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和胃汤联合西药序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魏旭群

    [目的]观察和胃汤联合西药序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序贯疗法:前5d,奥美拉唑20mg/次+阿莫西林50mg/次,3次/d,口服;第6~10d,奥美拉唑20mg/次+阿莫西林50mg/次+克拉霉素1片/次+替硝唑10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40例和胃汤:谷芽、麦芽各15g,神曲、鸡内金、焦山楂、陈皮、莱菔子、佩兰各9g,枳壳、苏梗、桔梗、藿香各6g,甘草3g;乏力加党参、黄芪各9g;反酸加瓦楞子煅9g;胃痛加白芍9g,香附10g,水煎400mL,1剂/d,早晚分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胃液pH、不良反应.连疗1疗程(1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胃液pH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汤联合西药序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徐嫣;谷琳琳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了解患者病症复发率.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期间病症复发概率明显优于一般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以及病症复发的概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玉春

    目的:探索和分析应用中医综合的方法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医用临床价值.方法:选用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阶段内被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共计82例.采用人数均等,随机抽样的办法进行分组研究,将选择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模式定义为西医组,该组患者为41例;将选择使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模式定义为中医组,该组患者为4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及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记录.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情况,发现西医组中该病病情有明显改善的患者共计19例,显效率占46.34%;中医组中该病病情有明显的改善的患者共计35例,显效率占85.37%.发现中医组患者的病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使用中医综合治疗的办法能够有效的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负面影响,且中医的治疗手段更为安全,应进行大力实践.

  • 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丁宁;周静;邹久利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本科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安全性指标等.结果 试验过程中两组各脱落1例,结果两组各收集病例59例.试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62%,对照组为91.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复查13C呼气试验,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4.35%,对照组为3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过程中,试验组中出现头痛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38%,对照组患者出现头痛2例,腹泻2例,便秘3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5.2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等各项安全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可明显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

    作者:邓昌明;赵嘉诚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PPI三联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螺杆菌尿素酶转阴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症状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组患者螺杆菌尿素酶转阴率为76.7%,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 PPI三联法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孙叙秋;鲁朔焱;张羽丰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收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90例,分别行克拉霉素治疗、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后,克拉霉素组临床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比阿奇霉素组高.结论: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采用克拉霉素治疗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且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当.

  •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云卿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西医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治疗,中医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将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1年的治疗效果、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不良症状.结果:1个月及6个月时,西医组疗效明显优于中医组(P<0.05).随访1年,西医组较6个月时疗效降低,且7例复发;而中医组较6个月时疗效持平,无复发;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近远期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 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小鼠Toll样受体2、4的影响

    作者:王小娟;罗燕;喻斌;徐寅;郭璇;杜中华;尹姣;夏蓉

    目的:探讨灭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三联组和灭幽汤高、低剂量组(中药高、低剂量组),每组14只,采用复合因素建立BALB/c小鼠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成模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4 d,采用免疫组化检测Toll样受体(TLR)2、TLR4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LR2、TLR4基因表达,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TLR2、TLR4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及血清IL-6、IL-8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和胃三联组TLR2、TLR4蛋白和基因表达及血清IL-6、IL-8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TLR2、TLR4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及血清IL-6、IL-8含量虽低于胃三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灭幽汤可能通过抑制TLR2、TLR4及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达到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目的。

  • 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小鼠热休克蛋白70和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作者:喻斌;罗燕;王小娟;徐寅;郭璇;杜中华;夏蓉;尹姣

    目的:观察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小鼠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水通道蛋白4(AQP4)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灭幽汤高、低剂量组(灭高组、灭低组)和胃三联组、模型组、对照组,采用复合因素建立BALB/c小鼠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14 d,灭高组、灭低组、胃三联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2.4、6.2 g/kg和0.2798 mg/kg;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SP70、免疫组化法检测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SP70、AQP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灭高组、灭低组、胃三联组小鼠HSP70蛋白表达显著增加、AQP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灭幽汤可能通过上调HSP70、下调AQP4蛋白表达而发挥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

  • 半夏泻心汤药理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胜;陈立江;车轶;吴春福

    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7味药组成,为少阳误下成痞所设,是辛开苦降、调和脾胃阴阳的代表方剂,因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故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据临床研究报道,本方对消化性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窦炎、胃脘痛、贲门痉挛、幽门梗阻、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复发性口疮等消化道疾病,妊娠恶阻等妇科疾病以及其他多种疾病均有明显疗效。

  •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孙国民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洛赛克、吗丁啉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中药汤剂治疗,疗程4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

    作者:黄宝明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注意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期间的疾病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且药物安全性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

    作者:胡向海;朱静

    目的:本研究通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以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纳入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注意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的疾病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且药物安全性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三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医案3则

    作者:齐建兴

    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高度相关性,而Hp相关性胃炎常表现为脾胃不和,升降失职,气机痞塞,寒热错杂的证候,这与仲景以方类证的泻心汤证较为吻合.<伤寒论>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是仲景为伤寒误下致痞而设.笔者师其法,分别治疗不同证候表现的Hp相关性胃炎,每获效验.兹举验案3则.

  • NF-κB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作者:凌江红;李家邦

    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重要的多功能核转录因子,激活后参与许多基因的转录调控,在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后NF-κB呈激活状态,NF-κB的激活导致其炎症相关因子如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等的过度表达,TNF-α和IL-1β又能激活NF-κB,导致持续放大的炎症反应而与H pylori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此外,NF-κB还可通过调控应激、凋亡等相关靶基因转录参与消化性溃疡发生.抑制NF-κB的活性可能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核因子-κB与IL-8,COX-2表达的意义

    作者:曹萍;张岫兰;卢启明;薛群基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时胃黏膜组织中核因子-κB(NF-kB)p65蛋白、IL-8及环氧合酶-2(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间的关系.方法:采集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18例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38例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胃黏膜中NF-kB p65蛋白、IL-8及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F-kBp65,IL-8和COX-2主要表达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固有层炎性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Hpylori阳性胃黏膜中p65蛋白,IL-8及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Hpylori阴性组显著增强(5.6±3.3vs 3.0±2.5,3.7±2.6vs1.1±1.3,3.9±2.9 vs 1.9±1.6,3.0±2.4vs 1.5±1.1,2.8±2.3vs 1.0±0.7,P<0.01),三者的表达均与胃黏膜炎症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胃黏膜NF-kB p65蛋白表达与IL-8及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s分别为0.690,0.709,0.448,0.480,P<0.01).结论:Hpylori感染导致胃黏膜NF-kB p65,IL-8及COX-2表达增加,NF-kB可能通过调控IL-8和COX-2的表达,参与了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活动性与TNF-α,EGF的相关性

    作者:马强;张方信;张振书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相关性胃炎炎症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血清HpIgG抗体水平判断H pylori感染;组织学方法评定胃窦炎症活动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胃窦黏膜中TNF-α,EGF的含量.结果:H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组胃窦黏膜炎性活动性显著重于Hpylori阴性组;胃窦黏膜中TNF-α水平在H pylori阳性组显著高于H pylori阴性组(0.103±0.034vs 0.062±0.022;P<0.05),且随黏膜炎症活动加剧而增高;胃窦黏膜中EGF水平在Hpylori阳性组显著低于Hpylori阴性组(0.215±0.102 vs 0.319±0.187;P<0.05),与黏膜炎症活动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NF-α在Hpylori致炎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炎症活动性成正相关;EGF水平在Hpylori感染中下降,可能减弱了对组织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与炎症活动性无关.

  • 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胃肠激素的关系

    作者:吴灵飞;王炳周;冯家琳;郑宗茂;张金池;曾哲

    目的: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程度及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的检测,探讨Hpylori与GERD之间的关系.方法:GERD患者53例按内镜表现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反流性食管炎(RE)2组,结合病检评估胃窦、胃体黏膜炎症及食管黏膜损伤,采用放免法检测空腹血Gas,Mot水平.H pylori检测采用血清抗体法,组织银染及尿素酶依赖试验(14C-尿素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三项试验中二项阳性定为Hpylori感染.20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32例NERD患者18例Hpylori阳性,14例阴性;2l例RE患者12例Hpylori阳性,9例阴性.RE组Ⅰ级食管炎11例,Ⅱ级7例,Ⅲ级3例.53例GERD中,Hpylori(+)30例,Hpylori(-)23例.结果:RE组Mo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60±126 vs 440±110 μg/L,aP<0.05).NERD组Mo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NERD和RE二组患者Ga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pylori(+)GERD患者Ga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5.8±11.6 vs 28.5±10.6μg/L,bP<0.05).Hpylori(+)GERD患者与Hpylori(-)组相比,胃窦胃炎及胃体胃炎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但2组食管炎程度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炎的程度与Hpylori感染有关但与食管炎的程度无关.结论:Mot与RE发病有关.Hpylori(+)GERD患者有较高Gas水平及明显胃窦及胃体炎症,但Hpylori性胃炎与食管病变分级无关.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概况述评

    作者:陈海燕;郭淑云;赵文霞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于1983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Warren等发现并指出该菌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称为Hp相关性胃炎.近年国内外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已达成共识[1],本文主要对本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以期能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基于浊毒理论论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研究

    作者:何志雄;李远新;黎爱芬;黄成川;石浔贵

    目的:研究基于浊毒理论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36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120例。对照组1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2采用化浊和胃解毒汤治疗,治疗组联合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方法。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结论与单一治疗方法相比,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采用基于浊毒理论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99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