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南蛇藤总萜对Hepal-6荷瘤小鼠VEGF、CECs的影响

    作者:侯莹;聂春兰;刘延庆

    目的 观察南蛇藤总萜对Hepal-6荷瘤小鼠外周血VEGF、CECs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无菌接种技术制作小鼠肝癌Hepal-6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南蛇藤总萜高、中、低剂量(40 mg/kg、20 mg/kg、10 mg/kg)对Hepal-6荷瘤小鼠外周血VEGF、CECs表达的影响.结果 南蛇藤总萜在20 mg/kg时,外周血VEGF (45.24±21.36) pg/ml、CECs (0.83±0.10)%表达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0.9%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南蛇藤总萜可明显降低VEGF、CECs表达,这一作用可能与南蛇藤总萜抑制肝癌血管生成有关.

  • 雷米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及脑钠素的影响

    作者:李爱民;何作云;覃军;周小波;黄岚;祝善俊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水平的研究

    作者:黄纯;李凯;魏熙胤;牛瑞芳;孙燕;王金万;朱允中;徐丽焱;刘晓晴;高红军;周静敏;王秀问

    目的 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的变化,探讨CEC在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NP方案联合内皮抑素(治疗组)及单用NP方案(对照组)治疗晚期NSCLC 67例,流式细胞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EC数量及细胞角蛋白(CK)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44.4%,对照组为27.3%(P=0.176);治疗组临床受益率为80.0%,对照组为50.0%(P=0.012).治疗组肿瘤进展时间(TTP)为146.7 d,对照组为91.1 d(P=0.061).当TTP的cut-off值>170时,两组TF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ut-off值=170,P=0.034;cut-off值=180,P=0.009).治疗组CEC平均下降(0.29±0.47)%,对照组平均下降(0.01±0.43)%(P=0.033).全部患者治疗前CEC与CK水平呈正相关(r=0.381,P=0.013),治疗后亦呈正相关(r=0.450,P=0.004).结论 化疗联合血管靶向治疗晚期NSCLC优于单用化疗,CEC是一个较好的预测疗效的指标.

  • 血管内皮抑制素对Calu-6裸鼠移植瘤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王晶;黄纯;魏熙胤;战忠利;孙慧;杨毅;李凯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对Calu-6裸鼠移植瘤生长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在荷瘤裸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血管内皮抑制素,观察注射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存素(survivin)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s)的含量;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CD146和CD105 mRNA的表达.结果经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后,荷瘤鼠肿瘤体积明显减小;肿瘤组织中VEGF、survivin和COX-2蛋白的表达以及MVD均下降,且各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周血中CECs、CD146和CD105 mRNA的含量均明显下降;活化CECs的含量与肿瘤组织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以及MVD的变化均呈正相关.结论 血管内皮抑制素可通过下调移植瘤中VEGF、survivin和COX.2蛋白的表达以及减少MVD抑制肿瘤生长;活化CECs将可能作为理想的预测抗血管形成治疗预后的标记物应用于临床.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彦卓;潘乐康;齐大亮;辛亮;崔焱;安广宇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紫杉醇和卡铂(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搜集2006年10月-2008年7月经病理确诊为NSCLC且行完全性手术切除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n=38):试验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TP方案治疗.术后随访40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率(OS)的差异,检测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CEC)数量的变化及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39.4 vs 27.6个月,P<0.05),且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9.4% vs 57.9%,P<0.05).治疗后两组CEC均有下降,第4周期化疗后试验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Ⅰ、Ⅱ及Ⅲ期患者的MVD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组MVD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结论 与单纯化疗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NSCLC能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3年生存率.CEC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的指标.

  • 胃脘痛血瘀证与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关系探讨

    作者:陈利平;刘梅

    胃脘痛血瘀证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消化系疾病. 近年来, 人们对本证发生的病理机理、诊断客观化进行了不少研究, 研究内容涉及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胃电图、幽门螺杆菌、胃粘膜相等方面[1], 而对微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舒缩功能改变的研究未见报道. 以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为主的血管内皮细胞本身释放的内分泌因子对微循环血管的功能和结构、以及对血细胞的聚集和粘附都有显著影响, 在血瘀证的形成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笔者拟通过对胃脘痛血瘀证患者体内ET及NO水平的观察, 探索血管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变化与胃脘痛血瘀证发病机理间的关系.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对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任秀宝;李慧;刘虹;张澎;郝希山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对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和循环血管内皮前体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ecursors,CEPs)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68例肿瘤患者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CECs和CEPs,其中11例患者(4例乳腺癌、7例淋巴瘤)经造血干细胞动员(常规化疗+G-CSF).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分别为0.378%±0.103%和0.059%±0.013%,高于正常对照组.经造血干细胞动员后患者外周血CECs和CEPs升高.结论:G-CSF在动员造血干细胞的同时,对血管内皮干/祖细胞亦有动员作用.

  • 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

    作者:李慧;张澎;任秀宝;刘虹;郝希山

    目的:分析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ecursors,CEPs),并比较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流式细胞法检测57肿瘤患者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ECs和CEPs,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CECs及CEPs分别为(0.378±0.047)%和(0.059±0.013)%,血清VEGF,bFGF分别为(295.58±59.56)ng/L和(28.73±7.40)n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数量与血清VEGF,bFGF水平相关.结论: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高于正常人;VEGF和bFGF可能参与了血管内皮干/祖细胞的动员过程.

  • 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的扩增与鉴定

    作者:李慧;任秀宝;张澎;安秀梅;郝希山

    目的证实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ecursors,CEPs)的存在,以及内皮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57例肿瘤患者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ECs/CEPs.选择经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肿瘤患者,分离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在VEGF、IGF及bFGF条件下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并应用透射电镜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ECs/CEPs含量分别为0.378±0.047%、0.059±0.013%,高于正常对照组.培养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Weibel-Palade小体,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结论外周血中存在CECs/CEPs,在肿瘤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动员,循环血管内皮干/祖细胞可进一步分化成熟.

  • 肿瘤患者循环血管内皮干/祖细胞的检测及体外诱导分化

    作者:李慧;任秀宝;张澎;安秀梅;郝希山

    目的证实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CEPs)的存在,检测内皮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肿瘤患者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ECs和CEPs,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选择经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肿瘤患者,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在VEGF、IGF及bFGF条件下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并应用透射电镜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ECs、CEPs含量分别为0.378%±0.047%、0.059%±0.013%,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血清VEGF水平相关.透射电镜下培养细胞可见Weibel-Palade小体,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结论外周血中存在CECs和CEPs,在肿瘤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动员,循环血管内皮干/祖细胞可进一步分化成熟.

  • 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胶质瘤的关系

    作者:郝继山;杨玉山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与胶质瘤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法检测59例初诊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的CECs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变化与胶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负荷无关;治疗前后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变化在不同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TTP)、1年生存率组有差异.结论 提示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是评价胶质瘤近期和远期疗效的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