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上腺皮质腺癌20例临床分析

    作者:焦江;耿进成;伊斯刊达尔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20例肾上腺皮质腺癌术后±局部放疗或化疗的存活情况.结果:18例行根治性手术,2例行姑息性手术;术后6例接受放疗,3例接受化疗.随访至2001年12月,仅1例存活28年.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癌应早期手术.术后辅以米托坦治疗有望改善存活.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肾上腺皮质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潘敏鸿;马恒辉;章如松;周航波;陆珍凤;周晓军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肾上腺皮质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6例肾卜腺皮质腺癌和34例皮质腺瘤中MMP-2和Ki-67的表达.结果 16例肾上腺皮质腺癌中12例MMP-2(+),其中5例局灶(+),7例弥漫(+);而34例皮质腺瘤中仪有3例MMP-2局灶弱(+)(P<0.01). 3例MMP-2(+)的皮质腺瘤中2例分别在术后3年和5年复发.腺癌中10例Ki-671>5%,1例<1%;腺瘤中24例Ki-67<1%,3例≥5%.结论 MMP-2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腺癌的鉴别,并有望成为肾上腺皮质腺癌新的预后指标,榆测肾上腺皮质腺瘤中MMP-2的表达可以预测腺瘤复发.

  • 肾上腺皮质腺癌3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刘冬梅;生玉俊;黄彩虹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癌(A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3例肾上腺皮质腺癌的临床表现、大体及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3岁(40~ 62岁);病变均位于左侧肾上腺.2例有Cushing综合征的内分泌临床症状,1例无明显内分泌症状.镜下肿瘤呈巢状、片状分布,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异型明显,可见肿瘤侵犯包膜及血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和NSE(+).结论 肾上腺皮质腺癌是一种较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应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并需与多种良、恶性肾上腺肿瘤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癌预后很差,治疗首选根治性切除手术.

  • 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癌超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洁;马红霞;李卫勇;韩恩善;张雪;秦璟

    目的:研究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癌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病理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肾上腺皮质腺癌患者.结果:14例全部经超声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表明,等回声组所占比例大,占43%(6/14);强回声组占29%(4/14);低回声组占14%(2/14);混合回声2例占14%.B超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3%(13/14);定性诊断符合率为57%(8/14).结论:1.肾上腺皮质腺癌的声像图特征为:①肿瘤是以等回声为主的较大肿瘤,本组均大于8.2cm;②肿瘤形态多样,以不规则形及分叶状常见;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瘤内及瘤周血流丰富;④肿瘤内多见液化坏死.2.与病理结构的相关性为肿瘤内回声的高低与肿瘤细胞的大小、排列情况、血管纤维组织及坏死等病理结构含量多少有关.

  • 超声检查肾上腺皮质腺癌并下腔静脉、肾静脉癌栓1例

    作者:莎仁高娃;姜颖

    患者男,35岁.因左侧腹部间断隐痛、不适5个月入院.腹部超声检查:左肾上方见大小约13 cm×9 cm低回声,边界尚清,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强回声,提示:左肾上方实性占位病变.下腔静脉、肾静脉超声检查:下腔静脉肾水平至右房口约1.3 cm处管腔内见不均质低回声充填,其近心侧长约4.2 cm,在管腔内随血液流动呈浮动状态,CDFI:在浮动的不均质低回声周围可见贴

  • B超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

    作者:贾秀华

    患者,女性,30岁,一个月余明显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多毛等.来我科B超检查.超声表现:右肾上腺区域见9.3cm×4.9cm包块、边界多呈清楚的高回声,表面欠平整,呈分叶状,内部呈强弱不均质回声(附图).B超诊断:右肾上腺皮质腺癌.患者在上级医院手术及病理诊断同超声.

  • 腹腔镜与开放肾上腺切除术治疗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的长期生存分析: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李关彬(选译);王翰博(点评)

    背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肾上腺良性病变的标准方式,其在肾上腺转移病灶的治疗上也逐步得到认可,但在肾上腺皮质腺癌上仍存在争议。本回顾性队列研究中,笔者比较了经腹腔镜途径与开放途径治疗Ⅰ/Ⅱ期肾上腺皮质腺癌的预后。

  • 肾上腺皮质癌伴下腔静脉及肾静脉癌栓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滕滕

    肾上腺皮质腺癌(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ACC)是肾上腺皮质起源的恶性上皮性肿瘤.疾病早期确诊率不高,且进展迅速,许多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出现周围浸润或远处转移,给临床治疗造成较大困难.患者预后通常不佳,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我科收治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并下腔静脉及肾静脉癌栓患者,现予报告并复习文献如下.

  • 肾上腺皮质腺癌伴髂骨转移一例报告

    作者:杜文亮;陈跃;肖永双;王军起

    患者,女,67岁。患者于8年前因血压升高就诊发现右肾上腺腺瘤,行右侧肾上腺全切术,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后血压恢复正常。患者于2015年10月因腰椎间盘突出入院治疗时再次查出血压升高,高时达160/90 mmHg (1 mmHg=0.133 kPa),口服降压药物效果不佳,其间患者出现肥胖,以面部和后颈部为著,并有一过性头晕症状,无大汗、面色潮红、心悸等症状,外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肾上腺区多发结节影。后就诊我科,入院后体检:血压150/90 mmHg;血钾3.58 m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5.0 pg/ml (参考值7.2~46.0 pg/ml);皮质醇(4PM)16.6μg/dl(参考值2.5~12.5μg/dl);肾素、醛固酮、24h-尿香草扁桃酸、血糖均在正常范围。肾上腺CT检查:右侧肾上腺区2枚类圆形团块影,大者直径约2.3 cm,平扫CT值约36HU,增强后分别为48HU、82HU;肝肾间及肾脏背侧各见一类似病变。初步诊断:右侧肾上腺腺瘤复发。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右腹膜后多发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腹膜后区粘连明显,肾上极见4枚肿瘤,周围粘连,均有假包膜形成;肾背侧亦见一黄褐色肿瘤,与肾脏界限不清。术后病理检查:肾背侧肿瘤与肾上腺肿瘤均为金黄色结节,表面有包膜,边界尚清;镜下见腺样结构,呈条索状排列,核膜及核仁无明显异形性;(肾背侧、肾上腺)符合肾上腺皮质腺瘤,肿瘤为多发性,细胞增生较活跃。术后予患者激素治疗,恢复良好后出院。同年11月患者因不慎摔伤致骨盆受伤。急查四肢关节CT考虑右侧髂骨翼占位性病灶伴骨折。胸部CT检查未示明显异常。患者行右髂骨占位病变切除植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检查:(右髂骨)考虑为浆细胞瘤;免疫组化染色检查:Vimentin (+),Melan-A(+),Inhibin-α(+),Syn(+),CgA(-),Ki67(约10%+);符合骨转移性肿瘤,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梁色检查符合转移性肾上腺皮质腺癌( 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 ACC)。术后复查骨骼ECT未示其他部位骨转移征象。出院后每周复查皮质醇水平均小于正常范围,予外源性激素辅助治疗。随访5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复发转移。

  • 构建人类肾上腺皮质腺癌细胞系并用其验证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效果

    作者:万云霞;马建辉;张学斌;于雷;杨勇;马洁

    目的 建立人类肾上腺皮质腺癌(ACC)细胞系ACC-LWL,研究其表型及肿瘤相关抗原表达,并以此模型初步探讨过继免疫细胞治疗ACC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获得的ACC的新鲜肿瘤组织经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至稳定生长,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包括癌细胞集落形成、染色体及成瘤性.经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系细胞表型,RT-PCR检测MN/CA9和HLA-A2基因表达.体外用IL-2(200 U/ml)和ACC-LWL冻融抗原(20 μg/ml)共同刺激异体人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异体人CTL的CD3、CD4、CD8表达水平,检测CTL对ACC-LWL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ACC-LWL表现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特性,能于裸鼠体内成瘤,细胞高表达MHC-Ⅰ,低表达Her-2/neu和MHC-Ⅱ,不表达CD80和CD86.ACC-LWL表达MN/CA9和HLA-A2基因.从HLA-A2+和HLA-A3+供体获得的CTL均显示杀伤ACC-LWL,未见HLA限制性杀伤.结论 成功建立ACC细胞系ACC-LWL,可提供用于研究人类ACC的细胞及动物模型,为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

  • 肾上腺皮质腺癌CT影像诊断

    作者:范小晶;潘卫东;梁继祥;秦明伟

    目的 分析肾上腺皮质腺癌CT影像表现及诊断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1年9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癌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 功能性皮质腺癌14例,无功能皮脂腺癌7例.肿瘤体积均较大,21例病变均单发,直径≥6 cm,密度不均,20例病变内有出血坏死;5例见钙化灶;增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9例局部浸润及邻近组织受累,11例存在远处转移.术前准确诊断18例,误诊3例,均误诊为嗜铬细胞瘤,诊断符合率85.7%.结论 CT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和准确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癌重要手段,通过病变CT特征并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准确诊断,但部分肾上腺皮质腺癌与嗜铬细胞瘤鉴别困难,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 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诊断分析

    作者:董书慧;李延兵;廖志红;许雯;翁建平

    皮质醇增多症分为[1,2]ACTH依赖型,包括:库欣病、异位ACTH综合征;ACTH非依赖型,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癌、原发性肾上腺结节性增生.本文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81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积累资料.

  • 婴儿肾上腺皮质腺癌致柯兴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贺振全;佟明;党丽颖

    我院收治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伴柯兴综合征患儿,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儿,男,4个月,1993年8月11日入院.

  • 醛固酮增高的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刘咏松

    肾上腺皮质腺癌(AC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笔者曾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4岁,因反复心悸、头晕、四肢发麻4年入院,查体T36.8℃,P90次/分,R22次/分,BP180/100mmHg,发育正常,营业中等,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水肿、黄染、紫纹、无色素沉着等,甲状腺不大,全身未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未扪及肿块,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清钾1.98mmol/L,血清钠139.7mmol/L,血清氯96.4mmol/L,二氧化碳34.0mmol/L,血pH7.50,氧分压5.50kPa,二氧化碳分压9.3kPa,碳酸氢根54.6mmol/L,标准碳酸氢根45.6mmol/ L,剩余碱27mmol/L,血糖5.4mmol/L,去甲肾上腺素372ng/ L,肾上腺素63ng/L,立位醛固酮64.13ng/dl.血浆皮质醇节律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及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1例报告

    作者:傅一军;陈根生;张永平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性,18岁,未婚。右上腹痛伴发热4d入院。1个月前右上腹胀,胃纳差,无反酸呕吐。近日来尿黄,呈浓茶样。月经17岁初潮,经期短,量少,闭经3个月。查体:T 37.8C,P80./min,R 36/min,BP 15/9kPa。发育差,身高155cm,体重40kg,全身多毛。右胸壁7~8肋间有局限性压痛。上腹部饱满,腹肌略紧张,右上腹触及巨大肿块,表面不平,边界不清,质硬压痛。肝脾触诊不满意,移浊(一)。实验室检查:WBC10.7×109/L,N 0.84,L 0.12。AFP(一);T-BIL 25.2μmol/L,D-BIL14.8μmol/L,ALT 48U/L,AST 64U/L,HBsAg(一)。性激素:E261 3pmol/L,LH<1 8U/L,TSH 1.5U/L,P 0.89nmol/,T:<0.7nmol/L,fRL:17.9μg/L。超声所见:右上腹18cm×15cm不均质低回声肿块,边界清,包膜完整。肝脏受压左移,右肾被推向左内上方。提示腹膜后肿物。CT扫描:右上腹肝后方11cm×13.7cm×15cm肿块,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CT值17~179Hu,其中可见不规则斑片状钙化,及大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肝脾实质密度均匀,下腔静脉及肝脏明显受压向左移位,脾肿大约7个肋单元。提示:右腹膜后畸胎瘤首先考虑。 手术所见右上腹有一排球大小肿物,实性,血供丰富,边界清楚,与右肝、下腔静脉、门静脉、右肾有粘连,并受压移位变形,右膈抬高。病理报告:肿瘤大小为15cm×14cm×11cm,表面粘连粗糙。切面暗红色,部分区域淡黄色,创面呈蜂窝状囊性变,质脆软,局部有钙化。镜下肿瘤细胞呈网状,中央有透明细胞,细胞及其核异形性明显,并出血坏死。诊断:(右)肾上腺皮质腺癌。2 讨论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较少见,仅占恶性肿瘤的0.02%[1]。皮质癌为肾上腺巨大实质性肿块,直径可大于8cm,肿块中心液化坏死密度变低且不均匀,个别肿瘤边缘或中央有散在钙化斑。本例忽略了患者发育差,多毛,闭经等内分泌症状,单凭影像表现而误诊为畸胎瘤。肾上腺皮质癌约50%临床表现为无功能性[1],与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等鉴别较困难。陈志让等[2]作电镜下超微结构研究,皮质癌与腺瘤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核常染色质丰富,核仁明显,高尔基体增多,细胞器分化幼稚;后者核大圆形,规则,以异染色质为主,其他细胞器形态和分布也较一致。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伟强;张永海;徐庆春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0例肾上腺皮质腺癌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经1~5年随访,8例完整切除肿瘤中有4例生存,其余4例及2例行活检者均死亡.结论:影像学的发展使患者易早期诊断,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 肾上腺皮质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作者:代津;董君

    本文就肾上腺皮质腺癌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回顾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该疾病磁共振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诊断方面应用.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与临床症状、实验室资料相结合,发现皮质腺癌具有较特征性MRI表现,可通过MRI检查确诊. MRI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及分辨率,可直观显示肾上腺的形态学改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充足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癌 MRI
  • 肾上腺皮质腺癌5例临床病理报告

    作者:刘默;白世强

    肾上腺皮质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致死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之分.1 临床资料本组肾上皮质腺癌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31~60岁,5例均经B超及CT检查发现在肾上腺区有实质占位性病变,界限较清.其中1例X线胸片示左肺尖后段有一圆形透光区阴影,不排除占位性病变.

  • 肾上腺皮质腺癌自发性破裂2例

    作者:房永军;李忠华;王江;于海涛

    例1,患者男,50岁,突发左上腹疼痛7h入院,无外伤史,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恶心、呕吐,无发热.BP19.7/14.3kPa,P102次/分,患者消瘦,乏力,痛苦面容,左上腹饱满.有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左腰部有触痛.血常规:WBC24.3×109/L,RBC3.71×10 12/L,Hb 119g/L,尿常规:RBC0-2,WBC 4-6.B超CT显示:左肾内上方有一10.0 cm×7.8cm占位.B超见其内回声不均匀;CT示为高密度肿物,其内有一低密度区.入院第五天行左腰探查术,术中见左肾上腺发出一1.8cm×1.2cm×0.6cm灰白色带蒂菜花样肿物,坏死,出血,周围凝血块500ml.行血肿清除,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左肾上腺皮质腺癌,广泛坏死.患者术后3个月死于肝转移.

  • 下调ATF3表达抑制肾上腺皮质腺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魏光敏;陶海云;屈中玉;万里新;刘越

    目的 研究下调激活转录因子3(ATF3)的表达对肾上腺皮质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ATF3在人肾上腺皮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运用脂质体2000转染法将siATF3转染肾上腺皮质腺癌细胞Sw-13和NCI-H259R细胞,运用逆转录PCR检测ATF3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ATF3、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cleaved PARP、PARP蛋白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和异硫氰酸胍标记磷脂结蛋白(AnnexinV-FITC)/碘化丙啶( PI)分别测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凋亡率;NCI-H259R细胞分别经 NVP-BEZ235、Perifosine、BKM120、IWP-2、PP2、KN93、Everolimus作用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测定ATF3 mRNA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ATF3对抑制相关信号通路后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ATF3 在人肾上腺皮质腺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而转染siATF3的Sw-13和NCI-F259R细胞ATF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阴性对照组( NC siRNA)比较, siATF3转染显著抑制Sw-13和NCI-F259R细胞增殖(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siATF3转染的细胞cleaved caspase 3和cleaved PARP蛋白水平显著增加;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相比,PP2、KN93、IWP-2信号通路抑制剂均显著抑制ATF3 mRNA的表达(P<0.05),而ATF3能够显著促进PP2、KN93、IWP-2信号抑制剂作用NCI-F259R细胞后的增殖活性.结论 ATF3在肾上腺皮质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ATF3的表达能抑制Sw-13和NCI-H259R细胞增殖,激活细胞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Wnt/β-catenin通路、CaMKI通路及SRC通路的激活相关.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