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循环 microRNA-21对冠心病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意义

    作者:李韶南;刘震;曾冲;李广镰;罗义;雷晓明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患者循环 microRNA-21(miRNA-21)相对表达量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 CAD 患者100例,根据 IVUS检查患者冠脉内是否具有不稳定斑块分为稳定斑块组(SP 组)45例、不稳定斑块组(UP 组)55例,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对照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qRT-PCR)测定入选病例空腹静脉血浆 miRNA-21的相对表达量,分析血浆 miRNA-21水平与 CAD 患者不稳定斑块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浆 miRNA-2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0.87±0.10) vs.(0.78±0.11) vs.(0.67±0.08),P <0.05],将 CAD 患者血浆 miRNA-21水平与患者是否存在不稳定斑块做出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血浆 miRNA-21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95%CI:0.797~0.94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浆 miRNA-21是 CAD 患者存在不稳定斑块的独立预测因子(P <0.05)。结论血浆miRNA-21水平升高预示 CAD 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的不稳定状态,是预测 CAD 患者存在不稳定斑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

  • 感染

    作者:肖锋

    马里兰急诊医学必知
      ( Maryland Emergency Medicine Pearls)
      HIV与动脉粥样硬化
      Semhar Tewelde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进展显著增加了HIV患者的预期寿命, AIDS相关的死亡自从2005年达到高峰后目前已下降了30%。 HIV感染使机体倾向于一种慢性炎症及免疫失调状态,随后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HAART)也可导致代谢改变及血脂异常。在高效抗逆转录治疗后期,冠状动脉疾病被认为是导致HIV病毒感染患者心的主要原因,已超过以前常见的病因,心肌炎及机会性感染。除年龄小外,冠状动脉疾病在HIV感染患者中的表现与一般人群大致相同,一些抗逆转录病毒的特异度蛋白酶抑制剂通常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并使HIV感染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复杂化。近的研究指出, C-C趋化因子受体5( CCR5)拮抗剂已成为抗逆转录药物治疗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但需要更多的研究。

  • 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陆蕙;胡东南;王蓉;彭伟;王婷婷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启动子基因5A/6A多态性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87例,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190例.两组对象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两组对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启动子基因5A/6A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测定.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MMP-3水平、MMP-3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以及吸烟的患者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患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MM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内6A/6A MMP-3水平低于基因型5A/5A+5A/6A(P<0.05);观察组MMP-3基因型5A/6A、5A/5A+5A/6A频率,等位基因5A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3启动子区5A/6A多态性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存在相关性.

  • 冠状动脉慢血流38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果

    作者:朱小刚;高霏;申华;吴思婧;马茜;贾硕;赵子威;赵迎新;周玉杰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特征、随访结果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计帧法(CTFC),回顾性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造影并确定冠脉慢血流患者385例,分析其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及随访结果,并采用Cox生存分析对影响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共纳入385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其中男性263例(68.3%),女性122例,平均年龄54.45岁(30~78岁).其中高血压病史者181 例(47. 0% ),糖尿病史者64 例(16. 6% ),高脂血症史者200 例(51. 9% ),吸烟史者187 例(49. 1% ),饮酒史者89 例(23. 1% ),冠心病家族史者63 例(16. 3% ).②完成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有ST 段压低者31 例(8. 6% ),一过性ST 段抬高者5 例(1. 4% ),非特异性ST - T 改变者58 例(16. 0%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10 例(2. 8%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2 例(0. 6% ),心电图正常者264 例(72. 9% );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中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者12 例(3. 9% ),左心室肥厚者27 例(8. 7%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平均47. 1 mm,平均射血分数为65. 6% .③左前降支CTFC 平均为32 帧,左回旋支CTFC 平均为46 帧,右冠状动脉CTFC 平均为46 帧.④完成电话随访378 例(98. 2% ),平均随访时间为3. 6 (0. 2 ~8. 2)年,随访过程中有5 例(1. 3% )患者死亡,其中3 例(0. 8% )为心源性死亡;36 例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9. 5% ).单因素分析显示,MACE 风险与性别?年龄?糖尿病?体重指数?吸烟等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无明显相关性,而与高血压存在相关性(P = 0. 023,HR = 2. 193,95% CI:1. 096 ~ 4. 389).结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临床表现并不特异,但MACE 发生率高,临床上应引起充分重视;高血压与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MACE风险相关,应加强对这类患者的血压控制.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松弛素-2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翔宇;王萍;刘锐锋;李卫萍;武珊珊;李虹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松弛素-2(RLX-2)的变化及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以及RLX-2作为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9月因“胸痛”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患者,按既往病史及入院葡萄糖粉糖耐量实验(O GTT)分为三组:A组(血糖正常组,指既往无糖尿病史且OGTT正常)71例,B组(糖尿病前期组,包括OGTT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68例,C组(2型糖尿病组,包括既往病史和入院OGTT证实的T2DM)133例.经更新稳态模型评估(HOMA2)计算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三组患者RLX-2及胰岛β细胞功能、实验室指标等参数的差异,并分析B组和C组患者中RLX-2与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比较,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增加,患者甘油三酯及hs-CRP水平逐渐升高,LVEF水平逐渐降低(P<0.05).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升高,而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均显著降低(P<0.05).三组患者RLX-2比较,B组患者RLX-2较A组及C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糖代谢异常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逐步下降,而胰岛素抵抗指数逐渐增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RLX-2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呈独立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39(P<0.001).结论 血清RLX-2可能是糖代谢异常的一种早期血清标志物,它可能反映了胰岛β细胞的代偿功能.

  • 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C反应蛋白、血脂相互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建湘;李志辉;辛淑君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C反应蛋白(CRP)、血脂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CHD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2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及对照组患者各35例外周血Hp抗体(HpIgG),同时测定血脂及CRP.结果 AMI组、AP组及对照组血清Hp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4.3%、45.7%及25.7%,AMI组、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MI组与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AMI组、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MI组、A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也明显低于AP组(P<0.01);Hp感染者HpIgG水平与血中CRP、TG、LDL-C及apoA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4、0.64、0.36和0.32),而与HDL-C成负相关(r=-0.78)(P<0.01).结论 CHD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高,Hp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及影响脂质代谢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谢基明;冯笑梅;秦文斌;王玉珍

    目的 研究内蒙古包头地区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检测94例CHD患者(CHD组)及6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CE基因型.结果 ACE基因的I/D多态性经PCR扩增后产生490 bp和190 bp两种带型,DD型仅有190 bp一种带型,II型仅有490 bp一种带型,DI型含有490 bp和190 bp两种带型.插入特异PCR进一步验证显示:II型和DI型仅含有335 bp片段.CHD组和对照组的ACE基因型DD、DI、II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11.7%、50.0%、38.3%和10.4%、50.7%、38.8%,两组ACE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CHD合并高血压组及未合并高血压组ACE基因型分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内蒙古包头地区汉族人群CHD的发生无关,ACE的D等位基因可能不是CHD的一个危险因素.

  •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提高冠脉CTA图像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杨君;曲路;钟惠玲;吴清香;丁小容

    目的 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高冠脉CTA图像质量,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1年7-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冠脉CT检查的患者138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6例)和对照组(47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冠脉CT检查,观察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进行冠脉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得分、缺陷率、患者及诊断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图像质量得分为(4.17±0.72)分,对照组图像质量得分为(3.04±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4,P<0.01);观察组缺陷率(0.74%)少于对照组的(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73.14,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60%)和诊断医生满意度(98.00%)均高于对照组的88.60%和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1.91,7.58;P <0.01).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冠脉CT检查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冠脉CTA图像质量,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

  •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可改变危险因素变化趋势分析

    作者:张金丽;林平;赵振娟

    目的 了解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变化趋势,为患者术后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哈尔滨某三甲医院成功接受PCI手术患者270例,术后6个月、1年分别进行随访,分析其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吸烟、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可变危险因素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一年随访资料完整者203例;术前有36.5%的患者吸烟,术后6个月、1年吸烟的患者数分别为35例、26例;高血压病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血压较术前呈明显降低,术后1年较术后6个月明显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术后6个月、1年空腹血糖控制不良,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低密度脂蛋白>3.64 mmol/L的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较术前降低,术后1年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24患者的术后1年平均BMI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患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控制尚不理想,应加强PCI术后患者的长期健康教育与二级预防干预,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结构式家庭疗法对出院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作者:闫薇;任杰;赵忠阳;刘少辉;王晓春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疗法对出院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整群抽样选择12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冠心病患者社区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式家庭疗法,采用健康行为量表( HPLP)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 ESCA)对患者的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进行系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总分、自我效能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构式家庭疗法作为一种延续性护理方案能够提升出院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

  • 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孙丽莎;温雅;徐英;游桂英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6月某三甲医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151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4例,对照组77例。对照组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后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效能得分和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干预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和医学应对方式的研究

    作者:李妍;黄伶智

    目的 探讨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和医学应对方式,以帮助其提高认知,改善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42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D型人格量表、冠心病疾病感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比较D型人格和非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和医学应对方式.结果 242例患者中,D型人格44例,占18.18%,非D型人格198例,占81.82%.D型人格组和非D型人格组冠心病患者年龄、性别、工作状态、婚姻状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D型人格组冠心病患者锻炼频率优于D型人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的疾病后果、个人控制、治疗控制、情绪表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病程、疾病一致性、时间轴性与循环性维度得分及疾病感知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屈服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面对维度和回避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根据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和应对方式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其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其对疾病可控性的认知,积极应对,从而改善预后.

  • 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张维;潘俊;郑霄;王云雅;崔惠莉;谭红梅

    近年来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使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组成结构发生改变,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危险性增大,我院1996年1月~2000年2月行老年CABG手术54例,本组许多患者术前心功能严重受损,绝大多数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支或3支以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且血管狭窄程度严重;一部分患者有缺血性二尖瓣返流;28例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 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患者早期拔除动脉鞘管的必要性

    作者:吕冶芳

    目的:探讨应用替罗非班的PCI术后患者延迟(替罗非班停用后4~6 h)拔除股动脉鞘管的必要性。方法将91例使用替罗非班 PCI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PCI术后4~6 h拔除股动脉鞘管,对照组待替罗非班使用结束后4~6 h拔除股动脉鞘管,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和负性效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发生出血及血肿6例,假性动脉瘤2例,对照组分别为4,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4,0.00;P>0.05);而观察组患者负性效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腰酸背痛13例,尿潴留5例,腹胀4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对照组分别为33,13,15和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33,4.22,7.75,4.79;P<0.05)。结论使用替罗非班PCI患者早期拔除股动脉鞘管安全可行,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其全面康复。

  • QTVI结合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估冠心病心肌纵向收缩功能

    作者:王蓓;许亮;赵敏;刘小明;翁轶南;谷莹;赵博文

    目的 联合使用腺苷负荷试验(ASE)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对冠心病局部纵向心肌的收缩功能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可靠的超声定量方法.方法 对55例疑诊冠心病者进行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基础状态和负荷6 min时所测得的心肌收缩期峰值(Vs)和达峰时间(TQ-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1例完成检查的患者中30例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阳性,21例阴性.负荷后,对照组Vs增大(P<0.05),与静息状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Q-S、Tei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缺血节段Vs值降低(P<0.05),与静息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Q-S值延长,Tei值增大(P<0.05),有显著性差异.负荷后,冠心病组缺血节段与非缺血节段及对照组相应节段比较,Vs、TQ-S、Tei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QTVI与ASE相结合可精确地评价局部纵向心肌收缩功能,Vs、TQ-s、Tei可作为ASE诊断冠心病的量化指标,提高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并可评估冠心病纵行心肌的局部收缩功能状态.为冠心病局部心肌功能异常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的定量分析方法.

  •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左室整体功能佳部位的选择

    作者:曾欣;舒先红;何梅先;潘翠珍;黄国倩;程蕾蕾;陈灏珠

    目的:应用DTI测量二尖瓣环6个节段的运动速度评价左室整体功能并探讨心尖窗佳切面、二尖瓣环的佳节段的选择.方法:应用DTI测量33例冠心病患者和19例健康志愿者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前间隔和后壁处各位点的Sa、Ea、Aa及Ea/Aa之比.结果:(1)冠心病组二尖瓣环6个节段Sa、Ea及Ea/Aa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2)冠心病组二尖瓣环6个节段平均Sa与左室射血分数呈高度正相关(r=0.746,P<0.001);平均Ea/A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之比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23,P<0.001).(3)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心尖四腔切面的二尖瓣环侧壁缘Sa及Ea/Aa之比与6个节段平均参数的相关系数均为大.结论:测量二尖瓣环6个节段的平均运动速度可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环侧壁缘是评价左室整体功能的佳节段.

  • 超声检测表浅血管功能和形态改变在预测冠心病中的作用

    作者:刘东红;吕明德;廖新学;张艳;马文学;曾群英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探头检测表浅血管的功能和形态,探讨它们在预测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高频探头检测135例有胸痛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肱动脉内皮依赖及非内皮依赖性功能(FMD、NMD),作组间方差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ROC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分级(CPS)高,肱动脉FMD及NMD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血管参数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范围均相关,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MTB)相关性大;Logistic分析示FMD、NMD、IMTB及CPS(Odds ratio OR分别为0.81,0.82,6.28,2.75)均可作为冠心病独立影响因素,而ROC分析则显示IMTB和CPS[Roc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77、0.74]较肱动脉FMD、NMD(Az分别为0.27、0.28)诊断冠心病价值高.结论 外周表浅血管超声检测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范围、程度,以颈动脉IMT和CPS预测冠心病价值高,表浅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综合评价则有利于冠心病早期动脉硬化发现和疗效判断.

  • 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关系的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研究

    作者:吴小凡;杨娅;葛长江;方冬平;迟云鹏;张晓江

    目的 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 (PAPP-A)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对9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行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APP-A水平.结果 根据VH-IVUS结果,将患者分为薄帽纤维粥样硬化(TCFA)组和非TCFA组,TCFA组患者PAPP-A水平高于非TCFA组患者.PAPP-A水平≥11.0 mIU/L(OR=4.564,P=0.002)和坏死核心体积百分比(OR=1.144,P=0.029)是TCFA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血清PAPP-A水平与TCFA有相关.PAPP-A水平≥11.0 mIU/L和坏死核心体积百分比是TCFA的独立预测因素.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义成;袁桂莉;郜新春;王亚玲;李跃;刘俊峰;曹文红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E-Tracking技术测量30例冠心病患者与34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度(β)和顺应性(AC),同时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受试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10.10±3.98)%与(16.32±2.42)%,P<0.05];冠心病组Ep、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135.27±21.10)%与(111.67±29.53)%,P<0.01]、[(10.18±1.26)%与(9.07±1.95)%,P<0.01];但冠心病组的A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56士0.14)%与(0.73士0.18)%,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EDD%)与Ep、β负相关(r=-0.634,P<0.01;r=-0.505,P<0.01),与AC呈正相关(r=0.668,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和动脉弹性降低,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提示 E-Tracking 技术和FMD一样能够判断动脉功能异常,具有简便、快速、无创性、测量结果精确的优点.

  • 超声检测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楼建英;龚东;彭健;张伟;王达理;钱维源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 1 075例,分析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主动脉瓣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33.0%对14.1%,χ2=52.4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传统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脂血症、糖尿病外,主动脉瓣钙化与全组冠心病的发病之间亦呈显著相关,按年龄分层后分析可见,对于中青年患者,主动脉瓣钙化是冠心病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主动脉瓣钙化与全组冠心病发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于中青年患者而言,主动脉瓣钙化具有冠心病的独立预测价值.

9644 条记录 6/483 页 « 12345678...48248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