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促肠动力药治疗老年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106例临床观察

    作者:辛洪英;宫祥峰;郭素玲;王雪梅

    化病人的血清内毒素水平,提示其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益.

  • 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血浆内毒素激活小胶质细胞中P38和JNK及NF-κB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锋;韩柏;韩德五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脑组织P38、JNK、NF-κB在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AlCl3,连续90 d,制备AD大鼠模型.采用鲎试剂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浆中LPS含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P38、JNK、NF-κB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脑组织OX-42表达.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大鼠脑组织OX-42表达对照组与模型组均可见阳性荧光颗粒,荧光强度(767.2±35.4)vs(1054.2±128.4),两组相比,t=2.53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脑组织P38、JNK蛋白各组均存在表达[(65.3±4.4)vs (684.9±6.1),(169.4±15.3) vs (183.2±1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模型组大鼠脑组织pP38、p-JNK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4.3±5.8)vs(109.7±12.9),t=4.259,P<0.01; (21.9±2.8)vs(171.9±20.8),t=4.657,P<0.01].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F-κB表达水平(51.9±7.6)%明显高于对照组(34.7±4.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1,P<0.01).结论 P38、JNK、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AD模型大鼠血浆LPS激活MG进一步诱发AD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肌损伤研究

    作者:李素红;韩德五;周鑫;许瑞龄;赵元昌

    目的 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脏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 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32只;每组再随机分为3月、6月、9月、12月4个时段进行实验观察,每时段8只.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模型组喂饲高糖高脂饲料.应用放免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外周血内毒素及相关的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的表达以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的表达;并观察主动脉及心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及Tunnel观察巨噬细胞在心肌的浸润及心肌凋亡情况;苏丹Ⅳ特殊染色观察脂质在心肌细胞内和心肌肌束间的异位沉积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从第3月即发生了内毒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同时出现了中心性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糖症及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病理形态学显示模型组随鼠龄增加,主动脉发生脂质异位沉积及典型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心肌细胞内及心肌肌束间于第6个月出现显著的脂质沉积,在第9~12月加重至严重程度,心肌细胞凋亡于6月组明显发生,第9~12月组发生较广泛凋亡.结论 高糖高脂膳食可诱导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可能在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的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裸燕麦β-葡聚糖调节血脂及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熊梦昀;顾娇娇;毛瑞雪;张召锋;徐美虹;李勇

    目的 探究裸燕麦β-葡聚糖调节血脂过程中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饲料喂养金黄地鼠建立血脂异常模型,造模后将血脂异常鼠随机分为2组并分别以普通饲料、裸燕麦β-葡聚糖干预饲料饲养建立模型组(M)、干预组(OM),另设正常组(N)、预防组(OMN),以上各组动物每组12只,实验期90 d.在干预初期、中期及末期检测各组血脂4项,同时进行粪便肠杆菌和双歧杆菌平板培养,末期测血清脂多糖(LPS)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结果 干预初期,OMN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N组低(P<0.05),OM组与M组血脂水平一致,干预末期,OM组血清TC、TG、LDL-C水平分别达到3.64 mmol/L、2.52 mmol/L、0.69 mmol/L,相比造模时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TC与LDL-C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1),此外,OM组肠杆菌与双歧杆菌比值在干预45 d后即显著下降(P<0.01),并在90 d时显著低于M组(P<0.01),同时,干预结束时OM组血清LPS水平为13.67 μg/L,显著低于M组(P<0.01),OM组血清炎症因子IL-6为44.80 ng/L、TNF-α为376.95 ng/L,显著低于M组(P<0.01).结论 对血脂异常的个体,裸燕麦β-葡聚糖在有效调节血脂的同时可改善肠道肠杆菌与双歧杆菌比例并纠正菌群紊乱带来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 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阻断瘀毒内蕴证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临床观察

    作者:张向磊;卢立伟;胡冬青;孙欢娜;刘明明;李勇

    目的:观察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治疗瘀毒内蕴证乙型肝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阻断IETM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120例,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后者又分为口服乳果糖组、口服护肠清毒微丸组,每组各40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8,IL-10,血D-乳酸,血二胺氧化酶(DAO),凝血,尿乳果糖/甘露醇(L/M)等的变化,并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别.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症状指标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且护肠清毒微丸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浆内毒素,炎性细胞因子,血D-乳酸,血二胺氧化酶等方面改善为明显,优于乳果糖组(P<0.05).结论: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释放给药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纠正肠黏膜通透性、稳定内环境、避免肠道菌群失调,改善机体内环境,从而有效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达到修复肝组织损伤的目的,整体疗效优于乳果糖.

  • 海珠益肝加味方对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LPS/TLR4信号途径的影响

    作者:崔翔;于慧杰;盛国光

    目的:研究海珠益肝加味方对刀豆蛋白(ConA)诱导的慢性免疫肝损伤小鼠脂多糖/Toll样受体4(LPS/TLR4)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甘草酸二铵组、海珠益肝加味方组,采用尾静脉ConA注射法复制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予20mL/kg蒸馏水灌胃,甘草酸二铵组予甘草酸二铵0.68mg·kg-1·d-1灌胃,海珠益肝加味方组予海珠益肝加味方15.17g·kg-1·d-1灌胃.干预4周后,采集血清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测定脂多糖(LPS);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TLR4,MyD88,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海珠益肝加味方组小鼠ALT、AST、TBiL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和甘草酸二铵组比较,海珠益肝加味方干预组LP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海珠益肝加味方干预组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和甘草酸二铵组比较,海珠益肝加味方组小鼠肝组织TLR4、MyD88、NF-κB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结论:海珠益肝加味方保护肝脏的作用机制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四逆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体会

    作者:冯根凤;金朝辉;罗春香

    急慢性肝病患者常出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gutdirived endotoxemia,GET),特别是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率更高,达60%~80%.中医学典籍中虽没有相同病名,但对严重感染的晚期相关临床表现却有着深刻的认识,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云:"急虚,身中卒至,五脏闭绝,脉道不通."<灵枢·五色>云:"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目前,对于GET的防治虽有一些办法,但疗效大多不满意.笔者临证运用四逆散加减辨证治疗GET患者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生大黄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作者:饶日春;郑瑞丹;林福地;徐忠玉;张阳根;张闽峰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严重受损常伴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LPS)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使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一步介导肝细胞的损害.我们应用生大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观察LPS及TNF-α的变化,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慢性重型肝炎患者46例,早期30例,晚期16例.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1)∶241],排除淤胆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患者.13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例有肝组织病理检查依据.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中男21例,女5例;年龄24~60岁,平均(37.46±10.25)岁;病程3~8年,平均(3.97±3.66)年;合并肝硬化8例;血清总胆红素平均(376.6±123.8)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平均(30.54±9.76)s.对照组20例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5~62岁,平均(36.37±11.02)岁;病程1~9年,平均(4.11±3.35)年;合并肝硬化5例;血清总胆红素平均(350.5±109.4)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平均(29.85±8.31)s.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 大鼠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肠道iNOS的表达

    作者:杨照新;常鹏环;姚茂忠;黄绵庆;符健

    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常伴随着f J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的形成,其血流动力变化过程中肠道高动力循环的形成是PHT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各种因素如内毒素,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等通过刺激血管舒张剂如NO等可引起肠道血管扩张而使门脉血流增加.近年来,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与PHT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前者可通过增加肠道iNOS(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表达,促进肠道高动力循环的形成.而在PHT形成的早期及后期内毒素是否均参与了PHT的形成,未见报道.本实验重点研究血浆内毒素与肠道iNOS的动态关系,尤其在PHT形成早期及后期有何异同.

  • 梗阻性黄疸大鼠小肠组织IgA及白介素-6表达减少

    作者:姜旭;李哲浩;翟晓芳;崔凤奎

    为探讨梗阻性黄疸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检测小肠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o,Ig)A,白介素(interleukin,IL)-6 mRNA的表达及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

  • 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及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作者:李勇;田延锋;范立侨;赵群;徐保利;赵文江

    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可致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进而引起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因此,了解梗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但临床缺乏较好评价的可靠指标.研究发现,肠黏膜屏障功能可通过新的血浆标记物D-乳酸作定量评估[1],但有关它在梗黄中的应用少有报道.本实验探讨梗黄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及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LBP和BPI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郑瑞丹;饶日春;林福地;徐忠玉;张阳根;张闽峰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简称慢重肝)患者由于肝细胞功能受损及门体分流的存在,来自肠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易进入体循环,而产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1].近年研究表明,血清中内毒素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影响并调节LPS的生物活性[2].我们测定了24例慢重肝患者血清LBP和BPI的水平,旨在探讨其在慢重肝IETM中的作用.

  • 肝部分切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再生的关系

    作者:许翠萍;韩德五;张杨;赵元昌;尹镭

    目的:观察肝部分切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动态变化与肝再生的关系.方法: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假手术组(SO)和肝大部切除组(PH),测定NC组及SO,PH组术后6,12,24,36,48,72,120,168 h血浆ET浓度,同时动态观察残余肝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PH组大鼠血浆ET浓度在PH后6-72h升高,期间出现2次峰值,第1次在PH后12h,第2次在PH后48h,明显高于NC组及SO组对应时间点(P<0.01),72 h后迅速下降至NC组水平.PH后残余肝质量、肝再生率均出现明显的动态变化,但分别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趋势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0.408(P>0.05),-0.167(P>0.05);PH后再生肝组织DNA合成S期肝细胞的数量、PCNA的标记指数均出现显著动态改变,但分别与血浆ET水平的变化趋势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0.062(P>0.05),0.058(P>0.05).NC,SO肝组织中上述反映肝再生的指标改变不明显.结论:PH后残余肝再生全程中IETM的变化与肝再生程度的变化无关,提示IETM对肝再生程度没有产生直接影响,但不能否定因IETM所引起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导致对肝再生的影响作用.

  • 肝硬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机制

    作者:杨照新;韩德五;邢桦云;刘慧荣;燕子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模型组(n=32)与正常对照组(n=8),采用复合因素致肝硬化大鼠模型.模型组分别在饲养第2,4,6,8周末,正常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经肠系膜上静脉末端穿刺测PVP.肝脏HE、VG染色,肝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LN、TGF-β1的动态表达,测定外周血中的内毒素、TNF-α、ALT的动态变化,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肝窦内皮细胞失窗孔情况.结果:模型组ALT在第2周末达到高峰(57.84±7.57IU/L),随后逐渐下降;内毒素在第2、4、6周末,各点呈递增趋势,到第8周末时略有下降;TNF-α在第2、4周末呈递增趋势,到第6周末时略有下降,第8周末时又逐渐升高,但各点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模型组PVP在第2、4周末,各点呈递增趋势,到第6周末时略有下降,第8周末时又逐渐升高;肝窦内皮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随着肝纤维化及硬化程度的加重,窗孔逐渐变小、变少至消失;LN、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随着病变的发展,与对照组和同指标前一时间组相比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均P<0.05).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第2、4、6周末,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到第8周末时略有下降.结论:肝硬化大鼠发生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其可使TGF-β1、TNF-α、LN等合成增多,促进肝窦内皮细胞去窗孔化,间接参与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

  •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病

    作者:赵龙凤;李红;韩德五

    近年来,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与肝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临床观察表明,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变和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发生率有不同程度升高.内毒素与肝损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3].二者可互为因果,从而对肝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内毒素作用于肝脏后,引起多种细胞因子分泌与释放,导致肝脏损害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黄疸、出血、肾功能衰竭与肝性脑病等肝功能衰竭临床综合征.

  • 甘氨酸保护果糖饮食诱导大鼠糖尿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任云峰;宋彬妤;姚心琪;吴惠文

    目的 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在果糖饮食诱导的T2DM大鼠中发挥的作用及甘氨酸的保护机制. 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NC,n=8)组、果糖模型(F,n=8)组、甘氨酸干预(F+G,n=8)组及甘氨酸(G,n=8)组.大鼠自由饮水、进食(标准大鼠饲料),F组给予8%果糖水喂养,F+G组给予8%果糖+1%甘氨酸水喂养.4个月末行OGTT后处死,检测内毒素(LPS)、FPG、TNF-α、IL-6及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 结果 F组出现IETM、IR、OGTT异常及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FPG、TNF-α、IL-6、FIns、NF-κB表达均高于NC组(P<0.01),F+G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LPS与HOMA-IR呈正相关(rs=0.76,P=0.0164). 结论 IETM通过炎症机制参与T2DM发病,甘氨酸减轻IETM,对T2DM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整肠生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俊杰;张海燕;刘立新

    目的 探讨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能否通过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进而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整肠生低剂量组及整肠生高剂量组4组,每组各10只.肝纤维化组、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均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且整肠生低剂量组和整肠生高剂量组分别以每kg体重5 mg、15 mg整肠生灌胃进行干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HE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损伤和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情况,测定肝组织损伤面积百分比和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赖氏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用标准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TB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关性.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肝纤维化组大鼠有明显的肝纤维化形成;与肝纤维化组大鼠比较,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组、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损伤面积百分比、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损伤百分比:q值均为0.99,P均<0.05;肝组织胶原纤维百分比:q值分别为0.99、0.98、0.98,P均<0.05);但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损伤面积百分比、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与肝纤维化组大鼠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损伤百分比:q值均为0.99,P均<0.05;肝组织胶原纤维百分比:q值分别为0.96、0.95,P均<0.05).(2)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肝纤维化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血清ALT、AST、LDH、MDA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均为0.99,P均<0.05);与肝纤维化组大鼠比较,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血清AST、LDH、MDA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均为0.99,P均<0.05),但血清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与血浆内毒素水平正相关(r=0.356,P<0.05).结论 整肠生可能可通过改善IETM而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大鼠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月晓;张海燕;刘立新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大鼠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损伤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3组,每组各8只.肝损伤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诱导急性肝损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大鼠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灌胃进行干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赖氏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用标准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TB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肝组织损伤面积百分比;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肝细胞凋亡,计算凋亡率.结果 (1)肝损伤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血清ALT、AST、LDH、MD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00、8.891、3.516、8.812、4.309,P均<0.01).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较肝损伤组大鼠明显降低,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9.292,P<0.01);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大鼠血清ALT、AST、LDH、MDA水平与肝损伤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肝损伤组大鼠肝组织损伤面积百分比大于正常对照组大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69,P<0.01);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大鼠肝组织损伤面积百分比小于正常对照组大鼠,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4.876,P<0.01).(3)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肝损伤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06、6.249,P均<0.01);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均低于肝损伤组大鼠,且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06、4.771,P均<0.01).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对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烫伤大鼠肠屏障功能损伤与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姜小国;吕艺;张诚;黎君友

    本研究采用大鼠30%烫伤模型,于伤后3、6、12、48h取血和回肠组织检测内毒素浓度,血和肠粘膜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肠粘膜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肠粘膜DNA片段百分率(ap%)、DNA电泳以及凋亡细胞数.观察烫伤大鼠肠粘膜细胞凋亡的规律与肠粘膜屏障功能变化的关系,探讨细胞凋亡在肠屏障损伤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血浆DAO活性于伤后6h开始升高,伤后12h和24h为伤前值的2.5倍和3倍;肠粘膜DAO活性则呈反向变化,表现为活性降低,并与肠粘膜ap%呈高度负相关(P<0.01);伤后3h血浆内毒素、肠粘膜MDA含量、NO活性及肠粘膜ap%均开始升高,其峰值在伤后12h;相关分析表明,各项指标与ap%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肠粘膜DNA电泳和病理学结果显示,伤后12hDNA电泳出现明确的DNA梯度,肠粘膜顶端和肠腺中可见凋亡细胞.研究结果提示,大鼠烫伤后肠屏障功能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病理性凋亡密切相关,而烫伤后氧化应激可能是加速肠粘膜上皮调亡的重要原因.

  • 抗组胺治疗对实验性肝炎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肝脏炎症的影响

    作者:李红;赵龙凤;郝彦琴;韩德五

    目的 研究抗组胺治疗对实验性肝炎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和肝脏炎症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大鼠30只(雌雄各15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8只、慢性肝炎组12只和抗组胺治疗组10只.慢性肝炎组和抗组胺治疗组采用40%四氯化碳溶液皮下注射,同时辅以低蛋白、低胆碱、高脂肪、高醇饮食,抗组胺治疗组在造模成功(一周)后用酮替芬(1.25 mg/kg体质量)抗组胺治疗.4周末处死动物,取血分别检测血浆内毒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类胰蛋白酶、组胺、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12、IL-10与IL-4水平,同时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及肥大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改变.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结果 慢性肝炎组血浆内毒素、ALT、TBil、类胰蛋白酶、血浆和肝组织中的组胺浓度分别为(81±19) pg/mL,(186±140) U/L,(10.2±6.2) μmol/L,(0.75±0.21)mg/mL,(145±52) ng/mL和(107±43) ng/100 mg,抗组胺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除TBil外,其余指标与慢性肝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慢性肝炎组有脂肪变性和纤维化形成,而抗组胺治疗组肝损伤明显减轻;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慢性肝炎组肝脏血管周围及纤维间隔内大量正在脱颗粒和已经脱颗粒并充满紫色颗粒的肥大细胞,而抗组胺治疗组仅见细胞质中充有少量紫色颗粒.慢性肝炎组肥大细胞的数量为(10.9±1.6)个/HP,而抗组胺治疗组为(6.5±1.5)个/HP,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2.2±0.9)个/HP,P=0.000].电镜下,慢性肝炎组肥大细胞明显脱颗粒,抗组胺治疗后脱颗粒减少.与慢性肝炎组比较,抗组胺治疗组的IL-4和IL-10水平较慢性肝炎组明显降低(P<0.05),IL-12水平明显升高(P<0.05),IFNγ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抗组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脏炎症并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150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