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患者血清与肿瘤组织中 VEGF、ES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李琼;薛晓红;江科;陆清;裴建遇;黎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抑素(ES)表达与术后组织 VEGF、ES、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21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用 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VEGF 和 ES 含量,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患者术后乳腺癌组织中VEGF、ES、MVD 表达。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 VEGF、ES 表达与组织 VEGF、ES、MVD 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 VEGF 与组织 VEGF 显著正相关(P <0.01,RS =0.746);血清 VEGF 与组织 MVD 显著正相关(P <0.05,R =0.141);血清 VEGF 与组织 ES 显著正相关(P <0.01,RS =0.375);血清 ES 与组织 ES 显著正相关(P <0.01,RS =0.386);组织 VEGF 与组织 ES 显著正相关(P <0.01, RS =0.178)。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循环血中 VEGF 和 ES 来自肿瘤细胞分泌;VEGF 增多导致肿瘤新生血管增多,微血管密度增加;在肿瘤细胞大量分泌 VEGF 的过程中,可能对抗血管生成的 ES 也相应增加,只是 VEGF 过量表达抵消了 ES 的血管抑制作用,使总的平衡趋向于血管生成。

  • 胞嘧啶脱氨酶和血管内皮抑素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陈蓉;滕皋军

    目的 构建携带胞嘧啶脱氨酶(CD)和血管内皮抑素(ES)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方法 根据GenBank提供大肠杆菌源CD和E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个基因并构建与荧光蛋白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D和pDS-RED-ES.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载体瞬时转染HEK293细胞,运用实时PCR检测CD和KS基因表达情况.把载体中基因片段EGFP-CD和DS-RED-ES通过BP/LR重组分别构建慢病毒载体,并利用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的包装.将病毒原液浓缩,并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酶切、测序及PCR鉴定证实构建出慢病毒载体pLenti6.3-CD-EGFP和pLenti6.3- ES- Monomer - DsRed.感染293FT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GFP和DsRed的表达.浓缩慢病毒滴度分别为2.2× 108 TU/ml和6.5×107 TU/ml.结论 成功构建了CD和ES基因慢病毒载体.

  • 血管内皮抑素的蛋白修饰及其联合用药的临床前研究进展

    作者:阳苑;李宝兰;岳文涛

    1971年Folkman[1]提出著名的肿瘤血管新生假说,认为肿瘤分泌的血管生长因子能促进肿瘤血管新生,进而促进肿瘤生长.因此,抗血管新生可能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1997年O'Reilly等[2]首先从小鼠血管内皮瘤(EOMA)细胞系的培养基中发现并分离得到一种具抑制血管新生的活性因子.因其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对非血管内皮细胞无抑制作用,故将其命名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腹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文斌;李花妮;黄剑辉;吕金燕;王刚;马建增;郑真真;邓蓉;王若雨;方今女

    目的 初步探讨血管内皮抑素(ES)腹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治疗机制.方法 健康BABL/C小鼠,应用S180细胞建立腹腔积液模型.ES分为5.00 ms/kg、2.50 mg/kg及1.25mg/kg三组;阴性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为60.00 mg/kg顺铂组.S180细胞腹腔注射接种5 d后,实验药物隔日腹腔注射.记录小鼠体重作为腹水计量变化指标.计数小鼠存活只数计算存活率.结果 ES治疗癌性腹水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各组间小鼠体重具有统计学差异,高剂量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与顺铂对照组相当,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S对恶性腹水小鼠存活率的影响提示,除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时间存活率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各实验组中,低剂量治疗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治疗组,低剂量组小鼠,存活时间长.结论 重组人ES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性腔内积液效果,并可延长腹水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

  • 血管内皮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喜安;王洛伟;金冠球;王晓熙;谢宇野;肖正达;徐根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冻干粉剂(ETB-2)对裸鼠人胃癌模型和小鼠肝癌模型的抑瘤作用,并探讨有关的抑瘤机制.方法人胃癌细胞株MKN-45和小鼠HAC肝癌细胞株分别接种于BALB/L裸鼠和昆明种小鼠前肢腋下皮下建立胃癌和肝癌动物模型.分别设阴性对照(PBS)和双歧杆菌组(SQ),阳性对照胃癌组采用氟铁龙(5-FU),肝癌组采用环磷酰胺(CTX),ETB-2组分设接种24 h给药组(ETB-2A)和见瘤给药组(ETB-2B),灌胃给药,每日每只0.5mL.动物处死后,剥离肿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剥离瘤体切片HE染色和Envision System免疫组化方法染色,分别计数微血管密度(MVD)、PCNA指数和VEGF阳性率(肝癌组),并采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胃癌组).结果 ETB-2的抑瘤作用:胃癌组ETB-2A的抑瘤率为47.5%,ETB-2B为43.20%,SQ为0.03%,5-FU组为41.1%;肝癌组ETB-2A的抑瘤率为51.06%,ETB-2B为39.10%,SQ为14.90%,CTX组为83.79%.MVD:胃癌组ETB-2A为3.90±0.67(P<0.05),ETB-2B为4.58±0.31(P<0.05),SQ为5.80±0.67,5-FU为5.70±0.67,PBS为5.83±0.83;肝癌组ETB-2A为8.10±2.03(P<0.05),ETB-2B为12.02±1.54(P<0.05),SQ为13.75±3.36,CTX为11.49±2.82,PBS为16.80±5.22.胃癌组凋亡率(%):ETB-2A为13.92±0.65(P<0.05),ETB-2B为13.89±0.57(P<0.05),SQ为5.13±1.35,5-FU为2.67±0.23(P<0.05),PBS为1.29±0.06.肝癌组VEGF阳性率(%):ETB-2A为4.20±1.51(P<0.05),ETB-2B为4.50±2.82(P<0.05),SQ为10.88±6.24(P>0.05),CTX为5.40±3.88(P<0.05),PBS为11.53±4.25.结论①ETB-2对实验型胃癌和肝癌均有良好的抑瘤作用,其作用点主要为血管内皮抑素抑制肿瘤血管形成.②双歧杆菌对血管内皮抑素有协同抑瘤作用,又是其良好的转基因载体.

  • 血管内皮抑素抑制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机制

    作者:马兴群;宋勇

    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进展的标志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之间有密切关系.了解调节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生成的信号通路,有可能成为抑制肿瘤生长的新方法.近年来,陆续有报道认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有抑制肿瘤新生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将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血管内皮抑素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丽娟;史惠蓉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于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研究表明,卵巢癌组织的发生、发展依赖于肿瘤血管的形成,肿瘤微血管密度与其恶性程度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发现几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具很强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O′Reilly等[1]继1994年分离出相对分子质量为38 000的血管生长抑素(angiostatin)后,1997年从小鼠血管内皮瘤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其强大的抑制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现就血管内皮抑素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射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庄洪卿;秦培艳;袁智勇

    新生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和播散的必要条件~([1]),肿瘤血管也自然成为抗肿瘤治疗的天然靶区~([2-4]).在众多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中~([5]),血管内皮抑素以其较为突出的抗肿瘤作用,尤其令人瞩目~([6]).但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联合放射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确切机制亦不清楚,故作一综述.

  • 不可手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恩度联合同期放化疗多中心Ⅰ+Ⅱ期临床试验

    作者:周琦超;包勇;余忠华;李建成;程志斌;陈龙;胡晓;王彦;王谨;彭芳;徐祖敏;马红莲;卢儒彪;陈明;邓小武

    目的 评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同期放化疗不可手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9-2011年入组的47例患者6~7周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60~ 66 Gy,放疗同期多西他赛65 mg/m2加顺铂65 mg/m2化疗两程,放疗前1周及第2、4、6周每天接受恩度静滴7.5 mg/m2.完成治疗4周后按RECIST1.1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根据CTCAE 3.0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44例患者完成治疗和不良反应评价,42例完成近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9例,稳定3例,进展5例,有效率为77%.1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51%.死亡12例,2例死于不良反应,8例死于肿瘤,2例死因不明.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9例,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各4例.结论 恩度联合同期放化疗不可手术切除Ⅲ期NSCLC近期疗效和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 不可切除Ⅲ期NSCLC持续静脉泵注恩度联合同期放化疗前瞻性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

    作者:马红莲;惠周光;赵路军;徐裕金;翟医蕊;吴润叶;庞青松;朱广迎;李东明

    目的 评估隔周持续静脉泵注恩度联合同期放化疗对不可切除Ⅲ期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2012—2015年共73例患者入组,年龄31~69岁,男52例、女11例,鳞癌41例、腺癌19例、大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2例. ⅢA 期27例、ⅢB 期36例. 第1、3、5、7 周每天接受恩度7. 5 mg/m2持续泵注5 d,第2周开始接受6~7周的3DRT 60~66 Gy分30~33次,同期依托泊苷50 mg/m2第1—5天加顺铂50 mg/m2第1、8、28天重复化疗两程. CTCAE3. 0评估不良反应. 完成治疗后4周按RECIST 1. 1标准评价近期疗效. 结果 63例进行评价. 1例患者因2级肾功能不全、1例因4级骨髓抑制未行第 2 程化疗,61例均完成治疗. 完成治疗后 4 周评价疗效,CR 8例,PR 40例,SD 11例,PD 4例,客观缓解率76%. 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3例,3+4级贫血9例,3+4级血小板减少10例. 3级恶心或呕吐3例,3级放射性食管炎8例,1+2、3级RP分别为12、2例. 未观察到2级以上心血管毒性发生. 中随访时间13. 6个月,随访期间21例死亡,15例死于肺癌进展. 中位PFS 14. 8个月. 1年PFS、OS分别为51%、78%. 结论 恩级泵注给药提高了患者依从性,联合同期放化疗不可切除Ⅲ期 NSCLC 近期疗效和耐受性良好,疗效评价尚需进一步累积病例和长期随访.临床试验注册 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NCT01733589.

  • 血管内皮抑素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张冉冉;李里;夏荣耀

    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血管内皮抑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能特异性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并能抑制动物模型中新生血管生成,文章就内皮抑素的抗血管生成机制,诱导细胞凋亡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体内实验研究

    作者:覃晶;钱新宇;陆慧琦;韩焕兴;罗荣城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S)对大鼠心肌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4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rh-E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3、6、12mg/(kg.d) rh-ES腹腔注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6只.各组在第4周和第8周末次给药后采用脊椎脱臼法分别处死3只大鼠,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CD34标记内皮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改变.结果 光镜及电镜下对照组和低、中剂量组无明显心肌损伤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高剂量组光镜下可见心肌损伤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TUNEL法检测显示,给药8周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00),其中高剂量组凋亡指数高.心肌组织微血管计数提示,给药4周及8周后高剂量组(MVD)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ES对大鼠心肌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心肌损伤的病理过程.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彦卓;潘乐康;齐大亮;辛亮;崔焱;安广宇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紫杉醇和卡铂(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搜集2006年10月-2008年7月经病理确诊为NSCLC且行完全性手术切除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n=38):试验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TP方案治疗.术后随访40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率(OS)的差异,检测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CEC)数量的变化及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39.4 vs 27.6个月,P<0.05),且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9.4% vs 57.9%,P<0.05).治疗后两组CEC均有下降,第4周期化疗后试验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Ⅰ、Ⅱ及Ⅲ期患者的MVD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组MVD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结论 与单纯化疗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NSCLC能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3年生存率.CEC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的指标.

  •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照射对肺癌H-520细胞周期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游震宇;赵勇;江萍;孟娜;王俊杰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抑素对肺鳞癌细胞系H-520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60 Co γ线作用于H-520细胞后,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H-520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1、cdk2、cdk4及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血管内皮抑素可以增加细胞对60 coγ射线的放射敏感性,联合组D0、Dq、N、D10、SF2较照射组低,放射增敏比为1.45;200μg/ml血管内皮抑素处理后H-520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1、cdk2、cdk4及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表达下降;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照射后磷酸化p38-MAPK蛋白及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血管内皮抑素可能通过抑制H-520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及阻断p38-MAPK 和P13K/Akt信号通路传导,发挥放射增敏作用.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心脏毒性作用的靶标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覃晶;钱新宇;李爱民;罗荣城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心脏毒性作用的靶标及作用机制. 方法 以H9c2心肌细胞为观察对象,进行以下实验:(1)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干预)和恩度100、200、400 μg/ml组(加入相应浓度药物培养24、48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各时点细胞凋亡率;(2)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恩度400 μg/ml干预24 h实验组,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3)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恩度100、200、400 μg/ml组(加入相应浓度药物培养18 h),应用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4)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恩度400 μg/ml干预24 h实验组,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观察细胞色素C (Cyt-C)释放情况;(5)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恩度100、200、400 μg/ml组(加入相应浓度药物培养24 h),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细胞的ADP/ATP比值. 结果 (1)恩度200 μg/ml组在药物干预24 h、恩度400μg/ml组在药物干预24、48 h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 h:(16.34±3.72)%、(27.03 ±3.91)%比(6.99±1.72)%;48 h:(24.89 ±4.77)%比(6.44±1.81)%,均P<0.01];恩度200 μg/ml组药物干预24h后的细胞凋亡率高于药物干预48 h[(16.34 +3.72%)比(11.34±3.09)%,P<0.01].(2)对照组细胞超微结构正常;恩度400 μg/ml干预24 h实验组细胞核固缩碎裂、染色质块聚,细胞内空泡增多,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出现凋亡小体.(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恩度干预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去极化程度随恩度浓度增加而下降.(4)对照组细胞Cyt-C主要分布于线粒体,恩度400 μg/ml干预24 h实验组细胞Cyt-C从线粒体释放至胞质.(5)恩度200、400 μg/ml组细胞的ADP/ATP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14 ±0.11、1.31±0.18比0.98±0.09,均P<0.01). 结论 心肌细胞线粒体可能是恩度心脏毒性作用的靶标,经线粒体依赖性途径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是恩度致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高文斌;吕金燕;王若雨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YH-16,商品名:恩度,ENDOSTAR),是一种多靶点的血管内皮抑制剂.具有抑制内皮细胞迁移,诱导其凋亡,发挥其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靶向药物之一,可以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有效率.但YH-16的不良反应也不应忽视,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毒副反应.临床使用中应加强患者心血管系统生理状况的评价,进行心电图监测,避免与蒽环类等具有心肌毒性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

    作者:焦园园;张艳华

    20世纪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发展的系统性疾病,肿瘤有关基因的异常是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凋亡、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行为的根本原因,其中重要的是肿瘤细胞增殖信号转导通路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因此各大药品生产企业纷纷聚焦于这两类靶点.1997年,第一个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后陆续涌现出针对肿瘤细胞增殖信号转导通路的曲妥珠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西妥昔单抗、伊马替尼及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贝伐单抗、血管内皮抑素等药物.靶向药物使肿瘤治疗由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显著改善了肿瘤治疗效果,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策略中的重要部分,被写入不同国家、地区的肿瘤治疗指南.当前全球上市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已达30余种,另有100余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

  • 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丽叶;蒋葵;郑培实;张阳

    目的 评价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TP方案化疗,观察组另给予恩度治疗,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9.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试析血管内皮抑素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吴永勇

    目的:分析探讨血管内皮抑素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36例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者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抑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其胃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抑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81.0%。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抑素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人胃癌组织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两者的消长关系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等生物学行为相关。

  • 抗肿瘤的人重组内皮抑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作者:徐立春;陈志琳;张育;孙振华;陈平;刘晓丹;卜平

    目的克隆抗肿瘤因子内皮抑素基因并表达内皮抑素蛋白重组人内皮抑素(human endostatin,HES).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总RNA,用RT-PCR法扩增出570 bp的DNA片段,经序列测定证实为内皮抑素基因,并成功地克隆到pUC18质粒载体中,用Xpress系统体外表达出内皮抑素蛋白并纯化成功.结果克隆的HEScDNA其序列和国外报道一致;构建了重组HES融合蛋白表达菌株,经SDS-PAGE等分析,表达目的蛋白达细菌总蛋白的40%以上.结论通过HES基因克隆和表达的研究与探讨,得到了HES的基因克隆和高效表达菌株,为内皮抑素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奠定了基础.

8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