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外诱导获取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其稳定性研究

    作者:胡明豪;王彬;付雷;徐建;陆宇

    目的 利用浓度2倍递增的方法体外诱导获得对利奈唑胺(linezolid,Lzd)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菌株,考察其耐药稳定性及用于筛选新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方法 将MTB标准株H37Rv(ATCC27294)在Lzd浓度2倍递增的含药固体培养基上进行传代培养,逐步诱导菌株对Lzd耐药,运用微孔板阿尔玛蓝(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法测定部分抗结核药物对体外诱导Lzd耐药株的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对体外诱导获得的Lzd耐药株测序鉴定γplC基因的突变情况.将诱导Lzd耐药菌株在无药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培养10代以观察耐药稳定性变化,包括MIC变化和rplC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MTB标准株诱导后得到7株单克隆MTB菌株,其对Lzd的MIC值范围是5.99~18.28 μg/ml,为诱导前(0.25μg/ml)8倍以上,成功获得Lzd耐药株,且对Sutezolid(PNU-100480)同时发生交叉耐药,7株菌株均检测到rplC基因中T460C的突变.体外诱导Lzd耐药株在无药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10代,MIC值有所下降(范围为4.71~7.47μg/ml),但均稳定在诱导前8倍以上.结论 通过体外诱导实验可以获得对2种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药物均耐药的MTB耐药菌株;rplC基因突变与MTB对恶唑烷酮类药物的耐药相关;MTB对恶唑烷酮类药物的耐药稳定性较强,较难复敏.

  • 158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利奈唑胺耐药及相关基因突变情况研究

    作者:王前;宋媛媛;王玉峰;逄宇;赵雁林

    目的 分析我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探究结核分枝杆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 作者于2013年10月采用直接抽选法,从401株来自于2007年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随机抽取158株,分为耐多药组(107/158,67.7%)、前广泛耐药组(41/158,26.0%)和广泛耐药组(10/158,6.3%);采用微孔板稀释法检测其对利奈唑胺的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aion,MIC),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 (ATCC 27249)作为对照,当MIC高于临界浓度时,判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奈唑胺耐药.同时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相关基因23S rRNA、rplC和rplD进行测序,分析其突变特征;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卡方检验统计不同组别间利奈唑胺耐药率的差别,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58株耐多药菌株对利奈唑胺的总耐药率为10.8%(17/158).其中10株广泛耐药菌株中有6株对利奈唑胺耐药(6/10),明显高于耐多药组(5.6%,6/107)和前广泛耐药组(12.2%,5/41),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在17株利奈唑胺耐药菌株中,共发现5株(29.4%)在23S rRNA或(和)rplC基因发生突变,同时首次鉴定到rplC基因His155Asp突变可能与低水平利奈唑胺耐药(MIC=2 μg/ml)相关.结论 广泛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耐多药和前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23S rRNA和rplC基因突变可能与利奈唑胺耐药性相关.

  • 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劳穗华;俞朝贤;陈华;肖芃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并经过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利奈唑胺的疗效,以及比较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血肌酐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计数资料应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50例中,细菌消除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均为82.0%(41/50),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在治疗前分别为(14.52±6.88)×109/L、(12.44±7.01)×109/L、(112.28±82.59) μg/L、(66.28±37.71)mm/1 h;治疗后分别为(9.94±3.43)×109/L、(7.64±3.46)×109/L、(57.19±59.23) μg/L、(50.56±27.15)mm/1 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14、4.345、3.163、2.098,P值均<0.05.血小板治疗前为(306.54±150.94)×109/L,治疗后为(259.18±140.39)×109/L,治疗前后比较,t=1.625,P=0.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治疗前为(104.88±118.54)μmol/L,治疗后(118.15±122.18) μmol/L,t=-0.535,P=0.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奈唑胺作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用药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经验性用药.

  • 利奈唑胺所致4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张宏;邝浩斌;覃红娟;汪敏;袁园;叶锦泉;冯治宇

    目的 了解利奈唑胺(linezolid,Lzd)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2014年10月1日至2017年3月20日使用含Lzd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共47例,对治疗过程中Lzd所致的ADR及处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7例患者Lzd用药中位时间为150(30~730)d,共37例(78.7%)患者发生61例次ADR.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皮肤,具体表现为周围神经炎24例(51.1%,24/47)、恶心15例(31.9%,15/47)、视力下降11例(23.4%,11/47)、头痛3例(6.4%,3/47),以及失眠、头晕、骨髓抑制、皮疹及瘙痒各2例(均为4.3%,2/47).用药0~6个月内发生周围神经炎(45.9%,17/37)及恶心(29.7%,11/37)的患者例数较多,用药0~8个月内发生视力下降(27.0%,10/37)的患者例数较多,8个月后上述3种ADR的新发患者例数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发生ADR的患者可采取对症(47例)、减量(11例)、暂停用药(3例)及停药(11例)等临床治疗措施,其中停药者包括周围神经炎5例、视力下降4例、骨髓抑制1例、恶心1例;37例发生ADR的患者经上述处置后终22例(59.5%)好转,14例(37.8%)不变,1例(2.7%)加重.结论 Lzd疗程较长,发生ADR的比率较高,但只要及时处理,Lzd的使用仍是安全的.

  •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初步评价

    作者:黄海荣;于霞;姜广路;戴广明;马玙

    目的 初步评价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MDR-TB)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e等电子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7个国家的5个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分析结果表明,含利奈唑胺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DR-TB的合并成功率为82%(95%CI73%-89%);治疗结果为失败、丢失或死亡的比例分别为2%、5%、ll%.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神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2%、25%、6%.结论 利奈唑胺对耐多药结核病有较好的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现状及认识

    作者:唐怡敏;邓国防;叶涛生;刘映霞

    目前,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泛耐药结核病(XDR-TB)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因治疗尚缺乏有效的药物,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利奈唑胺(linezolid,LZ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有杀菌作用,其临床疗效已得到一系列临床研究证实.但在使用过程中,对该药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就LZD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现状、作用特点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耐药性、安全性、使用剂量等问题做一综述,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LZD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认识.

  • 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贾晓炯;徐绣宇;马维佳;史静;张莉萍

    目的 探究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LRE)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2011至2013年共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株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进行验证,并通过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2对12种抗生素进行MIC检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Diversilab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明确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3株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均对利奈唑胺呈现低水平耐药,对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多表现耐药,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替加环素等多表现敏感;我院以ST480型别为主,其中2013年7至9月有3株菌(菌株3~5)具有相同的序列分型(ST)型别、PFGE条带和rep-PCR分型结果,属于同一耐药克隆群;入住ICU、周围血管疾病、男性、低蛋白血症、肠道灌洗和利奈唑胺使用等是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入住ICU(OR=8.74;P =0.008)、肠道灌洗(OR=8.39;P=0.015)、利奈唑胺使用(OR=10.19;P =0.039)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3株LRE均为多重耐药菌株,2013年下半年存在小规模的LRE流行,应重视LRE的监管工作,从而减少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的出现.

  •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分析及其对血小板的影响

    作者:毕立清;周静;黄敏;韩艺;张倩;周苏明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老年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其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内科系统收治的≥60岁老年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50例,静脉应用利奈唑胺,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变化,进行病原体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并动态观察用药期间血小板变化. 结果 50例患者利奈唑胺治疗平均疗程(13±2)d,临床有效率74%,其中明确培养有革兰阳性球菌者26例,经治疗后细菌清除18例.利奈唑胺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24例(48%),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均值分别为(239±114)×10 9/L和(146±8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8,P=0.000).血小板减少与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及药物疗程有相关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200×109/L为风险预测指标(OR=0.244,95% CI:0.068~0.874,P=0.030);血小板随用药时间有一定的变化趋势,用药7d后明显下降,低值位于停药1~2 d时.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临床疗效和耐受性好,特别是应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革兰阳性菌院内获得性肺炎时;该药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影响较小,但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与用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利奈唑胺平均用药时间有关,可根据其变化规律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 利奈唑胺对高龄老年人血液系统的影响

    作者:周为;柯会星;李毅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对高龄住院感染患者血液系统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利奈唑胺治疗45例高龄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常规检查结果. 结果 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45例患者中,出现血小板显著降低者20例(44.4%),血红蛋白显著降低者6例(13.3%),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者1例(2.2%),因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停药19例.血小板显著降低出现时间为用药后5~17 d,平均(10.2±3.3)d;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出现时间为用药后6~14 d,平均(9.8±3.0)d;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的低值分别出现在用药后(13.1±3.9)d及(10.5±3.5)d,部分患者的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下降可出现在停药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时间和肌酐清除率是血小板降低相关的危险因素(OR=1.407,0.732,P<0.05). 结论 高龄老年人使用利奈唑胺时易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显著减少,尤其易发生在肾功能不全和用药时间延长的患者,高龄老年人在使用该药时应密切监测血常规变化.

  • 利奈唑胺骨水泥析出性能的实验观察

    作者:孙长鲛;柴伟;潘勇卫;周勇刚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骨水泥在预防和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佳使用浓度。方法根据在40 g骨水泥中加入不同剂量的利奈唑胺,将样本共分成6组,每组测定5个样本,Ⅰ~Ⅵ组分别为1.2、2.4、3.6、4.8、6.0、7.2g利奈唑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分别测定他们随时间变化的析出浓度。结果利奈唑胺骨水泥样本释放速度与抗生素含量呈正相关,随着抗生素含量增加释放速度也随之增加。不同剂量组的释放时间均可持续到7周,所有样本在第1天内均呈爆发性释放,在第2天后释放量缓慢降低。分别对各时间段的药物析出情况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各组的利奈唑胺释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7.2 g组的释放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利奈唑胺抗生素能够从骨水泥中有效释放,术后第1天要夹闭引流管,使骨水泥释放的高浓度利奈唑胺充分发挥作用。每40 g骨水泥中加入3.6 g利奈唑胺可能达到既杀菌又能节省药物,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 利奈唑胺成功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颅内感染一例

    作者:郭利涛;刘昱;王雪;石秦东;刘红娟;滕琰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4岁,入院前3个月患者在外院行左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开颅切除术,术后2个月出现头痛,并逐渐加重.入院时体温36.7 ℃;脑脊液常规:色淡黄,总细胞数435×10~6/L,白细胞数290×10~6/L;脑脊液生化检查:蛋白质1.67 g/L,葡萄糖1.32 mmol/L;连续3次脑脊液培养均回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敏感.

  • 耐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治疗进展

    作者:徐晓楠;董湘玉

    需氧革兰阳性菌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在医院获得性血行感染中该菌属感染现象较为明显,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链球菌属细菌也不断增多,更为严重的是还出现了万古霉素中度敏感或糖肽类中度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的增多给感染的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针对耐革兰阳性菌感染,该文介绍一些抗菌新药的研究进展情况.

  • 利奈唑胺全身给药后在人非炎性玻璃体中的药动学

    作者:Horcajada JP;Atienza R;Sarasa M;曹国英

    利奈唑胺为全合成口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抗菌药,对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具良好抗菌作用.文献报道该药在人体非炎性房水中穿透性良好,但其对玻璃体穿透性的资料则甚少.本文作者研究了利奈唑胺全身给药后在人体非炎性玻璃体中的穿透性.

  • 恶唑烷酮类抗菌药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少华;秦丽君;胡华成

    利奈唑胺属于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在体内外对引起社区和院内各种感染的阳性细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包括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其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一系列Ⅲ期临床研究的证明.本文综述了第1个应用于临床的恶唑脘酮类药物利奈唑胺的发展历史,抗菌作用,临床试验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进展.

  • 新型口恶唑烷酮类抗菌药-Linezolid的药理及临床评价

    作者:杜立峰

    唑烷酮类抗菌药是一类结构类型与作用机理完全不同于目前所有抗菌药物的新型合成抗菌药,它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核蛋白体阶段.它的早提出是在27届抗微生物药和化学治疗国际科学大会上(纽约,1987).初报导的是一个代号为S-6123的药物但因其体外活性低,未作深入研究.而使这类药物重新进入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是它的二个新药Eperezolid(U-100592 EPZ)和Linezolid(U-100766 LNZ)的成功开发.体外试验结果显示:EPZ和LNZ可抑制各种G+球菌,包括耐药及多种耐药菌株,并具有与目前所有抗菌药物不存在交叉耐药性的独特优点,这使唑烷酮类再度受到瞩目,而LNZ是这一类药物中研究得多,也是讫今为止唯一一个被批准上市的唑烷酮类抗菌药.基于44个国家4000多例临床试验结果,美国FDA于2000年4月18日首先正式批准Linezolid(商品名:Zyvox;pharmacia & upjohn公司开发)上市,用于治疗敏感菌的感染.

  •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选择的比较

    作者:刘明涛;孙恩华;毕少杰;于瑞丛;李玉

    目的 在体外测定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低抑菌浓度(MIC)、防细菌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MPC)和突变选择指数(SI),比较其防耐药突变能力.方法 采用肉汤法富集1×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采用平板稀释法测两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菌的MIC、MPC以及SI,同时测定万古霉素联合利福平与左氧氟沙星后的MPC、SI.结果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MPC以及s1分别为1.0、1.0g/L;6.4、51.2g/L;6.4、51.2;万古霉素分别联合利福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后的MPC及SI分别为12.8 g/L、25.6;8.0g/L、16.0.结论 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能力强于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与利福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联合后均能降低万古霉素的MPC、SI,提高万古霉素的防耐药突变能力.

  • 抗菌新药--利奈唑胺

    作者:王从容

    目的:全面介绍抗菌新药-利奈唑胺的抗菌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利奈唑胺的临床作用.结果:利奈唑胺作用机制独特,不仅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而且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等有较强抗菌活性.结论:利奈唑胺是临床上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药物.

  •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虞涛;王旭;吴鉴今;钟达;邢健友;傅衍勇

    目的:系统评价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利奈唑胺治疗MDR-TB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提取资料后采用Meta-Analyst Beta 3.1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合计3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利奈唑胺治疗MDR-TB的成功率为76.3%[95%CI(67.8,83.1)],失败率为15.9% [95%CI(9.3,25.8)],死亡率为14.2% [95%CI(7.2,26.0)],丢失率为6.2% [95% CI(1.8,19.4)];不良反应中的贫血、末梢神经毒性和视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2.8% [95%CI(11.1,41.2)]、33.5% [95% CI (23.0,46.0)]和10.4%[95%CI(5.5,18.9)].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DR-TB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但其佳治疗方案、不同使用剂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开展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明确.

  • 利奈唑胺注射液与注射用兰索拉唑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赵静

    利奈唑胺(斯沃)主要成份为利奈唑胺。属于新一类的合成抗生素--恶唑烷酮类抗生素,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注射用兰索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损伤粘膜的修复。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当利奈唑胺注射液输完更换注射用兰索拉唑液体时,茂非氏滴管及输液管道内立即出现褐色混浊。因此,对两种药物的配伍进行了观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