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RRM1和β-tubulin Ⅲ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罗静;徐美青;郭明发;魏大中;柳常青;孙翔翔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糖核苷酸还原酶(RR) M1、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SP二步法)对8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进行ERCC1、RRM1、β-tubulinⅢ检测,分析患者的ERCC1、RRM1、β-tubulinⅢ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80例NSCLC肿瘤组织中ERCC1、RRM1、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0%、42.5%和52.5%.ERCC1、RRM1、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ERCC1、RRM1表达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及2年生存率分别均高于ERCC1,RRM1表达阳性的患者(P<0.05);β-tubulinⅢ表达与否对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及2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RRM1、β-tubulinⅢ的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筛选NSCLC患者辅助化疗药物,并且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恶性胸/腹水游离TS、β-tubulin Ⅲ mRNA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王立峰;胡静;李茹恬;孟谊;禹立霞;钱晓萍;刘宝瑞

    目的:探索恶性胸腹水上清中游离胸苷酸合成酶(TS)、β-tubulinⅢmRNA的表达,以及游离TS、β-tubulinⅢ表达和患者5-氟尿嘧啶(5-FU)、多西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43例进展期肿瘤患者的恶性胸/腹水,分离、提取游离核酸,分离肿瘤细胞.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游离上清和肿瘤细胞中TS和β-tubulinⅢmRNA表达;ATP-TCA方法检测肿瘤细胞5-FU、多西紫杉醇的敏感性.结果:TS和β-tubulinⅢmRNA在恶性胸/腹水游离上清中的检出率为98%.与配对的肿瘤细胞相比,游离上清中TSmRNA表达水平高(P=0.02).在胃肠肿瘤患者中,游离上清中TSmRNA表达水平与5-FU药物敏感性相关(P=0.002).尽管观察到游离上清中β-mbulinⅢmRNA高表达者多西紫杉醇药物敏感性高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患者恶性胸腹水游离上清中可检测到游离TS、β-tubulin Ⅲ mRNA的表达.在胃肠肿瘤患者中,游离上清TSmRNA表达水平与5-FU药物敏感相关.

  • TP/T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 ER-CC1、BRCA1及β-tubulin Ⅲ表达的影响

    作者:杜培;王沂峰;张晓薇;陈礼全;陈国勤

    目的::探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紫杉醇+铂类( TP/TC )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 l)、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 l)及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Ⅲ)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原发性上皮性癌患者组织标本(其中以TP/T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15例)中ERCC l、BRCA l及β-tubulin Ⅲ蛋白表达。结果:ERCCl蛋白主要在卵巢癌细胞核表达,细胞浆有少量表达;BRCAl蛋白在细胞核表达;β-tubulinⅢ在细胞胞浆中表达。新辅助化疗组中ERCC1蛋白高表达率(66.67%)显著高于术前未行化疗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中BRCA1蛋白高表达率(20%)高于术前未行化疗组(3.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中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率(60%)高于术前未行化疗组(57.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铂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诱导ERCC1的表达增加卵巢上皮癌对铂类的耐药性。 TP/TC新辅助化疗可能上调BRCA1及β-tubulin Ⅲ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β-tubulin Ⅲ表达水平对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陈佳;何松;王淼舟;郭燕;张晓东;吉志固;朱亚芳;陆俊国;陶玉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β-tubulin Ⅲ的表达水平与化学治疗(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以1:2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基因型组:对照组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基因型组根据ERCC1及RRM1的表达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检测病理标本中 β-tubulin Ⅲ的表达水平,比较β-tubulin Ⅲ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基因型组终有118例NSCLC病例可评价,均可成功检测 β-tubulin Ⅲ的表达情况.对照组有效率(37.5%)与基因型组有效率(4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组中各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β-tubulinⅢ低表达组有效率(55.1%)显著高于β-tubulin Ⅲ高表达组(36.7%,P<0.05).结论:在晚期NSCLC腺癌亚型中,β-tubulin Ⅲ低表达患者疗效较好,β-tubulin Ⅲ高表达可能意味着对多西他赛耐药.

  • 食管癌组织BRCA1和β-tubulinⅢ的表达与紫杉醇疗效的相关研究

    作者:叶维;姜维美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BRCA1、β-tubulinⅢ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紫杉醇疗效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BRCA1和β-tubulinⅢ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表达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BRCA1的高表达率为47%,BRCA1高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57%、低表达组的化疗有效率为6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β-tubulinⅢ的高表达率为57%,β-tubulinⅢ高表达组的化疗有效率41%、低表达组化疗有效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β-tubulinⅢ可以作为紫杉类在晚期食管癌中疗效的预测因子,3-tubulinⅢ低表达的食管癌患者是紫杉类化疗的适人群.本研究未体现出BRCA1的预测作用.

  • 联合检测ERCC1、RRM1及β-tubulin Ⅲ基因表达用于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的探讨

    作者:孙运祥;何续逊;卢景彤;严文跃;夏月琴

    目的:探讨ERCC1、RRM1、β-tubulinⅢ基因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根据表达结果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观察化疗敏感性和疗效的关系.方法:实验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联合检测ERCC1、RRM1、β-tubulinⅢ3项蛋白的表达.依据低表达(阴性)分别对铂类、吉西他滨、紫杉类抗微管药物相对敏感,高表达(阳性)相对不敏感的原则,制定二联个体化方案.对照组任选一种以铂类为基础的二联标准一线化疗方案.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的差异.结果:实验组ORR为51.92%(27/52)优于对照组的32.69%(17/52);DCR为69.23%(36/52)优于对照组的48.08%(2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6.2个月和4.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6个月和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ERCC1、RRM1、β-tubulinⅢ的表达水平,可为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β-tubulin Ⅲ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曹友红;马平;王福根;许春芳

    目的:研究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β-tubulin Ⅲ在50例胃癌组织及部分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β-tu-bulin Ⅲ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1例(62.00%)、9例(4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2,P>0.05)。β-tubulin Ⅲ蛋白T1组阳性表达率为22.22%(2/9),T2组阳性表达率为37.50%(3/8), T3组阳性表达率为78.79%(26/33),三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1.790),Spearman 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β-tubulin Ⅲ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中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s =-0.481,P<0.05);β-tubulin Ⅲ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为38.89%(7/18),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为75.00%(24/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376);β-tubulin Ⅲ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β-tubulin Ⅲ在胃癌中表达率稍高于癌旁组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 恶性胸腹水中肿瘤细胞BRCA1和β-tubulin Ⅲ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王立峰;张微;钱晓萍;胡静;禹立霞;邹征云;胡文静;刘宝瑞

    目的:疗效相关分子生物标记的探索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所在.由于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肿瘤细胞在分子水平的显著差异及转移性恶性肿瘤的难治性,本研究旨在探索肿瘤特殊转移灶即恶性胸/腹水中肿瘤细胞的BRCA1和β- tubulin Ⅲ mRNA表达水平与多西紫杉醇(TXT)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收集41例进展期肿瘤的恶性胸水/腹水,分离肿瘤细胞后ATP-TCA方法检测TXT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的BRCA1和β- tubulin Ⅲ mRNA表达.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P=0.008)和胃癌组(P=0.032)的恶性胸/腹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BRCA1 mRNA表达与TXT体外药物敏感正相关.β- tubulin Ⅲ mRNA 表达仅在NSCLC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与TXT药物敏感负相关(P= 0.022).联合检测BRCA1和β- tubulin Ⅲ对于TXT药物敏感性的预测没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在NSCLC和/或胃癌患者的恶性胸/腹腔积液中,BRCA1和β- tubulin Ⅲ表达与TXT敏感性相关且前者可能比后者更有意义.对于伴有恶性积液的进展期NSCLC和/或胃癌患者,恶性积液有可能成为一合适的标本进行分子生物标记的检测.

  • 人源性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中β-Tubulin Ⅲ的表达

    作者:柳霞;A Wernig;鞠躬

    目的:确定来源于成年人骨骼肌的干细胞在离体条件下能否分化为神经细胞,为骨骼肌干细胞应用于移植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打下基础. 方法:采用适用于大鼠的神经细胞诱导分化液诱导贴壁的人成肌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结合Western Blot及RT-PCR等技术对不同培养液作用后的人成肌细胞进行β-Tubulin Ⅲ,Neurofilament Mr 68×103和GFAP表达的研究. 结果:用诱导分化液作用后,未见小的、伴有突起的放射状形态的神经细胞;抗β-Tubulin Ⅲ对经神经元-胶质细胞诱导分化液作用后的人成肌细胞、增殖培养液培养后的各代人成肌细胞及仅含20 mL/L HS分化液分化形成的肌管细胞染色均为阳性; C2C12细胞β-Tubulin Ⅲ抗体染色阴性;上述所有细胞抗Neurofilament Mr 68×103和抗GFAP染色均为阴性. 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上述β-Tubulin Ⅲ染色阳性的人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中β-Tubulin Ⅲ mRNA和蛋白质分子的表达. 结论:成年人骨骼肌干细胞不能被有效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并证实人源性培养的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表达β-Tubulin Ⅲ,但是不表达Neurofilament Mr 68×103. 两种蛋白神经元标志物在人成肌细胞的表达不相吻合,我们对β-Tubulin Ⅲ能否作为人体组织横向分化研究的神经元特异的标志物提出疑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