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成形术对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血清Angptl2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云庆;丁峰;芦瑞丹

    目的 探讨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血管生成素相关蛋白2(Angptl2)、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选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洛阳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Angpt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 在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ngptl2、TNF-α、IL-2、IL-6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可以降低血清Angptl2水平,抑制促炎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细胞损伤,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NF-κB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作者:凌江红;李家邦

    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重要的多功能核转录因子,激活后参与许多基因的转录调控,在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后NF-κB呈激活状态,NF-κB的激活导致其炎症相关因子如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等的过度表达,TNF-α和IL-1β又能激活NF-κB,导致持续放大的炎症反应而与H pylori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此外,NF-κB还可通过调控应激、凋亡等相关靶基因转录参与消化性溃疡发生.抑制NF-κB的活性可能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 盐酸埃他卡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生化指标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曾伏虎;杨胜万;刘国树;汪海

    目的 观察盐酸埃他卡林(Ipt)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生化指标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SHR大鼠在2月龄进入实验,体重200~250 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6组:SHR对照组5只,WKY对照组5只,Ipt 3个剂量1、3、9 mg·kg-1·d-1治疗组各6只,苯那普利(Ben)6 mg·kg-1·d-1治疗组6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8 wk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浆Glu,Tcho,TG,LDL-c,HDL-c,BUN,Cr,UA,Ins,hs-CRP,IL-6,TNF-α等指标.结果 SHR大鼠对照组较WKY大鼠对照组,血浆BUN,Cr,UA显著增高(P<0.05),血糖、血脂无显著差异(P>0.05),经Ipt 1、3、9 mg·kg-1·d-1及Ben 6 mg·kg-1·d-1治疗后,血浆BUN,Cr,UA降至正常;SHR大鼠与WKY大鼠对照组比较,血浆Ins、hs-CRP、TNF-α、IL-6显著增高,Ipt 3、9 mg·kg-1·d-1剂量治疗后,较SHR对照组大鼠均显著降低(P<0.05),1 mg·kg-1·d-1剂量及Ben治疗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盐酸埃他卡林及苯那普利均能有效地改善肾功能,盐酸埃他卡林3、9 mg·kg-1·d-1剂量治疗后能降低血浆Ins、TNF-α、IL-6、hs-CRP等炎症相关因子.

  • 运动与慢性病低水平炎症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孙焱;郝选明

    近年来,随着对慢性病发病机理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人员发现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和缺血性心脏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现代研究也证实,炎症是导致胰岛素抵抗[2]和慢性阻塞性肺病[3]的关键因素.以上研究结果提示,低水平的慢性炎症是上述慢性病共有的病理基础.

  • 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丽霞;杨高云;乌日娜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与遗传、过敏因素有关的,常见的特发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多数AD患者血清IgE水平增高,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T细胞分化失调及多种炎症相关因子或神经递质表达异常.AD发病机制的研究对其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乌司他丁的应用对炎症相关因子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尚勇;高会敏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乌司他丁应用对患者炎症相关因子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该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经静脉泵入乌司他丁1.2万U/kg,并向CPB预冲液中混入0.6万U/kg乌司他丁,主动脉开放前5 min向体外循环机中加入0.6万U/kg乌司他丁,对照组以等容量、方法 生理盐水代替,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炎症相关因子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POCD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MSE及POCD结果 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可抑制体外循环的炎症反应,降低患者术后脑损伤,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麝香通心滴丸辅助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S100 A8/A9、NF-κB及RAGE水平的影响

    作者:彭超

    目的 观察麝香通心滴丸辅助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S100钙结合蛋白A8/A9复合物(S100 A8/A9)、核转录因子(NF)-κB、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4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6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平均室壁应力(MWS)、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气虚血瘀证候评分、正常-间期标准差、相邻间期差值均方根、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分析心搏数总数比例、连续5 min正常-间期平均值标准差及S100 A8/A9、NF-κB及RAG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WS、LVMI,心悸、气短、胸痛、下肢水肿及面色晦暗评分,S100 A8/A9、NF-κB及RAGE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正常-间期标准差、相邻间期差值均方根、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分析心搏数总数比例及连续5 min正常-间期平均值标准差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辅助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可有效保护心脏功能,缓解心力衰竭症状,降低心率变异性,并有助于调节S100 A8/A9、NF-κB及RAGE水平.

  • 炎症相关因子与糖尿病肾病

    作者:李新胜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研究表明[1]2型糖尿病及DN的产生与体内炎症有关.

  •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乌司他丁的应用对炎症相关因子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钟汝核;黄健宏;梁清;李华;李志连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炎症相关因子及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后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对炎症相关因子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患者在T1、T2、T3、T4时刻,IL-6、IL-10、TNF-α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给予乌司他丁,可抑制体外循环炎症反应,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减轻对脑部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 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研究概况

    作者:马聪玲;王永刚;郑刚

    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动物模型建立常用动物为大鼠、小型猪,各有利弊,大鼠与人显著差异,从动物实验结论推广到人体存在一定的局限,小型猪使实验成本提高,不利于大规模实验,期待集两者之优点转基因动物出现;造模方法为两步三个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冠脉损伤(冠状动脉结扎、微创介入);模型检测指标包括体重、生化指标(血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心肌标记物、炎症相关因子)、血液流变学、冠脉造影等,从直观的体重改变、客观的实验室检查及有价值的影像学方面综合判断,不受主观影响,可明显提高判断指标准确性及可靠性,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有一定的帮助.短时间疾病动物模型与人长时间积累所发现的中医疾病的证候仍有较大区别,制备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及大致相似的客观量化指标也是实验研究的重点.

  • 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卢敏;陈青;朱伟年;曹真虎;王英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1],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常见的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解剖学改变出现之前的早表现[2].米格列醇是一种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明确的降低餐后血糖效果,且与其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比较,胃肠道反应更为轻微,耐受性良好,已越来越为广大医师及糖尿病患者所肯定.本文旨在探讨米格列醇对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柴胡疏肝散对急性胃溃疡(肝胃不和型)炎症相关因子、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韩广明;周军怀;赵炜;吕迎春;李哲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急性胃溃疡患者炎症相关因子、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胃不和型急性胃溃疡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胃脘胀闷、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反酸中医症候积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和IL-6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受体(EGFR)表达.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67.65% (x2=5.757,P=0.016).观察组患者的胃脘胀闷、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反酸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GF和EG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急性胃溃疡临床疗效明确,可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表达.

  • 国外炎症性肠病治疗的现状

    作者:巫协宁

    过去10年中,各种5-氨基水杨酸(5-ASA)的控释、缓释、pH依赖和各种载体的制剂涌入市场,一时间成为当时的热点,近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变.虽然5-ASA能抑制炎症相关因子核因子(NF)-κB的激活[1],阻断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等,但它作为维持缓解的药物,单独使用仍有47%的复发率.其不良反应有腹泻加重、胰腺炎、肾炎和心包炎等.

  • 冠心康对气虚痰瘀证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褚田明;刘萍;章怡祎;潘志强;杜文婷;王凤;秦合伟

    目的:探讨冠心康对气虚痰瘀证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给予冠心康灌胃治疗,疗程30 d.运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血脂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黏附因子(ICAM-1)、白介素(IL-1、IL-6、IL-10)水平.结果:①治疗组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RP、TNF-α、ICAM-1、IL-13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CRP和I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冠心康可减轻大鼠气虚痰瘀证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与调控炎症相关因子有关.

  • 阿昔莫司对高脂血症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糖脂代谢及炎性因子水平干预的研究

    作者:刘旭阳;王兴哲;刘佳;张志华;李静;高丽华;贾宁;张彩兰;王垚

    近些年许多研究[1]发现炎症因素在产生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IL-6是炎症反应中起核心调节作用的因子,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分泌的IL-6作用于血管壁而引起血管壁损伤,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IL-6的升高反映了内皮功能紊乱.有研究[2]显示IL-6和补体C3与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也直接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

  • 慢性炎症微环境与肿瘤

    作者:周斌;张毅

    炎症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及其损害作用产生的一种免疫防御反应,急性炎症能够消除损伤因子,同时促进受损组织的愈合.然而,致炎因子的持续存在和组织损伤会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推动疾病的发生.肿瘤又被称为“不愈合的伤口”,肿瘤微环境一般是炎症相关细胞大量浸润的慢性炎症环境,其中,炎症细胞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多样性与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共同构成了复杂的调控网络.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同种细胞类型或同种细胞因子对肿瘤发展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时甚至是相反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肿瘤慢性炎症微环境的炎症细胞及炎症相关因子如何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作一综述.

  • 血液炎症相关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的关系

    作者:于民;陈桂花;张文亚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不稳定性的粥样硬化斑块,常可引起致命的脑血管病.血液炎症相关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是近年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1].笔者通过对19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结果和血液炎症相关因子的检测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对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 肠愈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相关因子及DOR、β-arrestin1、Bcl-2表达影响

    作者:陈东;王建民;李明;唐昆

    目的:探讨肠愈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 1)及δ阿片受体(DOR)、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愈灌肠方组和美沙拉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5%TNBS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肠愈灌肠方组、美沙拉嗪组分别予肠愈灌肠方药液和美沙拉嗪悬浊液灌肠,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肠,连续15d,第16d处死大鼠,取结肠标本.分别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NF-α、TGF-β 1及DOR、β-arrestin1、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精神萎靡,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及便血,造模3d后DAI评分高于正常组(P<0.01),大鼠结肠肠管变粗、肠壁增厚,黏膜水肿、充血.肠愈灌肠方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结肠炎症损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抑炎因子TGF-β 1显著降低(P<0.01),炎症因子TNF-α及DOR、β-arrestin1、Bcl-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O.01);与模型组比较,肠愈灌肠方组与美沙拉嗪组抑炎因子TGF β 1明显升高(P<0.01),炎症因子TNF-α及DOR、β-arrestin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但肠愈灌肠方组和美沙拉嗪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抑炎因子TGF-β 1减少,炎症因子TNF-α及DOR、β-arrestin1、Bcl-2的表达升高,炎症相关因子及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过程,肠愈灌肠方对其改善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该信号通路有关.

  • 细胞角蛋白18片段和炎症相关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同代谢组分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作者:李良平;钟黄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8片段、炎症相关因子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组分多少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85例.根据含代谢危险因素1个、2个及3个或以上分为MS1、MS2和MS3 3组.记录入选患者病史和人体学资料,检测生化常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8片段、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6表达水平.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在MS3组表达与MS1、M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7,P<0.05).IL-6在MS3组中表达水平与MS1、M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9,P<0.05).且ALT、GGT在MS3组中表达水平与MS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2,P<0.05;F=6.18,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当代谢危险因素数量达到3个或以上时,反映肝脏凋亡及炎症的细胞角蛋白18片段和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较3个以下代谢危险因素者增高,提示代谢危险因素的增多可能是NAFLD病人肝脏凋亡和炎症的危险因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角膜化学伤后炎症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卞丹梅;顾宏卫;胡楠

    背景 已有研究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可重建损伤的角膜上皮并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但BMSCs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 探讨BMSCs移植在大鼠角膜化学伤后抗炎和抗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 从2只成年清洁级SD大鼠双侧股骨及胫骨提取骨髓并进行BMSCs培养和传代,第3代细胞种植于羊膜.18只成年清洁级SD大鼠用NaOH滤纸片贴附于角膜中央的方法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然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眼,均取右眼为模型眼.造模1周后,BMSCs移植组行带有BMSCs的羊膜移植;羊膜移植组行无BMSCs的羊膜移植;模型对照组不进行移植.术后2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角膜透明度评分并计算角膜新生血管(CNV)面积,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角膜中白细胞介素2(IL-2)、IL-10、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B(TGF-β)的含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角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mRNA的表达.结果 传代细胞CD90及CD2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9.78%及99.79%,CD34、CD45及CD11b的表达率分别为7.90%、1.16%和1.28%,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种植于羊膜后生长状态良好.角膜碱烧伤后1周,各组大鼠角膜水肿混浊评分和CNV面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21,P=0.979;F=0.076,P=0.927).移植术后2周,羊膜移植组和BMSCs移植组大鼠角膜混浊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1、0.001),CNV面积均小于模型对照组(P=0.005、0.000).与羊膜移植组比较,BMSCs移植组CNV面积较小(P=0.001).角膜中Thl细胞分泌的IL-2和IFN-γ在BMSCs移植组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及羊膜移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2、0.003、0.045),而Th2细胞分泌的IL-10和TGF-β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和羊膜移植组(P=0.000、0.000、0.000、0.021).3个组间VEGF在角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4.880,P=0.056).BMSCs移植组大鼠角膜中MMP-2及bFGF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及羊膜移植组(P<0.01).结论 BMSCs移植可调节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炎性相关因子和新生血管相关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角膜炎症反应,抑制CNV的形成.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