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双侧胸腔异位肝一例

    作者:何平;杨晋

    胸内异位肝临床罕见,国内外文献报道极少.现将我院经开胸探查病理证实胸腔异位肝病例1例报告如下.

  • 原发性肝脏类癌一例

    作者:徐爱民;程红岩;贾雨辰;吴孟超

    患者男,34岁.2个月前体检发现肝占位,无不适.外院CT示右肝9.0 cm×10.0 cm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后消退.以原发性肝癌门诊入院.入院后检查:血压113/64 mm Hg (1 mm Hg=0.133 kPa) .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均阴性.乙肝表面抗体(+).肝肾功能正常.超声检查见肝右叶巨大混杂低回声区.

  • 介入治疗甲状腺上动脉瘤一例

    作者:孔铭新;赵廷常;于桂云

    患者男,54岁.因突发口鼻大出血(出血量约500 ml)急诊入院,经耳鼻喉科积极治疗出血暂时得到控制.患者于1988年因扁桃体霉菌病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放疗3个疗程;3个月前因憋气行气管切开和造瘘术.体检:面色苍白,颈前皮肤触之坚硬,似瘢痕增生,气管造瘘口处通畅,有血痂附着,瘘口上方见手术刀口,大致愈合.纤维喉镜:见咽喉壁弥漫性血肿,呈紫红色,双侧梨状窝变窄,一侧声门变短小,披裂血肿明显.入院5 d内又出现4次出血,每次出血约400 ml,虽经治疗控制症状,但临床缺乏明确病因诊断和有效治疗手段,患者仍处于病危之中.我科会诊后认为颈外动脉造影可明确出血原因,必要时行栓塞治疗.

  • 腹膜腔及腹膜后腔血管瘤二例

    作者:余日胜;蒋定尧;李蓉芬

    腹膜腔及腹膜后腔(统称腹腔)血管瘤罕见,文献报道甚少.现对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腔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增加对该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 肝母细胞瘤致男童性早熟一例

    作者:田伟

    患儿男,4岁4个月.8个月前家长发现阴茎增大,时有勃起,嗓音变粗.体检:身材匀称,可见四肢体毛、腋毛及阴毛,阴茎长9 cm,周径8 cm, 睾丸3.0 cm×2.5 cm大小,阴囊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24 h尿17酮固醇12.1 μmol/L,17羟固醇20.7 μmol/L(男童正常参考值为17酮固醇<5.2 μmol/L,17羟固醇2.72~13.80 μmol/L),血睾酮26.81 nmol/L (青春期前正常参考值0~0.38 nmol/L ).骨龄片见5个腕骨,头颅MRI检查为阴性,而肾上腺CT及B超提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因17酮固醇、17羟固醇、睾酮增高, 临床表现为性早熟,CT和B超提示双肾上腺弥漫性增大,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而出院.

  • MR灌注成像对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血管通透性的评价研究

    作者:钱银锋;余永强;陈骏;郑斐群;张诚;柏亚;李旋;吴津民

    目的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研究Ⅱ~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血管的通透性.方法Ⅱ~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共23例,常规MR检查后以双倍剂量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行灌注加权成像(PWI),获取兴趣区准T2(T2*)增强的灌注图像,绘制出病灶的信号强度下降百分率-时间曲线,根据首过期末信号下降百分率与首过时间之比计算肿瘤血管的相对通透性(P*).结果正常脑组织信号在首过期末几乎恢复至基线,胶质瘤则仍有一定程度的信号下降,对比剂再循环引起的信号下降早发生于首过期结束后5 s.Ⅱ、Ⅲ和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P值分别为0.19~0.48(0.32±0.09)、0.71~1.29(0.98±0.16)、1.40~2.24(1.92±0.21),各组P值两两比较经t检验发现Ⅱ级、Ⅲ级和Ⅳ级的P值任意两者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Ⅱ/Ⅲ,t=7.28,P<0.001;Ⅲ/Ⅳ,t=8.27 ,P<0.001;Ⅱ/Ⅳ,t=14.0,P<0.001).结论灌注成像对评价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血管通透性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分级的星形胶质细胞瘤其肿瘤血管通透性存在显著差异.

  • 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高文;刘素云;朱雪连;郭成月;吴小平;陈海杰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10月至2001年6月,选择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不佳的患者46例行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双侧子宫动脉注入碘油、聚乙烯醇(PVA)和高压消毒明胶海绵颗粒充填子宫病灶进行栓塞.结果 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后患者的月经量减少30%~70%,平均(54.2±20.2)%, t=5.85,P<0.01.3个月后贫血症状改善率100%,血红蛋白平均值达(126.6±6.5) g/L; t=28.59,P<0.01.43例 2个月后痛经消失,占 93.48%, 3例 2个月后疼痛明显减轻, 4个月后痛经消失,术后疼痛评分及评级比术前明显降低,(经t检验,痛经程度t=52.44,影响活动程度t=41.51,疼痛分级t=103.2,P值均<0.01.子宫体积缩小状况,从TUAE治疗前的(247.6±116.2) cm3,缩小到治疗后的(129.3±56.6) cm3,子宫缩小30%~66%(t=2.86,P<0.01).病灶体积缩小从 TUAE治疗前的 (162.6±75.6) cm3,缩小到治疗后的(48.2±18.7) cm3,病灶缩小率32.1%~98.6%, (t=3.9,P<0.01).彩色超声检查子宫肌层血管信号明显减少.结论 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是肯定的.

  •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对中央型肺癌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陈雁;刘玉清;周纯武;李槐;张洵;刘秀云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治疗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22例中央型支气管肺癌,治疗前均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经BAI治疗后行手术切除,用免疫组织化学(以下简称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经支气管镜及BAI后手术切除获得的标本进行染色,观察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别于BAI治疗前后近期行CT扫描观察肿瘤大径及临床分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AI治疗前、后肿瘤组织MVD分别为16.84±7.68、21.85±6.16,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AI治疗后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BAI治疗前、后病灶大径分别为(4.84±1.73) cm 、(3.78±1.55) cm,二者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BAI疗前、后肿瘤临床分期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AI治疗前肿瘤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呈负相关(r=-0.340,P<0.05);BAI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的变化与肿瘤MVD的变化呈正相关(r=0.316, P<0.05);BAI治疗后肿瘤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无相关性(r=-0.168,P>0.05);BAI治疗前、后肿瘤MVD、VEGF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r=0.009~0.269,P>0.05). 结论 BAI治疗可以抑制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

  • 经股颈外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泽健;李冲;罗鹏飞;邵培坚;张良明;李伟科;李勇;许荣德;庄文行;张华

    目的探讨经股颈外动脉灌注化疗对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20例病人,男13例、女7例,年龄36~65岁、平均50岁,均经临床检查(包括鼻咽镜检)、血清学检查(VCA-IgA)和影像学检查(CT、MR)临床确诊为复发性鼻咽癌,并行经股颈外动脉灌注化疗,主要用药:阿霉素(ADM)或表柔比星(EADM)、顺铂(DDP)或卡铂(CBP)、平阳霉素(PYM)和5-氟尿嘧啶(5-Fu).结果主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测量标准和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价:20例中,完全缓解(CR)8例(40%),部分缓解(PR)7例(35%)、无变化(NC)5例(25%)、进展0例,总有效率(CR+PR)75%.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18/20)、50%(10/20).未见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经股颈外动脉灌注化疗应为复发性鼻咽癌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 急诊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作者:金征宇;张青;黄一宁;崔丽英;杨宁;刘巍;潘杰;高山;叶健;徐蔚海;刘芳俭;王乐英;陈君;戴建平

    目的观察急诊动脉内溶栓(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IA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5例发病在6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IAT治疗.血管再通程度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标准"(TIMI)分类.临床结果评价在溶栓后30 d进行,根据改良的Rank分数(MRS)分为好结果(MRS 0~3)、差结果(MRS 4~6)两类.结果溶栓前18例(72%)患者为TIMI 0~1,7例(28%)为TIMI 2.溶栓后13例(72 %)患者部分/完全再通,5例(28%)未再通.18例患者(72 %)为好结果,7例(28 %)为差结果,其中4例死亡.发生症状性脑出血4例(16 %).结论急诊动脉溶栓是可行安全的,溶栓前侧支循环、再通及溶栓后24 h神经学检查上的提高(NI)与好结果密切相关,无再通与脑出血及死亡密切相关.提高动脉内溶栓临床效果的关键在于提高再通率.

  •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欣;冯敢生;郑传胜;乔连铭;周承凯

    目的研究化疗栓塞术后残存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60只大鼠Walker-256肝癌模型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对照组:经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0.2~0.3 ml;单纯化疗组:灌注5-氟尿嘧啶(5-Fu)20 mg/kg;化疗栓塞组:灌注超液态碘油0.5 ml/kg及5-Fu 20 mg/kg.术后2周用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von-Willebrand factor(Ⅷ因子)、VEGF及bFGF的表达情况,对Ⅷ因子阳性血管内皮进行MVD计数.并结合其病理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及化疗栓塞组MVD值分别为80.84±24.24、83.05±20.29及85.20±23.91(血管个数/视野),VEGF阳性率分别为75%、75%及85%,bFGF阳性率分别为30%、25%及30 %,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F=0.193,χ2=0.449, 0.141, P值均>0.05).MVD与VEGF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0.452,F=23.292,P<0.01).结论化疗-碘油栓塞对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影响较小.新生血管的形成及VEGF的表达对栓塞后侧支循环的建立、残癌组织血供重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MR电影鉴别存活心肌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世华;韦云青;曾庆玉;邓刚;张岩;黄连军;蒋世良;陆敏杰;王诚;宋云龙;孟亮;阮英峁

    目的探讨负荷MR电影鉴别存活心肌的可能性.方法雄性猪10只, 全麻下穿刺股动脉行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继而左侧开胸,于回旋支近心段放置外环缩环(ameroid constrictor),拟制成慢性心肌缺血模型.23~57 d后重复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并分别于静息及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下(5~20 μg*kg-1*min-1)行MR电影,传统MR电影及屏气法电影相结合,左室短轴多层面(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部)扫描,观察左室各节段运动变化,计算室壁运动积分.完成MR扫描后处死猪,取出心脏即刻切成厚约10 mm左右的左心室短轴切片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及组织学检查.结果1 只因麻醉意外死亡;1 只左室造影无明显的运动异常,MR及组织学检查亦无明显阳性发现;1 只发生室壁瘤.其余7 只冠状动脉造影均显示左回旋支近段中、重度狭窄(70%~99%),MR电影示左室侧壁及后下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相应的节段室壁运动积分(WMSI):静息缺血区(左室侧壁及后下壁)和正常区(前间隔)分别为(2.27±0.32)分、(1.00±0.00)分(χ2=106.27,P<0.01); 而缺血区在静息状态下及小剂量多巴酚丁胺(5 μg*kg-1min*-1)时分别为(2.27±0.32)分、(1.40±0.39)分(χ2=20.57,P<0.01); 进一步比较缺血区静息和给予10或20 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时的室壁运动积分,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3.25 、2.33, P>0.05),后2种剂量的室壁运动积分分别为(1.70±0.76)分、(1.75±0.83)分.组织学检查显示缺血区有不同程度的存活心肌.结论小剂量多巴酚丁胺(5 μg*kg-1*min-1)能增加缺血区心肌收缩力,因此MR电影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能够预测心肌缺血后的活力.

  • 放射性核素支架预防血管再狭窄的基础及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任晓庆;黄定九;黄钢;陈润芬;毛家亮;李文新;王彬尧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对培养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观察放射性核素支架预防再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培养平滑肌细胞分为188Re照射组与非照射组,应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放射性核素188Re对离体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突变的作用;将兔损伤髂动脉内随机放置放射性支架与非放射性支架,观察了放射性核素支架对动物血管再狭窄模型的预防作用.结果与非照射组比较,188Re β辐射(放射比活度为0.74、1.48、2.22、2.96、3.70 GBq/L)能够明显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增殖率(1.48~3.70 GBg/L)[(100.0% vs 34.1%, t=2.500, P<0.05), (100.0% vs 27.7%, t=2.744, P<0.05), (100.0% vs 21.8%, t=2.972, P<0.05), (100.0% vs 18.1%, t=3.121, P<0.05)],阻滞细胞进入DNA合成期{[(43.56±2.32)% vs (23.80±2.57)%, t=11.416, P<0.001], [(43.56±2.32)% vs (11.82±2.51)%, t=18.566, P<0.001], [(43.56±2.32)% vs (6.04±1.20)%,t=28.734, P<0.001], [(43.56±2.32)% vs (3.30±0.52)%,t=33.892, P<0.001], [(43.56±2.32)% vs (1.49±0.87)%,t=33.991, P<0.001]};低剂量辐射对平滑肌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仅3.70 GBq/L 剂量组辐射引起细胞凋亡率升高[(2.89±0.56)% vs (17.21±2.56)%, t=9.477, P<0.001];辐射剂量与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及第7/8外显子变异率呈正相关(r=0.993,P<0.001;r=0.947,P<0.05);放射性核素支架能够减少兔损伤血管新生内膜面积[(1.01±0.37) mm2 vs (0.60±0.29) mm2, t=2.466, P<0.05],降低狭窄面积百分率[(16.84±6.61)% vs (10.05±4.27)%, t=2.448, P<0.05].结论低剂量及低剂量率辐射,既能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又不明显损伤细胞存活,是临床血管内放射治疗预防再狭窄的理想方法;放射性核素支架能够预防动物损伤血管再狭窄.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中胆汁漏出对内皮细胞生长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卢勤;滕皋军

    目的探讨胆汁对离体培养的内皮细胞生长及功能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胆汁对支架内皮化的影响.方法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5%、10%、15%、20%、25%胆汁干预,观察内皮细胞生长状况,收获的细胞测总蛋白,四唑盐(MTT)吸光度值,条件培养液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简称 vWF)行内皮细胞鉴定及功能测定.结果含5%、10%、15%胆汁的细胞生长状况与不含胆汁者相似,含20%、25%胆汁的细胞明显减少并显幼稚;含25%胆汁的细胞MTT吸光度值及总蛋白较无胆汁者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χ2=29.913,P=0.000 9及χ2=18.857,P=0.002);含20%以上浓度胆汁的细胞条件培养液中vWF含量也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χ2=27.213,P=0.000 1).所收获的细胞vWF测定均阳性.结论一定浓度的胆汁具有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及分泌vWF的功能.所收获的细胞vWF测定均阳性.结论一定浓度的胆汁具有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及分泌vWF的功能.

  • κB抑制蛋白基因对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内膜增生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仲英;徐立;Johannes Lammer

    目的观察血管内局部转移腺病毒携带的I κ Bα基因对兔髂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12只杂种新西兰大白兔,24支髂动脉,随机(计算机)分为转基因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均为8支髂动脉).转基因组髂动脉于支架植入术后,经多隧道球囊导管输送腺病毒携带的I κ Bα基因行局部转基因治疗;PBS对照组于髂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局部注射PBS;空白对照组则仅行髂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分别于术后1周和4周6只兔重复髂动脉造影,之后再处死动物,取支架植入处动脉作病理检查,分近、中、远3段,测量新生内膜截面积等.结果术后1周和4周造影显示各组的管腔内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F=0.05,2.71;P>0.05),但术后4周,各组新生内膜截面积分别为(2.28±0.14) mm2,(3.26±0.25) mm2,(2.80±0.20) mm2,转基因组明显小于对照组(F=5.07,P<0.05).结论血管内局部转移腺病毒携带的I κ Bα基因可以抑制兔髂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内膜增生,从而可能降低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 多层面螺旋CT血液铸型技术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玉森;黄砚玲;李松柏;韩敏;付强;王雅丽;徐克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图像后处理血液铸型(fly-around)技术诊断脑动脉瘤特别是微小动脉瘤(瘤体直径≤2 m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临床怀疑脑动脉瘤病人(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者86例)的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MS 3D-CTA)后处理图像、DSA图像和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用多层面螺旋CT扫描仪-Aquilion(Toshiba)采集原始数据.扫描和图像重建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原始数据采集层厚 1.0 mm、螺距 3.5、每周扫描时间0.5 s、延迟时间15~23 s;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剂量2.0 ml/kg,高压注射器注射,流率3.0~5.0 ml/s.图像后处理工作站SGI-O2,软件Alatoview 版本1.42;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采用血液铸型(fly-around)、遮盖容积重建(SVR)和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图像与DSA图像分别由3位放射科医生用双盲法进行分析和评价,其结果做H检验. 104例病人中有68例接受DSA检查,65例经手术治疗.结果经DSA和手术证实的脑动脉瘤70个.瘤体大直径24.0 mm,小直径1.0 mm,其中:大动脉瘤5个,小动脉瘤40个,微小动脉瘤25个.fly-around检出微小动脉瘤25个,SVR和MIP各检出23个,DSA检出21个.经确定诊断性试验fly-around诊断微小动脉瘤的准确度为95.71%、敏感度100.0%、特异度93.33%,阳性预测值为89.29%、阴性预测值为100.0%;SVR和MIP的准确性为95.71%、敏感度92.0%、特异度97.78%,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95.65%;DSA的准确度为94.29%、敏感度84.0%、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1.84%.双盲法评价结果经H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57.04,P<0.01).在fly-around和DSA图像中瘤体直径的测量结果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52,P>0.05).结论综合评价fly-around 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SVR、MIP和DSA,是诊断脑动脉瘤特别是微小脑动脉瘤的新的、可靠的MS 3D-CTA技术.

  •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胡小新;陈时洪

    螺旋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简称3D)成像,在骨关节外伤的临床诊疗中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其能直观、精确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被称为"非损伤性立体解剖".笔者搜集了行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成像并经临床证实的 38 例骨关节外伤资料, 就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 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敏杰;王培军;田建明;左长京;余准;李晓兵;邵成伟;萧毅

    CT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且具备无组织重叠显像等优点.较X线平片而言,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极大地提高了占位病变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但由于对大剂量X线的要求,致使消耗性(X线管)成本较高,同时也给受检者带来了大剂量X线照射的危害,因而影响了肺部CT在日常检查尤其是胸部体检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应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对肺部作筛选扫描,发现病灶后再行局部高分辨率扫描的CT检查模式已在临床上应用[2].笔者在分析48例低剂量扫描成像质量的基础上,将该技术在胸部检查中的价值作一分析.

  • MR分子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作者:居胜红;陈峰;郑凯尔

    过去20年间,医学影像学有了明显进展,各种影像设备的分辨率不断提高,一些实验性成像系统已具有了显微分辨能力[1],这些进展将活体影像学带进了基础科学,使其可以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与此同时,分子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基因组研究、疾病机理分子水平的阐明及基因治疗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据此,Weissleder等[2]提出了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它指的是活体状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方法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传统的影像诊断显示的是一些分子改变的终效应,而分子影像学探查疾病过程中基本的分子异常.分子影像学的成像技术主要有3种:核医学、磁共振(MR)、光学成像(optical imaging).笔者在此主要是综述MR在分子影像学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 介入放射学与分子生物学、现代病理学

    作者:肖越勇;张金山

    自伦琴发现X线并摄第1张X线片起,医学影像学经历了1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影像设备和技术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检查手段对人体内部结构显示得更清晰精细,对人体各部位病变的发现及定位诊断已不存在困难,但仍然不能肯定地回答人们提出的基本、必需的问题-早期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在影像导向下应用介入技术对人体各部位、尤其是深部脏器病变的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已成为影像诊断的一场革命.

  • 循证医学及其在放射学中的应用

    作者:于甬华;罗立民;于金明

    近年来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给放射学领域的变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计算机辅助放射诊断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减少了工作量,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以经验医学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1种全新的医学模式正在主导今天的医学领域,这就是循证医学.笔者就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原则及在放射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循证医学是指在诊疗疾病的决策中,同传统方法相比较,将个人的临床经验与现有好的研究证据、患者的选择相结合,做出优决策.

  • 恶性淋巴瘤和头颈部鳞癌颈部受累淋巴结的CT与病理比较

    作者:李静;石木兰;王爽

    目的探讨增强CT对恶性淋巴瘤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并与鳞癌转移性淋巴结比较,以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诊断的恶性淋巴瘤累及颈淋巴结者56例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66例的增强CT所见,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恶性淋巴瘤男44例,女12例;年龄9~75岁(中位年龄42岁).鳞癌男51例,女15例,年龄16~76岁(中位年龄48岁).将CT表现分为4型进行分析对比,Ⅰ型:密度均匀,强化程度近等于肌肉;Ⅱ型:不均匀强化结节,明显高于肌肉;Ⅲ型:边缘强化,中央低密度(明显低于肌肉);Ⅳ型:薄环状强化,中央相对低密度(近于或略低于肌肉).结果恶性淋巴瘤颈部淋巴结增强CT表现多种多样,可多种表现并存(27/56,48.2%).与转移性鳞癌相比,Ⅰ型、Ⅳ型几乎仅见于恶性淋巴瘤,出现率分别为83.9%(47/56)、26.8%(15/56),鳞癌仅为3.0%(2/66)、1.5%(1/66);而Ⅱ型多见于鳞癌转移,出现率为47.0%(31/66),淋巴瘤仅为14.3%(8/56);Ⅲ型二者均常见,淋巴瘤为37.5%(21/56),鳞癌为78.8%(52/66),更多见于鳞癌转移(P<0.001). 结论恶性淋巴瘤颈部淋巴结增强CT表现多种多样,多为双侧、多发、密度均匀近等于肌肉的淋巴结肿大,有或无强化的薄环状包膜;淋巴结呈厚薄不一的周边强化、中央低密度在未行治疗的淋巴瘤中亦非少见,应注意与转移性鳞癌鉴别.

  • 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分子影像学时代的来临

    作者:滕皋军

    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已具有了显微分辨能力,并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改变了传统医学影像学只能显示解剖学和病理学改变的形态显像能力,并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相互融合,奠定了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物质基础.

  • 进一步提高冠心病MRI诊断的水平

    作者:刘玉清

    MRI于20世纪8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以来,1983~1984即用于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的诊断.后者,早年主要为心肌梗死的诊断检查.急性梗死,心电门控自旋回波(SE)序列扫描于梗死区(含坏死灶和周围水肿)可见高信号区,T2WI较T1WI更为明显.其后,为进一步提高梗死区与正常心肌的信号强度差别,曾应用顺磁性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于T1WI梗死区心肌信号增强.但终因扫描时间长、运动伪影大,以及心腔内缓慢血流信号强化等影响,未能实际应用于临床.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MR软件的改进使扫描时间缩短,曾以静脉团注对比剂的方法观察早期(即首过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即早年的心肌灌注成像.但由于当时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仍较低,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

  • 鼻咽部巨大滑膜肉瘤一例

    作者:晏志刚;郭召友;涂国建;傅家庆

    患者男,43岁.发现左鼻咽部包块1年,味觉减退、左耳听力下降6个月入院.体检:鼻咽部左侧壁软组织肿块约 5 cm× 5 cm大小,左咽鼓管咽口阻塞,肿块无压痛,挤压悬雍垂偏向右侧,左腭咽弓、腭舌弓分辨不清,鼻咽腔明显狭窄;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 颈椎间孔区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作者:王学廷;张宝玉;齐武

    患者女,17岁.15 d前举哑铃时突感右上肢麻木、乏力,活动可,余无其他不适.体检:双上肢肌力、感觉基本对称、正常;全身皮肤、黏膜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 冠状动脉疾病多层面螺旋CT成像初探

    作者:赵绍宏;聂永康;蔡祖龙;赵红;杨立

    目的评价多层面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0例患者分为心率≤60次/min和>60次/min 2组,进行了多层面螺旋CT扫描,对CT数据进行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观察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其中11例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心率≤60次/min(12例)和大于60次/min(16例)在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分别为12/12、13/16例)和左前降支(分别为12/12、10/16例)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97和0.128,精确χ2检验),显示回旋支(分别为10/12、6/16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88,0.05>P>0.01),显示右冠状动脉(分别为10/12、3/16例)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1.50,P<0.001),2例架桥患者未作统计.7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患者中,1例由于图像质量差,未能很好显示支架内狭窄,其余患者在CT MIP、VR和MPR上均能较好显示支架位置和形态.CT显示11例钙化的冠状动脉由钙化和非钙化斑块引起的狭窄均由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论多层面螺旋CT能显示冠状动脉钙化和狭窄以及进行术后评价,是冠状动脉影像诊断和随访很有潜力的非创性检查方法.

  • 心肌灌注MRI和MR电影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王屹;杜湘珂;刘健;陈雷;孙燕萍

    目的评估心肌灌注MRI和MR电影在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5例,再灌注治疗3~6个月后,进行心脏MR影像检查.真正快速稳态梯度序列(FIESTA)用于观察心肌运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GRE ET)用于观察首过时相心肌灌注的MRI特征;反转恢复梯度回波序列(MDE)用于观察延迟时相心肌灌注MRI特征.结果55例中38例患者可见位于心内膜下心肌的首过灌注缺损,其信号强度相对值显著低于周围心肌.心肌灌注延迟时相MRI示51例患者心室壁内存在不同范围的强化灶,其信号强度值是周围心肌的4.36倍(t=1.69, P<0.05).心室壁内所存在的延迟强化灶范围和信号均匀程度与心室壁运动能力显著相关(非标准相关系数分别为-42.195、-101.750,标准相关系数分别为-0.377、0.425;t分别为-5.735、-5.445,P值均<0.001).结论梗死心肌于MR心肌灌注延迟时相呈现显著强化.通过综合分析延迟强化,运动能力显著降低和可能存在的首过灌注缺损,可以更有效地识别梗死(或瘢痕)心肌.

  • 心肌灌注MRI检测心肌存活的研究(附47例分析)

    作者:苗翠莲;张兆琪;王珏;晏子旭

    目的评价MR心肌灌注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RMPI)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作用.方法选择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4周以上)患者47例.采用1.5 T MR扫描仪,胸前心电门控技术,反转恢复快速小角度激励(IR-turbo FLASH)序列,全部患者均在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 0.1 mmol/kg、MRMPI首过期及5~30 min延迟期成像.17例行静息、负荷99mTc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99mTc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99m Tc SPECT)进行对照研究.首过期行短轴面成像,延迟期行短轴面及长轴面成像.结果4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61.7%)首过期显示灌注减低;46例(97.9%)延迟增强,其中透壁型增强10例(21.3%),非透壁增强15例(31.9%),混合型21例(44.7%);无增强1例(2.1%).在17例153个心肌段99mTc SPECT诊断无活性心肌段37个,MRMPI示梗死区均有延迟增强,静息、负荷99mTc SPECT诊断存活心肌段116个,MRMPI示 97段无延迟增强,两者符合率87.6%.以静息、负荷99mTc SPECT 作为参考标准,MRMP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83.6%.结论 MRMPI可有效地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活和非存活心肌,以及其程度和范围.

  • 肾上腺结核的CT诊断和分期

    作者:任小波;杨瑜;陆菁菁

    目的探讨肾上腺结核患者的肾上腺CT特征与病程长短的关系,并提出新的分期标准.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8例肾上腺结核患者的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程长短分A组(10例,病程短于1年)、B组(13例,病程1~4年)和C组(5例,病程长于4年)分析肾上腺大小、形态、钙化及局限性低密度等变化.结果肾上腺增大:A组10例,B组13例,C组1例;形态:A组可分辨肾上腺轮廓,B组和C组完全失去肾上腺正常形态;钙化:A组2例,B组11例,C组5例;局限性低密度:仅见于A组3例.结论肾上腺结核的CT特征与病程长短有关.根据CT表现不同将肾上腺结核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更为合理.

  • Philips Practix 2000 X线机电池组的改造

    作者:赵金禄;朱启胜;高令民;李莉

    一、故障现象Philips Practix 2000移动式X线机充电时电池容量显示已满,但开机时电池量突然下降到20%,机器主电源随之关闭,面板显示故障:rotor inverter fault(转子转换器故障) .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