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9Tcm-MDP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小镇;郑长业;谢丽娇;李雪;李晓明

    论述核医学99Tcm-MDP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作用,全身骨显像可应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与X线、CT、MRI、PET/CT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为诊断骨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 恶性肿瘤姑息放疗进展

    作者:王莹;陈文彰;燕丽香;孙红梅;鲍云华

    恶性肿瘤晚期常发生全身远处转移,临床预后差,缺乏有效治愈手段,治疗目的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放疗作为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具有毒性小、副作用少及资源消耗低等优势,常应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颅内转移及肿瘤原发灶的姑息治疗.大剂量短程放疗可有效缓解骨转移所致疼痛及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状,全脑放疗在脑转移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预后良好的患者可获益于手术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或高剂量常规放疗等更积极的治疗手段.目前,肿瘤姑息性放疗的剂量分割模式仍是临床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姑息放疗在骨转移性肿瘤、硬膜外脊髓压迫、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性肿瘤所致疼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鹏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性肿瘤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0例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在本院行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热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活动受限程度、止痛效果、活动受限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疼痛程度:治疗后,观察组患者0度、Ⅰ度、疼痛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Ⅱ度、Ⅲ度疼痛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2)止痛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差异p<0.05.(3)活动受限程度:治疗后,观察组患者0度、Ⅰ度活动受限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Ⅱ度、Ⅲ度活动受限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活动能力改善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组间差异p<0.05.(4)不良反应:观察组乏力、血小板下降、局部皮肤红肿瘙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骨转移性肿瘤患者采用放疗联合热疗治疗,疼痛改善效果良好,活动能力提升显著,临床应用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可靠.

  • 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晓辉

    目的:检测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 ICTP)活性,以评价ICTP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2010年本院骨肿瘤科收治的78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设为A组,其中49例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10例为继发性恶性骨肿瘤、19例为骨转移性肿瘤患者,另选43例良性骨肿瘤患者为B组,同时,设52例同龄正常人为C组,均采用酶免疫测定( EIA)方法测定他们血清中的ICTP活性。结果 B组患者血清ICTP活性为(6.75±3.34)μg/L,C组血清ICTP活性为(4.68±2.91)μg/L,A组患者血清ICTP活性为(14.84±8.49)μg/L,其中,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继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转移性肿瘤患者的血清ICTP活性分别为(17.47±10.86)μg/L、(8.02±6.19)μg/L、(8.14±5.45)μg/L.A组中三类患者的血清ICTP活性与B组,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而A组中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与继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转移性肿瘤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ICTP是反映骨肿瘤骨代谢的一个灵敏而简便的检测指标,并对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肾上腺皮质腺癌伴髂骨转移一例报告

    作者:杜文亮;陈跃;肖永双;王军起

    患者,女,67岁。患者于8年前因血压升高就诊发现右肾上腺腺瘤,行右侧肾上腺全切术,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后血压恢复正常。患者于2015年10月因腰椎间盘突出入院治疗时再次查出血压升高,高时达160/90 mmHg (1 mmHg=0.133 kPa),口服降压药物效果不佳,其间患者出现肥胖,以面部和后颈部为著,并有一过性头晕症状,无大汗、面色潮红、心悸等症状,外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肾上腺区多发结节影。后就诊我科,入院后体检:血压150/90 mmHg;血钾3.58 m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5.0 pg/ml (参考值7.2~46.0 pg/ml);皮质醇(4PM)16.6μg/dl(参考值2.5~12.5μg/dl);肾素、醛固酮、24h-尿香草扁桃酸、血糖均在正常范围。肾上腺CT检查:右侧肾上腺区2枚类圆形团块影,大者直径约2.3 cm,平扫CT值约36HU,增强后分别为48HU、82HU;肝肾间及肾脏背侧各见一类似病变。初步诊断:右侧肾上腺腺瘤复发。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右腹膜后多发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腹膜后区粘连明显,肾上极见4枚肿瘤,周围粘连,均有假包膜形成;肾背侧亦见一黄褐色肿瘤,与肾脏界限不清。术后病理检查:肾背侧肿瘤与肾上腺肿瘤均为金黄色结节,表面有包膜,边界尚清;镜下见腺样结构,呈条索状排列,核膜及核仁无明显异形性;(肾背侧、肾上腺)符合肾上腺皮质腺瘤,肿瘤为多发性,细胞增生较活跃。术后予患者激素治疗,恢复良好后出院。同年11月患者因不慎摔伤致骨盆受伤。急查四肢关节CT考虑右侧髂骨翼占位性病灶伴骨折。胸部CT检查未示明显异常。患者行右髂骨占位病变切除植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检查:(右髂骨)考虑为浆细胞瘤;免疫组化染色检查:Vimentin (+),Melan-A(+),Inhibin-α(+),Syn(+),CgA(-),Ki67(约10%+);符合骨转移性肿瘤,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梁色检查符合转移性肾上腺皮质腺癌( 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 ACC)。术后复查骨骼ECT未示其他部位骨转移征象。出院后每周复查皮质醇水平均小于正常范围,予外源性激素辅助治疗。随访5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复发转移。

  • 骨转移性肿瘤姑息性放疗模式选择与性价比关系

    作者:徐红;范秋虹;田野

    骨转移性肿瘤常引起疼痛症状,甚至发生转移性脊髓压迫(metastatic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放疗能较快缓解疼痛和较好维持骨解剖结构稳定,因而成为骨转移性肿瘤局部姑息性治疗的一个重要治疗方式.目前,骨转移性肿瘤姑息性放疗的剂量分割模式尚未统一,故就近年来的研究做综述.

  • 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东海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帕米膦酸二钠(博宁)9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月一次.结果: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16例,总有效率为77.3%.不良反应少,全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乏力,能耐受.结论: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好,毒副反应少,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骨转移性肿瘤一例

    作者:张云香;郎晓东;赵丽萍;张荣花;苗霞;居瑞雪

    患者女,37岁,农民。3年前因胸闷、乏力,右下肢股骨近端有6 cm×8 cm大小紫 瘢;脾大, 肋下约10 cm;初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收入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49.2×1 09 /L,红细胞(RBC)2.95×1012/L,血红蛋白(Hb)81 g/L,血小板(Plt)455×109/L ,幼稚细胞占60%。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比例明显增高,以中幼粒、晚幼粒、杆状 核增高为主,嗜碱、嗜酸粒增高。红系及淋巴细胞比例减少,巨核细胞增多,全片见到385 个,各期均见,Plt成堆易见。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给予口服马利兰4 mg/d, 高 三尖杉酯碱1 mg/d,4个月后复查骨髓完全缓解。后坚持服用马利兰4 mg/d。

  • 58例骨转移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李明

    骨转移性肿瘤包括转移性癌、肉瘤与神经母细胞瘤等,其发生率远多于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我院1990~2002年收治伴有骨转移的肿瘤患者58例,现分析如下.

  • 表现为块状影的不典型结核三例误诊分析

    作者:姜京宁

    病例资料  例1:男,51岁,因高热消瘦20余天入院。体温37.8~39.8℃,血沉90~120mm/h。胸片示右侧肺门增大,胸部CT示右肺门2cm×2cm大小之肿块,MRI报告右肺中央型肺癌。因病灶位于肺门未能行纤支镜活检,加之患者拒绝开胸肺活检。入院后第3周予抗结核治疗,2周后体温、血沉逐渐降至正常,2个月后X线示肺门肿块消失,体重增加。  例2:男,45岁,因高热、消瘦半月入院。体温39.5℃,腰部皮肤呈黑褐色。血沉76~126mm/h。胸片示右上肺陈旧性结核,B超、CT示双肾上腺肿块,右2cm×2.5cm,左1.5cm×1cm,同位素骨扫描示骨转移性肿瘤。诊断:肾上腺肿瘤。因患者拒绝手术探查而行抗结核试验治疗,2周后体温、血沉渐至正常,1个月后左肾上腺肿块消失,右肾上腺肿块明显缩小,3个月后复查肿块消失,血沉正常,体重增加。  例3:女,18岁,因发热、咳嗽、胸闷2个月入院。体温37.4~38.2℃,慢性面容,血沉80~110mm/h。胸片示纵隔增宽及左肺门肿块,CT示左肺门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初诊:淋巴瘤。纤支镜见左肺上叶开口处菜花样肉芽肿,病理证实结核。抗结核治疗后肺门肿块及肿大淋巴结消失。讨论  结核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自有效抗结核药使用于临床以来,一段时间结核病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由于用药不规范及结核菌变异,结核发病率又上升,问题严峻,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全球的结核病状态将会迅速恶化。典型部位、典型表现的结核病诊断较易,但非典型部位、非典型表现的结核病易误诊,本文结合文献、分析误诊之原因及对策。

  • 四肢骨转移癌手术治疗69例分析

    作者:陈煜;陈伟高;余智华

    目的 探讨四肢骨转移癌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功能及生存率.方法 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明确诊断的198例四肢骨转移性肿瘤患者,以Mirels评分判断其骨折风险.Mirels评分大于9分的69例(肺癌23例,肾癌16例,乳腺癌15例,前列腺癌9例,肝癌3例,甲状腺癌1例,不明来源2例)选择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研究组),其中人工关节置换9例,骨水泥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39例,骨水泥加钢板内固定21例.另129例单纯接受放化疗(对照组).结果 2组随访5~62个月,平均38个月.研究组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术后功能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Enneking评分,功能为优良占68.1%,中占23.2%,差占8.7%;研究组2年生存率为36.2%,3年生存率为31.9%,对照组2年生存率为22.5%,3年生存率为18.6%,研究组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治疗四肢转移性肿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治疗和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骨转移瘤的X线平片及CT诊断

    作者:高登学;毛志全;尤伟

    骨转移性肿瘤是指骨外其他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和其他恶性病变转移到骨而发病.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60例骨转移瘤的X线平片及CT表现特点,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 不同分割方式放疗配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谭程;杨燕光;朱琪伟

    目的 观察采用不同分割方式放疗配合使用帕米膦酸二钠对骨转移性肿瘤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骨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6 MV X射线照射,分成两个剂量分割组.常规剂量分割组(30例):每次照射2 Gy,每周5次,照射总剂量40~50 Gy;大剂量分割组(30例):每次照射4~5 Gy,每周2~3次,照射总剂量30 ~40 Gy.部分2~3级疼痛患者于放疗期间按三阶梯止痛方法口服止痛药,并逐渐减量直至能够停药为止.疗效评价于停服止痛药48 h后进行.两组患者均于放疗开始后1~4 d连续使用帕米膦酸二钠30 mg静脉滴注.结果 大部分患者经以上治疗后疼痛能够缓解,两种分割方式放疗配合帕米膦酸二纳的止痛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联合帕米膦酸二钠药物治疗是一种用于骨转移性肿瘤局部止痛有效的治疗手段.

  •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合并膀胱、骨转移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翟振兴;宋娟娟;王志平

    患者,女,40岁,因"左侧腰腹部不适10余天"于2011年11月21日入院.患者自诉于2008年、2010年先后发现左侧及右侧乳房肿物,无疼痛,无发热,外院B超示乳房肿瘤,乳房肿物活检病理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行化疗+乳腺肿瘤根治术+化疗.2011年3月发现左侧腋下小结节,于外院行淋巴结清扫术.

  • 评《骨肿瘤影像学》

    作者:吴恩惠

    由段承祥、王晨光、李健丁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的<骨肿瘤影像学>是按骨、关节和软组织肿瘤的组织起源分12章加以介绍的,约100万字,1 400余帧图.第一章为概论,包括骨肿瘤的分类、发病率和有关诊断问题等,余11章分别介绍成骨性骨肿瘤、软骨性骨肿瘤、骨纤维和纤维组织性病变、骨圆细胞性病变、骨脉管性肿瘤、骨神经组织肿瘤、骨脂肪组织肿瘤、骨的其他肿瘤和类肿瘤性病变、骨转移性肿瘤、关节的肿瘤和类肿瘤病变以及软组织肿瘤.

  •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性肿瘤所致疼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汪德文;程明;郑亚君;于正荣

    由于骨骼的解剖、生理及其血管结构的特点,骨组织较其它组织更容易发生癌转移,也较其他组织的转移更容易引起疼痛,且顽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放射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的止痛方法.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选择80例骨转移性肿瘤疼痛的病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加热疗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例疼痛明显缓解及完全缓解的时间和放疗剂量,现报告如下.

  • 唑来膦酸治疗氯膦酸二钠耐药的癌性骨转移疼痛疗效观察

    作者:WANG Yi;张智慧;WEI Su-ping;魏素萍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氯膦酸二钠耐药的晚期骨转移疼痛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7例患者既往都用过氯膦酸二钠治疗≥2周期,以后骨痛再发或加重,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4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给药时间大于15 min,唑来膦酸治疗每3~4周1次,至少连续2次.结果:对癌性骨转移疼痛止痛总有效率64.9%(24/37);体力状况改善总有效率67.6%(25/37).主要不良反应为低熟、食欲下降等,无需特殊处理.结论:唑来膦酸能有效缓解对氯膦酸二钠耐药的癌性骨转移疼痛,防止骨相关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放射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永忠;栗勇胜;王兴远;张涛;陈晓品;雷自重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佳时间-剂量分割模式.方法以1996年6月至2000年5月我科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142例骨转移性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分成A、B、C、3组,分别比较它们的骨痛分值、生活质量评分、止痛起效时间及止痛有效率差别.结果放射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总有效率为97.9%.C组除治疗有效率外的各项指标均优于A、B两组.结论放射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疗效确切,建议采用600cGy/次,5d总剂量3000cGy/5次的放射治疗分割模式.

  • 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张会英;葛艳玲;孟瑞芳;高和花

    目的:检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活性, 以评价ICTP在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本院骨肿瘤科收治的40例恶性骨肿瘤、 14例骨转移性肿瘤患者, 采用酶免疫测定(EIA)方法测定ICTP活性.结果:恶性骨肿瘤组的ICTP活性为(16.33±11.82) μg/L,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骨转移性肿瘤组ICTP活性为(8.97±6.08) μg/L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肿瘤组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CTP是反映骨肿瘤骨代谢的一个灵敏而简便的检测指标, 并对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骨转移性肿瘤姑息性放疗效果探讨

    作者:王莲

    目的 研究姑息性放疗方案应用在骨转移性肿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骨转移性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6MVX线进行体外照射疗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毒副作用.结果 患者治疗后,疼痛0度、Ⅰ度比例明显提高,Ⅱ度、Ⅲ度比例明显降低;乏力评分明显提高,气急、嗜睡、焦虑、食欲减退评分明显降低;对比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过程中发生轻度骨髓抑制2例,白细胞含量降低4例,发生率为12.0%,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对于骨转移性肿瘤患者而言,姑息性放疗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且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