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肠指检血清PSA及f/tPSA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静;杨晓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可疑结节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与直肠指检(DRE)结果、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与总量比值(f/tPSA)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该院99例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DRE结果、不同PSA水平和不同f/tPSA对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四组不同PSA水平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PSA≤4 ng/mL组0%,PSA>4~10 ng/mL 组17.6%,PSA>10~20 ng/mL 组36.0%,PSA>20 ng/mL 组59.3%,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20 ng/mL时DRE阳性和阴性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tPSA的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PSA值的升高,前列腺穿刺阳性率逐渐增加;DRE与部分PSA水平联合应用,有助于前列腺穿刺活检;f/tPSA可用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因此,血清PSA和f/tPSA可用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血清PSA水平及f/tPSA对前列腺穿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痰液肺癌细胞筛查中的价值

    作者:林淑端;陈石桥;潘啟森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痰液癌细胞筛查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癌患者共300例,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采用TCT法进行检测,对照组采用痰液传统涂片检查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阳性诊断率。结果对照组阳性诊断率[51.5%(103/200)]低于观察组[74.0%(7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采用TCT检查诊断率高,且显著优于传统检查方法。

  • 电子喉镜诊断喉结核的临床价值

    作者:熊剑丁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诊断喉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城市人民医院五官科2008年12月至2014年3月诊断的32例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喉结核的喉镜下表现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所有32例患者均诊断为喉结核,其中电子喉镜考虑诊断喉结核32例;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喉结核25例,其余7例经多次活组织病理检查,未确诊,但进一步行胸部X线片、胸部CT、结核菌素试验考虑为肺结核,故考虑合并有喉结核。结论对喉结核的诊断电子喉镜是个重要诊断手段,简便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曙东;王昊;陈燕芬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提高良、恶性诊断率.方法 对临床化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 ng/mL、指诊或超声、磁共振成像(MRl)检查怀疑前列腺占位病变的102例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结果 102例活检结果显示前列腺癌38例,前列腺增生58例,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2例,前列腺炎4例.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阴道镜图像在不典型鳞状细胞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芳

    目的 探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阴道镜检查的临床意义,并根据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93例ASCUS患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联合病理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且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阴道镜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符合率为59.14%,敏感性85.71%,阴性预测者91.49%.结论 ASCUS患者中潜存宫颈高级别病变及癌症,阴道镜图像有特异性,因此,阴道镜检查及定位活检准确性高,能够尽早发现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适合做AS-CUS筛查.

  •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江雪梅;彭佑群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行电子阴道镜检查患者1 580 例进行分析,并对512 例可疑患者经电子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术.结果 512 例在电子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术患者确诊宫颈尖锐湿疣68 例,宫颈不典型增生444 例,包括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242 例,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74 例,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128 例.结论 电子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定点活检是目前诊断宫颈疾病中简便、可行、有效的方法,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确诊宫颈癌不可缺少的诊断技术之一.

  • 右侧肺底积液误诊为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后出血1例报道及分析

    作者:袁 劼;程蓉岐;粟文娟;沈睿;贾春岩

    肝脏疾病时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和研究,在明确病因、确定诊断、制定治疗策略和评估疗效等过程中的价值非常重要.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超声实时显像可清楚显示组织结构、穿刺途径、靶目标与毗邻管道的解剖关系,从而避免了盲穿可能导致的Glisson系统内血管和胆管损伤,避免造成导致胆囊、膈肌、肺组织等的损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显著降低肝活检并发症发生率.

  • 艾滋病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长萍;吕圣秀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肝脏病变是AIDS机会性疾病之一.确诊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是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它能直接了解肝组织病理变化[1].在AIDS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中,医务人员感染HIV的风险大,要求手术操作者对AIDS的认识和预防管理措施的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 超声内镜检查及其细针抽吸活检术操作配合要点及体会

    作者:李佼

    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及其细针抽吸活检术(fine-needle as-piration,FNA)是近20年内镜领域的大进展之一[1 - 2].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EUS-FNA)是指在内镜超声的引导下,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直肠的消化道壁及其周围的病变行细针穿刺,抽取细胞和组织碎片,用于病理学检查,从而帮助确定病变性质的一种操作方法[3].作为一种诊断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多种消化道肿瘤确诊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不仅能够显示病变的佳局部影像学特征,而且能够获得组织细胞材料进行病理性诊断.为准确诊断消化道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其操作配合要点及体会介绍如下.

  • 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技术在纵隔占位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艳;王红阳;喻昌利;李球兵

    [目的] 增强CT及经皮肺穿技术在纵隔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36例后纵隔占位病变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和心电图检查,并进行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仔细观察X线胸片和CT片,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之后经过强化CT临床考虑为恶性肿瘤,经皮肺穿针吸活捡明确病理诊断.[结果] 经皮肺穿针吸活检活检后未出现咯血、气胸、缺氧、窒息,肺炎,肿瘤沿针道皮下种植和气管种植等并发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为主,共计20例,占76.92%,间叶来源的共计6例,占23.78%.[结论] 后纵膈占位病变患者经皮肺穿针吸活检获得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检测和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贾柳萍;詹俊;王海霞;黄鹤;古雨平;谢春生

    目的:观察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和病理特征.方法:对64例缺血性结肠炎病人的临床经过、结肠镜、病理及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87.5%),而且多伴有(92.2%)一定的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腹部手术、便秘史等,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腹泻;72 h内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68.8%),结肠镜表现为病变肠管黏膜与正常肠管界限清晰,病变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和溃疡,可分为坏疽和非坏疽型,非坏疽型大多在2周后恢复,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坏疽型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结论:中老年病人出现急性腹痛、便血时,及时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对明确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和分型,判断预后非常有用.

  •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徐锋;葛淑君;陈郴;赵晓雪;侍欣宇

    目的 系统评价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7期)、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中关于FNAC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准确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和Meta-DiSc 1.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2个研究,共计24 496例乳腺肿块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NAC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Sen合并、Spe合并、+LR合并、-LR合并和DOR合并分别为:0.95[95%CI (0.95,0.96)]、0.96[95%CI (0.96,0.96)]、38.27 [95%CI (23.17,63.19)]、0.05[95%CI (0.03,0.07)]和1 031.11[95%CI (514.19,2 067.68)],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0.99 [95%CI (0.98,1.00)].结论 当前的证据显示,FNAC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较高.

  • 两种宫颈癌前病变诊断方法的评价

    作者:任常;彭芝兰;许良智;吴泰相;刘关键;杨开选

    目的评价和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诊断性锥切诊断宫颈癌前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的价值.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2003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截止时间均为2004年3月.手检1970年~2003年的相关国内外杂志及未发表资料.纳入对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锥切诊断CIN的准确性与治疗性锥切和/或全切术后的病理诊断(金标准)进行比较、且有分层对应数据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其观察对象为临床疑诊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运用Cochrane协作网诊断与筛查小组推荐的SROC曲线法,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似然比等指标行Meta分析.结果 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3 376例(各研究的例数从2例~604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诊断性锥切对CIN的诊断准确性在敏感性分析前后不一致.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0.76,诊断性锥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0.83,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准确性明显低于锥切(P<0.001).而敏感性分析结果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0.84;诊断性锥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下降为0.58和0.61;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锥切(P<0.001).结论对CIN的诊断准确性,尚不能肯定两种诊断方法何者为优.应以大样本量和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作进一步的分析.

  •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轻度凝血障碍病人凝血时间和出血的影响

    作者:Abdel-Wahab OI. Healy B;Dzik WH;俞丽

    在凝血障碍的同卵双生子中进行的实验结果提示:输注FFP能纠正凝血障碍,使FFP广泛用于PT轻至中度升高病人.但依据凝血试验变量预测出血风险的假设正受到挑战.大量的研究用于评估中心静脉插管、肝脏活组织检查、胸腔穿刺术、穿刺放液术和腰穿后的出血情况,均表明出血风险与输前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或血小板计数轻度异常无相关.尽管如此,在PT轻度延长患者行侵入性操作前使用FFP非常普遍.这种输血措施的持续可能与FFP能纠正凝血功能异常的观念有关.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利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方法 以对我院138例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就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并发症进行探讨.结果 138例中,穿刺成功率100%,阳性率100%.并发气胸6例,穿刺后病灶周围少量出血3例,1例气胸并胸腔积液.结论 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以有效提高肺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其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 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肺部结节肿块53例分析

    作者:冯安明;吴平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X射线胸片和或CT、MRI发现肺部结节或肿块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术,共穿刺53个结节或肿块,均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 53例中2例穿刺两次后成功,1例同一病灶穿了3次,其余均一次成功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94.34%;恶性肿瘤37例,结核球8例,炎性假瘤3例,脓肿1例,不能诊断的4例;并发症发生率11.3%.结论 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并发症较轻、损伤小、确诊率高,是肺部结节或肿块定性诊断的好方法.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外周病灶153例分析

    作者:曾茄;石平;马兵;赵世财;熊小敏;吴鹏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动活检切割针(18G)在CT引导下对153例患者肺部病灶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153例均穿刺成功,146例取得满意标本,7例为坏死组织未能做出诊断;穿刺活检的12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48行手术治疗,其术后病检与穿刺活检结果一致;7例炎症;5例结核;4例真菌;有36例出现了轻重不同的并发症,气胸32例(20.9%),3例(1.9%)出现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1例发生胸腔少量出血,经相应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外周病灶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右肺支气管软骨瘤一例

    作者:李俊鹏;冯彩婷;王桂东;魏娉;熊云田;张东辉;任杰

    患者 男,20岁.因体检发现右肺上叶肿物5d人院.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胸部CT示:右肺上叶后段靠近肺门处可见类圆形肿块影,直径约35 mm,肿块边缘光滑;增强CT示:CT值28~40 Hu,肿块边缘光滑,内部可见强化的间隔,纵隔和肺门未见肿大的淋巴结.考虑良性病变,不排除硬化性血管瘤或支气管囊肿.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主支气管黏膜未见明显异常,右肺上叶后段可见一肿物完全阻塞支气管开口,肿物表面光滑,不易出血.活组织检查: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固有层纤维组织增生;涂片未见癌细胞.术前临床初步诊断:右肺上叶良性病变,肺炎性假瘤可能性大.

  • 左主支气管开口平滑肌瘤切除一例

    作者:刘朝兵;胡旭;闵心平;夏道奎

    患者女,37岁.因"咳嗽发热2个月余"入院.入院后胸部CT检查示:左主支气管开口处有新生物,左肺感染并实变(图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左主支气管开口有一新生物完全阻塞管腔,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图2).因担心出血引起窒息,未行活组织检查.术前临床诊断为左主支气管良性肿瘤,完善相关检查后手术.手术中患者先仰卧位,局部麻醉下游离出右侧股动、静脉,备好股动脉插管及体外循环,然后诱导麻醉,插入单腔气管内插管,经气管导管插入纤维支气管镜,一直插入右侧支气管内,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内插管插入到右侧主支气管内.右侧卧位,后外侧切口进胸,见左肺实变,张力高.

  • 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脏疝二例

    作者:宋翔;孔繁义

    病例1 女,49岁.因咳嗽、痰中带血4个月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胸部X线片、CT示:右肺门有一肿物,大小约7 cm×7 cm,密度均匀,边缘可见分叶及毛刺,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肺上叶支气管口有菜花状肿物,活组织检查:鳞状细胞癌.

2884 条记录 135/145 页 « 12...132133134135136137138...1441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