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创产前基因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曾婷

    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前,通过影像学、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了解胎儿宫内的发育状态,对先天性缺陷或遗传性疾病作出诊断.产前诊断是预防严重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缺陷胎儿出生的一项有效而可靠的措施,是优生和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产前诊断方法根据采样途径或诊断方法是否构成对胎儿的影响可分为创伤性和无创性.前者主要包括羊膜腔穿刺、绒毛取样、脐血取样、胎儿镜和胚胎活检等,虽然诊断精确度较高,但可导致流产或感染等并发症,常在高危孕妇中实施;后者包括超声波检查、直接从母体外周血中获取胎儿细胞、胎儿游离DNA[1]或游离RNA检测,该法既能行产前诊断又无危险性,尽早发现和杜绝异常胎儿,亦适用于大群体筛查,达到优生目的.近年来,胎儿游离核酸和有核细胞结合基因检测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无创产前基因诊断的研究材料、方法学及其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胸腹腔积液上清液中游离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谢丽;陈熹;王立峰;王婷婷;钱晓萍;禹立霞;张辰宇;刘宝瑞

    胸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的常见体征之一.目前临床确诊恶件胸腹腔积液主要靠细胞学检测,但是细胞学诊断仅能确诊约50%~70%的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性质和来源,联合活检能够提高其7%~13%的诊断水平[1-3].胸腹腔积液游离肿瘤标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良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准确率及敏感性[4-5],但是仍有待新的简便有效,且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Leon等[6]发现肿瘤患者血清游离DNA浓度高于健康人,提示游离核酸有作为肿瘤诊断的价值.本研究中,我们采用荧光定量(FQ)-PCR建立了一种简单的胸腹腔积液游离核酸[包括DNA、mRNA及microRNA]检测方法,以寻找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肿瘤指标.

  • 结直肠癌外周血循环游离核酸研究进展

    作者:黄志良;刘海鹰

    目的:总结国内外结直肠癌外周血循环游离核酸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检索NCBI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外周血、游离核酸、循环核酸和结直肿瘤"等为关键字,检索2003-2008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74篇,中文文献38篇.通过查找全文,排除重复研究和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后精选纳入分析的文献41篇.结果:通过检测和分析外周血中循环游离核酸水平和特异性肿瘤基因,能有效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筛查、诊断、连续检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转移复发的预测.由于检测血循环游离核酸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且微创的特点,能早期、动态、连续地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检测,将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但目前仍需要一种更可靠和敏感的检测手段.结论:通过检测和分析外周血循环游离核酸水平将有助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预后评估.其深入意义仍有待更多研究证实.

  • 血清中游离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分析

    作者:胡兴文;王维鹏;石祖亮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游离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的情况.方法 血清加DNA提取液处理后检测的DNA作为总的HBV DNA,血清加蒸馏水直接检测的DNA作为游离的HBV 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NA,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标本的ALT和AST.结果 30例标本中,有27例标本检出有游离HBV DNA,检出率为70.0%,总HBV DNA在105数量级以上(包括105数量级),均检出有游离HBV DNA.总HBV DNA平均载量为(1.6±3.1)×108 copies/ml,游离HBV DNA平均载量为(4.8±8.2)×106 copies/ml,游离HBV DNA与总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545,P<0.05).在30例中,有20例肝功能正常,有10例肝功能不正常.在肝功能正常组中有14例检出有游离HBV DNA,检出率为70.0%(14/20);在肝功能不正常组中有7例检出有游离HBV DNA,检出率为70.0%(7/10);两组检出的游离HBV DNA平均含量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当总HBV DNA在105数量级以上(包括105数量级),血清中就含有游离HBV DNA,与总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游离的HBV DNA的释放与肝细胞是否受损没有关系.

  •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文博;张毅;孙树汉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检测孕妇血浆中特异的胎儿DNA序列已被用于胎儿性连锁疾病鉴定、RhD血型检查和多种单基因遗传病的产前诊断;游离DNA水平的变化还可被用作某些妊娠相关疾病如先兆子NFDA9、早产和胎儿染色体疾病的临床诊断新指标.本文对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的生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循环游离核酸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庄岳鹏;兰风华

    游离核酸与肿瘤、妊娠相关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创伤、急救医学等有着密切关系,其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监测、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

  • 血浆(清)游离核酸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军;卢煜明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研究者就已发现人体血浆(清)中存在核酸.核酸不仅在正常人血浆(清)中存在,在病人血浆(清)中也存在;且它的水平常有异常变化.近年来,科学家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孕妇、癌症病人及器官移植病人等的血浆(清)中分别发现了游离的来自胎儿、肿瘤和移植物本身的核酸.这些发现有着极重要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因它不仅开辟了许多疾病研究的崭新途径,也为非损伤性的疾病诊断、治疗效果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本文将着重从游离胎儿、肿瘤及移植器官的DNA/RNA三个方面来介绍血浆(清)核酸的临床应用.

  • 恶性胸/腹水游离TS、β-tubulin Ⅲ mRNA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王立峰;胡静;李茹恬;孟谊;禹立霞;钱晓萍;刘宝瑞

    目的:探索恶性胸腹水上清中游离胸苷酸合成酶(TS)、β-tubulinⅢmRNA的表达,以及游离TS、β-tubulinⅢ表达和患者5-氟尿嘧啶(5-FU)、多西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43例进展期肿瘤患者的恶性胸/腹水,分离、提取游离核酸,分离肿瘤细胞.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游离上清和肿瘤细胞中TS和β-tubulinⅢmRNA表达;ATP-TCA方法检测肿瘤细胞5-FU、多西紫杉醇的敏感性.结果:TS和β-tubulinⅢmRNA在恶性胸/腹水游离上清中的检出率为98%.与配对的肿瘤细胞相比,游离上清中TSmRNA表达水平高(P=0.02).在胃肠肿瘤患者中,游离上清中TSmRNA表达水平与5-FU药物敏感性相关(P=0.002).尽管观察到游离上清中β-mbulinⅢmRNA高表达者多西紫杉醇药物敏感性高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患者恶性胸腹水游离上清中可检测到游离TS、β-tubulin Ⅲ mRNA的表达.在胃肠肿瘤患者中,游离上清TSmRNA表达水平与5-FU药物敏感相关.

  • 母血中胎儿游离核酸检测在诊断胎儿非整倍体中的应用

    作者:姚妍怡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是常见且严重的染色体异常类出生缺陷.目前常用的侵入性检查方式因存在诸多弊端而被部分孕妇拒绝.在过去的15年中,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核酸的研究进展使得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成为可能.而近胎儿与母体表观遗传学差异及胎儿特异性RNA的发现使得这项技术摆脱了胎儿性别的限制.随着数字PCR及大规模平行测序等新技术的运用,胎儿非整倍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了提高.本文综述了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 血浆/血清游离核酸与无创性产前诊断

    作者:王艳;胡平

    循环核酸包括循环DNA和RNA,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新的血清/血浆分子生物标志物.循环核酸的发现、研究开创了无创性产前诊断的新领域.本文主要阐述了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核酸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产前胎儿性别鉴定和RHD血型分型、孟德尔疾病、异倍体检测、妊娠合并症方面的应用.

  • 游离线粒体DNA含量与HBV-HCC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晓锋;王全楚;郑娇娇;朱晓红;张燕;刘妲妲;梁栋;王建斌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患者血清中游离mtDNA含量与其患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风险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HCC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156例HBV相关的HCC患者(试验组)和312例非肝癌HBV患者(对照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血液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游离mtDNA含量.比较两组mtDNA含量的差异性.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血清中游离mtDNA含量与HBV患者患HCC的风险相关性进行分析,对血清中mtDNA含量与患HCC风险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逻辑回归模型分析.通过分层分析评估在不同特征人群中游离mtDNA含量与HBV相关的HCC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mtDNA含量低于对照组,年长患者mtDNA含量较年轻患者mtDNA含量低,mtDNA含量与HBV相关的HCC风险的相关性在年轻患者、无肝硬化患者中表现较为显著:年轻患者中mtDNA含量低的患者其患HCC的风险相对较高;无肝硬化的患者中mtDNA含量低的患者比mtDNA含量高的患者患HCC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年轻患者、无肝硬化HBV患者中,血清中游离mtDNA含量降低,HBV相关HCC的发病风险增加.

  • 血浆血清中游离核酸在结直肠癌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侦;陈嘉昌;陈华云;朱振宇

    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血浆血清中游离核酸的发现为结直肠癌的基因诊断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结直肠癌病人血浆血清中肿瘤相关基因的改变,如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癌基因突变、杂合性缺失等,与原发灶的改变相一致,使得利用血浆血清中游离核酸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素材有一定的靶向性.

  • 血浆血清中游离核酸用于分子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侦;陈嘉昌;陈华云;朱振宇

    传统分子诊断的靶点主要集中于检测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存在着取材困难,且对患者有较大程度伤害的局限性,如羊膜腔穿刺和绒毛膜取样进行产前诊断有1%的流产率.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有设备以及操作人员技术依赖性,终确诊都依靠活体组织检查,会使患者承受一定痛苦.寻求一种无创或者微创性的诊断方法一直是研究人员长期奋斗的目标.

  • 循环核酸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作者:刘芳腾;欧阳喜;张官平;罗洪亮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4位,且呈逐年递增趋势[1]。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较为隐匿,诊断时大多已为晚期,预后不良。因而,提高大肠癌的早期筛查诊断率,使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作为大肠癌诊断金标准的肠镜下组织活检由于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检查,并不适合早期筛查,而粪便脱落细胞学检查、大便潜血实验虽为无创性检查,但其敏感性差、特异度低,早期诊断价值有限。而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肿瘤的诊断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肠癌的常见肿瘤标记物有CEA、CA19-9、CA-125等,但对早期大肠癌检出率很低,同样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效果。随着肿瘤标记物研究的深入,外周血循环游离核酸( circulating nucleic acids)被认为是与肿瘤进展预后密切相关的新型标记物。这些核酸在肿瘤的早期阶段就已入血,具有与肿瘤细胞相同的表观遗传学和肿瘤组织遗传学的异常改变。通过对外周血游离核酸的检测,可以达到对恶性肿瘤实施无创、实时、动态的监测效果,为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复发监测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外周血循环的核DNA( nDNA)、线粒体DNA(mtDNA)以及微小核酸(miRNA)作为近年来新型肿瘤标记物的研究热点,备受关注。本文对它们作为肿瘤标记物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