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47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颖丰

    目的 通过对3 470例呼吸道赙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的检测,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方法 运用微粒凝集试验.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结果 3 470例患儿中检测出1 054例MP-IgM呈阳性,检出率为30.37%,其中男622例,女432例,0~2岁组、3~6岁组和6~14岁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60%、43.16%和50.79%;男女阳性检出率之间和各年龄组阳性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儿童MP感染以3~14岁感染率较高,微粒凝集试验检测血清MP-IgM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患儿的不同病程进行动态检测,可提高MP阳性检出率.

  • 沾棒一步法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效果观察

    作者:曾玉明;龚红明

    霍乱主要是由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常规的检测方法[1]需要增菌、分离培养一系列步骤,至少要一天时间才能做出报告,而一些快速辅助诊断方法,如制动试验、早期玻片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菌球试验等,也要数小时才能出结果,还需要一定仪器设备,不适应于现场检测.我们通过模拟样品试验与现场试验观察,沾棒一步法或称免疫层析法,具有快速、特异、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广泛用于01群霍乱的快速诊断,报告如下:

  • 218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的分析

    作者:姚崇武;洪庆

    目的应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方法协助临床确诊支原体肺炎.方法用日本富士公司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做凝集试验,检测218例门诊和住院中怀疑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218例中符合临床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45例,特异性抗体IgM阳性44例,阳性率97.8%,不符合临床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173例,特异性抗体IgM阳性40例,假阳性率22.9%.两数据x<'2>=10.2,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 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一种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辅助广法.

  •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一例

    作者:邹翠敏;王伟;夏翚

    患者张某,男,50岁,由于骨股头无菌性缺血坏死来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入院后查血型为B型.术前备血400ml,交叉配血试验:凝集试验为阴性.既往史:2年前曾因胃大部切除手术输过200ml"B"型血,无输血反应史.本次术中输入200mlB型血后,病人出现寒颤,发热,血红蛋白尿,立即停止输血.抽取病人静脉血,抗凝,分离血浆,上液为红色透明液.尿液常规检测,尿血红蛋白为,尿胆原呈阳性反应.判断为急性溶血输血反应.血型检查:我们将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样分别送到威海中心血站进行鉴定:受血者张某,B,ccdee(Rh阴性),血清中存在着抗-C,抗-D,抗-E抗体;献血者为B,CcDEe(Rh阳性)

  • 玻片凝集和微量凝集反应板试验在肥达-外斐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瞿良;王惠萱;李云;耿美娴

    目的 探讨用玻片凝集和微量凝集反应板试验在肥达-外斐试验中的使用,诊断7种发热病菌感染(如沙门菌病和某些立克次体感染病等)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在急诊和部队野外卫勤保障中的前瞻性研究.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伤寒的78例患者和发热的42例患者先进行急诊筛选试验(即玻片凝集试验),然后用微量凝集反应板试验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这种急诊筛选试验简便快速、有初步定性筛选作用;微量凝集反应板试验特异性强,交叉反应率低,具有定性和半定量双重功效,能准确检测7种常见发热病菌抗原的抗体.结论 玻片凝集和微量凝集反应板试验以其迅速、准确、操作性强的特点,将在发热病菌感染的急诊诊断和野外诊疗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凝集试验 细菌感染
  • A蛋白与凝固酶凝集试验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刘芳;张进旋;梁莉华;张礼昀;解晓珍;蒲晓允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的可能性.方法 用凝固酶(CA)(试管法和玻片法)和葡萄球菌A蛋白(SPA)两种方法检测667株葡萄球菌.结果 37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二者同时呈阳性的有303株,阳性率为80.2%,特异性、准确性均为100%;CA与SPA试验联合使用的阳性率之和高至98.9%,而其他289株葡萄球菌CA与SPA试验的阳性率之和仅为12.4%.结论 CA与SPA试验联合运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具有快速、准确、简便易行及特异性强等优点.

  • 微孔板法自动检测技术筛查 Rh 血型

    作者:李慧

    目的:建立微孔板法快速筛查献血者Rh阴性血型的方法。方法(1)用A T-PL U S2全自动加样系统,在96孔微孔板上按编制好的程序进行加样;(2)通过离心、孵育、悬浮、静止等过程,完成微孔板凝集试验,利用自动扫描技术判读结果,凝集孔 A值超过阳性下限判定为Rh血型D抗原阳性,非凝集孔 A值未超过阴性上限判定为Rh血型D抗原阴性;(3)通过优化选择适抗-D血清浓度、受检红细胞浓度及孵育、悬浮、判读等佳条件。结果抗-D血清1∶4稀释为适工作浓度;受检红细胞适浓度为4%;孵育条件为8 min ,400 r/min ,3 accel ;悬浮适条件:2 min ,1000 r/min ,2accel ;阳性下限 A值为0.75,阴性上限 A值为0.35。结论实现了大批量筛选Rh血型的自动化及标准化。

  • 临床常见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

    作者:夏映凤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学临床常用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制订结合实际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案.方法 对152例疑诊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先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初步检测,TPPA单独阳性16例,RPR单独阳性6例,二者均阳性130 例.再将130例二者均阳性标本原始血清、TPPA单独阳性16例及RPR单独阳性6例的倍比稀释血清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进行复检.结果 130例二者均阳性原始血清检测后TRUST与SYP阳性例数下降为明显,ELISA及TPHA与TPPA初检结果比较一致.TPPA单独阳性的16例血清倍比稀释至1∶16后,RPR和TRUST出现1例阳性.16例TPPA单独阳性的样本经ELISA和TPHA复检后均为阳性,经TRUST复检后均为阴性,经SYP复检后阳性例数也有所下降.6例RPR单独阳性血清倍比稀释后,RPR和TRUST的阳性例数随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结论 临床检测梅毒时应选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方法联合检测.

  • 盐水及聚凝胺试验联合应用检测血型

    作者:李致富;杨利芬

    目的联合应用盐水凝集试验和聚凝胺试验,以分析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配血的原因.方法将患者标本与4种不同血型样本分别在盐水介质和聚凝胺介质中做实验性交叉配血试验;并用自身凝集试验检测患者红细胞在盐水介质和聚凝胺介质中的凝集情况.结果实验性交叉配血试验提示患者红细胞异常;自身凝集试验印证了患者红细胞膜结合有不完全抗体.结论盐水凝集试验和聚凝胺试验各有不同的抗干扰特性,将两者联合应用于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可以准确反映出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配血的干扰因素.

  • 静滴阿奇霉素致锥体外系反应1例

    作者:张新春;程凤莲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因静滴阿奇霉素(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20550)0.5 h后发生头后仰,手足强直持续约1 h就诊.患儿因发热咳嗽l周,经查:冷凝集试验1:64,支原体抗体IgM(+),确诊为支原体感染,给予红霉素静滴3 d,改用阿奇霉素治疗.入院后体查:T 36.7℃,P 92次/min,R 30次/min,神志清,精神萎糜,皮肤无皮疹,头后仰,双目凝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肝脾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升高.临床诊断为静滴阿奇霉素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即停用阿奇霉素,肌注东茛菪碱0.3 mg,静注氟美松5 mg.1 h后患儿锥体外系反应消失,头颅CT、脑电图检查无异常,观察2d患儿无不适,继用红霉素治疗至痊愈.

  • 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1例

    作者:肖沙;刁庆春;郝进;高涛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因外阴丘疹伴瘙痒2年,于2011年7月至本科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外阴出现扁平圆形淡红色丘疹,自觉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湿疹”,给予抗组胺药和外用激素软膏后无明显好转,皮损逐渐增多。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毛囊角化病或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病史,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发育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侧大阴唇可见多发性淡红色扁平丘疹,孤立或成群分布,绿豆至黄豆大小,质地稍硬,无糜烂、水疱(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皮损真菌镜检、醋酸白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均阴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棘层松解。真皮浅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图2)。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Ig G、Ig M、Ig A、C3阴性。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改变诊断“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治疗:予以外用药对症处理后,皮损无明显改善。2个月后行激光治疗后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 微柱凝集法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慧萍;张劲丰;陈焕明

    目的 探讨微柱凝集法在抗人球蛋白试验中的特点及其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疑似AIHA的患者采用玻璃珠微柱凝集(CAT)技术进行检测,并用Coomb's试验试管法(CTT)作为对照,探讨CAT技术诊断AIHA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中,CAT法阳性39例,CTT法阳性19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中,CAT法阳性5例,CTT法阳性1例.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人球蛋白试验CAT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于CTT法,而DAT凝集效价在2+及其以上时对AIHA的实验室诊断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 神经梅毒11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骆淑雅;刘进

    目的 总结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所有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和梅素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阳性,其中9例脑脊液检查RPR和TPPA均阳性;2例RPR阴性,TPPA阳性.影像学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结论 神经梅毒的诊断目前无统一的金标准,应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特别是脑脊液的检查尤为重要.

  • 人胎盘因子对小鼠体内抗体分泌的影响

    作者:田仲萍;闫燕华

    为探索HPS(人胎盘培养上清)对小鼠体内IgM型抗体分泌的影响;用SRBC(绵羊红细胞)免疫雌性Balb/c健康小白鼠的同时,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HPS,免疫第4天检测小鼠血清中IgM型抗SRBC抗体的效价.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2.5%、5%、10%)HPS对小鼠体内IgM型抗体分泌具有促进作用,P<0.01;而高浓度(20%)HPS对其分泌没有影响,P>0.05,说明HPS能够调节小鼠体内IgM型抗体的分泌.在孕妇体内,胎盘分泌的CK(细胞因子)如何调节IgM型抗体分泌以及对母体耐受胎儿方面有何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 2012-2014年四川内江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螺旋体呈弱反应性样本的确认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邓文英;钟方财;李运鸾;吴垚林;邓芳

    目的 探讨对志愿无偿献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梅毒螺旋体(TP)初检,对于初检呈弱反应性样本的初检吸光度/临界(S/CO)值与双孔复检结果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为血站设置合理的TP-ELISA灰区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于内江市中心血站采集的志愿无偿献血者全血样本45 144份,全部全血样本均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TP-ELISA试剂盒进行TP初检,共发现S/CO为0.5~2.0的全血样本为193份,其中158例无偿献血者样本为单试剂盒检测结果呈弱反应性,35份样本为双试剂盒检测结果呈弱反应性.193份全血样本全部纳入本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同试剂盒双孔复检及TPPA确认检测,对比分析不同S/CO值样本双孔复检及TPPA确认结果的关系,评价双试剂盒初检与同试剂盒双孔复检对于梅毒的筛查价值.结果 ①2种试剂盒初检结果显示,A试剂盒检出结果为0.5≤S/CO<2.0样本有72份(72/45 144,0.16%),B试剂盒检出1 56份(156/45 144,0.35%),B试剂盒弱阳性检出率高于A试剂盒,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剂盒检出样本S/CO区间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初检结果为0.5≤S/CO<0.7的样本,两种试剂双孔复检均检出阳性(+/+)样本,经TPPA确认检测,检出1例样本呈阳性.初检结果为0.7≤S/CO<1.0的样本,两试剂相同试剂盒双孔复检,均检出阳性(+/+),经TPPA试剂盒确认检测,检出5例样本呈阳性;初检结果为1.0≤S/CO<2.0的样本,经相同试剂盒双孔复检有阴性结果,经TPPA试剂确认检测未发现阳性,但经相同试剂盒双孔复检结果呈阳性的样本,经TPPA试剂盒确认检测,确认1例呈阴性.③A试剂盒初检灵敏度为78.9%(15/19),特异度为98.1%(52/53),B试剂盒初检灵敏度为90.3%(28/31),特异度为(96.8%,121/125).2种试剂盒双孔复检结果灵敏度与初检相比均有提高,特异度变化不大.与TPPA确认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试剂盒初检结果为0.5≤S/CO<0.7区间符合率高(95.5%),0.7≤S/CO<1.0区间低(91.2%);B试剂盒随着S/CO值的递增,其符合率从100%递减至87.5%.2种试剂盒初检、双孔复检的Kappa系数均大于0.75,2种试剂盒双孔复检的Kappa系数均高于初检.结论 TP-ELISA初检结果为0.5≤S/CO<2.0的呈弱反应性样本中,0.5≤S/CO<0.7区间假阴性率低,其他区间假阴性率均占一定比例;双孔复检可提高TP ELISA检测灵敏度与特异度,双孔复检与TPPA确认检测结果符合率高于初检.

  • 应用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HBV、HCV、HIV-1及对阳性献血者的追踪研究

    作者:李莉华

    引言为了减少原料血浆中病毒载量,从1997年11月到1999年11月,我们对560万份血清学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进行了手工NAT检测.其中有HBV阳性78名(1:72,000),HCV阳性10名(1:560,000),HIV-1阳性2名(1:2,800,000),处于HBV感染窗口期的风险高.这些数据表明,日本的输血安全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100%开展无偿献血,血清学检测在JRC血液中心进行,应用OPK7200进行自动化的凝集试验.因为献血者感染早期的窗口期残留危险确实存在,另一风险是感染晚期病毒突变或数量低于血清学检测限.在美国,献血者处于HBV感染窗口期的比例为1:63,000,HCV1:103,000,HIV-11:641,000,同样是HBV的风险高.因此,采用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实验直接检测病毒基因,如NAT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 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致敏红细胞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作者:徐树良;田爱民;陈军浩;张癸;钱宁

    目的建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被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方法.方法用荧光素标记的绵羊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与致敏红细胞上的免疫球蛋白结合,以绵羊抗鼠IgG-RITC标记的红细胞作同形对照,设定mark,得测定管阳性细胞百分数.结果 Coombs试验在对比试验中,只能测出经27稀释的抗D血清所致敏的红细胞,而FCM则能测出经29稀释的抗D血清所致敏的红细胞.实际应用中,15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标本,Coombs阳性率13.3%,FCM阳性率86.7%,5例Rh新生儿溶血病标本,Coombs阳性率40%,FCM为100%.结论 FCM技术比传统Coombs试验灵敏度高,定量更准确.

  • 输血技术学中模糊数学启发式应用

    作者:李大东;韦利亚

    1输血技术学中一些模糊性概念介绍模糊(fuzzy)数学是从数量的角度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学科.模糊现象是指在对事物进行分类时,某事物在过渡过程中呈现出"亦此亦彼"性,即客观事物的差异在中间过渡中的不分明性.如某患者体温在38.8℃时,即亦可定为"高热",亦可定为"非高热".在医学中,疾病的表现,疗效的评价,检验结果的描述等等,常伴有模糊性,宜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1].在"输血技术学"中也存在着一些模糊性现象和概念.根据本校输血技术学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所用<输血技术学>教材为2003年8月第2版第3次印刷),可例举出一些模糊性现象和概念.例如第一章第一节:健康检查标准中"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等语句;第二章第一节血站内外采血的环境要求中"色调清淡、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不可过热、过冷"等;第三章第二节:红细胞制剂的种类及制备中"几乎不含任何血浆、年轻红细胞"等,第三节:浓缩血小板的制备中"一般血小板回收率为70%"等;第五章和第六章中的一些模糊语言:"红细胞为球形或桑椹形","因pH较高,库存2周后2,3-DPG约下降20%","一般库存血为暗红色变成暗紫色","多量、大块的血凝块或纤维蛋白块的存在","外观类似发黄的淡牛奶","冷冻血的2,3-DPG含量与冷冻前区别不大,接近正常","透气性能更好","细胞膨胀……呈狭条形","相当于新鲜时的80%……不稳定的第Ⅷ因子约下降65%",还有83页的"有较大的血凝块"等等;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但我们都知道,对一些日常模糊语言及现象,人脑本身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这是人们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所以以上所举的模糊概念及模糊语言,在教学和学习中一般不存在问题,都很容易理解或领会.

  • 霍乱弧菌O139菌毛的提取及鉴定

    作者:杜艳;贾文祥;刘聪;刘莉;吴晓容;张再容;尹致英;孙丽;孙大锡

    为给霍乱弧菌亚单位菌苗的研制提供基础,作者对霍乱弧菌O139菌毛的提取和鉴定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菌毛的佳表达条件为AKI或CFA培养基中30℃静止培养24~36小时.SDS-PAGE电泳证实了TcpA蛋白的存在,分子量为20.5kd.用鼠抗毒素共调菌毛(TCP)的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IgG-HRP作斑点酶免疫试验,结果为阳性.用TCP免疫大白兔所获得的免疫血清与O139型和El Tor型霍乱弧菌菌株作常规凝集试验,可见TCP与E1 Tor型菌株发生交叉反应.由此表明TCP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护抗原,用于霍乱菌苗的研制.

  • 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法的实验诊断学评价

    作者:李昌庆;李岑;熊燕;周亚玲;胡萍;李新丽

    目的 以血清颗粒凝集试验(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PA)为标准,研究肺炎支原体(MP)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的实验诊断学价值,并探索液体培养法的优化方法.方法 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从我院收集2991例检查患者,采用液体培养法对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MP检测,得到结果(liquid culture,LC)1.将液体培养法阳性液采用平板分离培养,鉴定培养出的细菌后与其标准菌株定量接种于MP液体培养基,判断污染可能性,筛除假阳性后得到LC2.PA法检测同一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的滴度.与PA比较,采用三维配对卡方算液体培养法(LC1,LC2)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各年龄组分布与干扰细菌分布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标本分离菌与同种标准菌株引起MP液体培养假阳性差别.结果 三维配对卡方检验得到CL1和CL2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约登指数分别为82.2%、90.2%、9.8%、17.8%、0.724和82.2%、96.4%、3.6%、17.8%、0.786;CL2的特异度较CL1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1具有比CL2较高的误诊率;12岁以下年龄组与13~50岁、50岁以上年龄组的干扰细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分离菌使MP液体培养基产生假阳性的低浓度较标准菌株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液体培养法(CL1)与改进后的液体培养法(CL2)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需排除口咽部分离菌的干扰;CL2比CL1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咽部细菌较标准菌对MP液体培养法的影响更为明显;咽部细菌对MP液体培养法影响与年龄阶段分布相关,较高年龄组(12岁以上)因具有较多的分离菌容易对MP液体培养基产生干扰.

132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