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表达和分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

    作者:王劲松;汪璇;王松灵

    目的 研究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表达和分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能力及规律,为进一步探讨SHED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人乳牙牙髓中的干细胞,当传代至第3代时,加入神经干细胞的特殊培养基Neurobasal A和细胞因子进行神经球诱导培养,通过Real-Time PCR、免疫荧光和ELISA等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体外培养SHED和神经球中GDNF的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SHED和神经球中都有GDNF的表达.在蛋白水平,免疫荧光结果可见SHED和神经球中都有GDNF的表达;采用ELISA法在培养第3天的SHED培养液和神经球的培养上清中均可检测到GDNF,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GDNF浓度明显升高.结论 SHED具有表达和分泌GDNF的能力.

  • 实时定量PCR检测GDNF基因转染大鼠BMSCs后的转录水平

    作者:杨朝鲜;马芳;袁琼兰;周玲;高小青;邓莉

    目的 了解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转录水平.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将其随机分为GDNF基因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3组;GDNF基因转染组和空质粒转染组分别用GDNF基因和空质粒重组腺病毒感染BMSCs,并按感染后培养时间的不同(3、6、9和12天)又分为4个亚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GDNF基因在BMSCs中的转录水平.结果 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无GDNF mRNA的表达,GDNF基因转染组在转染后3~12天的G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07 51±0.000 67.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GDNF基因转染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有外源性基因GDNF mRNA的表达,这为进一步研究以GDNF基因转染的BMSCs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奠定了基础.

  • GDNF和NT-3对噪声性毛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细胞核形态学观察

    作者:杨卫平;胡吟燕;胡博华;郭维;杨伟炎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神经营养素-3(NT-3)对噪声性毛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将GDNF和NT-3缓慢注入内耳,以灌注人工外淋巴液动物为对照,检测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核形态、数量的变化.噪声暴露10天后,毛细胞核荧光染色计数发现,实验组手术耳和非手术耳耳蜗外毛细胞核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GDNF和NT-3对噪声性毛细胞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 人GDNF-TAT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作者:马忠辉;高新;赵巧香;宋海峰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带有TAT多肽的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为探讨GDNF-TAT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密码子优化法合成人GDNF基因序列连在pPICZαA,用PCR方法分别在上游引入TAT位点与XbaⅠ酶切位点,下游设计扩增pPICZαA上的α-因子序列.然后插入pPICZαA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TOP10,筛选阳性克隆,对其进行PCR和双酶切并测序鉴定,构建GDNF-TAT在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αA-GDNF-TAT.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对阳性克隆进行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结果:双酶切pPICZαA-GDNF-TAT后,琼脂糖电泳可分别见到大小约为3.1 kb和432 bp片段,表明目的片段已插入载体中,经序列测定其含有完整的GDNF-TAT基因片段,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含有pPICZαA-GDNF-TAT的毕赤酵母GS115能分泌表达GDNF-TAT.结论:成功构建了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GDNF-TAT,并能在毕赤酵母GS115中分泌表达GDNF-TAT.

  • 模拟失重对不同性别大鼠背根神经节失营养的影响

    作者:张恒;任宁涛;李洁;张然;张永刚;王征;毛克亚;黄鹏;崔赓

    目的 探索模拟失重雌、雄性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失营养的机制,为航天员飞行后神经肌肉系统改变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3月龄雌、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各20只,按性别及随机数分为4组:雄性对照组、雄性失重组、雌性对照组、雌性失重组,每组10只.模拟失重组保持-30°头低位及后肢自由悬垂不负重的状态,悬吊4周后,麻醉大鼠,取腰5双侧DRG,冷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测DRG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观察DRG细胞、尼氏体形态,电镜观测DRG髓鞘、线粒体微观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观察退变的髓鞘碱性蛋白(degenerated myelin basic protein,DegenMBP)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含量及表达. 结果 组织染色,失重组大鼠DRG细胞间隙轻度增宽,与卫星细胞分离,尼氏体结构蓬松、肿胀.电镜下失重组大鼠DRG线粒体形态肿大、变形,呈损伤性改变,髓鞘结构紊乱、松散.失重组大鼠DegenMB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且雌性高于雄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重组大鼠GDNF含量及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且雌性较雄性降低更明显(P<0.05). 结论 模拟失重4周后,SD大鼠DRG表现出神经失营养状态.雌性失重大鼠神经失营养较雄性组明显,提示未来的航天医学研究工作应注意性别差异.

  • 人尿激肽原酶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杰华;李国前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实验组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接受相似手术处理,但是不插入线栓。实验组于再灌注后5 min静脉注射3.5×10-3 PNAU· kg-1人尿激肽原酶,给药体积1 mL· kg -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正常喂养。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脑组织中GDNF和PDG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GDNF和PDGF表达明显增高( 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 GDNF 和 PDGF 表达进一步增高( P<0.05)。结论人尿激肽原酶可通过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而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抗帕金森病新药研究进展

    作者:曲伟;蒲小平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左旋多巴一直作为临床治疗的主导用药,然而,该药长期应用会引起症状波动和运动障碍.目前有希望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包括能够阻碍或者降低神经退行性过程的神经保护性药物,能够恢复大脑功能的药物,多巴胺替代和保留的药物,作用于纹状体以外的非多巴胺的神经递质的抗运动障碍药物.此外,一些具有崭新作用机制的药物,如腺苷A2A受体阻滞剂、抗细胞凋亡药物等,都可能以单用或合并用药治疗PD.现综述目前临床治疗和开发中的抗PD新药的研究进展.

  • 蛛网膜下隙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抑制脊神经结扎大鼠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

    作者:郭建荣;贾东林;金宝伟;廉姜芳;袁晓红;沈华春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隙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脊神经结扎(SNL)大鼠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SD大鼠第5~第6腰脊神经(L5~L6)制备SNL模型.术后隔日一次性蛛网膜下隙注射10 μl GDNF 2 g·L-1组.术后第3,7和14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测定脊髓背角处GFAP蛋白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NL组在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脊髓GFAP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可持续至第14天,而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的星形胶质细胞未发生此种改变.GDNF组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脊髓背角均出现GFAP免疫阳性条带,灰度值较低;SNL在术后第3天即可诱导脊髓背角GFAP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GFAP蛋白的灰度值逐渐升高,术后第3,7,14天分别为2.55±0.33,2.88±0.79和3.12±0.75(P<0.01).与SNL模型组比较,GDNF可显著降低GFAP的表达水平,术后第3,7,14天分别为1.61±0.38,1.65±0.64和1.57±0.41(P<0.01).结论 蛛网膜下隙注射GDNF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脊髓背角GFAP蛋白表达有关.

  • 海马 GDNFmRNA的表达参与大鼠吗啡戒断反应

    作者:朱华强;刘惠芬;周文华

    目的:观察吗啡戒断大鼠侧脑室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注射后对海马GD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侧脑室立体定位,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侧脑室微注射GDNF有义和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纳洛酮催促戒断,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海马GDNFmRNA的表达.结果:侧脑室注射GDN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能显著抑制大鼠吗啡戒断症状评分(n=6,p<0.05).吗啡依赖大鼠海马CA2区GDNF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n=3,P<0.05),CA1和CA3区变化不明显;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4 mg/kg,ip)催促戒断后海马CA1、CA2和CA3区GDNFmRNA表达较依赖组有增加趋势,但均没有显著差异(n=3,P>0.05);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激发前24h侧脑室注射GDN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能显著抑制吗啡依赖大鼠依赖和戒断后CA2区GDNFmRNA表达的增加(n=3,p<0.05),而CA1和CA3区与戒断组大鼠相应区域相比没有差异;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激发前24h侧脑室注射GDNF有义寡脱氧核苷酸与戒断组大鼠相比海马CA1、CA2和CA3区GDNFmRNA表达均没有显著性差异(n=3,P>0.05).结论:在转录水平,海马CA2区GDNF表达的变化在吗啡依赖和戒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GDNF与物质依赖行为的相互作用及机制

    作者:张凯;张乔阳;赵敏

    物质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给个人健康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1-2].从首次使用依赖物质发展到依赖,其中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脑内多个神经递质、受体系统,如DA、GABA系统.DA能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学习记忆、情绪及突触可塑性与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关系密切[3].

  • 重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腺病毒保护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

    作者:高红;王建军;张蔚;蒋玉辉;牛东滨;王晓民

    目的:观察携带大鼠来源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rGDNF)的重组腺病毒在小鼠帕金森模型中有无保护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对抗神经毒素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损伤的作用.方法:将LacZ重组腺病毒(Ad-LacZ)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入小鼠单侧纹状体,分别于注射后24 h、72 h、10 d和30 d灌流取脑做X-Gal染色,观察报告基因在小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将rGDNF重组腺病毒(Ad-rGDNF)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入小鼠单侧纹状体.两者均于72 h后给予MPTP损伤中脑DA能神经元,1 周后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纹状体中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Ad-LacZ注射后24 h表达较弱,72 h逐渐增强,10 d仍可见到较强表达,30 d则逐渐减弱.LacZ基因的表达范围比较局限,胶质细胞和神经元都能被感染,并且未见明显的腺病毒载体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注射Ad-rGDNF侧纹状体DA含量较MPTP损伤组和MPTP+Ad-LacZ组显著升高, 而未注射侧无明显升高.此外,DA主要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也明显升高,而DOPAC/DA、HVA/DA比值则明显降低.结论:Ad-rGDNF能显著保护中脑DA能神经元对抗MPTP的损伤.

  • 毛果芸香碱致癎大鼠脑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α和Ret蛋白的表达

    作者:高旭光;王军;魏昕

    目的:观察大鼠癫癎持续状态(SE)后脑内胶质细胞原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的动态表达. 方法:采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诱发Wistar大鼠SE模型,根据不同时点进行分组,用抗生蛋白链菌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SP法)观察皮质区和海马区的GDNF、GDNFRα和Ret的动态表达,并分析海马CA3区和门区GDNF阳性细胞与神经元变性坏死之间的关系. 结果:大鼠SE 1 h后在皮质区和海马CA3区即有GDNF阳性细胞出现,1~3 d达到高峰,7 d接近正常水平;SE 2 h后皮质区的GDNFRα阳性细胞达到高峰,在海马区极少见到;SE后在皮质区和海马CA3区均能见到Ret阳性细胞,6~8 h多;GDNF的表达水平与神经元变性坏死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结论:SE后的大鼠,其大脑皮质区和海马区的GDNF及其受体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GDNF、GDNFRα和Ret参与SE后神经损伤的反应应答过程,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重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腺病毒保护培养的原代脊髓运动神经元

    作者:尚铁燕;万有;姚磊;韩济生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重组腺病毒(AdCMVgdnf)对培养的原代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转染不同滴度AdCMVgdnf不同时间后计数,并计算凋亡的运动神经元的百分率.结果:104~107 pfu*ml-1 (pfu,plaque form unit) AdCMVgdnf的保护作用中, 以107 pfu*ml-1作用显著,腺病毒的滴度过大或过小,保护作用都减弱;观察1~9 d不同转染时间的效果时,在第3~9天均可观察到保护作用,以第9天明显,存活的运动神经元数比对照组增多280%,同时凋亡神经元的百分比较对照组减少12.9%.结论:在一定的时间(9天)和合适的腺病毒滴度(107 pfu*ml-1)条件下,腺病毒介导的GDNF对体外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起到了保护作用.

  • GDNF重组腺病毒对损伤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唐晓青;万有;徐国恒;王韵;韩济生

    目的:观察携带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MVgdnf)对损伤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培养运动神经元的谷氨酸损伤模型,评价GDNF重组腺病毒对损伤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指标是运动神经元计数.结果:(1)建立了运动神经元谷氨酸损伤模型:当培养液中加入0.5mmol.L-1的谷氨酸,作用24~48h后,运动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2)携带GDN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可显著减轻谷氨酸导致的运动神经元损伤.结论:腺病毒介导的GDNF表达对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 稳定表达GDNF的MN9D/GDNF工程细胞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

    作者:经兴军;马端端;高红;王晓民;韩济生

    目的:观察稳定表达GDNF的MN9D/GDNF工程细胞对6-羟基多巴胺损毁所致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有无治疗作用.方法:用6-羟基多巴胺损毁大鼠单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2周后腹腔注射阿朴吗啡诱导大鼠出现偏侧旋转行为的方法制备PD模型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技术,将稳定表达GDNF的MN9D/GDNF工程细胞注入模型鼠损毁侧纹状体,1周后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有无改善.结果:稳定表达GDNF的MN9D/GDNF工程细胞可明显降低PD模型大鼠的异常旋转行为,治疗作用达10周之久.结论:运用exvivo方法和防治兼顾的策略对于PD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在小鼠肾发育中的表达

    作者:田娟;郭芳;赵越超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及其受体alpha 1(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family receptor alpha 1,GFRα1)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ET)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技术对胚龄(embryonic days,E)12 d、14 d、16 d、18 d胎鼠和生后(neonatal days,N)1 d、7 d、14 d、21 d、40 d仔鼠肾组织中GDNF、GFRα1和RET的表达进行定位观察和定量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在肾早期发生过程中,GDNF、GFRα1和RET均有表达.输尿管芽可见GDNF、GFRα1和RET的微弱表达;生后肾组织可见GDNF和GFRα1的微弱表达.肾小体发育过程中,在小泡体、逗号小体和S小体阶段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明显增强;在毛细血管袢期肾小体和未成熟期肾小体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减弱;肾小体发育成熟后,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消失.肾泌尿小管发育过程中,在肾小管(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在集合管可见GDNF、GFRα1和RET的表达.在成熟肾中,GDNF和GFRα1定位表达于肾小管和集合管;RET定位表达于集合管.蛋白印迹结果:随着肾逐渐发育成熟,GDNF、GFRα1和RET在肾中表达量先递增, GDNF在E 18 d时表达量高,GFRα1和RET在N 1 d时表达量高;随后,GDNF、GFRα1和RET在肾中表达量逐渐减少.结论 GDNF/GFRα1/RET信号通路对肾发育各阶段及成熟肾功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 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PKC和GDNF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海燕;刘忠锦;冯化杰;廉洁;陈志伟;黄健

    目的 探讨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海马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Morris水迷宫筛选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其余3组大鼠采用链脲霉素(STZ)所致AD模型,造模后模型组不治疗,电针组针刺双肾俞、双太溪、双足三里、百会、大椎等穴位治疗,西药组氢溴酸加兰他敏灌胃,疗程为4周.免疫组化法检测PKC和GDNF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大鼠PKC和GDNF表达减少,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对AD大鼠海马PKC 和GDNF表达增强的影响,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 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术在甲状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叶恒;范原铭;王强

    目的 探讨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术在甲状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术中不暴露喉返神经,观察组术中解剖暴露喉返神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日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皮瓣的面积、甲状旁腺功能、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结果 观察组甲状旁腺受损率低于对照组[0.0% (0/100)比5.0% (5/100)],观寨组随访3个月和半年的喉返神经损伤率低于对照组[0.0%(0/100)比3.0% (3/100),8.0% (8/100)比12.0% (1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瓣面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日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123±11) cm2比(146±27) cm2,(64±7) min比(68±11)min,(8±3) mL比(56±13) mL,(8.4±1.3)d比(14.5±1.9)d,(130±5)mL比(1S0±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两组患者血清G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患者GDNF水平下降,随访至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G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寨组GDNF值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对照组GDNF明显较低(P<0.05).结论 甲状腺术中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有利于保护喉返神经,GDNF可能成为甲状腺叶切除术后检测喉返神经功能的生物学指标,有望成为治疗喉返神经损伤的靶方向.

  •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源性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时序性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梅花;陈贵珍;贾万钧;孙汝亮;胡丙杰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随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将9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及实验组(n=80),对实验组大鼠建立改良的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并根据伤后时间分为1、3、6、12、24、48、72、120 h组,每组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NF和BDNF表达,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及损伤时间GDNF、BDNF的表达和变化规律。结果大脑、小脑、脑干组织中GDNF和BDNF阳性信号灰度在损伤后1 h组表达升高,6 h组达高峰,12 h组开始回落;1、3、6、12、24、48、72、120 h组大脑、小脑、脑干组织中GDNF阳性信号灰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各部位阳性信号面积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GDNF可以作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经过时间推断的实验指标。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施万细胞复合胶原-壳聚糖神经支架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

    作者:辛林伟;王梨明;唐际存;李朝旭;李强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施万细胞复合胶原-壳聚糖神经支架移植对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左侧坐骨神经8 mm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GDNF基因修饰的施万细胞复合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移植(GDNF-Sch组)、施万细胞复合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移植(Sch组)和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后第3、6、12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检测,并在术后第12周解剖暴露桥接段坐骨神经行再生神经形态学和电生理检测,并测量胫前肌湿重.结果 术后6和12周,3组大鼠术侧SF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GDNF-Sch组SFI恢复情况更接近于对照组,明显优于Sch组.术后12周,GDNF-Sch组和Sch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NF-Sch组和Sch组的感觉神经波幅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NF-Sch组则明显高于Sch组(P<0.05);GDNF-Sch组和对照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均明显高于Sch组(P均<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周,对照组、Sch组和GDNF-Sch组大鼠桥接侧胫前肌湿重分别为(0.360±0.020)、(0.250±0.018)和(0.310±0.025)g,均明显低于对照侧(0.440±0.031)、(0.420±0.024)和(0.430±0.027)g(P均<0.05);GDNF-Sch组和对照组桥接侧胫前肌湿重均明显高于Sch组(P均<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NF基因修饰的施万细胞复合胶原-壳聚糖神经支架能够显著增强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的修复作用,这种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术相似.

341 条记录 4/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