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朱琳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3月在本院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在静脉拔针后,采取扩充的按压方法按压5min以上,对照组在静脉拔针后,采取传统的按压方法按压1min.观察2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静脉输液拔针后,通过不同的按压部位和按压时间,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12%和15.62%,2纽在皮下淤血发生率上有量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静脉拔针后,采取扩充按压5min以上,可以更好的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输液出现乌青块怎么办

    作者:邹雨

    静脉输液后有些人手上会有"乌青块",也就是皮下瘀血.这主要是由于按压时间和按压方法不到位引起的.这种现象在各年龄段都有,但老人较为多见.为什么?通过观察发现,老人在静脉输液后出现"乌青块"原因有三:①按压时间不够,老人常有尿频尿急,拔针后急于排尿;②老人常有心脑血管疾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防止血栓形成,但这同时也延长了凝血时间;③按压方法不对,如按压部位小,边揉边压等.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耳穴疗法的刺激方法及取穴规律

    作者:鲍娜;王琼;贾叶娟;杨克;孔令娟;孙彦辉;李晓峰;徐晶;张选平;张莘;杜玉茱;李俊蕾;杨青青;冯欣欣;石晶;贾春生;王建岭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耳穴疗法相关的文献,以单纯应用耳穴疗法治疗疾病的期刊、学位论文为数据样本,并对文献进行筛选、录入、审核、数据提取、统计分析,挖掘耳穴疗法中刺激方法的药物(针具)应用情况、穴位应用、选择何侧耳穴治疗疾病以及每天按压耳穴次数及时间问题.在刺激方法中,药物(针具)种类多,其中王不留行籽应用多,占总刺激方法的60.89%;按压次数及时间在临床的应用较随意;耳穴疗法选择的主穴较少;取健侧耳穴治疗疾病效果显著;取单、双侧耳穴治疗疾病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研究

    作者:李慧芳;吴秀云;林盈芝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临床静脉输液拔针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拔针速度快与慢,拔针后按压方法不正确、按压时间不足、按压面积大小和按压力度不均匀.而这些问题与患者的配合及静脉输液拔针后的皮肤出血、皮下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有一定关系.

  • 肝移植患者术后静脉采血按压止血时间的研究

    作者:张艳;吴芳琴;孔祥萍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静脉采血局部按压止血时间,预防静脉采血后按压时间不当造成的局部出血现象,减少穿刺部位及其周围皮下瘀血、青紫、肿胀的情况发生.方法 规范静脉采血操作,统一采用纵压法,记录采血后按压止血时间,停止按压后60 min采血部位局部皮肤情况.结果 肝移植患者术后静脉采血后按压止血平均时间(8.41±1.39) min.停止按压60 min后,随时间延长采血部位皮肤完好与皮肤出现青紫或瘀斑的例次减少(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静脉采血后局部按压止血时间显著延长,建议以按压止血平均时间为8 min为起点,同时考虑其影响因素对按压时间进行加减,可有效避免静脉采血后并发症的发生.

  • 成功救治胃癌新辅助化疗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一例

    作者:习丰产;虞文魁;耿艳霞;高涛;张娟娟;顾立立;考晓明;李宁

    患者女,73岁,因“上腹部腹胀2月余,伴头晕1月余”,于2011年4月20日收住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经胃镜证实:距门齿40 cm处可见大小约4 cm×5cm,表面菜花样病灶;病理:贲门胃底腺癌.于5月3日经腹腔动脉灌注(奥铂150 mg+表柔比星30 mg+依托泊苷0.lg+血管内皮抑制素30 mg)后,再经腹主动脉灌注(阿扎司琼10 mg+地塞米松5 mg),治疗后拔除插管,腹股沟按压时间lh,并持续加压包扎至次日.

  • 关于门诊输液病人拔针后按压时间及护理效果的研究

    作者:张胜萍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液体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快速有效的补液、给药方法.在多种途径治疗中占有不容置疑的首要位置,并且越来越受欢迎和重视.随着医疗水平和输液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一针见血"率的提高,并且在输液完毕时做到"无痛性"拔针.对在门诊输液后马上离开的患者,我们发现,在拔针后,如不对病人宣教拔针后的按压时间及一系列措施,会直接影响病人静脉的完整性,造成不同程度的皮下淤血.为此在如何保护静脉问题上,我们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 局部按压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相关影响的系统评价

    作者:黄艳林;付丽;李月梅;陈江琼;徐薇薇

    目的:系统评价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按压与否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 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收集所有关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按压时长相关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过程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通过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文献独立进行严格质量筛选、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9篇临床对照研究,皆为中文文献,按压组累计注射2814例次,不按压组累计注射2801例次。 Meta分析中重度皮下出血合并RR值为0.7,95%置信区间为(0.49~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结局指标评价尺度为各研究之间异质性来源,分析结果支持不按压的积极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局部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有一定影响,注射后不予按压并不增加局部中重度皮下出血发生率。

  • 弹性绷带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丁杏红

    维持性血透患者血透结束拔除内瘘针后一般用折叠好的无菌纱布块按压针眼,以达到既防止局部渗血,又要避免因按压时间长、用力不当所致的内瘘血管闭塞.由于患者透析中应用抗凝剂、内瘘针眼粗、长期血管穿刺血管壁薄弱,拔针后局部易渗血,且透析后需按压动静脉2处针眼,较费劲,力量难以均衡,松紧不易掌握,纱布块易移位等.我科特为患者制作一种弹性绷带以固定纱布块达到压迫止血目的.现介绍如下.

  • 云南白药粉在拔出静脉留置针时的应用

    作者:贺丽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因临时出院或留置针滑脱等各种原因需要拔出留置针,由于留置针管内和血管穿刺点处含有大量肝素钠封管液,因此穿刺点处血液不易凝固,按压时间较长,我院自2008年以来采用云南白药粉按压穿刺点,止血效果较为显著,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现报道如下.

  • 产后按压宫底时间和频率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作者:张昌清;郭莹;毛红梅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ml或胎儿出24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仍居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其病情及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异,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者会危及产妇生命.产后按压宫底即可直观判断产后出血量,也可刺激子宫收缩达到预防和减少出血的目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的约占80%,发生在产后4小时的为98%[1],因此重视产后4小时合适的按压时间和次数既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也能减轻产妇的不适与痛苦.现将产后按压宫底的时间和次数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报告如下.

  • 作者:

    关键词:
  • 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倩;王琴;孙国珍;陈月香;张敏;陶源;田金萍

    目的:探索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后不同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发生情况的关系,为规范注射后按压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选择2014年9—11月该院心血管内科病房接受低分子肝素注射的患者101例,采取自身对照法,每例患者分别接受4种不同按压时间的注射,即不按压、按压3 min、按压5 min和按压10 min。由专人统一操作,12 h后观察皮下出血发生情况。结果101例患者按不按压或按压时间分为4组,4组按压方式的出血发生率为22.7%~28.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9, P>0.05)。另外注射后皮下出血面积数据为非正态分布,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示出血面积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368,P>0.05)。结论采用规范的腹壁注射方法,不按压不会增加皮下出血的发生。推荐不按压,以减轻患者及护理工作负担。

  • 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应用体会

    作者:徐艳

    预防血栓复发或再形成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低分子肝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凝血药物,具有抗凝、抗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而发挥作用,具有明显的溶解血栓的作用。我院自2000年9月~12月对30例病人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出现皮下瘀斑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心内科住院病人30例,诊断均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年龄52~79岁,其中男12人,女18人。上述病人在入院后均常规检查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均在正常范围。1.2制剂低分子肝素钙剂量为5000AxaIu/0.5ml。注射剂量为5000单位腹壁皮下注射Q12小时。1.3腹壁注射嘱病人平卧,选择脐周皮下组织,两侧交替注射。注射时要避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疤痕、有斑或痣的部位。一手捏起皮肤,形成皱折,一手持针,呈垂直剌入,注射应深入脂肪层,注射时要固定好针头,勿使其随病人呼吸上下移动,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折状态,注射后护士指导病人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点约10分钟,同时避免揉搓注射部位。1.4观察指标皮下瘀斑:观察皮下瘀斑直径>2cm。观察病人按压时间,不低于10分钟。2观察结果对30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病人每天观察局部皮肤1次。4例病人皮下瘀斑直径>2cm,其余病人均未发生皮下瘀斑、红肿、硬结等情况。3讨论  肝素的主要作用是抗血液凝固,体内体外均有效,作用迅速。低分子肝素更由于抗血栓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不需要实验室监测等优点,优于普通肝素。在过去的注射过程中,护士对注射手法、进针角度、进针深度、按压时间等均未严格要求,导致大部分病人注射部位皮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瘀斑,增加病人的紧张情绪,加重心理负担,不利于药物治疗的连贯性。本组4例病人出现皮下瘀斑均存在注射方法欠得当,按压时间不够等问题。后经过不断摸索经验,总结此种腹壁注射的方法。另外,在注射前健康宣教工作一定要到位,使病人也能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质及不良反应,这样在注射时才能与护士更好地配合,基本做到按要求按压穿剌点,不揉搓注射部位,同时保持注射部位清洁等,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注射部位瘀斑的发生。

  • 婴幼儿股静脉抽血后按压方法探讨

    作者:韦洪娟;黄钦秀

    股静脉穿刺适用于婴幼儿取血标本.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临床股静脉穿刺抽血拔针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按压方法及位置不正确、按压时间不足、按压面积太小和按压力度不均匀.而这些问题与局部出血、瘀血、血肿的发生率有直接关系.笔者曾在儿科工作10年,在门诊5年,所遇股静脉抽血后因按压不当而发生局部血肿病例并不少见.尤其是门诊婴幼儿抽血后即离院,护士难以跟踪观察局部情况,万一穿刺部位发生血肿,后果严重.为此,2002年以来笔者对婴幼儿门诊股静脉抽血后按压方法做了改进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时间的研究

    作者:孟凡霞;李岩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需要按压的时间.方法:选择我科648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输液后分别按压3 min、5 min、10 min,观察有无皮下淤血,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的淤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拔针后按压5 min已能有效防止皮下淤血的发生.

  • 皮下脂肪厚度检测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的影响

    作者:蔡惠琼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与患者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影响,以期更好的为临床决策与发展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复发性流产患者30例和妇科术后血液异常患者30例,共60例.分别测量其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再给予精确深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根据注射后按压时间的不同,分为按压3min组和4min组,记录患者皮下出血情况.后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注射后皮下出血与皮下脂肪厚度和按压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按压3min组患者出血与未出血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28.53±6.82)mm和(39.01±7.2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部脂肪厚度≥30mm与≤30mm的出血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4min组患者出血与未出血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29.78±7.98)mm和(34.02±7.5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部脂肪厚度≥30mm与≤30mm的出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脂肪厚度是影响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皮下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且腹部皮下脂肪厚度<30mm的患者更易有出血倾向,按压适宜时间为4min.

  • 联合抗栓治疗患者采血后按压时间的研究

    作者:刘素方

    目的:探索应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进行联合抗栓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合适的按压时间。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应用以上抗栓治疗的患者300例,按采血后不同的按压分为3组,观察患者局部出血的发生情况、出血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压时间与出血、出血面积密切相关,按压6 min与按压8 min相比,出血发生率与出血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相邻组间的出血率与出血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8min为合适的压迫时间,既可使皮下出血发生率降低,又使局部出血面积缩小。

  • 桡动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时间及按压压强的止血效果探讨

    作者:宋丽萍;贾晓颖;马静

    目的:为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压力指示卡的设计探索佳的按压时间及按压压强.方法:抽取需桡动脉穿刺采血的住院患者35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7组,每组50例,在桡动脉采血后,使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加压止血,设定止血压强20~40 mmHg(1 mmHg=133.322 Pa),止血时间5~15 min,分别观察其出血、皮下瘀血及患者主诉.结果:止血效果佳的是20 mmHg按压15 min,30 mmHg按压10~15 min.结论:为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的压力指示卡设置20~30 mmHg的压强区间,按压时间15 min,可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大剂量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急性心梗患者静脉取血按压时间的研究

    作者:贡红英

    目的 探讨大剂量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急性心梗患者静脉取血后局部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的关系,寻找佳按压时间.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术前拜阿司匹林300mg,氢氯吡格雷300mg,嚼服,术后应用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4h左右,拜阿司匹林100 mg QD口服,氢氯吡格雷150mg QD嚼服,3d以上患者150例,分为三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按压时间分别为5 min,10 min,15 min,观察有无皮下出血及皮下出血的情况.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术前拜阿司匹林300mg,氢氯吡格雷300 mg,嚼服,术后应用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4h左右,拜阿司匹林100 mg QD口服,氢氯吡格雷150 mg QD口服,3d以上患者静脉取血按压10 min即能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为佳按压时间.

105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