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肠癌的药物敏感试验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春媚;姚清深

    目的:通过测定59例大肠癌患者对阿霉素(ADM)、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卡铂(CBP)、顺铂(DDP)、氨甲喋呤(MTX)6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人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17ECIA).结果:59例大肠癌对肿瘤组织的的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Fu>MMC>ADM>MTX>DDP,联合用药的抑制率为MMC+DDP+5-Fu>MMC+5-Fu>DDP+5-Fu.结论:大肠癌是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好的肿瘤,且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在指导大肠癌的临床用药及个体化化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秦楚;王朝霞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位居所有癌症致死的首位,按其组织学类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与小细胞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15%,在过去几年中未有明显提高。近年来肿瘤中发生的驱动基因突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NSCLC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导致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极其多样化,使个体化治疗成为NSCLC治疗的新方向。个体化治疗指根据各种分子标记物表达的不同,进行分子表型分类,并且以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驱动性基因为靶点,研发新的药物,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以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或延长生存期,减少无效治疗,降低毒性反应,改善生活质量。近年来个体化治疗在NSCLC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对分子标记物指导下的NSCLC的个体化化疗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颜才华;李晓阳;马一杰;罗素霞;陈小兵

    随着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肿瘤分子学、肿瘤药理学等研究的深入,更多化疗药物,尤其是靶向药物的出现,使晚期肺癌的治疗日臻完善。然而近年大量关于肺癌耐药基因及靶向药物的研究,对晚期肺癌“量体裁衣”的个体化治疗提出了挑战。如何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制订更准确、有效、毒性更小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 谈对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

    作者:李新;王国兴

    复治肺结核的定义是指下列结核病患者:(1)初治失败的患者;(2)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又复阳的患者;(3)不规律化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4)慢性排菌患者[1].从现代结核病管理模式看,复治肺结核涵盖了除初治肺结核以外的所有肺结核患者,包括难治肺结核患者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因此说,复治肺结核患者规范化与个体化化疗问题,在观念上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学术命题,在实践中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技术难题.面对复杂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群体,在制定符合每一个患者实际情况的个体化化疗方案时,必须遵循规范而不机械,个体而不随意的原则.

  • TECIA法体外药敏试验对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检测结果

    作者:栗向东;王臻;郭征;雷洁;李靖

    目的 探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TECIA)药物敏感性试验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个体化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ECIA法对7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体外组织块培养,用常用化疗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7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中,阿霉素的抑制率高,为47.70%;17例骨肉瘤中,表阿霉素抑制率高,为53.79%;软组织肉瘤20例中,异环磷酰胺的抑制率高,为53.48%;其他骨与软组织肿瘤33例,阿霉素的抑制率高,为48.21%.结论 TECIA法药敏试验可能是实现骨与软组织肿瘤个体化化疗的有效方法.

  •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相关进展

    作者:向润娥;汤静燕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多异质性带有髓系特点的恶性疾病,白血病细胞丧失分化、成熟能力以及异常增殖,使恶性细胞在体内积累,造成正常造血功能低下.在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中AML约占15~20 %,绝大多数病人经治疗能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31~54 %的病人能被治愈[1].探讨AML预后因素并确定微量残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检测意义以指导个体化化疗,应用新有效药物并改进化疗方案以增进疗效减少药物毒性,合理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AML儿童,促进了儿童AML疗效的改善.本文就以上内容的进展做一综述.

  • 晚期NSCLC组织RRM1表达与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

    作者:邢雪花;王琳;肖晓岚;盛莉;陈邓林;孙达统;邱纯

    目的 探索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0-01-31-2012-01-31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晚期NSCLC患者13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SCLC患者组织RRM1表达情况,利用随机数字表将138例患者分为GP组72例(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与TP组66例(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观察其表达情况与化疗疗效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RRM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66例TP组患者中,RRM1蛋白阳性表达有效率为50.00% (13/26),中位生存期9.1个月,1年生存率为42.31% (11/26),3年生存率为19.23% (5/26),阴性表达者有效率为52.50% (21/40),中位生存期11.6个月,1年生存率为40.00% (16/40),3年生存率为20.00%(8/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GP组患者中,RRM1蛋白阳性表达有效率为21.87% (7/32),中位生存期5.61个月,1年生存率为25.00%(8/32),3年生存率为12.50%(4/32);阴性表达有效率为40.00% (16/40),中位生存期13.32个月,1年生存率为42.50% (17/40),3年生存率为30.00%%(1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M1蛋白阳性组与RRM1阴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M1的表达水平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及生存期呈负相关性,可为个体化疗提供依据.

  • 乳腺癌的TECIA法药敏试验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清深;秦军;陈春媚;覃运荣;周林荣;覃欣;周腾贤

    目的 探讨组织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TECIA)法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对乳腺癌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本院手术的46例乳腺癌标本,采用TECIA法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体外检测.所测药物为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紫杉醇(PTX)、诺维本(NVB)、多柔比星(ADM)、氨甲喋呤(MTX)、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及联合化疗TA(PTX+ADM)、NP(NVB+DDP)、CAF(CTX+ADM+5-FU)、CMF(CTX+MTX+5-FU) 方案.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的比较,采用多个样本率的χ2检验.结果 46例乳腺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PTX 60.9%(28/46) 、NVB 58.7%(27/46) 、ADM 56.5%(27/46) 、MTX 37.0%(17/46) 、5-FU 34.8%(16/46) 、DDP 26.1%(12/46);PTX、NVB、ADM 、MTX之间及5-FU和DDP之间比较,敏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6.724,P=0.081;χ2=0.821,P=0.365) ,PTX、NVB比5-FU、DDP的敏感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TA、NP、CAF和CMF方案的敏感率分别为71.7%(33/46)、67.4%(31/46)、45.7%(21/46)、39.1%(18/46),但TA与NP方案、CAF与CMF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7);TA和NP方案比CAF和CMF方案的敏感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TX、NVB及含有此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较高,化疗药物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结论 TECIA法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在乳腺癌的化疗用药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 基于基因检测的个体化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肿瘤

    作者:范宇飞;任东;秦苑;李定纲;刘晓林;胡永华;王翠红

    目的 观察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 晚期肿瘤非一线治疗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收集患者的手术或穿刺标本,应用测序法检测不同基因mRNA表达水平,筛选适合的化疗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20例根据传统经验及循证医学证据选择治疗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44%(11/25),疾病控制率84%(21/25);对照组有效率15%(3/20),疾病控制率35%(7/2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6,P< 0.05;x 2=11.35,P<0.05).结论 根据治疗靶标检测结果,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可能提高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推广.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姜媛利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并给予个体化化疗,研究组术后在个体化化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自拟扶正抗癌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给予个体化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与肿瘤预见性化疗新策略

    作者:章扬培;吴祖泽;任会明;孙燕;左焕琮;孙耘田;贾延军;李满文;高建华;武未

    克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是化疗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项目通过分析20株中国人肿瘤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简写MGMT)的活性与对烷化剂亚硝脲耐药性的关系的实验;通过使用亚硝脲药物治疗移植高和低MGMT肿瘤细胞的荷瘤裸鼠实验;通过向对烷化剂亚硝脲敏感、耐药的细胞分别转导MGMT cDNA以及MGMT反义RNA的实验;证明肿瘤细胞中的MGMT水平决定了细胞对烷化剂、亚硝脲类药物的耐药性,MGMT高的肿瘤细胞耐药,MGMT低的细胞敏感.通过细胞和裸鼠实验证明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简写STZ)或O6-苄基鸟嘌呤(简写O6-BG)可以降低细胞内的MGMT活性,克服细胞对烷化剂亚硝脲的耐药性.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肿瘤预见性个体化化疗的新策略,即对MGMT低的肿瘤直接使用烷化剂亚硝脲化疗,对MGMT高的肿瘤首先使用链脲菌素降低MGMT酶活性,然后使用烷化剂亚硝脲化疗.

  • TECIA法药敏试验在晚期卵巢上皮癌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满;李利平;侯涛;唐侨飞

    目的 探讨TECIA法药敏试验在晚期卵巢上皮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54例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予TP化疗方案化疗,B组根据TECIA法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高的化疗方案化疗.评估和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复发率、肿瘤复发时间和无瘤生存期.结果 B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有效率、肿瘤复发率、肿瘤复发时间和无瘤生存期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根据TECIA法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高敏感性的化疗方案,对晚期卵巢上皮癌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化疗能显著提高化疗疗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对原发性肝癌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罗云明;施为健

    目的:探讨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对原发性肝癌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切取患者肿瘤组织,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试验(ATP-TCA)法进行体外肿瘤药敏试验,评价不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研究共对7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其中丝裂霉素敏感率为69.56%、健择敏感率65.22%、5-氟尿嘧啶敏感率60.87%、顺铂敏感率43.47%、表阿霉素敏感率30.43%;长春新碱敏感率17.39%、草酸铂敏感性13.04%。结论: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对原发性肝癌的个体化化疗方案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有效地提高化疗的疗效。

  • 支气管镜取材检测肺癌细胞肿瘤药敏及其临床的相关研究

    作者:刘鹏辉;廖国清;王红梅

    1 材料与方法1.1 取材自1998-03~2002-03我科收治经胸部CT及相关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病人58例.支气管镜下取材,采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体外癌细胞原代培养,进行肿瘤药敏实验,选取敏感药物用于个体化化疗.凝血时间、心电图检查正常.经支气管镜取材,一份送细胞学证实;一份置于1640培养液中留作癌细胞药敏.

  • β-tubulin Ⅲ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在个体化化疗方案中的作用

    作者:孙运祥;严文跃;夏月琴;焦爱民;王凯;何续逊

    目的:探讨β-tubulin Ⅲ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根据其表达结果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tubulin Ⅲ在55例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采用X2检验方法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依据低表达(阴性)对紫杉类抗微管药物相对敏感,选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高表达(阳性)相对不敏感的原则,选择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对照组选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的差异,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中位生存期(MST)的差异.结果:β-tubulin Ⅲ在55例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16例(29.09%),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实验组ORR为54.55% (30/55)优于对照组32.50%(13/40),x2=4.543,P=0.033;DCR为69.09% (38/55)优于对照组47.50%(19/40),x2=4.498,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FS分别为5.2月和4.5月(x2=4.215,P=0.040),MST分别为8.9月和7.4月(x2=6.146,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细胞存在β-tubulin Ⅲ的表达,且与肿瘤细胞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检肿瘤标本中β-tubulinⅢ的表达,有助于为实施个体化化疗提供一种选择药物的方法.

  • 宫颈癌持续或复发患者个体化化疗研究

    作者:胡月;唐冬

    目的 比较个体化化疗与常规化疗在宫颈癌放化疗后持续、复发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荆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宫颈癌复发或持续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0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对照组(30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后比较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5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2.9个月(P<0.01).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宫颈癌放化疗后持续、复发患者个体化化疗优于经验性化疗.

  • 舟山群岛结直肠癌患者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郑怀宇;吴飞跃

    目的 探讨舟山群岛结直肠癌患者中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CPT-11)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CPT-11为主的FOLFIRI方案治疗并随访,同时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测定UGT1A1启动子区28(UGT1A1* 28)的基因型,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化疗毒性、疗效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78例使用CPT-11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UGT1A1*28野生型TA(6/6)有58例,占74.4%;杂合突变型TA(6/7)有16例,占20.5%;纯合突变型TA(7/7)有4例,占5.1%.UGT1A1* 28非野生型(6/7+ 7/7)患者发生腹泻的概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x2=18.347,P=0.000),而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疗效和存活状态与UGT1A1* 28基因多态性无关.UGT1A1*28非野生型患者(6/7+ 7/7)随着用药次数增加,腹泻(F=8.506,P=0.009)和中性粒细胞减少(F=5.262,P=0.034)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大.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舟山群岛UGT1A1* 28基因突变情况符合亚洲人的特征,以CPT-11为主的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值得肯定,但需注意根据UGT1A1的基因型进行剂量调整.

  • 贲门腺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及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的临床应用

    作者:叶阿奇;潘世杨;周亦兵;童华诚;陈亮

    选取1999年6月~2000年6月我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贲门癌患者26例,均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贲门腺癌后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未能切除者不纳入观察组,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分析.对贲门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多个耐药基因糖蛋白P-17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进行比较,并结合临床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后,给予患者个体化化疗.经3年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 耐药相关基因在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葛建娟;杨书云;宋诸臣;徐小红;蒋斌;徐薇薇;杨磊

    目的 探讨耐药相关基因基因在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复发难治性NHL患者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Bcl-2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蛋白表达,分析其与NHL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复发难治性NHL患者的P-gp、GST-π、Bcl-2和TopoⅡ蛋白表达分别为68.3%、61.7%、45.0%和48.3%.P-gp、GST-π和Bcl-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TopoⅡ的表达与观测临床参数无相关性(P>0.05).与寡耐药基因表达组(1种或无耐药基因表达,17例)NHL比较,多耐药基因表达组(≥2种耐药基因表达,43例)化疗有效率(37.2% vs.70.6%)和生存率较低(P<0.05和P<0.01).结论 检测P-gp、GST-π、Bcl-2和TopoⅡ蛋白表达可作为NHL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有助于选择相应的化疗药物,实施个体化治疗.

  • 多基因联合检测指导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娟;肖扬;刘君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3型β微管蛋白(TUBB3)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基因联合检测对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7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其中A组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ERCC1、TUBB3和TOPOⅡα基因表达,根据检测结果选择个体化化疗方案;B组不进行基因检测,采用三药联合方案化疗.比较两组化疗有效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化疗有效率为66.7%,略高于B组的54.8% (P>0.05).A组中位TTP和中位OS均较B组延长(8.0个月vs.6.6个月和12.5个月vs.9.6个月)(P<0.01).A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和黏膜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ERCC1、TUBB3和TOPOⅡα基因联合检测指导的个体化化疗方案提高了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化疗的耐受性,在晚期胃癌的化疗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