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脾脏淀粉样变表现为弥漫性钙化一例

    作者:李松娜;欧陕兴;李小荣

    患者女,39岁.发现左上腹部包块4个月余,伴有持续性腹痛于2010年12月14日就诊.体检:腹平软,左上腹肋缘下可触及一个大小约20 cm×10 cm包块,质硬,与周围组织边界尚清,活动度可,轻压痛.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腹部增强CT扫描:脾脏增大,脾下缘超过肝右叶下缘,约8个肋单元,脾实质内见弥漫分布"波浪状"钙化影(图1),病灶间见正常脾组织影,未见异常软组织肿块,增强后无异常强化(图2,3).

  • 原发性颅内外侵犯的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一例

    作者:倪恩珍;王亚非

    患者女,51岁.2006年6月无意中发现左侧头部隆起包块,无明显异常感觉,无红肿热痛,包块缓慢略增大,于2007年3月来我院就诊.体检发现左额、顶、颞部多发隆起包块,无明显压痛,质中等,无波动感,表面未见血管异常改变,皮肤温度正常,无抽搐,无恶心呕吐,无手足麻木及四肢障碍.脑脊液检查正常,脑脊液培养+药敏实验阴性.

  • 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白质脑病二例

    作者:姬仲;王晓艺;王胜男;林镇洲;潘速跃;吴永明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也可引起白质脑病[2],后者临床少见.2010年8月我院收治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系同胞兄妹,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史.现报道如下.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肾脏MRI表现一例

    作者:刘炜;有慧;冯逢;秦明伟

    患者男,34岁.间断血尿3年,加重20 d,血清肌酐升高5 d于2007年9月29日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3 g/L(正常值110~160 g/L),白细胞3.56×109/L[正常值(4~10)×109/L],血小板176×109/L[正常值(100~360)×109/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30 g/L(正常值<5 g/L);网织红细胞4.4%(正常值0.5%~1.5%);尿红细胞80/μl(正常值<25/μl),异形为90%;血肌酐243 μmol/L(正常值53~132 μmol/L);总胆红素38.9 μmol/L(正常值5.1~22.2 μmol/L),直接胆红素 9.0 μmol/L(正常值0~8.6 μmol/L).

  • 肺腺癌钙化型脑转移瘤影像表现一例

    作者:贺延莉;杜滂

    患者女,46岁.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持续性胀痛,偶有视物模糊及复视,可自行缓解于2011年3月就诊.头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以来偶有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

  • 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影像表现三例

    作者:路莉;张龙江;周长圣;罗松;高峰;王梅;卢光明

    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肿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是一种小儿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在 WHO(2007)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AT/RT被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胚胎性肿瘤(WHO Ⅳ级),占1~17岁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1.3%,占0~2岁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6.7%[1].国内关于此瘤的报道大多涉及病理学[2],有关影像学方面报道非常少[3],且均为个案报道.笔者搜集3例AT/RT,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V1区皮层功能变化的功能MRI研究

    作者:石林平;蔡萍;李长英;黎雪琴;谢兵;李莎;刘莛;陈星;石彦姝;王健

    目的 利用fMRI视网膜皮层映射技术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V1区皮层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15例POAG患者及15名正常志愿者,利用视网膜皮层映射分区刺激和圆形黑白翻转棋盘格刺激采集fMRI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POAG患者患侧眼与健侧眼V1区的fMRI反应、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健侧眼与匹配的正常人眼V1区的fMRI反应和激活.POAG患者患侧眼和健侧眼单独刺激时的V1皮层功能差异与视功能差异做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1)患侧眼接受刺激时V1区fMRI反应较健侧眼弱(t=4.757,P<0.01),患侧眼和健侧眼fMRI反应分别为(1.24±0.72)%、(2.18±0.93)%.患侧眼、健侧眼分别与其年龄、性别、眼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眼V1区fMRI反应进行比较:患侧眼较正常人眼反应弱(t=-3.011,P<0.01),患侧眼和匹配眼fMRI反应分别为(1.24±0.72)%、(2.01±0.65)%;健侧眼和匹配眼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2,P>0.05),健侧眼和匹配眼分别为(2.18±0.93)%、(1.95±0.75)%.(2)患侧眼与健侧眼单独刺激的V1皮层功能差异与视功能差异存在线性负相关(r=-0.887,P<0.01).(3)患者的健侧眼与其年龄、性别、眼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眼比较,患者健侧眼V1激活较正常人眼小(t=-3.801,P<0.01),健侧眼和匹配眼V1激活面积指数分别为0.72±0.12、0.85±0.09.结论 青光眼存在皮层功能损害,而且青光眼皮层功能的损害与视觉功能的损害存在相关一致性;基于fMRI视网膜皮层映射分区的定位、定量测量是一种对青光眼视觉皮层功能变化临床随访、评估测量的有用方法,也是活体人青光眼视觉通路跨突触退变研究的潜在有用工具.

  • 语言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扫描在神经外科导航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树永;李敏;姚成军;耿道颖

    目的 利用经皮层电刺激的方法验证血氧水平依赖(BOLD)激活信号的准确性,并探讨语言BOLD技术在神经外科导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脑肿瘤患者8例,术前行BOLD-fMRI.然后清醒麻醉状态下唤醒患者,进行经皮层电刺激过程,在神经导航的指导下与BOLD信号进行点对点对照.将皮层电刺激阳性点与BOLD激活区位置比较,分别计算刺激阳性点位于BOLD激活区(真阳性)、非激活区(假阴性)的个数及刺激阴性点位于BOLD激活区(假阳性)、非激活区(真阴性)的个数,观察BOL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统计:即刺激阳性点位于BOLD激活区上和刺激阳性点距离BOLD激活区1 cm范围内.避开语言区1.0 cm外进行病灶切除,保留阳性点0.5~1.0 cm以内的皮质.结果 8例患者仅6例顺利完成任务.6例患者中,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3例、Ⅲ级2例,胶母细胞瘤1例.共刺激48个点,其中阳性点11个.以刺激点位于BOLD激活区为标准,结果显示BOLD敏感度72.7%(8/11),特异度81.8%(30/37);以距离BOLD激活区小于1 cm为标准,BOLD敏感度82.0%(9/11),特异度75.6%(28/37).术后随访,患者均未出现失语表现.结论 语言BOLD激活区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但客观上因语言脑区个体变异较大,此项技术真正应用到临床有待于样本量增加和经验总结.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成坤;史浩;刘桂芳;蔡小涛;郭红霞;张永霞;宋丹;张文浩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例临床确诊为DAI的脑外伤患者行3.0 T MR常规序列扫描[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及SWI序列扫描,格拉斯哥评分(GCS)为3.0~5.0分者8例,6.0~8.0分者4例,9.0~12.0分者8例.分别为伤后3 h至20 d内行MR扫描并加扫SWI序列,分别测量所有患者在MR常规序列扫描和SWI的病灶数量及体积.常规扫描序列和SWI检出病灶数量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病灶体积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有无差异;SWI检查与临床、预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DAI病灶在SWI表现为:脑内皮髓质交界区、脑白质、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小脑等区域散在大小不等的点状、串珠状、斑片状、条索状显著低信号灶(病灶直径<2.0 cm),病灶分布呈多灶性,大小不均,边界清晰.MRI常规序列扫描共发现78个病灶;SWI序列共发现424个病灶,SWI序列发现病灶数量明显多于常规MR扫描(U=-15.447,P<0.01);分别测量MRI常规序列扫描和SWI序列发现的病灶体积为19 340 mm3和38 042 mm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0,P<0.01).其中SWI序列显示的病灶数量和病灶体积与GCS评分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2、-0.767,P值均<0.01.结论 SWI序列可以在DAI患者中发现更多的出血病灶及较常规扫描明显扩大的病灶体积,并且病灶的体积和数量与GCS评分密切相关,对DAI的诊断及判断患者的预后有很高的价值.

  • MR灌注成像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价值

    作者:王玉林;有慧;张爱莲;孙璐;张军;刘刚;冯逢;马林

    目的 分析MR灌注成像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5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并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二次手术病理或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证实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15例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增强扫描和MR脑灌注成像.灌注成像采用梯度回波-回波平面成像(GRE-EPI)序列,ROI放置在横断面T1WI异常强化区域和对侧相对正常的脑白质内,大小为20~40 mm2,每个病灶测量10~15次,取平均值,计算异常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区的参数比值,包括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各灌注参数.并采用ROC曲线评价rCBV、rCBF及MTT鉴别诊断两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15例患者终经手术和随访证实有9例胶质瘤复发,6例放射性脑损伤.胶质瘤复发rCBV、rCBF比值的M分别为2.87(范围0.70~4.91)、1.89(范围0.64~3.96),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比值[rCBV 0.70(范围0.12~1.62)、rCBF 0.56(范围0.12~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5、-2.08,P值均<0.05).rCBV和rCBF比值鉴别诊断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和0.821.rCBV比值≤0.77时诊断放射性脑损伤灵敏度为100.0%,rCBV比值≥2.44时诊断胶质瘤复发特异度为100.0%.结论 MR灌注成像是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rCBV比值和rCBF比值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抑郁症患者杏仁核、海马形态功能变化的MR研究

    作者:王冬青;李月峰;罗一烽;吴琴;殷瑞根;赵亮;许云飞;盛良驹;赵天;刘文;王峥超;孙维斌

    目的 综合形态学测量及功能MR检查对抑郁症患者杏仁核、海马形态及功能进行研究,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 60例抑郁症患者[按病情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为轻(17分≥HAMD>8分)、中(24分≥HAMD>17分)及重度组(HAMD>24分),每组20例]及20名健康志愿者行MR形态及fMRI扫描,根据形态图像勾画海马和杏仁核,计算其体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统计参数图(SPM)5软件对功能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受试者脑激活图.体积测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及多个试验组与1个对照组均数差别比较的Dunnett-t检验进行分析,并分别对患者组海马、杏仁核体积及信号强度与疾病程度(HAMD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抑郁症轻、中及重度组海马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左侧2296±202,右侧2283±199),以重度组为显著(左侧1978±176,Dunnett-t=-10.0,P<0.01;右侧1981±171,Dunnett-t=-9.2,P<0.01),中度组次之(左侧2127±180,Dunnett-t=-3.0,P<0.05;右侧2135±183,Dunnett-t=-3.0,P<0.05),轻度组改变轻微(左侧2207±189,Dunnett-t=-1.4,P>0.05;右侧2210±191,Dunnett-t=-1.6,P>0.05).抑郁症组杏仁核体积依病情由轻到重呈由大至小的趋势,对照组左侧为1762±185,右侧为1749±182.轻度组显著增大(左侧1992±200,Dunnett-t=4.8,P<0.01;右侧1989±191,Dunnett-t=5.0,P<0.01),中度组轻度增大(左侧1889±192,Dunnett-t=2.8,P<0.05;右侧1896±195,Dunnett-t=2.8,P<0.05),重度组显著缩小(左侧1539±178,Dunnett-t=-6.8,P<0.01;右侧1543±180,Dunnett-t=-7.0,P<0.01).功能MR显示抑郁症患者杏仁核、海马对负性图片刺激有着更为显著的脑活动信号,并具有一定的规律,轻度组杏仁核为显著,中度组信号有所减低,重度组信号弱,但仍高于对照组.抑郁组海马杏仁核体积、信号强度与疾病程度(HAMD评分)均呈明显的相关性(r值范围为-0.80~-0.90,P值均<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海马体积缩小,且这种改变可能与杏仁核有关,杏仁核依病情不同而体积不同;抑郁患者杏仁核、海马对负性图片有着更为显著的脑活动信号.

  •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转移癌

    作者:王健;佟小强;宋莉;杨敏;王超;关海涛;牛国晨;吕永兴;邹英华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于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搜集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36例肝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2~82岁,平均(63±12)岁;肿瘤大径1.5~12.0 cm,平均(4.5±2.4) cm.其中单发转移灶29例,多发转移7例,共47个病灶.患者均为全身化疗失败或无法耐受,且无其他脏器转移证据者.术前CT扫描,对于富血供者先行TACE,术后3周内行RFA;对于乏血供者,先行RFA,术后3周内行TACE.对于多个病灶,采取分次逐一治疗.术后每个月行B超复查及肝功能、血象、肿瘤标记物检查,每3个月行腹部CT增强扫描1次.对于随访过程中肿瘤的局部残存及复发,在可能的前提下仍行RFA+TACE治疗.根据治疗后的影像表现分为病灶完全消融组和病灶部分消融组2个亚组,完全消融组不再进行任何治疗,定期随访观察;部分消融组如无法行进一步RFA治疗,则根据患者情况定期行TACE治疗.随访终点事件为患者死亡.对所有患者的整体生存期及两个亚组的生存期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Kaplan-Meier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FA全部采用经皮途径在局部麻醉结合静脉基础麻醉下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6例患者经过1次或多次联合治疗后达到局部病灶完全消除(病灶完全消融组);20例患者病灶部分消除(病灶部分消融组).随访时间10~40个月,平均(25±10)个月.死亡23例,至今存活13例.中位生存期27个月(95%可信区间:24~32个月).至观察终点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7%(33/36例)、55.5%(20/36例)、36.1%(13/36例).病灶完全消融组和部分消融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12/16例)和5.0%(1/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FA+TACE可以有效控制肝转移癌患者肝内病变的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争取病灶的完全消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布加综合征合并肝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庆桥;祖茂衡;徐浩;顾玉明;魏宁;许伟;崔艳峰;刘洪涛;王文亮

    目的 评价布加综合征合并肝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布加综合征合并肝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均施行经导管尿激酶溶栓术、球囊扩张术和(或)支架置入术,术后随访采用肝脏超声检查,观察肝静脉、下腔静脉通畅情况及血栓有无复发.介入治疗前后肝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右心房压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成功23例,其中血栓完全溶解18例,部分溶解5例,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流通畅,肝静脉-右心房压差由术前平均(29±7)cm H2O(1 cm H2O=0.098 kPa)下降至术后平均(8±3)cm H2O(t=13.7,P<0.01),下腔静脉-右心房压差由术前平均(19±4)cm H2O下降至术后平均(5±2)cm H2O(t=13.3,P<0.01);不成功2例.23例患者随访1~42个月,平均(18±10)个月,死亡1例,肝静脉再狭窄2例,经再次球囊扩张治疗成功,其余20例无肝静脉再狭窄及血栓复发.结论 布加综合征合并肝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 肱-腋动脉体外临时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对判断咯血来源血管的价值

    作者:伍筱梅;梁荣光;赖清;钱元新;陈志远;李平

    目的 探讨肱-腋动脉体外临时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对显示肩颈-胸壁区咯血来源血管的作用,评价其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103例咯血病例的DSA资料,分析起源于肩颈-胸壁区的责任异位支气管动脉(EBA)和非支气管动脉性体动脉侧支(NBSA)的发生率,以及通过肱-腋动脉体外临时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显示肩颈-胸壁区EBA和NBSA的检出率.结果 本组DSA检出的372支病变血管中,正常起源的支气管动脉(BA)193支(51.9%)、EBA 25支(6.7%);NBSA 154支(41.4%).肩颈-胸壁区EBA+NBSA 80支,占病变血管总数的21.5%(80/372),EBA+NBSA总数的44.7%(80/179);其中胸廓内动脉来源45支,占肩颈-胸壁病变血管总数的56.3%(45/80).肱-腋动脉体外临时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114支,首次造影满意显示肩颈-胸壁责任血管112支,满意率98.2%.结论 肩颈-胸壁区是EBA和NBSA的重要发源地.肱-腋动脉体外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利于该区域病变血管的显示,可作为咯血介入治疗病变血管探查的常规造影方法.

  • 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静脉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的研究

    作者:梁志会;徐树彬;崔进国;李亮;李佳;刘晶磊;范玉红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静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搜集20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因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狭窄或闭塞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5~72岁,平均(58±4)岁.17例患者给予单纯球囊扩张,43例给予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后测量梗阻流入侧血管内压力,结果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 60例患者血管成形后,梗阻流入侧测得静脉压力在狭窄开通前为(24.8±2.3)mm Hg(1 mm Hg=0.133 kPa),开通后为(7.1±1.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2,P<0.01);临床症状完全缓解27例,部分缓解28例,无效5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出现再狭窄10例,经再次介入后再通6例,4例转外科手术.结论 对上腔静脉及其属支静脉狭窄或闭塞行介入治疗可以迅速解除梗阻,恢复血流通畅,降低梗阻远端静脉的压力,缓解临床症状.

  • 孤立性肺病变相关支气管的CT小密度投影与多平面重组对照研究

    作者:周俊;单飞;张志勇;杨姗;张兴伟;吴东;詹松华

    目的 探讨64层CT的MinIP与MPR在显示孤立性肺病变(SPL)相关支气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层CT可明确显示SPL相关支气管关系者75例,将0.625 mm薄层重建图像沿SPL相关支气管长轴分别重组为2个斜面的MinIP和MPR图像,重组层厚分为1、2、3和5 mm 4组,对显示支气管和屏蔽肺血管方面进行图像质量评估.采用方差分析及组内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两斜面显示SPL相关支气管4组MinIP图像的平均积分(1 mm均为4.85分,2 mm分别为4.77和4.84分,3 mm分别为4.63和4.67分,5 mm分别为4.25和4.28分)和1、2 mm层厚组MPR图像(1 mm分别为4.77和4.76分,2 mm分别为4.04和4.27分)均优良.两斜面MPR图像1 mm层厚组的平均积分与MinIP图像1~3 mm层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均为0.318,P值均>0.05),明显高于5 mm层厚组(t值分别为6.318和6.610,P值均<0.01);两斜面MPR图像2 mm层厚组的平均积分较MinIP图像1~3 mm层厚组低(t值5.003~8.958,P值均<0.01),与5 mm层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94和0.3181,P值均>0.05).(2)两斜面MinIP图像肺血管屏蔽随层厚增厚效果越好(F值分别为45.312和40.415,P值均<0.01),3、5 mm层厚组平均积分(3 mm分别为4.67和4.64分,5 mm分别为5.00和4.97分)均优良,而2 mm层厚组平均积分(2 mm分别为3.32和3.20分)一般.结论 3 mm层厚的MinIP可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病变相关支气管.

  • 骨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分析

    作者:于宝海;刘杰;钟志伟;赵静品;彭志刚;刘记存;吴文娟

    目的 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PLB)及"浮冰征"的影像表现和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齐全的41例PLB患者的临床与影像特征.41例全部行X线检查,20例行CT检查,12例行MR检查(3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41例PLB中位于扁骨12例,脊柱8例,长骨17例,其他不规则骨4例.发病多的部位是股骨(10例,24.4%),其次为髂骨(8例,19.5%).长骨病变位于骨干干骺处者11例.41例中无骨膜反应者37例(90.2%).CT显示骨质破坏轻微而出现软组织肿块者12例,伴有明显软组织肿块者9例,出现"浮冰征"者4例.12例MR检查结果中,10例显示软组织肿块,MRI显示病变范围全部大于CT所显示病变范围,其中1例MRI显示大范围骨质异常,但平片及CT显示骨质破坏不明显.结论 (1)骨质破坏轻而软组织肿块明显,或MRI显示骨质异常范围明显超过平片及CT所见,或MRI显示骨质异常而平片及CT显示骨质破坏较轻或未见明显骨质破坏者提示PLB.(2)"浮冰征"是PLB较为特殊的一种征象,其出现对淋巴瘤的诊断具有一定提示意义.

  • MRI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心脏状态下干细胞移植后体内再分布与疗效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陆敏杰;赵世华;宋鹏;刘琼;蒋世良;张岩;闫朝武;程怀兵;马宁;尹刚;赵红;安靖;金利新;Jerricic Renata

    目的 探讨MRI在研究停跳与不停跳两种心脏状态下,经猪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全身各主要脏器(心、肝、脾、肾)干细胞的早期再分布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干细胞提取自雄性猪并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雌性猪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7 d后数字表随机方法分为4组.第1组为心脏停跳细胞注射组(6只),体外循环后心脏停跳,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干细胞(1×108)经心肌注入心肌梗死周边区.第2组为不停跳心脏细胞注射组(6只),相同的细胞在心脏跳动下经心肌注入心肌梗死周边区.第3组停跳心脏对照组(6只)和第4组不停跳心脏对照组(6只)中,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停跳和不停跳状态下经心肌注入心肌梗死周边区.3 d后,行MR T2*WI示踪和心功能检查.并取动物心、肝、脾、肺、肾的标本,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雄性细胞特异性的性别决定区域(SRY)基因定量检查.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第1~4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分别为(56.8±5.3)、(54.8±6.8)、(57.4±4.3)和(56.8±2.8) ml,术后LVEDV分别为(65.2±5.2)、(63.2±3.7)、(60.2±4.7)和(62.2±4.4) ml,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分别为(33.5±7.6)、(32.3±5.3)、(33.5±3.6)和(32.7±4.6) ml,术后LVESV分别为(37.3±5.6)、(36.3±6.9)、(34.3±5.4)和(36.3±8.1) ml;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分别为(42.3±7.2)%、(41.7±6.8)%、(41.8±8.6)%和(42.7±7.7)%,术后LVEF分别为(44.5±8.7)%、(43.1±7.4)%、(42.8±5.6)%和(43.3±8.4)%;术前心肌梗死面积(MI)分别为(6.5±2.1)、(6.4±1.9)、(6.5±2.5)和(6.4±2.6) cm2,术后MI分别为(6.4±2.3)、(6.2±2.6)、(6.3±2.5)和(6.4±2.8) c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P值均>0.05,F值分别为0.277、0.066、0.066、0.003;术后P值均>0.05,F值分别为1.137、0.182、0.021及0.008).心脏中第1组较第2组T2*降低显著[(-22.3±2.2)和(-17.0±0.8) ms,t=-5.489,P<0.01],而脾脏中第2组较第1组T2*值降低显著[(-7.7±0.7)和(-13.3±1.1) ms,t=9.055,P<0.01],在肝脏及肾脏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t=-0.532,P>0.05,肾脏t=-0.113,P>0.05).SRY基因和qRT-PCR结果,第1组及第2组心脏[(150±62)和(72±4) U/L]、脾脏[(131±1)和(233±17) U/L]及肝脏[(17±1)和(9±5)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值分别为3.109、-13.286及3.492),病理学检查可以见移植细胞呈普鲁士蓝染色阳性,与MRI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干细胞氧化铁颗粒标记后,MRI可以作为方便而有效的手段在移植早期活体示踪干细胞,评价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在心脏停跳状态下经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更有利于细胞在心脏的滞留.

  • 3.0T MR灌注加权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在胰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姚秀忠;曾蒙苏;饶圣祥;纪元

    目的 评价3.0 T MR灌注参数和ADC值在胰腺癌和胰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名正常志愿者及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行基于T1对比胰腺灌注扫描.测量胰腺癌组织、邻近胰腺组织、远端炎症区及正常胰腺组织的血管通透性常数(Ktrans)、血液回流常数(Kep)及细胞外血管外间质容量(Ve),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15名正常志愿者及58例患者(胰腺癌30例、肿块型胰腺炎9例、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及神经内分泌肿瘤10例)行DWI,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的ADC值,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胰腺癌组织、邻近胰腺组织、远端炎症区及正常胰腺的Ktrans分别为(1.66±1.25)、(3.77±2.67)、(1.16±0.94)和(2.69±1.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60,P<0.01),其中胰腺癌组织的Ktrans低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1)及邻近胰腺组织(P=0.002);上述部位的Kep分别为(2.53±1.55)、(5.64±2.64)、(1.70±0.91)和(4.28±1.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44,P<0.01),其中胰腺癌组织的Kep值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P=0.035)及邻近胰腺组织(P=0.041);Ve中位数分别为0.926、0.839、0.798和0.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0,P<0.01),胰腺癌的Ve值高于正常胰腺(P=0.002).胰腺癌组织、肿块型胰腺炎、实性假乳头状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及正常胰腺的ADC值分别为(1.57±0.26)×10-3、(1.19±0.15)×10-3、(1.05±0.35)×10-3、(1.62±0.41)×10-3及(1.82±0.25)×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81,P<0.01),其中肿块型胰腺炎、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的ADC值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性假乳头状瘤的ADC值低于神经内分泌肿瘤(P<0.01).以ADC≥1.33×10-3mm2/s从肿块型胰腺炎中鉴别诊断胰腺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88.9%,阳性预测值为96.3%,阴性预测值为66.7%.以ADC值≤1.25×10-3 mm2/s作为诊断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界点,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83.3%.结论 3.0 T MR PWI显示胰腺癌的Ktrans和Kep较低,而Ve较高;呼吸门控DWI序列的ADC值能够较好地反映正常胰腺及胰腺肿块的组织病理生理特征,有助于胰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

  •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64层CT血管成像中腘动脉小剂量对比剂试验的意义

    作者:舒政;邓小飞;葛琛瑾;孙凤;邹银鸽;孟文斌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采用64层CT血管成像时,在腘动脉行小剂量对比剂试验的意义.方法 连续选取28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应用64层CT在两侧腘动脉(膝关节层面)各设置一ROI进行小剂量对比剂试验,明确显示峰值及达峰时间者认为曲线获取成功.分析两侧腘动脉峰值、达峰时间、左右两侧的差异,及其对下肢动脉CTA的影响,并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达峰时间与峰值的相关性.根据达峰时间采用快速模式启动扫描,并将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按节段进行评价,计算优和良的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百分比即优良率.结果 28例患者中获取腘动脉小剂量对比剂曲线的成功率为96%(54/56).26例获得双侧小剂量对比剂曲线的患者中,腘动脉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异较大,分别为60~178(135±28)HU,21~46(31±6)s.左右腘动脉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异亦较大,19例左右峰值不一致,差值10~80 HU,平均(32±18)HU;21例左右达峰时间不一致,差值1~12 s,平均(5±3)s.达峰时间与峰值呈负相关(r= -0.526,P<0.01).下肢CTA 616个动脉节段中,成像质量优598个,良12个,优良率为99%(610/616).结论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采用64层CT血管成像时,应用腘动脉小剂量对比剂试验可以准确把握扫描时机,从而获得良好的血管成像质量.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光远;李文涛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价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起到了评价淋巴结和治疗的作用,但为患者带来的损伤和术后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可以以小的代价高效地对腋窝淋巴结受累情况作出分析,一般认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阴性的患者不会出现腋窝淋巴结受累的情况,不必行ALND.

  • Madelung综合征的CT与MRI表现

    作者:刘昌华;曾英琅;邹东鲁;吴贵华

    目的 探讨Madelung综合征的CT与MRI表现特征.方法 搜集5例Madelung综合征患者,5例中Ⅰ型3例,Ⅱ型2例.5例患者均行CT检查,1例行CT增强扫描,2例行MR平扫.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结果 3例Ⅰ型Madelung综合征表现为躯干上部浅层皮下脂肪及颈深层脂肪增多,肿物弥漫分布于颈部、上胸及肩部,呈现"马颈圈"、"牛颈"样特征性表现;2例Ⅱ型表现为四肢近端、前胸壁皮下脂肪明显增厚,呈"大力水手"的特殊外观;5例患者均有腹直肌前方、腹股沟皮下脂肪增厚及阴囊内脂肪堆积.CT显示病变部位浅层皮下脂肪增多,CT值为-30~-70 HU;MR T1WI、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均能显示增厚的脂肪组织,呈典型的短T1、长T2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上呈低信号,脂肪组织间有纤维组织分隔.结论 结合长期大量酗酒史,CT与MR检查对Madelung综合征可明确诊断,并明确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分界,对手术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兔VX2肝转移性肿瘤模型的建立

    作者:李海青

    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是较为理想的肝癌实验模型,便于检测肿瘤生长、治疗情况.笔者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采用经导管注入瘤组织悬液的方法制作兔VX2肝转移性肿瘤模型,并行MRI和病理检查对模型进行评价.

  • 中国汉族正常成人前后连合间径的高分辨率MRI测量

    作者:贾科峰;陈楠;于长路;张芳;亓俊霞;何波;韩丹;李坤成

    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AC)与后连合(posterior commissure,PC)位于大脑的深部,AC-PC的连线又被称为脑的基准轴线,基准轴线的长度值被称为连合间值(intercommissural distance,ICD).以ICD的中点作为大脑的原点确定脑深部核团的三维坐标,即为标准脑图谱,是定向神经外科的重要基础.MRI具有多方位成像和高组织分辨率的优点且对人体无辐射损害,是目前研究AC-PC的佳影像检查方法[1].AC-PC间径正常值的测量不仅为脑内核团的定位及功能研究奠定基础,而且是"中国成人标准脑"的必要组成部分[2-4].

  • 布加综合征合并上腔静脉阻塞的诊治

    作者:徐树彬;崔进国;梁志会;李亮;陈峰;田惠琴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主要是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的狭窄阻塞而导致的肝后性门脉高压,病因不明,少数患者可同时合并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SVC)的狭窄阻塞.本院自1996年9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513例BCS患者,其中合并SVC狭窄阻塞者3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 3T MRI容积再现技术在诊断感音神经性耳聋中的价值

    作者:肖虎;陈宏;刘文亚

    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为临床常见病,病变部位包括内耳、内听道和桥小脑角以及大脑内几个部分.新生儿先天性SNHL中约26%存在细微或严重内耳畸形,其中20%为骨迷路畸形,80%为膜迷路畸形[1].内耳膜迷路因其位置深在、结构精细复杂、体积微小且埋藏于颞骨岩部深处,因此一直是影像检查的难点[2].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神经和头颈放射会议暨河南省第十六次放射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袁菁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和头颈学组以及河南省医学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神经和头颈放射会议暨河南省第十六次放射学术会议于2011年3月11至14日在郑州市嵩山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和河南省的6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