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亚磊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肺癌的85%.传统的化疗药物对肺癌的疗效已进入平台期,对于NSCLC患者,特别是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NSCLC患者来说,目前亟需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以及肿瘤的转移和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NSCLC患者中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除此之外,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和应用有望为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非鳞状NSCLC是肺癌的主要亚型之一,本文就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射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庄洪卿;秦培艳;袁智勇

    新生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和播散的必要条件~([1]),肿瘤血管也自然成为抗肿瘤治疗的天然靶区~([2-4]).在众多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中~([5]),血管内皮抑素以其较为突出的抗肿瘤作用,尤其令人瞩目~([6]).但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联合放射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确切机制亦不清楚,故作一综述.

  • 恩度联合放射线对鼻咽癌细胞裸小鼠移植瘤生物效应及机制研究

    作者:杨芝萍;杜月光;谢永红;李金瑞;王晓明;宋燕蔚

    研究认为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血管新生具有抗肿瘤浸润和转移的作用,其中内皮抑素引人关注[1-2].恩度是我国首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3].其对鼻咽癌的相关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报道尚少见,故采用人鼻咽癌细胞( CNE2)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恩度联合放射线对其生长抑制作用,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其机制.

  • 抗血管生成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梦泽;陈锦文;胡健;铁璐

    血管生成是成人体内血管形成的一种主要方式.血管生成异常可影响多种疾病的进程,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分为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和间接血管生成抑制剂.前者通过降低某些血管活性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或)迁移,后者可通过间接降低某些血管活性因子的水平、减少原癌基因的表达、干预微环境、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方式影响血管生成.本综述主要阐述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对恶性肿瘤及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从1例溃疡型胃癌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安全应用

    作者:杨晓瑞;梁明杰;王伟兰

    1例56岁溃疡型胃癌男性患者,因确诊“胃腺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多发肝转移1年6个月余”入院。该患者既往行多周期化疗,治疗进展后给予阿帕替尼850 mg,qd治疗,并于化疗第1、7日腹腔灌注贝伐珠单抗100 mg。第8日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总量约1000 mL,遂停用阿帕替尼,同时给予抑酸、止血及输血等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临床药师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溃疡型胃癌患者中的用药风险,建议临床在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出血风险;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应慎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尤其慎用2种或以上抗血管生成药物。

  •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进展期尿路上皮癌

    作者:王轩;斯璐;毛丽丽;迟志宏;盛锡楠;崔传亮;孔燕;唐碧霞;鄢谢桥;郭军

    目的 对于铂类治疗后进展耐药的进展期尿路上皮癌,目前并无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意在通过回顾分析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多线治疗后进展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效果,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方法 选取23例进展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纳入本单臂临床研究.治疗方案: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或血管内皮抑素.结果 23例患者平均用药周期为3.0周期,2例患者获得PR(8.7%),9例患者获得SD(39.1%),总的疾病控制率(ORR)达21.7%.治疗的中位PFS时间为12.0周.血液学毒性为常见的不良反应(52.2%).至随访结束(中位随访时间7.0月),22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7.0月.结论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多线治疗后进展期尿路上皮癌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该方案在进展期尿路上皮癌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确认.

  • 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处理

    作者:吴军

    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重要策略.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以贝伐单抗为代表的单克隆抗体类,以索拉菲尼、舒尼替尼、阿帕替尼等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以及部分中药.不同种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不同,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处理原则,将会提高患者用药的耐受性及改善预后.

  • 转移性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丽华;王彬

    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肿瘤,约20%的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转移,20%~25%的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也会出现转移.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5年存活率较低.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及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已经成为治疗mCRC有效的手段之一,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在mCRC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该文汇总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在mCRC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剖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永娟;冯(契)

    肺癌是全球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晚期肺癌生存率更低.目前对于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标准治疗方案为化疗,但疗效欠佳,生存获益低,对于有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分子靶向治疗可适当延长生存期,但终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耐药,因此目前急需新的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新生异常血管网形成、导致肿瘤微环境发生改变.目前贝伐珠单抗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在NSCLC一线治疗中与化疗药物联合提高生存获益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近年来,一些新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被证明在NSCLC中有生存获益.

  • 胃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丹;张婷婷;王李杰;李娟;白莉

    自从1971年Folkman提出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有关的假说之后,对于血管形成的研究就一直是肿瘤学的热点.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恶性肿瘤的治疗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本文集中总结了近胃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和发展现状,同时还着重指出并分析了目前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

  • 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进展

    作者:岳萍;项轶

    肿瘤血管生成通路是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NSCLC)在内的多种肿瘤治疗策略中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血管生成是原发性肿瘤发生、增殖及转移的关键进程和环节.目前发现的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重要的细胞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蛋白,而VEGF和相应受体是血管生成相关分子机制中核心的信号通路.针对NSCLC的靶向抗血管治疗主要作用途径为:直接阻止V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抑制VEGFR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目前,多种抗血管生成药物获得了NSCLC治疗的多个适应证,并在单独或联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多项NSCLC的临床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并进行疗效评估.

  •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在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洁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及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离不开新生血管,因此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治疗卵巢癌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主要研究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如贝伐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菲尼、帕唑帕尼、西地尼布等)和血管生成素抑制剂(如Trebananib).大量的Ⅱ、Ⅲ期临床试验表明抗血管靶向药物联合化疗为复发性铂敏感性或铂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带来了曙光,明显延长了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综述不同抗血管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卵巢癌中的应用

    作者:孙岩岩;李卉;巴亚力格;苏丹

    卵巢癌是第七大常见的女性癌症,是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规治疗在进展期或复发的患者中的远期疗效和生存获益方面作用有限,卵巢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这为卵巢癌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卵巢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卵巢上皮性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稳;赵燕;崔秀娟;张师前

    卵巢上皮性癌(EOC)是病死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在经过初始治疗后仍将复发,而复发是其主要死因.EOC已成为西方国家女性癌症第五大常见死亡原因[1].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对EOC起源认识的提高,以及铂类为基础的有效化疗药物的出现,疾病的短期控制得到了改善,但是EOC的总生存率远低于其他实体恶性肿瘤,5年总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药物似乎已达到了其治疗上限.这是当今妇科肿瘤医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出现将有可能彻底改变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前景.本文就抗血管生成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现状

    作者:张维维;唐敏;费玲

    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进行系统化疗.研究表明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标准一线系统化疗联合贝伐单抗能一定程度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另有一些研究对多靶点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西地尼布,凡德他尼等)联合标准化疗的疗效进行了评估,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对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回顾.

  • 沙利度胺联合氟尿嘧啶、表阿霉素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作者:刘俊杰;马旭辉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日前临床多为中晚期患者,总体疗效有限.解放军一五九中心医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对3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沙利度胺Thd联合表阿霉素、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E方案)静脉化疗,疗效较理想.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解放军一五几中心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不能或不愿行手术、介入治疗,或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疾病进展者.年龄31~65岁,平均45岁;男21例,女性9例;初治10例,复治20例;Ⅲ期22例,Ⅳ期8例,其中6例伴肝 门淋巴结肿大,5例伴 门静脉癌栓,4例肺转移;1例伴脑转移;4例反复发作低血糖反应;10例并发腹水.

  • 生物标志物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效预测作用的进展

    作者:邢丽君;黄伟

    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密切相关,针对恶性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已经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给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毒副反应以及经济负担,因此有关预测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效的标志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部分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路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破坏相关的循环内皮细胞、CXC趋化因子家族的细胞因子及其他血管生成调控因子可以预测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但是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相同,相关预测因子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大范围的认可.本文就生物标志物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预测作用方面做一综述.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静脉泵入联合窗口期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胡代菊;胡晓文;汪萤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静脉泵入联合窗口期化疗在晚期鳞状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4例ⅢB-Ⅳ期肺鳞癌患者,采用恩度持续静脉泵入联合窗口期化疗.具体方案:恩度15mg/m2每天持续24h静脉泵入,连续7d;在第4天窗口期接受含铂两药方案化疗,21天为1周期.治疗2-6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34例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获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15例,进展6例;2、4、6周期有效率(RR)分别为38.24%、45%、4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9.4%、85%、80%.治疗过程中与恩度相关的主要副作用有心电图S-T改变1例,高血压2例,未有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恩度静脉泵入联合窗口期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近期治疗4周期时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有明显增高,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 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娟;缪雄;刘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在进行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过程中高血压发生率及处理方式,研究影响患者高血压发生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患者180例,按性别分成2组.抗肿瘤血管生成常见治疗药物:和化疗联合的贝伐单抗,进行单药治疗的索拉非尼、依维莫司、阿昔替尼、舒尼替尼.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使用NCI-CTC AE 3.0,把它作为评估患者高血压程度的依据,根据不同级别采取相应的降压治疗措施.后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因素.结果 18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行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为30%,Ⅲ级发生率为46%.经相应的降压治疗措施后血压均恢复稳定,避免了高压危象的出现.经记录发现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首次中位时间早为5.0天,发生重度高血压的中位时间早为12.0天.既往有高血压史患者及肾癌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无既往高血压患者及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致恶性肿瘤患者高血压的出现率较高.对中度高血压,采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 靶向抗血管生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士放;文艳梅;陈红;曾嘉涛;杜月君;梁宗安

    血管生成是原发性肿瘤生长、复发和转移的关键环节.靶向抗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血管的生长,使肿瘤细胞进入休眠状态,并诱导其凋亡.目前,靶向抗血管生成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NSCLC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阻止VEGF-VEGFR结合的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雷莫芦单抗以及抑制酪氨酸激酶的NSCLC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菲尼、利尼伐尼、尼达尼布,并在多项肿瘤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应用与评价.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