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创面灵治疗烧烫伤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叶建勋;叶伟洪;蔡立民;黄中强;王宗伟;吴庆光;黄兆胜

    目的:观察创面灵促进烧伤、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背部Ⅲ°烫伤、家兔Ⅲ°烫伤、大鼠Ⅲ°烧伤及小鼠足部烫伤模型.结果:创面灵对上述四种烧烫伤模型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结论:创面灵具有促进实验动物烧伤、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 烫伤大鼠肠屏障功能损伤与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姜小国;吕艺;张诚;黎君友

    本研究采用大鼠30%烫伤模型,于伤后3、6、12、48h取血和回肠组织检测内毒素浓度,血和肠粘膜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肠粘膜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肠粘膜DNA片段百分率(ap%)、DNA电泳以及凋亡细胞数.观察烫伤大鼠肠粘膜细胞凋亡的规律与肠粘膜屏障功能变化的关系,探讨细胞凋亡在肠屏障损伤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血浆DAO活性于伤后6h开始升高,伤后12h和24h为伤前值的2.5倍和3倍;肠粘膜DAO活性则呈反向变化,表现为活性降低,并与肠粘膜ap%呈高度负相关(P<0.01);伤后3h血浆内毒素、肠粘膜MDA含量、NO活性及肠粘膜ap%均开始升高,其峰值在伤后12h;相关分析表明,各项指标与ap%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肠粘膜DNA电泳和病理学结果显示,伤后12hDNA电泳出现明确的DNA梯度,肠粘膜顶端和肠腺中可见凋亡细胞.研究结果提示,大鼠烫伤后肠屏障功能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病理性凋亡密切相关,而烫伤后氧化应激可能是加速肠粘膜上皮调亡的重要原因.

  • 外源性bFGF对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MMP-2、MMP-7和TIMP-2的影响

    作者:程飚;付小兵;盛志勇;孙同柱;顾小曼;孙晓庆

    目的:观察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7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的变化以及创面外用bFGF对两者的影响,认识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抑制因子对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7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单纯烫伤和bFGF治疗三组.利用大鼠30%深Ⅱ度烫伤模型,于伤后3h、6h、1d、3d、7d和14d采取创面皮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创面组织真皮内成纤维细胞MMP-2、MMP-7和TIMP-2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烫伤大鼠创面中细胞外基质活动影响皮肤的胶原沉积.伤后1d MMP-2/MMP-7表达增多,随后略有下降,7d时再次达到高峰.伤后TIMP-2的表达与前者的表达一致.局部外用bFGF后,创伤初期(3h~6h)组织中MMP-2/MMP-7的表达无显著变化,1d~14d,MMP-2/MMP-7和TIMP-2阳性表达强于对照组.结论:MMPs和TIMPs的表达变化是组织修复的重要步骤,bFGF加速创面愈合的过程与MMP-2/MMP-7和TIMP2的表达密切相关.

  • 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文忠;付小兵;程飚;李建福;孙同柱

    目的:观察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创基微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特征,探讨血管的形成与退缩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大鼠5%深Ⅱ度烫伤模型,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和单纯烫伤两组.于伤后0.5d、1d、3d、7d、14d和21d采取创面皮肤标本,HE病理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创面组织真皮内血管内皮细胞PCNA和TUNEL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深Ⅱ度烫伤的大鼠伤后3d,创面出现少量的肉芽组织,7d时肉芽组织已充满创面,再上皮化速率为30%,14d的再上皮化率达70%,至21d,创面完全闭合,真皮内小血管的数量减少.大鼠烫伤后3d,创面基底的真皮组织内出现PCNA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随后阳性表达逐渐增多,14d时达到高峰.至伤后21d,PCNA的阳性表达略有下降.而创伤愈合初期罕见TUNEL阳性的细胞,21d时,TUNEL标记阳性的细胞显著增多.结论:烫伤大鼠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活动与创面的愈合进程有密切的关系.血管形成与退缩在时程上协调变化是组织正常修复的重要步骤.

  • 采用数字控温烫伤仪制备大鼠小面积烫伤模型

    作者:周文芳;孙同柱;付小兵

    动物烫伤模型的制备方法有不少报道[1,2],但普遍存在重复性差、深度不易控制、面积不易恒定等问题.我们采用数字控温烫伤仪制备不同深度烫伤模型,方法简单、方便,组织学检查显示模型稳定,重复性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数字控温烫伤仪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研制.由数字控温系统、烫伤头、面积不等的圆形或方形的紫铜烫伤模块、温度校准系统4部分组成.温度误差±1.0℃.

  • 烫伤大鼠组织白细胞介素18和γ干扰素的表达

    作者:刘京衢;高维谊;姚咏明;柴家科;郭振荣;盛志勇

    近年来研究表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与多种炎性介质的过度产生有关,白细胞介素(IL)18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致炎因子可能参与了严重创伤后的脓毒症过程.为此,我们采用大鼠烫伤模型,初步观察了烫伤后肠和肺组织中IL-18、γ-干扰素(IFN-γ)mRNA表达的变化.

  • 四季青鲜汁治疗烫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潘秋文

    四季青为冬青科植物冬青Ilex purpurea Hassk.的叶,味苦、微涩,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收敛生肌等功效.浙江民间有鲜叶捣烂外敷治疗烧烫伤的使用习惯,本实验观察四季青鲜汁对实验性大鼠烧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

  • 纳米级与微米级珍珠粉对大鼠深Ⅱ度烫伤的药效学评价

    作者:杨莉;田吉来;柯学

    目的:比较纳米级与微米级珍珠粉对大鼠烫伤皮肤的愈合效果.方法:建立大鼠深Ⅰ度烫伤模型;分别以纳米级珍珠粉高低剂量(30 mg/d,10 mg/d)、微米级珍珠粉高低剂量(30 mg/d,10 mg/d)以及阳性和阴性对照共6组进行对比治疗,测量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伤痕面积以及各组的痊愈时间;并采用配对t检验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米级珍珠粉对烫伤皮肤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相应的微米级珍珠粉;纳米级高剂量组(30 mg/d)效果好,与阳性药物相当;纳米级低剂量组(10mg/d)的疗效与微米级高剂量组(30 mg/d)相当.结论:珍珠粉纳米化后能显著提高其对烫伤的治疗效果.

  • 小面积标准烫伤仪的实验应用

    作者:吴志谷;耿淼;付小兵;孙同柱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小面积烫伤致伤仪制作动物标准烫伤的效果.方法用自制烫伤装置与超级恒温水箱连接制成烫伤仪,测定水箱在不同温度时致伤探头温度和观察小型猪背部烫伤不同时间的组织学变化.结果箱内实测温度比设置温度约低1℃,致伤探头温度比箱内温度约低2℃.小型猪背部烫伤深度与烫伤时间和温度密切相关.结论该套烫伤仪是制作小面积烫伤模型的理想设备,适合不同动物的标准烫伤.

  • 自制新中药配方对小鼠烧伤的疗效

    作者:沈甜甜;王威;林鸿勃;李睿明

    目的:研究自制新中药配方治疗烧伤的疗效.方法:复制浅Ⅱ度烫伤模型,将50只烫伤小鼠随机分为新配方高剂量组、新配方中剂量组、新配方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0只.新配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100%、80%、60%的中药提取物涂抹,每只0.5 mL;阳性对照组涂美宝湿润烧伤膏,每只0.5 g;空白对照组除敷药外其他实验条件与其他组相同.给药均每日定时定量3次,连续20 d.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烫伤治疗后第1、5、10、15天创面面积.用药结束后,做烧伤部位的组织切片,观察愈合情况.结果:新配方低剂量组小鼠浅Ⅱ度烫伤创面面积较空白对照组显著缩小.结论:浓度适中的自制新中药配方对浅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牡丹籽油对大鼠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伟;叶全知;张照英;陈大贵;曹继芳;李铁军

    目的 评价牡丹籽油对大鼠烫伤所致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复制烫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磺胺嘧啶银组、沙棘油组、牡丹籽油组.给药治疗14 d,大鼠烫伤后0、3、7、11、15 d拍照并计算创面面积,光镜及电镜下考察7、15 d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牡丹籽油能有效减小大鼠烫伤后创面面积,光镜下发现牡丹籽油能减少炎症细胞、增加新生血管、促进表皮再生,电镜下发现其能促进皮肤组织受损超微结构的改善.结论 牡丹籽油对于皮肤烫伤治疗有显著效果,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 太湖猪Ⅱ度烫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沈艳华;李宝明;牛小霞;李新寅;柳运猛;周惠英;殷音;柴青;高文杰;薛智谋

    目的 探讨太湖猪小面积Ⅱ度(包括浅Ⅱ、深Ⅱ度)烫伤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取自行研制的烫伤仪(SSD-Ⅰ型),加入适量水,通电加热,当水温达到100℃,用此装置的烫伤面在太湖猪背部两侧垂直于皮肤表面进行烫伤,烫伤时间分别为:5、7、10、12、15、30、40、60 s,伤后直接观察创面的变化情况,24 h后取创面处皮肤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各组创面均呈圆形,面积为28.26 cm2(直径6 cm).烫伤10 s组表皮及真皮浅层出现凝固坏死,显示类似浅Ⅱ度烫伤的组织学变化,15 s组表皮和真皮深层凝固坏死,显示类似深Ⅱ度烫伤的组织学变化,烫伤时间为5 s和7 s的创面病理检查类似Ⅰ度烫伤,而当烫伤时间大于30 s时得到类似三度烫伤创面.并且,创面的自主恢复时间的长短随着烫伤时间的延长而延长.结论 用自制的烫伤装置制备太湖猪浅Ⅱ度烫伤模型所需佳时间为10 s、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所需的佳时间为15 s,并且损伤面积完全一致、损伤程度较一致.

  • 芦荟凝胶原汁对太湖猪Ⅱ°烫伤的作用

    作者:周慧英;沈艳华;李宝明;牛小霞;李新寅;柳运猛;殷音;薛智谋

    目的 探讨外涂芦荟凝胶原汁在太湖猪Ⅱ°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太湖猪5头,利用自制烫伤仪在太湖猪背部两侧垂直于皮肤表面进行烫伤,烫伤时间分别为10、15 s,造成浅Ⅱ°、深Ⅱ°烫伤模型.把所制备的烫伤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1次外涂芦荟,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直接用无菌纱布包扎.之后观察记录,并选取适当时机取切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恢复状况.结果 25 d后所有浅Ⅱ°烫伤实验组创面的皮肤均恢复良好,且没有留下任何疤痕;对照组28 d后创面恢复,且没有留下疤痕.34 d后深Ⅱ°烫伤实验组创面痂皮大部分脱落.截止38 d,所有深Ⅱ°烫伤实验组痂片完全脱落,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疤痕,此时对照组有3个烫伤创面的痂片未完全脱落.45 d后所有实验组的肤色恢复至接近正常,瘢痕变淡,但不会消失.对照组烫伤处的半透明皮屑脱落,白色瘢痕凹凸不平.结论 芦荟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并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各种皮肤结构的修复,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修复效果较对照组好,遗留疤痕较对照组不明显.

  • 大鼠烫伤模型和烫伤后感染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烜凯;张绪美;王芸;梁晓琴;唐胜建;张伟

    目的 利用控温烫伤仪建立大鼠烫伤模型和烫伤后感染模型.方法 清洁级健康Fisher344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假烫伤组)10只、B组(烫伤组)20只、C组(烫伤+感染组)30只.A组设定的烫伤条件,压力:1.5kg,温度:37℃,面积:5cm×6cm,时间:15s;B组和C组设定烫伤条件,压力:1.5kg,温度:140℃,面积:5cm×6cm,时间:15s.烫伤24h后,A组和B组在烫伤区域皮下注射生理盐水,C组在烫伤区域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于烫伤前1d,注射后12h,24h,3d,7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体重、生存状况等变化.在注射后24h和7d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烫伤皮肤行ELISA检测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大鼠一般状况、体重、生存率均下降,炎性因子水平上升,皮肤病理切片符合Ⅲ°烫伤表现.与B组相比,C组大鼠一般状况、体重、生存率下降,炎性因子水平上升.结论 利用控温烫伤仪成功建立大鼠烫伤模型及烫伤后感染模型,为临床严重烧烫伤患者的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烫伤 烫伤模型 大鼠
  • 一种猪小面积深Ⅱ度烫伤模型的建立

    作者:朱磊;崔正军;肖京;郭鹏飞;雷万军;尹相力

    目的 通过研究猪的深Ⅱ°皮肤烫伤模型的制备方法,探索关于研究皮肤烫伤深度及烫伤面积的新途径.方法 将热风枪装置温度档设置为400℃,风速档调到高档,将该装置探头在猪背两侧垂直于皮肤对称位置分别烫伤3、6、9、12s,烫伤后0.5h观察创面大体情况改变,24 h后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确定出深Ⅱ°烫伤持续的时间点.结果 烫伤3s组中19个Ⅰ°烫伤创面,3个浅Ⅱ°烫伤创面,无深Ⅱ°及Ⅲ°创面;烫伤6s组中无Ⅰ°烫伤创面,17个浅Ⅱ°烫伤创面,5个深Ⅱ°创面,无Ⅲ°创面;烫伤9 s组中无Ⅰ°烫伤创面,2个浅Ⅱ°烫伤创面,18个深Ⅱ°创面,2个Ⅲ°创面;烫伤12s组中无Ⅰ°及浅Ⅱ°烫伤创面,13个深Ⅱ°创面,9个Ⅲ°创面.结论 热风枪装置烫伤9~12s可制作猪小面积深Ⅱ°烫伤模型.

  • 一味药软膏的制备及其对实验性烫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巍;郑艳

    目的:研究一味药软膏的制备及其对实验性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水煎煮法提取一味药并制成高、低2种浓度的软膏,通过对大鼠蒸汽烫伤模型的作用与京万红软膏进行比较.结果:一味药软膏对大鼠蒸汽烫伤模型的作用与空白基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京万红软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一味药软膏制备简单,对烫伤的治疗作用明显.

  • 烧伤膏对烫伤小鼠创面病理修复作用的影响

    作者:刘颖;陈镇;夏泉;许杜娟

    目的 探讨烧伤膏对烫伤小鼠皮肤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 通过在沸水中加热砝码,然后施以压力于小鼠背部皮肤,建立浅Ⅱ度烫伤创面的烫伤小鼠模型.然后将模型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烧伤膏高、中、低剂量组.观察烧伤膏对创面皮肤愈合时间与愈合率和皮肤组织形态的修复作用.结果 烫伤小鼠治疗15d后,与模型组比较,烧伤膏能明显缩短烫伤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时间,提高愈合率,并能显著改善创面皮肤病理形态的恢复.结论 烧伤膏对烫伤皮肤创面愈合具有较好的修复效应.

  • 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大白鼠烫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昭;王洪艳;王冰梅

    [目的]探讨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大白鼠烫伤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Wistar大白鼠,雌雄各半,体重(250±50)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深Ⅱ度烫伤模型.75%桉黄生肌止痒软膏组、50%桉黄生肌止痒软膏组、25%桉黄生肌止痒软膏组、磺胺嘧啶银组、凡士林对照组.[结果]75%、50%桉黄生肌止痒软膏组,21 d后,创面愈合且有皮肤附属器再生,其疗效与磺胺嘧啶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桉黄生肌止痒软膏组21 d后,创面Ⅱ期愈合,缺乏皮肤附属器,其疗效不及磺胺嘧啶银组(P<0.05);凡士林组21 d后创面愈合情况差.[结论]桉黄生肌止痒软膏除具有生肌止痒的功效外,抗炎消菌作用也十分明显.

  • 大鲵皮肤和黏液抑菌效果及其中药膏制剂对烫伤的影响

    作者:陈曦;王杨科;陈德经

    目的:研究大鲵皮肤、黏液抑菌效果,及大鲵皮肤、黏液中药膏对大鼠皮肤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用80%甲醇获取大鲵皮肤、黏液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扩散法观察提取物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四种菌的抑菌作用,以土霉素作阳性对照.建立SD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大鲵皮肤中药膏组、大鲵黏波中药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观察其对大鼠皮肤烫伤的治疗作用.结果:大鲵皮肤浸提物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大鲵黏液对这四种菌抑制作用不显著.大鲵皮肤和黏液中药膏能明显缩短烫伤后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其愈合速度快,使创面缩小明显,显微镜下观察真皮内皮肤附件结构完整,未见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大鲵主要抗菌部位在皮肤;大鲵皮肤和黏液中药膏具有促进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

  • 白蔹对大、小鼠烫伤模型的影响

    作者:苗晋鑫;白明;郭晓芳;苗明三

    目的:探讨白蔹外用对小鼠、大鼠烫伤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90℃恒温水浴造大、小鼠烫伤模型,观察大、中、小剂量白蔹水煎液和大、小剂量白蔹油糊对小鼠、大鼠烫伤模型烫伤面积及局部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大、中、小剂量(0.75g/cm2、0.5g/cm2、0.25 g/cm2)白蔹水煎液组,大、小剂量(0.24 g/cm2、0.12 g/cm2)油糊组均显著减小小鼠烫伤面积、显著增加烫伤皮肤面积纸重差值、显著改善烫伤的症状及病理变化.结论:白蔹外用对小鼠、大鼠烫伤模型均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 白蔹 外用 烫伤模型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