-CRP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有主要心血管事件患者与无主要心血管事件患者相比,血清hs-CRP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 h和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有无主要心血管事件上,Cypher支架组内在各时间点血清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支架组内在术后8 h和术后24 h血清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治疗植入裸支架的STEMI患者,术后8 h和术后24 h血清hs-CRP升高,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增多;急诊PCI治疗植入Cypher支架的STEMI患者,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与血清hs-CRP升高无明显关系.

  • 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一道曙光——经导管肾动脉去神经射频消融术现状与展望

    作者:聂振宁;葛均波;王伟民

    顽固性高血压指尽管同时应用3种不同种类的降血压药物,血压仍然高于目标值.其中降压药物应当包括利尿剂,且所有的药物应达到理想剂量.目前顽固性高血压发病率还不清楚,但是从一些临床研究的结果来推测,其发病率可能并非少见.2003年发表的NHANES研究中,仅有53%的受试对象的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在2002年发表的ALLHAT研究中,大约50%的受试者需要使用3种或3种以上的降压药物.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可能较高,积极控制其血压达标极其关键.早期的退伍军人管理局协作研究表明,相比安慰剂,3种降压药联合应用18个月以上,其心血管事件降低96%.但是部分患者虽经多种降血压药物联合应用仍不能达标,而且服用多种药物患者的依从性也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疗效,另外长期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费用较高,特别对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

  •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燕;王小艳;刘丽伟;王玉宏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睡前口服依折麦布片,10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随访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hs-CRP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两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31.9%、1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颈动脉斑块积分,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替罗非班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无复流的临床观察

    作者:崔英俊;杨涛;张建起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发生无复流现象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维拉帕米),43例/组,观察冠状动脉内给药后首次(注射药物后5 min)和PCI术前末次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和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grade,TMPG)血流指标,计算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并比较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冠状动脉内给药后首次及PCI结束前末次冠状动脉造影的TIMI3级血流获得率69.8%均高于对照组(55.8%,62.8%,P<0.05);替罗非班组PCI后末次cTFC帧数(34±5)帧低于对照组(42±4)帧(P<0.05);替罗非班组在首次冠状动脉造影TMPG血流分级的TIMI 3级血流获得率69.8%显著高于对照组55.8%和用药前44.3%(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60 d内总MACE发生率53.5%低于对照组76.7%和用药前(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无复流的临床效果显著,为临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汪波;吴世畅;胡海东;杨大英

    目的 分析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1年8月收治的老年ACS患者100例,66例行PCI治疗(PCI组),34例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PCI组与药物治疗组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亚组和常规治疗亚组.PCI组中,常规治疗亚组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替罗非班亚组额外给予替罗非班;药物治疗组中,常规治疗亚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常规硝酸酯类、他汀类和低分子肝素等治疗,替罗非班亚组额外给予替罗非班.观察患者住院期间以及随访1个月内出现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PCI组术后血流情况,以及住院期间出血情况和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 PCI组中替罗非班亚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为3.03%,常规治疗亚组为6.06%;1个月后2个亚组分别为6.06%和9.09%.药物治疗组中替罗非班亚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为5.88%,常规治疗亚组为11.76%;1个月后2个亚组分别为11.76%和35.29%.PCI组和药物治疗组中2个亚组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术后替罗非班亚组与常规治疗亚组的TIMI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罗非班亚组Blush分级3级的比例高于常规治疗亚组(57.58% vs 30.30%,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替罗非班能够改善老年ACS患者心肌灌注,减少缺血事件发生,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7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