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在苯并(a)芘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甲基化改变中的作用

    作者:陶功华;龚春梅;杨淋清;刘庆成;刘建东;吴德生;胡辛楠;黄海燕;刘建军;柯跃斌;庄志雄

    目的 观察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诱导体外细胞DNA甲基化水平改变,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1.0、2.0、5.0、10.0、15.0、30.0 μmol/L浓度B(a)P分别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及其PARP1缺陷细胞(16HBE-shPARP1)72 h.采用免疫荧光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其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水平改变,同时动态监测PARP1和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s 1,DNMT1)表达的变化.结果 16HBE和16HBE-shPARP1细胞基因组整体甲基化百分比(mCpG%)分别为(4.04±0.08)%和(9.69±0.50)%.经5-氮杂脱氧胞苷(DAC)处理72 h后,mCpG%值分别下降为(3.15±0.14)%、(6.07±0.54)%.经B(a)P染毒72 h后,16HBE细胞基因组mCpG%值[B(a)P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为(5.10±0.13)、(4.25±0.10)、(3.91±0.10)、(4.23±0.27)、(3.70±0.15)、(3.08±0.07);16HBE-shPARP1细胞基因组mCpG%值(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为(10.63±0.60)、(13.08±0.68)、(9.75±0.55)、(7.32±0.67)、(6.90±0.49)、(6.27±0.21).两种细胞不同处理组间mC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1.67、60.91,P值均<0.01).16HBE细胞各剂量组[B(a)P浓度由低到高]PARP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41.0%、158.0%、167.0%、239.0%、149.0%、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5、17.32、32.24、33.44、20.21、9.87,P值均<0.01);16HBE-shPARP1细胞各剂量组(浓度由低到高)PARP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69.0%、217.0%、259.0%、323.0%、321.0%、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06、15.92、22.68、26.23、37.19、21.15,P值均<0.01).当B(a)P染毒剂量达5.0 μmol/L后,16HBE细胞各剂量组(浓度由低到高)DNMT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25.0%、162.0%、275.0%、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4、24.92、55.11、59.07,P值均<0.01);当B(a)P染毒剂量达2.0 μmol/L后,16HBE-shPARP1细胞各剂量组(浓度由低到高)DNMT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35.0%、151.0%、180.0%、229.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82、40.17、32.69、74.85、46.76,P值均<0.01).结论 B(a)P诱导的16HBE细胞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降低可能是其恶性转化过程中早期重要的分子事件,PARP1可通过抑制DNMT1的酶活性来调节B(a)P诱导的16HBE细胞DNA甲基化水平,这种效应可因PARP1的缺失而缓解.

  • 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和炎症因子表达的调节

    作者:宋兆峰;杜波;季晓平

    目的 探讨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和炎症因子表达的调节.方法 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I/R组、I/R+ DPQ(PARP抑制剂)组和对照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硝基四氮唑蓝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分别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法检测大鼠心肌中NF-κB的活性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I/R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AR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R+ DPQ组低于I/R组(P均<0.05).(2)I/R+ DPQ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面积为(31.45±5.54)%,显著小于I/R组的(45.97±4.22)%(P<0.05).I/R+ DPQ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为(23.0±3.8)%,显著低于I/R组的(34.0±6.2)%(P<0.05).(3)I/R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ICAM-1、COX-2和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R+ DPQ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上述因子的活性及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I/R组(P均<0.05).结论 在大鼠心肌I/R过程中,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通过增强NF-κB的活性和增加ICAM-1、COX-2及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造成心肌损伤.

  • PARP1特异性siRN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吴文起;孔珍珍;朱寒亮;段小鹿;李舒珏

    目的 研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设计合成3条PARP1特异性siRNA序列,进行脂质体转染后,通过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对PARP1的干扰效果,筛选出佳干扰效果的2条siRNA序列;通过单溶液细胞增殖检测法检测干扰PC3细胞内源性PARP1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细胞内Akt及其下游GSK3β活化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对PAR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而转染RNA干扰序列1706、2003和2907均可以明显干扰PARP1的表达,其中mRNA抑制率分别为(52.07±4.65)%、(44.38 ±9.15)%和(22.05 ±6.65)%,蛋白抑制率分别为(86.86±4.94)%、(83.30±7.18)%和(63.05 ± 10.19)%.RNA干扰序列1706和2003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8.93 ±3.87)%和(34.93±1.21)%,并可以下调细胞内Akt、GSK3β的磷酸化水平. 结论 PARP1特异性siRNA可以明显干扰PC3细胞内源性PARP1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该抑制作用与Akt的活化抑制以及其下游GSK3β的激活有关.

  • PARP抑制剂对顺铂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俊玲;孙蕊;李万湖;王宇;蔡修宇;姜文奇

    目的:以顺铂(DDP)敏感和耐药肺癌细胞系为实验对象,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对DDP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DDP、PARP抑制剂单药及其两者联合对DDP敏感和耐药肺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肺癌细胞系中PARP-1和PARP2的表达,以及DDP激活PARP生成聚腺苷二磷酸核糖[Poly (ADP-ribose),PAR]与PARP抑制剂对PARP的抑制作用.结果: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PARP-1在PC9、PC14、SBC3亲代DDP敏感肺癌细胞系及其子代DDP耐药细胞系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0.013和0.008.DDP作用于肺癌细胞系激活PARP生成PAR在40min达到高峰,但在60 min即迅速降低,且DPQ可抑制PAR的生成.而MTT结果显示,DPQ联合DDP抑制肺癌敏感和耐药细胞系的抗增殖作用与DDP单药作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表明DPQ没有增效DDP的作用.结论:在敏感和耐药肺癌细胞系中,PARP抑制剂与DDP联合无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提示PARP-1表达差异与肺癌细胞对DDP敏感或者耐药无关,说明尚需进一步探讨PARP抑制剂与DNA损伤药物联合使用对肺癌的影响.

  • 大鼠缺血再灌流脑区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化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作者:严莉;于士柱;安同岭;张丽侠;管欣琴;杨露春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流脑区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变化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2 h后再灌流1、6、12、24 h时,颞顶叶皮层缺血脑区caspase-3表达和活化、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和切割灭活及神经元凋亡程度的变化.结果再灌流1、6、12及24 h组,缺血脑区的caspase-3前体及其12 000切割片段含量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6.72±2.96、28.36±3.51、51.15±3.10、76.14±3.45及8.17±2.31、15.36±1.39、31.23±5.43、58.95±6.28;PARP及其24 000切割片段含量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2.63±3.02、22.65±4.38、30.81±3.16、67.49±8.59及6.02±0.73、12.86±2.30、20.76±3.16、27.36±2.63;PARP阳性神经元及凋亡神经元的密度(细胞数/0.1 mm2)分别为68.00±6.67、91.40±9.56、112.20±11.78、127.00±11.51及83.31±7.53、100.70±6.16、121.53±7.21、197.36±11.78.以上6种指标的变化彼此间均呈正相关(r= 0.805~0.942, P<0.01);除6 h与12 h组间PARP含量的差异及6 h与12 h组间和12 h与24 h组间PARP阳性神经元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上述6种指标的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再灌流可迅速增加缺血脑区caspase-3表达和活化,后者通过切割灭活PARP启动受损神经元凋亡;再灌流早期PARP表达适量增加可部分抵消上述过程,保护受损神经元;PARP过度表达和蓄积可能会通过干扰能量代谢和启动其他凋亡途径加速受损神经元死亡.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肺癌细胞的毒性作用

    作者:张东;刘长庭;于晓妉;刘岩

    目的 评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紫杉醇(TAX)对肺癌细胞株H1299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TSA和(或)TAX处理H129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TAX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随后将H1299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常规培养细胞36h;TAX 组,TAX (10nmol/L)处理细胞24h;TSA 组,TSA (300nmol/L)处理细胞12h;TF组,TSA(300nmol/L)处理细胞12h后,加入TAX(10nmol/L)处理24h.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对细胞进行Hochest 33342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 检测人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剪切蛋白和p21蛋白表达.结果 TSA预先作用12h可以使TAX对H1299细胞的IG_(50)由110.6±38.7nmol/L下降至63.7±11.8nmol/L(P<0.05).与对照组比较,TAX和TF组细胞存在明显的G_0/G_1期阻滞,但4组的细胞凋亡率均很低(P>0.05).TSA、TAX 及TF组可见以死亡为主的细胞核改变现象,凋亡小体很少.4组均未检测到PARP剪切蛋白.与对照组比较,TSA、TAX及TF组的p21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增加(P<0.05);与TAX组比较,TSA组和TF组的p21蛋白明显增加(P<0.05),且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联合HDAC抑制剂TSA可提高TAX对肺癌细胞H1299的毒性,促进细胞死亡,但其机制与细胞凋亡无关.

  • C17orf62诱导细胞死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邓暄;赵红珊;彭智;邓唯唯;李娜;郭帅;石太平

    目的:克隆功能未知的人类新基因C17orf62的长编码序列(C17orf62-L),分析其在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细胞内定位情况及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利用GenBank中的数据,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从人的cDNA文库中克隆C17orf62编码187个氨基酸的长编码序列C17off62-L,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特性.通过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分析C17orf62在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17orf62-L的亚细胞定位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以及Western blot实验,分析C17orf62-L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17orf62-L具有信号肽切割位点并包含跨膜结构域.RT-PCR证明C17orf62-L在多种细胞系广泛表达;激光共聚焦实验证实,C17orf62-L广泛分布于胞质,并且与高尔基体部分共定位.功能分析发现,C17orf62-L可诱导细胞死亡,且可通过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切割发挥作用.结论:C17orf62是一个新的人类细胞死亡诱导基因.

  • 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作者:杨梅琳;李涧;张廷彰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化疗药物在卵巢癌初始治疗时多数有效,但长时间使用则会引起肿瘤耐药性和正常组织严重损伤等,因此在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中具有局限性.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卵巢癌治疗的新方式,近年获得了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尤其在复发性及耐药性卵巢癌中其可以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从而弥补了化疗的不足.其中,抗血管生成类药物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已逐步运用于临床治疗.此外,分子靶向治疗也可通过生物标志物进行分子分型,实现卵巢癌的个体化治疗,这将成为未来治疗研究的新趋势.本文回顾卵巢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分析分子分型运用于卵巢癌治疗的前景,进而探讨分子靶向药物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皮如玉;李佳蕊

    卵巢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处于疾病晚期,目前在妇科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居首位,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复发和耐药。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是一种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新药,能选择性抑制PARP功能以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大量试验显示,PARP抑制剂在具有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的卵巢癌中有抗肿瘤作用,且有良好的耐受性。PARP抑制剂能显著延长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尤其对铂类敏感、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获益大。综述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代表药物在卵巢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 聚ADP核糖聚合酶-1及其抑制剂在肿瘤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强

    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DNA单链断裂的碱基切除修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且过度表达者预后较差.利用合成致死原理,对于因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而同源重组修复DNA双链断裂缺陷的肿瘤细胞.抑制其PARP-1活性将导致肿瘤细胞死亡.PARP抑制剂对于携带BRCA基因突变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实.PARP-1可能会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 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ARP-1和TNFR1表达的影响

    作者:于洋;刘学政;包翠芬;李晓明;刘霞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脑皮质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人参皂苷Rg1低、中、高组,阳性对照组。于术前5 d至取材当日,假手术组与单纯缺血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5 mg/kg,人参皂苷Rg1分别给10、20、40 mg/kg,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1 mg/kg。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TTC染色验证模型是否成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后PARP-1、TNFR1的表达。结果单纯缺血组较假手术组可见明显神经功能缺陷症状及大面积苍白色梗死区域;人参皂苷Rg1各组和阳性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低于单纯缺血组(P<0.05);人参皂苷Rg1各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参皂苷Rg1低组每高倍视野PARP-1、TNFR1阳性细胞数高于假手术组和阳性对照组;中、高组高于假手术组,低于单纯缺血组(P<0.05)。单纯缺血组皮质PARP-1、TNFR1较假手术组阳性表达条带显著增强;人参皂苷Rg1低组PARP-1、TNFR1阳性表达高于假手术组;中组高于假手术组,低于单纯缺血组;高组低于单纯缺血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大脑组织PARP-1、TNFR1的表达,对抗脑细胞坏死有关。

  • 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海马CA1区的形态学影响

    作者:朱立志;李郭锦;田鹤;李晓明;郭敏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学影响。方法成功制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后应用光镜电镜技术观察海马CA1区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技术对海马组织中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和caspase-3的表达进行定位观察和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肾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后光镜下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出现了固缩性神经元,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萎缩,基质电子密度增高,细胞核萎缩但无染色质固缩表现,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变性。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的海马caspase-3阴性表达,而PARP-1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可引起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固缩性损伤,即细胞质性死亡,推测这种损伤可能属于PARP-1介导的细胞死亡。

  • Iduna蛋白过表达对氧糖剥夺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时PARP-1∕AIF通路的影响

    作者:高宇博;杨晓霞;吴彦铎;倪新莉

    目的 评价Iduna蛋白过表达对氧糖剥夺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凋亡诱导因子(AIF)通路的影响.方法 出生24 h健康SD大鼠,处死分离和培养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40):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组(O组)、阴性对照慢病毒组(NL组)和Iduna蛋白过表达组(IO组).采用无糖培养基+低氧环境的培养方法制备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NL组模型制备前48 h时加入阴性对照的慢病毒,IO组模型制备前48 h时加入成功构建的Iduna过表达慢病毒,C组神经元正常培养,不处理,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神经元LDH漏出率,彗星实验法检测神经元彗尾DN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总蛋白PARP-1、细胞色素c(Cyt c)和细胞核蛋白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余3组神经元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和彗尾DNA含量升高,PARP-1、AIF和Cyt c表达上调(P<0.05);与O组比较,IO组神经元存活率升高,LDH漏出率和彗尾DNA含量降低,PARP-1、AIF和Cyt c表达下调(P<0.05),N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L组比较,IO组神经元存活率升高,LDH漏出率和彗尾DNA含量降低,PARP-1、AIF和Cyt c表达下调(P<0.05).结论 Iduna蛋白过表达通过抑制PARP-1∕AIF通路减轻氧糖剥夺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多ADP-核糖聚合酶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陈东育;李芳;舒强

    目的:探讨多ADP-核糖聚合酶(PARP)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择SLE活动性、SLE缓解患者和健康对照,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PBMCs中PARP的表达水平和PARP的裂解片断,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PBMCs的凋亡。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SLE活动性患者PBMCs凋亡率(16.3±4.0)%明显高于SLE非活动性组患者(5.6±2.9)%和健康对照(5.2±4.2)%(t值分别为4.83和5.05,P<0.05),SLE活动性患者PBMCs PARP的表达(3.2±0.8)明显低于SLE非活动性组患者(7.1±2.2)和健康对照(7.1±2.4)(t值分别为7.66和7.07,P<0.05)。而PARP的裂解片断增多。PBMCs凋亡率和PARP的表达水平在SLE缓解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PBMCs中PAR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随着SLE患者病情的好转,PARP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提示PARP的降低可能促进SLE的发生和发展。另外PARP的裂解可能导致SLE患者PBMCs的凋亡增加。

  • PARP-1和caspase-3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蒲竞;李汛;朱骏;白仲天;严峻

    目的 探讨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胰腺癌及胰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66例及癌旁组织标本113例,行免疫组化检查,分别检测标本中PARP-1及caspase-3的表达.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66例胰腺癌标本中53例有不同程度PARP-1表达,阳性率为80.3%;113例癌旁组织中有39例PARP-1表达,阳性率为34.5%;PARP-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4.79,P<0.01).在中分化(18/25,72.0%)和低分化(10/14,71.4%)的胰腺癌组织中PARP-1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分化(3/14,21.4%)肿瘤组织,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6,P<0.01).66例胰腺癌标本中47例有不同程度caspase-3表达,阳性率为71.2%;113例癌旁组织中有71例caspase-3表达,阳性率为62.8%.高分化(11/18,61.1%)的胰腺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中分化(4/20,20.0%)和低分化(0/9,0)肿瘤组织,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44,P<0.01).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PAR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强阳性率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caspase-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似,其强阳性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ARP-1、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两种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抑制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杜森荣;毛小荣;肖萍;陈红

    目的 观察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抑制剂AG-014699和AZD228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抑制作用和凋亡,初步探讨PARP-1抑制剂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为肝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靶点.方法 MTT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AG-014699和AZD2281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asepase3和casepase8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AG014699和AZD2281均有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但HepG2细胞对两种PARP-1抑制剂的敏感性不同,用MTT法检测48 h AG-014699和AZD2281的IC50分别约为20、400μmol/L.因AZD2281不敏感,未做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用10、30、50 μmol/L的AG-014699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48 h时凋亡率高达(31.00±2.13)%,明显高于对照组(0.900±0.0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50μmol/L的AG-014699作用HepG2细胞48 h后的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水平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 PARP-1抑制剂AG-014699和AZD2281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但敏感性不同,AG-014699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通过上调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水平来诱导细胞凋亡.

  • siRNA沉默Ran基因对结肠癌细胞株凋亡和Caspase-3、PARP表达的影响

    作者:汪鑫;耿蕾;孙丽娜;孙利慧;卢瑗瑗;王新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结肠癌特异性抗原类硫氧还蛋白-2(Txl-2)的亚型之一Txl-2b可与Ras相关核蛋白(Ran)相互作用,但Ran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鲜有报道.目的:以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结肠癌细胞株Ran基因,观察该方法对细胞凋亡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置si-1、si-2、si-3以及阴性对照(NC)组,分别将终浓度为20、40、60 nmol/L的Ran小干扰RNA(siRNA)-1、siRNA-2、siRNA-3以及NC siRNA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CT116、DLD-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NA干扰效率以及caspase-3、PARP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20 nmol/L siRNA-1、siRNA-2抑制Ran表达的效果佳.si-1组HCT116、DLD-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较NC组显著增加(19.37%±7.57%对4.83%±1.72%;16.53%±3.38%对6.27%±3.13%;P均<0.05).si-1组、si-2组HCT116、DLD-1细胞的晚期凋亡率较NC组显著增加(15.97%±3.31%、16.33%±5.40%对6.40%±1.05%;22.93%±1.57%、11.50%±0.70%对6.20%±0.98%;P均<0.05).si-1组、si-2组DLD-1细胞与NC组相比,被切割的caspase-3(活性形式)和被切割的PARP(非活性形式)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沉默Ran基因能明显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调控caspase-3、PARP表达有关.

  • 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的作用机制

    作者:田蜜;雷琪;鄢韵升;李龙坤

    目的 探讨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的作用.方法 以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MS-1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DMSO)对照组、脂肪酸组(0.25 mmol/L软脂酸+0.5mmol/L油酸)、山萘酚组(50 μmol/L)、脂肪酸+山萘酚组、PARP-1抑制剂(8μmol/LBYK204165)+脂肪酸组和PARP-1抑制剂+脂肪酸+山萘酚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凋亡水平、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脂肪酸处理后,MS-1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同时,脂肪酸也增加了细胞内NO的含量,升高了总NOS(tNOS)、诱导型NOS(iNOS)和结构型NOS(cNOS)的活性(P<0.05);促使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下降(P<0.05);并增强了PARD-1、iNOS和c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山萘酚干预后,各项指标的水平均得以改善(P<0.05);而且,利用PARPP-1抑制剂BYK204165预处理1h,山萘酚对脂肪酸的拮抗效应更为显著,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酸可直接引起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而山萘酚具有拮抗脂肪酸毒性的作用,且抑制PARP-1的表达水平能增强山萘酚的保护效应.

  • 聚(ADP-核糖)聚合酶-1与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李晓溪;陈燕婷;徐运

    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核酶,在维持基因组稳定和调节基因转录等多种生理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ARP-1在缺血性脑损伤后过度激活,而PARP-1基因敲除小鼠或PARP-1抑制剂能在多种脑缺血模型中减轻脑损伤.因此,PARP-1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PARP-1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 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荣晖;杜彩文;张国君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对内分泌治疗无效,针对 Her-2 靶点的靶向治疗如赫赛汀、拉帕替尼等也并不适用.目前,常规化疗是内科治疗 TNBC 的惟一途径.寻找TNBC 的治疗靶点是目前乳腺癌的研究热点之一,正在研发的新靶向治疗药物包括 PARP-1 抑制剂、EGFR 抑制剂、CXCR4 抑制剂、抗血管生成、Src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OR 抑制剂等.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