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现状及认识

    作者:唐怡敏;邓国防;叶涛生;刘映霞

    目前,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泛耐药结核病(XDR-TB)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因治疗尚缺乏有效的药物,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利奈唑胺(linezolid,LZ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有杀菌作用,其临床疗效已得到一系列临床研究证实.但在使用过程中,对该药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就LZD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现状、作用特点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耐药性、安全性、使用剂量等问题做一综述,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LZD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认识.

  • 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程丽森;华娟;张倩艺;陆锦昆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门诊处方20 162张,对口服降糖药名称、用法、规格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口服降糖药处方占所查同期处方的5.56%;使用频度前3位为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奇特片、阿卡波糖(卡博平)片;合并用药≥2种的占29.26%;药物利用指数(DUI)>1的仅1种,占口服降糖药的11.00%,DUI≤1的占口服降糖药的89.00%.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无滥用现象,合并用药不多.

  • 疾病风险评分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赵厚宇;詹思延

    疾病风险评分通过平衡不同组间研究对象的基线疾病风险以控制高维数据结构中的混杂效应,从而减小暴露因素效应估计的偏倚,因此在利用医疗数据库探索药物疗效或不良反应等规律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尽管疾病风险评分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具有与倾向性评分相似的作用,而且在一些特殊暴露条件的研究中具有倾向性评分与传统混杂控制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疾病风险评分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范围远不及倾向性评分广泛.基于对疾病风险评分方法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价值的考量,本文阐述了疾病风险评分的原理、模型构建、评分估计和应用的方法,以期为疾病风险评分方法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新方法

    作者:詹思延

    药物流行病学(pharmacoepidemiology)是近年来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两个学科相互渗透、延伸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医学研究领域,也是流行病学一个新分支.

  • 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物流行病学

    作者:李群娜;詹思延

    药物流行病学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主要是采用传统的观察性流行病学方法,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记录连接数据库(record-linkage database)、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来测量药物暴露和估计一般人群中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1];试验法如随机化临床对照试验(RCT)亦属于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之一,但RCT通常要求研究对象在病情、预后和危险因素等方面具有同一性,因此RCT所得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外推到实际用药人群.此外,由于遗传背景的差异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个体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是不同的,这样一来,研究人群中不同的个体对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就成为当前药物流行病学极富挑战性的领域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即将完成,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4],如果能将它们与药物流行病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不仅能加速新药开发和真正实现个体化给药,而且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遗传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探讨后基因组时代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

  • 缅怀耿贯一教授求真务实勇于创新

    作者:王建华

    耿贯一教授(1925~1998年)是我国成绩卓著的流行病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他从医50年,穷其一生心血为我国流行病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历任天津医学院卫生系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烟草与健康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天津市流行病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分会等6个学会的顾问,国防药物流行病学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副主编.1984年成为国际流行病学协会会员,1998年受聘加拿大卫生学院客座教授.此外,还曾在30多个医学、社会团体中任职.

  • 中医药高校增设药物经济学课程的探索

    作者:黄金宇;高慧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为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是利用经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医药领域的特殊性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药物经济学借用药学、经济学、药物流行病学、卫生技术评估、决策学、循证医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如何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大限度的健康效果改善的科学,是一门为医药及其相关决策提供经济学参考的应用性学科[1].

  •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作者:吴嘉瑞;马利彪;张晓朦;杨冰;张冰;盛晓光

    目的:探讨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安全评价与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72-2011年国内文献,收集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个案,建立病案数据库,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不良反应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7个补益类注射剂品种的详细不良反应个案233例,其中黄芪注射剂病案数量多(86例);不良反应涉及人体多个系统,以呼吸系统损伤数量多(80例,27.0%);男性患者117例(50.2%),女性患者116例(49.8%);平均年龄(51.40±16.67)岁;不良反应多发生在静脉滴注开始后30 min内(64.5%);患者原患疾病多为癌症(19.3%)、冠心病(15.9%)及高血压(6.0%)等;仅有76例说明有合并用药情况,主要合并抗生素、其他中药制剂及维生素类制剂。结论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合并用药和医生辨证失误等因素有关,促进合理用药是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 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作者:吴嘉瑞;马利彪;张冰;张晓朦

    目的探讨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收集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个案,建立病案数据库,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不良反应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566个不良反应案例,涉及16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其中复方丹参注射液病案数量多(139例);男性患者293例(51.77%),女性患者273例(48.23%),平均年龄为(55.01±16.07)岁;循环系统损害多,206例(23.22%);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开始给药后30 min内,357例(64.79%);原发疾病多为心脑血管疾病,384例(67.84%)。结论活血类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好发于中老年人,多累及循环系统。

  • 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方法探讨

    作者:寇秋爱;赵素萍;冯国双;谢雁鸣

    中药安全性再评价是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首要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性监测和安全性评价两大部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中药安全性监测体系,但在安全性评价方面做的工作很少,突出表现在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实施方面经验不足,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药物流行病学的方法在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中有很好的实用性.该文分析3种典型的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在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以期对同行有所提示.

  • 欧盟《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学标准指导手册》译介

    作者:田峰;廖星;谢雁鸣

    在药品上市后开展药物警戒活动成为世界各国药品监管机构重要的工作之一.当前,药物警戒在中国日益受到政府、医药界和公众的重视.为了支持高质量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并激励有益于患者和公众医疗健康的创新,欧盟药品管理局组织欧盟药物流行病学和药物警戒网络中心制定了《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学标准指导手册》,作为欧盟药物警戒工作方法学的标准参考文件.该指导手册重点是从科学的角度提供方法学指导,对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的法律背景和伦理要求、研究方案的一般考虑、研究问题的确立、数据采集方法、研究设计方法、统计和流行病学分析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不良事件的报告、信息交流等相关内容提出了方法学方面的具体指导性建议.该文拟对该指导手册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的药物警戒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学参考.

  • 我国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的流行性研究

    作者:司雪峰;黄海龙;魏民;关琪;宋艳辉;马鹏飞;全宇;邢辉;邵一鸣

    目的掌握我国大规模用药前耐药突变在我国HIV-1感染者中流行情况的本底资料.方法在第二次全国HIV流行病调查2002年样本中随机选取20%,对于蛋白酶(PR)基因区全长和逆转录酶(RT)20~230氨基酸位点进行PCR扩增、测序并使用HIVdb-Drug Resistance Algorithm软件进行分析,检测耐药相关突变.结果分别得到164份PR基因区样本和138份RT基因区样本.PR基因区样本中发现1份(0.61%)样本存在蛋白酶抑制剂(PI)主要相关突变,163份(99.39%)样本存在PI次要耐药相关突变.RT基因区样本中发现8份(5.80%)具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相关突变,2份(1.45%)存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相关突变.结论我国未用药HIV感染者中耐药相关突变尚处于低流行状态,应当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控以减少耐药突变的产生与传播.

  •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作者:陶国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用药的频度急剧增长,药源性疾病亦随之增加,尤其老年人,由于各重要器官功能衰退,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利用及排泄,更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DRs),一般老年人ADRs比非老年人多4~12倍.及时向人们客观公正地提供药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循证信息,保证人们科学合理地用药,是当前药物流行病学面临的严峻任务.

  • 我国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现状调查

    作者:曹雅昇;胡大一;王宏宇;吴彦

    目的 了解我国基层医院(2级及以下)慢性心力衰竭(CHF)药物治疗现状.方法 17个地区(11个省、3个直辖市和3个自治区)2066所基层医院,每所医院至少1名心内科、急诊科或综合内科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在接受培训之前,就本医院CHF药物治疗情况回答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00份,表格编号,2遍录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进行资料的分析.结果 症状性CHF患者利尿剂使用率为90%;大剂量地高辛(≥0.25 mg/d)使用率为10%;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为40%,靶剂量的使用率只有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使用率为80%,靶剂量的使用率只有2%;如青海、贵州等省基层医院靶剂量β受体阻滞剂和ACEI使用率为0.结论 加强CHF规范治疗推广力度,尤其重视边远地区,提高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及其靶剂量的使用率.

  • 合理用药的对策

    作者:魏水易;周东;王士民

    我国目前不合理用药形势十分严峻,极大地影响到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是合理用药系列文章的第3篇,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营造合理用药的氛围,提高全民的合理用药意识,完善相应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乃至药师的作用,并围绕如何促进合理用药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对策供讨论.

  • 奥司他韦安全性再聚焦——药物流行病学视角

    作者:詹思延

    药品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但也可能带来危害,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更是促进了人们对药物上市后的安全、有效性的关注.在与药害作斗争的过程中,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药物流行病学这门应用学科,即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1].

  • 冠心病患者药物使用研究与方法学评价

    作者:孙明扬;闫盈盈;翟所迪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研究的初步结果,并比较文献研究和数据库研究在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冠心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献,截至2015-11-28,用Excel 2011进行统计文献研究的结果.提取研究数据库中冠心病患者用药信息,用SPSS 21.0和Excel 2011统计数据库研究的结果.比较2项研究的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结果 文献研究结果显示,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药、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的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0.62%,65.38%,73.94%,43.56%和19.95%.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药、他汀类、ACEI和ARB的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7.40%,53.60%,68.60%,27.00%和26.00%.与数据库研究相比,二次文献研究具有样本量大、成本低、获取迅速等特点.结论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原始研究足够的情况下可用二次文献研究分析药物流行病学特征.

  • 药物流行病学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素敏;田春华;王兰明;李少丽

    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使用药物流行病学的方法,可以评价药品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寻找诱发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本文对国内外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旨在提高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地位,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向纵深发展.

  • 2001年药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征稿内容:1.新抗生素、新的具有药理生理活性微生物次级代谢物 的筛选、分离鉴别、结构测定;2.抗生素的遗传育种与生物合成;3.抗生素的化学合成、半 合成,结构修饰,构效关系研究;4.抗生素装备研究;5.抗生素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 工程研究;6.抗生素的分析检测与质量监控;7.抗生素的剂型研究;8.抗生素的体外活性、 药物动力学,药效学,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与机制研究,药物毒理学研究;9.新药临床疗效、 安全性研究,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治疗研究等;10.工、农、林、牧、水产等专用抗生素研制 及应用的研究论文。截稿日期:2001年8月5日。稿件请寄:四川成都市沙板桥路18号中国抗生素杂志社(请注明会议 征稿),邮政编码:610051,联系电话:(028)4381243,传真:(028)4381243。  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01年4月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药物流行病 学学术会议。会议拟申报中国药学会年度学术计划,获得继续教育学分。会议期间将邀请国 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所有参会作者的论文将在《药物流行病学杂志》增刊上公开发表 。征文内容:1.新药评价及药品上市后再评价;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与安全用药;3.药物利用研究;4.临床合理用药研究;5.药物经济学研究;6.药品分类管理 的实践;7.医药市场预测及医药产品开发;8.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进展;9.药物流行病 学进展;10.其他相关内容。截止日期:2001年1月31日(以邮戳为准)。投稿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社会务组冼静 怡同志收,邮编:430014,电话:(027)82835077,82778580。会务学术组联系人:毛宗福 教授(电话:027-87331727,宅电:027-87336375)。  “2001年全国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将于2001年下半年在上海举办。本次学术会议列 入2001年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并授于一类学分。征文内容:1.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评价;2.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 用度;3.药物经济学及其临床意义;4.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5.药物不良反应;6.临床药 物信息服务;7.药师参与临床的经验和体全。联系方法: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邮编:200032) 复旦大学医学院 (原上海医科大学)290信箱,联系人:蔡玉钅 卢,姜慧芳,电话:(021)64041900-2256。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物安全信息专业学组和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定于2001年5月在北京 共同举办全国药源性疾病高级研修班。该研修班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时间40学时, 学分13分。凡要求参加者,请与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颜青、李晓楠联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4号,邮编:100038,电话:(010)63464390。

  • 引"药物流行病学"进药店

    作者:杨金城

    随着药物开发的突飞猛进,大量新药以及新包装、新剂型的老药涌入药店.新药上市后又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加之用药者的文化素质较低,而且药店营业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使得顾客与药店之间就是简单买卖.因此,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频频发生.

160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