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该怎样做体检

    作者:梅语

    一.针对更年期女性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身体开始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例如骨骼中钙容易流失,造成骨质疏松.所以对于40岁以上女性,除了一些基本的女性检查项目(常规妇科检查、白带检查、乳腺检查、宫颈涂片查癌细胞、子宫附件B超)外,还可以加做宫颈TCT检查、卵巢癌、乳腺癌、宫颈癌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另外,还可加做骨密度、激素水平测定等项目,以了解骨质流失及体内激素变化等情况,依据检查结果有针对性补充钙和相关激素.40岁以上的女性要做乳腺彩超和乳腺钼钯检查,可以尽早发现乳房肿瘤.

  • 乳腺结核误诊为乳腺肿瘤1例

    作者:普布卓玛;胡庆亮

    患者,女,年龄30岁,藏族,因左侧乳房内出现4.0 cm×3.5 cm肿块、质地较硬、压之疼痛2月,食欲减退、盗汗、消瘦、低热1月.2001年9月15日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即往无结核病史,血常规及X线胸片未见异常.患者入院诊断为"左侧乳房肿瘤"于2001年9月18日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并送病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左乳腺结核病".

  • 心理护理干预对女性乳房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作者:王双群;刘莉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女性乳房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收治女性乳房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乳房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帮助缓解疼痛.

  • 乳房肿瘤诊断ICD-10编码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方静

    目的 了解某院乳房肿瘤ICD-10编码的使用情况,编码中常见的问题,梳理正确的编码思路,探讨更准确的编码方法,提高编码质量.方法 检索某院住院部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乳房肿瘤患者共计10 813人次的病案资料,对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编码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主要诊断的编码准确率是97.94%,此次检查过程中发现主要诊断的编码存在的问题如下:乳房肿瘤有多个病理诊断的病案没有按编码原则查找编码,编码准确率不足80%;以乳房恶性肿瘤为主要诊断的病案部位编码查找不准确,编码准确率约为94.78%;运用特殊诊疗方法的病案编码查找步骤不完整,编码准确率在97.43%左右.结论 乳房肿瘤ICD-10编码不能简单的按病案首页书写的诊断编码.编码工作人员应该认真阅读病案资料正确判断肿瘤部位编码和性质,灵活运用编码规则谨慎编码,在编码过程中减少差错率,提高编码质量.

  • 乳房肿瘤的手术编码探讨

    作者:唐再丽;张大利;阳志勇;罗习英

    乳房肿瘤主要手术方式是切除术,规范的手术编码有利于医疗付费,减少医院损失,体现医院的医疗水平.研究先回顾乳房相关医学知识:乳腺癌按照T(原发癌瘤)、N(区域淋巴结)、M(远处转移)分为I-IV 5期;乳腺癌的5种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乳房切除术、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用表格形式归纳总结每一种手术的切除组织范围和应用的临床疾病诊断,以及每一种手术在ICD-9-CM-3工具书中查找路径,确定编码.要注意查找主导词有乳房切除术、切除术、切除术(部分的)以及切除乳房的单双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提醒编码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熟悉乳房肿瘤手术术式基本知识、仔细阅读手术记录,以提高此类手术的编码质量.

  • 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对二甲基苯蒽诱发大鼠乳腺癌的影响

    作者:沈永浩;鱼达;傅一提;姜槐

    目的研究900 MHz GSM微波辐射对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发的SD大鼠乳腺癌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 500只大鼠按体重分为5个实验组,并按35 mg/kg体重1次性灌胃给予DMBA.其中,1组为不给予辐照的空白对照组,其余4组的900 MHz GSM微波辐照剂量为双盲,比吸收率值分别为:0 (假辐照)、0.44、1.33和4.00 W/kg.微波辐照开始于给予DMBA后第2天,持续26周,每周辐照5次,每次持续4 h,在辐照全部结束后第3至第7天中处死动物,进行病理学和肿瘤发生学研究.结果假辐照组大鼠乳腺癌的发生率为37%(37/100);辐照剂量分别为0.44、1.33和4.00 W/kg的各组大鼠乳腺癌发生率分别为25%(25/100)、34%(34/99)和38%(38/100),与假辐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该模型的乳腺肿瘤有恶性与良性两类,恶性肿瘤有乳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良性肿瘤有腺瘤、纤维腺瘤和乳腺囊肿.有时几种病理形态可同时出现在1个个体中,其组织病理表现呈多样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900 MHz的GSM微波辐射对DMBA诱发大鼠乳腺癌的发生无促进作用.

  • 胸大肌肌间沟切开补充清除淋巴结在乳腺癌简化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年庆;张波;李雷;王岗

    目的:探讨经胸大肌肌间沟切开辅助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简化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在简化乳腺癌的根治术完成标本切除后,沿胸大肌的胸、锁部界线的肌间沟进路,补充清扫胸小肌前后及其内侧的淋巴结,即尖群淋巴结及部分肌间组淋巴结.结果:总共61例,经胸大肌肌间沟切开辅助淋巴结清扫,清理残留阳性淋巴结(LN+)率6.6%(4/61);在简化根治标本LN(+)的病例中,补充清除(LN+)17.7%(3/17).结论:肌间沟进路补充淋巴结清扫术,能有效地清理简化根治术中残留阳性淋巴结,尤其是腋窝淋巴结阳性的病例,保障简化乳腺癌的根治术的疗效.

  • 美乳切口治疗乳房肿瘤效果对比及术后瘢痕程度分析

    作者:任洪伟

    目的:观察乳晕边缘弧形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及腋前皱襞切口治疗乳房肿瘤效果,探讨美乳切口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乳房肿瘤患者80例,采取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美乳切口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实施乳晕边缘弧形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腋前皱襞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瘢痕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4±11.3)min vs(36.9±12.1)min,(25.6±12.5)ml vs(27.8±14.5)ml,均P>0.05]。观察组瘢痕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98,P=0.09)。观察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8,P=0.01)。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P=0.31)。结论美乳切口治疗乳房肿瘤效果较佳,瘢痕程度较轻,且患者满意程度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经乳晕缘切口切除多发乳房肿瘤

    作者:郑敏;周斌;汤君东;陈晋肃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和检查手段的进步,很多小的乳房肿瘤都能较早发现,患者要求手术切除而又无损于乳房的外观.为此,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开展经乳晕缘切口切除乳房多发肿瘤300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改良双环法行乳房巨大肿瘤切除成形术

    作者:黄泽春;梁志为;谭章梅;张安利;晏丹;李帅华;王红梅;彭丽;李霞霞

    目的 探讨一种既能完整切除乳房巨大肿瘤,又能保持乳房功能和良好外形的手术方法 .方法 在传统双环法基础上,根据乳房肿瘤的大小及乳头下垂的程度,设计不同形状的外环及乳房外侧S形切口线,削除两环之间皮肤的表皮,沿乳房外侧S形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达瘤体包膜,沿包膜表面完整剥离肿瘤,可见遗留一个巨大的乳房皮下腔隙,充分利用去表皮的真皮脂肪瓣或真皮脂肪乳腺瓣填充肿瘤切除后的腔隙,重建乳房形态.结果 5例乳房巨大肿瘤,术后均维持了较好的形态和功能,无1例发生乳头乳晕感觉障碍和坏死,切口愈合良好.长随诊2年,未见瘤体复发.结论 改良的双环法行乳房巨大肿瘤切除成形术,手术设计灵活,方法 简单,术后乳房外形良好,瘢痕轻,患者满意率高.

  • 应用垂直双蒂缩乳术治疗巨大乳房良性肿瘤

    作者:佘雨虹;朱炜;任森洋

    目的应用垂直双蒂缩乳术治疗乳房巨大良性肿瘤,使术后乳房有较好形态.方法应用垂直双蒂缩乳术原理,设计切除乳房肿瘤的切口,在切除乳房肿瘤的同时进行乳房整形手术.结果 1993年以来,为11例患乳房巨大良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腺纤维病女性病人进行了这一手术,取得良好整形效果.结论对影响乳房形态的巨大良性肿瘤,用经典的整形外科缩乳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持乳房形态.

  • 黄芪多糖对TA2小鼠乳腺癌MA-891移植瘤生长及HSP70表达的影响

    作者:谷俊朝;余微波;王宇;张忠涛;屈翔

    目的:在复制津白二号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黄芪多糖干预,观测肿瘤生长免疫情况、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HS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探讨热休克蛋白在乳腺肿瘤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了解黄芪多糖对乳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细胞MA891接种于TA2小鼠皮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组(A组)和黄芪多糖组(B组),黄芪多糖组小鼠自接种后第2天,给予成人用量6倍的黄芪多糖粉针剂溶于生理盐水中皮下注射(200mg/kg),而生理盐水组则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治疗23 d活杀,MTT法检测小鼠淋巴细胞活性,对比肿瘤瘤质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HSP70、VEGF和Bcl-2表达.结果:治疗组小鼠瘤质量有所减轻(抑瘤率为13.56%),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2士1.96 vs 2.87±1.65,P>0.05),而治疗组淋巴细胞活性显著提高(吸光度OD570值分别为1.941±0.025 vs 1.985±0.023,P<0.05),肿瘤组织HSP70、VEGF和Bcl-2表达均有显著降低(光密度分别为0.28±0.37 vs 0.21士0.22,P<0.05;0.31±0.41 vs 0.23±0.15,P<0.05;0.26±0.11 vs 0.22±0.16,P<0.05).结论:黄芪多糖提高了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并抑制了肿瘤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抑瘤作用,而热休克蛋白70亦参与了乳腺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存在密切的关系.

  • 胃癌乳腺转移一例

    作者:李东方;梁晓玲;戚红艳;姜青梅

    1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因左乳晕下肿物5月,左腋下肿物15 d于1994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行胃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浆膜未受累,淋巴结未见转移.18个月前又因左卵巢肿瘤再次人院行子宫全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转移性腺癌,符合胃癌转移.术后行FAM方案化疗4周期.本次入院体检,左乳晕偏外上方肿物3 cm×4 cm×3 cm大小,乳头无内陷,左腋下触及肿大淋巴结2枚,直经皆为1 cm,无融合,可推动.彩超及钼靶摄片提示乳腺恶性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查见核大、深染细胞,腹腔、盆腔超声及CT检查未见肿物,纤维胃镜检查残胃及吻合口正常.在气管内全麻下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左乳转移性腺癌,左锁骨下动脉周围淋巴转移2/3,左肩胛下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3/6,中央组淋巴结转移3/5,淋巴结内腺癌转移,查到印戒细胞,符合胃癌转移,ER(-),PR(-).

  • 乳房肿瘤影像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大鹏;李力军

    无论是在肿瘤专科医院的外科门诊,还是在综合医院的肿瘤科门诊,以发现乳房肿块为主诉就诊的病例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不乏有乳房肿瘤病例.大部分乳房肿块通过物理学检查可以初步判定其性质.但仍有一定部分不典型病例难以定性,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目前,乳房肿块的检查方法很多,各方法有其特殊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检查方法也不断出现.本文拟就乳房肿块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医生选择时参考.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杜晓辉;徐文通;李荣;陈凛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及其微转移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 125 例乳腺癌患者于术前 2~4 h在肿瘤下方或瘤床内注射0.4ml/37MBq放射性物质99mTc-DX,术中用γ探测仪定位并切除前哨淋巴结,再行乳腺肿瘤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首先对SLN及ALN进行常规HE检测,再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的表达以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结果:125例中发现116例SLN,其检出率为92.8%(116/125),共检出SLN 235枚,平均2.0枚,本组SLN的检出灵敏度为97.9%(47/48),准确性99.0%(104/105),假阴性率为2.1%(1/48),假阳性率为0.结论:乳腺癌SLNB是可行的,SLN可以预测ALN的转移情况.S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仅行局部切除是可行的.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后男;李玉林;朱桂彬;张丽红;张秀英;何旭

    目的试图揭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血管生成和肿瘤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Flt-1的 mRNA和蛋白表达特性.结果乳腺癌细胞高表达VEGF mRNA和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70.8%,而血管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血管内皮细胞主要表达受体Flt-1 mRNA和蛋白,阳性血管数分别为26个/0.72 mm2±12个/0.72 mm2、24个/0.72 mm2±12个/0.72 mm2,而少数癌细胞有少量表达;VEGF和Flt-1高表达组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低表达组;VEGF和Flt-1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VEGF以旁分泌途径促进乳腺癌血管形成,并参与肿瘤浸润和淋巴道转移过程,检测VEGF和Flt-1表达可做为判定乳腺癌血管生成、恶性度以及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可靠指标.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乳腺病变检测

    作者:李宁;陈铎;李骜;冯焕清

    目的: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乳腺X光片图像中的病变区域进行检测和分类,识别出含钙化点区域和肿瘤区域.方法:在对目标区域加特定方形窗处理后,提取直接参数、灰度共生矩阵参数和频域参数,分别作为SVM分类器的输入进行训练和测试,并与3种参数同时输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独使用直接参数,频域参数和灰度共生矩阵参数的分类结果分别是92.28%、90.35%和91.12%,而3种参数结合的结果是99.23%.结论:所提取的3种参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含钙化点区域、肿瘤区域和正常区域的特征,使用SVM分类器进行分类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本上可以准确识别出3种区域.

  • 一、如何给乳房肿块定性

    作者:王有国

    22岁的女大学生蔓莉,因吞服了安眠药,经洗胃等急救脱险后收住外科病房.第二天,她神志情绪好转后,同笔者开始了交谈.原来,她发现自己患了乳房肿瘤,不想活了.前些日子,她的左侧乳房有红色溢液,仔细一摸,乳头深处隐约有个肿块,于是她到一家中医院去检查.一位老中医把完脉,说她是肝气不舒,血凝痰滞,郁结中焦,治宜舒肝理气,温血化痰,需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蔓莉问:"需不需要做些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老先生说:"如果你是大款,我可以给你开几千块钱的检查.你不是学生吗?只管吃药好了!"

  • 小鼠乳腺癌化疗后残留癌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于学宽;郭小红;赵刚;曾嘉;沈伟;杨海贤;白景文

    目的:光镜、电镜观察小鼠乳腺癌经有效的化疗后存活的药物抵抗性癌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这类癌细胞的种类及与癌症复发的关系.方法:选用TAII小鼠乳腺癌进行联合化疗,用光镜、电镜观察.结果:绝大部分癌细胞已死亡.坏死癌组织的碎屑中有存活的残留癌细胞存在.这些癌细胞具有未分化细胞的形态特征.残留的癌细胞在未经治疗的癌细胞群中也找到了相应的副本对应细胞.结论:化疗后残留的小鼠乳腺癌细胞是一种对多种化疗药物具有强大抵抗力的未分化细胞,它们可能是癌局部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

  • 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范建华;王燕

    乳腺癌是我国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趋势.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一直是影像工作者的研究重点.随着超声仪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可以清晰显示乳腺肿瘤的内部结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显示肿瘤周边及内部的血流分布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能量多普勒显像及超声造影技术提高了血流显示的敏感性,这些均为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超声引导下的定位穿刺对一些临床触诊不清的微小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169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