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药防治机制研究概况

    作者:李航;熊璟;周全荣

    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RIF)作为独立危险因素,比肾小球病变对肾脏病预后的影响更大,而RIF几乎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ESRD)的共同表现和主要病理基础.

  •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与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关系

    作者:赵瑞宝

    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指标纤维连结蛋白(FN)、IV型胶原(Col Ⅳ)的相关性.方法 180例CGN患者中肾功能正常组90例,肾功能不全组9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60例,对CGN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且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和血清FN,Col Ⅳ的水平,并对各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CGN患者较正常对照组FN降低、Col IV升高(P<0.05);并且肾功能不全组患者较肾功能正常组FN降低、Col Ⅳ升高更明显(P<0.05).CGN患者BUN,SCr水平与血清FN呈负相关,与血清Col IV水平呈正相关(P<0.05);在肾功能不全组中,脾肾阳虚证患者血清FN降低多、Col IV增高明显(P<0.05);湿热证患者血清FN降低明显,血瘀证型患者血清Col IV增高明显(P<0.05).结论 CGN肾功能正常患者多见肺肾气虚证,肾功能不全患者多见脾肾阳虚证,CGN患者中医证型与FN,Col Ⅳ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周细胞在慢性肾脏病中缺氧与纤维化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作者:崔玉杰;孟祥娟;李红娟;安惠霞

    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标志.组织缺氧是肾间质损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肾周毛细血管损伤导致的间质血流减少为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病因.纤维化时,周细胞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分离并生成ECM,毛细血管稀疏介导了肾小管间质损伤、缺氧和纤维化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理清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周细胞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助于肾纤维化的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 单侧输尿管梗阻的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上调

    作者:陶小红;邱皓;吕晓云;苗世环

    目的 探究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凋亡通路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UUO模型组,UUO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于术后3、7和14 d 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眼底静脉丛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尿素氮及肌酐;Western blot 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内质网源性转录因子(CHOP)、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caspase-12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模型组可见:1)肾小管扩张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随输尿管梗阻时间延长而渐进性加重;2)GRP78、CHOP、caspase-3及caspase-12蛋白表达在术后3 d均有上调,随着梗阻时间延长,上述蛋白表达更显著(P<0.01).结论 内质网应激相关标志性蛋白在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早期即存在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肾间质纤维化不断进展.

  • p-Smad2/3、Smad7在大鼠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任韫卓;段惠军;史永红;高峰;曹延萍

    目的 观察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途径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肾梗阻模型,分别于术后第3、6、14和28天处死动物.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检测TGF-β1、p-Smad2/3、Ⅰ型胶原以及α-SMA的改变,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 分别检测TGF-β1、p-Smad2/3、Smad7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于术后3天肾TGF-β1蛋白及mRNA、p-Smad2/3蛋白水平开始升高,Smad7蛋白表达开始减少而mRNA水平却升高,同时Ⅰ型胶原、α-SMA水平升高.第14天TGF-β1、Smad7的变化达到峰值(P<0.01),在第28天有所回落.结论 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途径在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促细胞外基质沉积的作用.

  • 福辛普利抑制LPS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TAK1表达

    作者:黄文辉;卢守燕;汤羽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FO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HK-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Ctrl)、LPS诱导组(10μg/L)、FOS干预组(LPS 10 μg/L+FOS 1×106 mol/L).细胞培养12、24和48 h,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观察细胞上清纤维黏连蛋白(FN)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TAK1、FN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AK1 mRNA的含量.结果 LPS诱导组较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水平(在48 h分别为0.462±0.013及0.363±0.014)、胞质中FN的含量均显著增高,且自12 h开始TAK1蛋白(在48 h分别为1.627±0.101及0.547±0.010)及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1,P<0.05),FOS干预组细胞增殖(在48 h为0.396 ±0.011)、FN的含量及TAK1的表达(在48 h蛋白表达为1.308±0.097)较同时间点LPS组(在48 h蛋白表达为1.627 ±0.101)显著下调(P<0.01).结论 FOS可能通过抑制HK-2的增生与活化,减轻细胞外基质FN的沉积,起到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 硒与苯那普利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徐刚;邹循亮;傅珍春;鄢巨振;张夏明;尹洪萍;亢晓冬

    目的 研究亚硒酸钠与苯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结扎单侧输尿管建立UUO模型)、UUO+硒组(亚硒酸钠0.2 mg/kg·d灌胃)和UUO+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10 mg/kg·d灌胃),每组18只.术后第7、14和21天,各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RIF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Col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TGF和TGF-β1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术后第7、14和21天,硒组和苯那普利组RIF较UUO组明显减轻(P< 0.05);肾组织CTGF、TGF-β1、α-SMA、ColⅢ表达强度和MDA含量明显低于UUO组(P< 0.01或P< 0.05);GSH-Px和SOD含量明显高于UUO组(P< 0.05).两干预组之间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UUO组TGF-β1、CTGF、α-SMA、ColⅢ的表达和RIF指数与MDA含量呈正相关(P< 0.05),与SOD和GSH-Px含量呈负相关(P< 0.05);CTGF与α-SMA、ColⅢ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5),CTGF、α-SMA和ColⅢ表达与RIF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 0.05).结论 亚硒酸钠与苯那普利均可减轻UUO模型大鼠RIF.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抑制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过程中PCNA和Cyclin E的表达

    作者:于国华;孔令玲;黄飞;孔祥梅;曲桂梅;姚卫东;孙兴旺

    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是丹参脂溶成分丹参酮ⅡA经磺化而成的水溶性钠盐,药理作用与丹参酮ⅡA相同,因其水溶性提高、疗效强于丹参酮ⅡA而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广泛应用.在肾脏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方面,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拟采用DS-201体外干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hRIF),观察药物对细胞PCNA和CyclinE表达的影响,揭示DS-201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变化

    作者:许化恒;林海英;李丽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目前认为VEGF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形成有关,在5/6肾切除大鼠外源性VEGF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本实验利用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观察VE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变化.

  • 缬沙坦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万美燕;崔永军;邹作君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未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病理特征.

  • 银杏叶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李绍梅;郝玉杰;傅叔霞;杨林;杨万霞;王建荣

    肾间质纤维化是所有肾病进行性发展的终通路,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目前研究发现,肾小管上皮转分化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c-Ski/SnoN与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陆敏;张悦;刘煜敏;陆海英

    c-Ski/SnoN是由原癌基因c-ski/sno编码的核蛋白,属于Ski家族成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c-Ski/SnoN是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重要负性调控因子,通过与Smad蛋白相互作用来抑制TGF-β1靶基因的活化.本文就c-Ski/SnoN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 黄芪皂苷甲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引起大鼠肾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刘欣艳;曹爱丽;王浩;王云满;池杨峰;韩文可;王利;彭文

    目的:观察黄芪皂苷甲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引起大鼠肾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正常肾成纤维细胞NRK?49F,实验分为6组,即对照组、TGF?β1刺激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AS?Ⅳ10μmol/L组,AS?Ⅳ20μmol/L组,AS?Ⅳ40μmol/L组。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加入TGF?β1(终浓度1 ng/ml)复制细胞纤维化模型;AS?Ⅳ10、20、40μmol/L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AS?Ⅳ进行干预,DMSO组为阴性对照。检测不同浓度AS?Ⅳ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及细胞存活率的影响,CM?H2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Ⅳ浓度在40μmol/L以下时,细胞增殖抑制率无明显改变(均P>0.05)。TGF?β1刺激组、AS?Ⅳ20μmol/L组、AS?Ⅳ40μmol/L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8.33±1.29)%、(73.43±1.74)%、(86.9±2.94)%,与TGF?β1刺激组比较,AS?Ⅳ20、40μmol/L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组细胞内ROS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而加入10、20、40μmol/L AS?Ⅳ干预后,各组细胞荧光强度逐渐减弱,以AS?Ⅳ40μmol/L组减弱程度强。结论 AS?Ⅳ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细胞纤维化模型中细胞内ROS合成,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途径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作者:胡国强;唐德燊;莫湛宇;冯永民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前后尿毒症患者血清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MHD)的患者2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透析(HFHD)、血液透析滤过(HDF)后稀释法治疗,提取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清.将透析前后血清分别混匀后培养HK-2细胞.应用碱水解法、ELISA法检测HK-2细胞培养上清中胶原、纤连蛋白(FN)等ECM的蛋白水平.结果 HDF组透析后血清使HK-2细胞胶原蛋白和FN分泌减少,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HFHD组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透析前后胶原蛋白及FN分泌的差值与HD、HF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组透析前后的差值与HF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可能通过清除致肾间质ECM异常积聚的尿毒症毒素和减少透析用水对机体的影响,从而减少HK-2细胞合成胶原和FN等ECM,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HD、HFHD在此方面的作用不显著.

  •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与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作者:曹义甫;王秀芬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共同结果,其发病机制与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细胞,炎性细胞以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转型,损伤和数量相关[1].氧化应激是导致细胞损伤、衰老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肝、肺纤维化和癫痫等重要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应激通路[5].本文就Nrf2/ARE通路的新研究进展,及其在氧化应激所致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邓存良;陈国民;余光开;刘林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econ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 recpetor antagonist, rhIL-1ra)是IL-1受体的特异阻止剂,能阻止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发展、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形成[1].但尚未见有关rhIL-1ra抗肝纤维化的报道.我们运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以低分子肝细胞生长素(hepatoin, HPN)为阳性对照,探讨了rhIL-1ra抗肝纤维化作用.

  • E-钙粘蛋白和MMP-9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程红新;杨晓萍;蒋雅红;林智峰;贺德刚;张国锐;赵瑾;陶林

    目的 观察E-钙粘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钙粘蛋白、MMP-9在RIF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 模型.采用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 动态观察各组大鼠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肾脏组织学变化和E-钙粘蛋白、MMP在肾小管间质中表达情况.结果 UUO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表达逐渐下调,于第14天达低值.肾小管上皮细胞MMP-9表达上调,第3、7、14天与同期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肾小管上皮细胞E-钙粘蛋白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负相关,MMP-9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E-钙粘蛋白表达下调、MMP-9表达上调、E-钙粘蛋白与MMP-9表达失衡可能是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促进因素之一,并可能参与肾间质纤维化形成的全过程.

  • 去甲斑蝥素对蛋白超负荷肾病大鼠CTGF及NF-κ Bp65表达的影响

    作者:叶琨;刘伏友;李瑛;彭佑铭;段绍斌;许向青;周乐天;李芝兰

    目的 观察去甲斑蝥素对蛋白超负荷.肾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核因子-κB(NF-κB)p65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所有SD大鼠均行单侧肾切除术.实验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建立蛋白超负荷肾病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SA组,腹腔注射BSA 5g/(kg·d)和去甲斑蝥素组(NCTD组,腹腔注射BSA 5g/(kg·d)和NCTD 0.1mgg/(kg·d);对照组(Saline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8只大鼠.第9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肾脏标本.行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CTGF和NF-κB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TGF和NF-κ Bp65蛋白表达.结果 ①肾组织病理改变:BSA组可见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管灶性萎缩,肾间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灶状纤维化,病理半定量积分显示小管间质病理损伤(TIL)积分高于Saline组(P<0.01);电镜示肾小球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融合.NCTD干预后,肾组织上述病理改变有所改善,且该组TIL积分较BSA组降低(P<0.05);②RT-PCR结果:NCTD组CTGF及NF-κBp65mRNA的表达较BSA组均减弱(P<0.01);③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NCTD组CTGF蛋白表达较BSA组下调(P<0.05);免疫组化显示,与BSA组比较,NCTD组NF-κBp65表达分布的阳性面积和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去甲斑蝥素可通过下调蛋白超负荷肾病大鼠CTGF和NF-κBp65的表达水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 氯沙坦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固有细胞的作用

    作者:刘欣颖;毛佩菊;顾勇;林善琰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固有细胞的作用,寻找可能的临床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方法.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当日至造模后14天给予科素亚[16 mg(kg·d)]灌胃,另设假手术组及手术组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间质TGF-β的表达,组化双染色观察α-SMA、E-钙粘素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间质小管区α-SMA表达.结果手术组两周时出现近端肾小管区TGF-β表达明显增高(P<0.01),伴α-SMA表达增高(P<0.01),E-钙粘素表达下降(P<0.05),部分肾小管细胞中可见α-SMA及E-钙粘素同时表达;治疗组与手术组相比TGF-β、α-SM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E-钙粘素的表达上调(P<0.05).共聚焦显微镜下见部分小管基底膜损伤,上皮细胞表达α-SNA.结论氯沙坦可通过抑制肾间质固有细胞转分化过程的进展,从而对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

  • 全反式维甲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作用

    作者:朱丹;桂保松;卫小红;姚钢炼;高登峰;宁宁;张红莉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real obstructive,UUO)大鼠模型中对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MyoF)的积聚及胶原Ⅲ(col Ⅲ)沉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维甲酸大剂量组,维甲酸小剂量组,苯那普利组.后3组分别给予全反式维甲酸20mg、10mg·kg-1·d-1和苯那普利10mg·kg-1·d-1.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及colⅢ的表达.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全反式维甲酸可显著减少肾间质区MyoF积聚,减轻col Ⅲ的沉积,并改善肾脏的病理学变化.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可通过减少肾间质区MyoF积聚,减轻colⅢ的沉积而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

1069 条记录 5/54 页 « 12345678...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